《引诱反派的正确方法》第42章


如今好兄弟方牧被连城主害死,连家的人,叫他如何不恨?
易千城眸中微冷:“我知你心有不甘,但你记住,她从嫁给我的那一刻,就不再是连家的人。”他的声音不带一丝起伏,像是在心中练习过千千万万遍,“她是易家的人,是我的人。”
说完他不再看宋元是何反应,径自回了院子。
柳嬷嬷见将军迈步进来,踉跄着脚步迎上去:“将军,将军,您救救姑娘……”姑娘失踪了快半月,嬷嬷心中的担忧快要将她压垮,此时见了易千城像是看见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泪水从眼眶滚了出来。
“你们有没有看见,谁劫走了阿笙?”
柳嬷嬷摇摇头,“那群贼人都蒙着脸,老奴不知道是谁……”
易千城皱了皱眉,显然问丫鬟婆子不现实。她们常年待在内院,即便看见了脸,也不一定知道是谁带走了连笙。
柳嬷嬷见易千城皱眉,不知他心中作何想法,怕他觉得毫无头绪便不再管姑娘。柳嬷嬷擦干泪,“将军,您跟我来,姑娘有些东西留给您。”
她走进内室,打开箱子,拿出最下面的包裹递给易千城。柳嬷嬷语调忧伤:“这是姑娘之前给将军写的信,还有一件大氅。”
易千城打开,黑色大氅在他手中,布料很柔|软暖和,做工不精致,但是针脚很密,看得出做的人很认真。
柳嬷嬷说:“这件大氅,姑娘熬了好几个晚上才做好,她生怕将军不喜欢。姑娘不擅女红,很少做这些东西,老奴看着她长大,姑娘性子活泼,第一次见姑娘这么安安静静地做一件大氅。”她越说越伤心,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易千城的手拂过系带上的云纹,心中柔|软又酸涩,他仿佛看见了她在灯下一阵一线绣好这些花纹。可如今这些冷冰冰的东西还在,那个温暖的人却已经不在这里了。
易千城拆开连笙之前写好的信。
“君安否?此去路途遥遥,望夫君保重身子。天气转冷,多多珍重。包裹里还有一件大氅,倘若你不喜欢,搁着便是——”那个“是”字笔锋微顿,在她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中格外打眼,看着这封信,易千城仿佛能看到她当时的模样,一定咬着唇,心想要是他不喜欢,以后再也不做了。
“……环儿托我给你说好好保重,我和她一起等你回来。”
易千城将信收在怀中,把大氅交给柳嬷嬷。
“好好收着。”
“将军?您——”
“我去寻她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蜂蜜黄油”、“苏漓”、“小小小鞠”三位小天使的营养液,么么哒~
——————
将军回来啦~
第37章 
表面看着连笙被劫走一事毫无头绪; 但其实仔细想想便大致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能力和有劫走她的理由的人; 无非就两个。
第一个是向寒,向寒先前就打过易环的主意; 再来一次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易千城仔细问过当时的情况以后,排除了向寒的可能。
劫走连笙的人,派人去过易环的院子,那群人显然没以带走易环为目的; 只是周旋而已,分散了城主府的兵力; 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连笙。
第二个; 便只有连笙那个好哥哥连祁了。
梁臻出卖了连城主; 将信带给了自己。连祁肯定能猜到此刻自己知晓方牧的死颍东脱不了干系,他怕连笙出事; 于是带走了连笙。
如果是连祁……连笙是自愿和他走的吗?易千城抿了抿唇; 眸若寒星。无论是不是,亲自问她就知道了。
想通以后; 易千城带人去了颍东。
连笙回颍东多日; 连祁在城中为她置办了一座宅子; 连笙不愿意回城主府; 便在宅子中住了下来。她急于查清方牧的死因; 亲自去城郊方牧死的地方看了。
褐色的泥土昭示着曾经的惨烈; 尸体早已被处理干净,连笙问过连祁方大人遗体的事情。连祁沉默良久,方对她道:“事情过去这么多日; 方牧的遗体已难觅踪迹。阿笙,在此处为他立一块碑吧。”
连笙摇头,攥紧了衣襟:“这里是颍东,方大人不会想尸骨永远在这里的,他一定想回到沙棘。”
听到沙棘两个字,连祁眸光微暗,转瞬化作寻常,他安抚道:“累了一天,先回去吧,这里交给哥哥。”
连笙确实累了,闻言回了宅子,等连祁的消息。
她没回城主府不知事情的缘由,连祁却清清楚楚,此事为父亲和梁臻联手无疑。父亲急于讨好梁臻,还将连丝恬嫁到了皇城去。
连祁暗恨父亲昏了头,不顾连笙生死是一回事,梁臻的真心他又看到了几分,倘若皇城那边不接纳颍东,颍东便成了双方弃子。当初他那么辛苦才保住颍东不被西羌人践踏,差点以身为颍东殉葬,如今事情走向复杂,几乎功亏一篑。
连祁再怒,也知此事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他受这座城的供养长大,不能眼睁睁看着易千城毁了这座城,可笑的是,所剩的最后一条路,竟然只能和梁臻联手,对抗易千城。
他带回来连笙,却不会让连笙知道方牧之死的缘由。宅子里的下人缄口不言,平日里只逗姑娘开心。
连笙打探过目前颍东的境况,几个丫鬟摇摇头,都表示不知。她心中隐隐怪异,哥哥最近似乎不喜她出门,问起来,他便解释道:“方大人死后城中不安生,阿笙待在府中,哥哥有消息就会通知你的。”
连祁拟好了信,吩咐人交予陛下梁臻,他脸上凝重散去,吩咐人将前不久特意去打的簪子取回来。
连笙握着手炉,天空灰蒙蒙的,看得人心中也生了几丝郁气。身后的丫鬟见主子不是很高兴的模样,心中惊恐,生怕公子见了会生气。
丫鬟还没想好哄主子的说辞,就见廊外一个穿天青色衣服的男子走来。连忙噤声,悄悄退下了。
连笙听见身后动静,回眸一看便看见了哥哥连祁。他青衣玉冠,神情微凉,见到她回头,那股子淡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柔和。
连笙露出一抹笑意,忍不住问他:“哥哥可是有消息了?”
连祁步子一顿,若无其事地摇头:“暂无。”连笙掩饰好自己眼中的失望,连祁踱步至她身边,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
“外面冷,去屋子里吧,哥哥给你带了东西。”
连笙依言进屋,连祁将一个刻了梨花的精美盒子递给她。连笙打开,一支嵌着红宝石的凤簪躺在里面,一看便是价值不菲之物。
好看归好看,可哥哥送她这个做什么?往日哥哥来都是送一些稀罕的小玩意儿或者精巧的吃食,送首饰却还是第一次。
她一双明眸望过去,连祁解释道:“你匆匆回颍东,衣裳首饰都没带,恰巧见了这个,觉得挺适合阿笙的,便买回来了。”他没提这支簪子是刻意命人打的。
毕竟是亲哥哥,连笙轻声道了谢,便打算收着。收好见连祁抿唇看她,一言不发。
“哥哥?”
“你不喜欢?”
连笙觉得哥哥眼神怪怪的,这簪子漂亮又贵重,她自然是喜欢的。见她否决,连祁神色一松,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带?”
连祁在这件事上过于执着了,连笙无奈,不想哥哥失望,便打开盒子,斜斜插在发髻上。连祁端详她片刻,走过抚上她的发。
“歪了。”他伸手,将那支簪子取出,重新替她戴好。连笙只看得见他光洁的下巴,看不清他是个什么表情。
连笙想了好几日,终于决定好回一趟城主府。“哥哥,我想回一次府,问问父亲究竟发生了何事。我还是觉得有人唆使父亲杀了方大人。”连祁闻言,眼中的柔和滞了一瞬。
“阿笙不相信哥哥?”
连笙摇摇头,她当然相信连祁,可是这么多天都没有一点线索,也不知道在她被带走以后,沙棘是什么情况。她想亲自去看看,这样心中安定些。
一旦撒了一个慌,后面的谎言便顺理成章。连祁道:“我没问出父亲任何事,他不愿意说,你去了也没用。再者,现在你不适合回城主府,父亲已经得罪了易千城,既然第一次他没有顾忌你的安危,就会有第二次。你的身份还是易千城的夫人,回了城主府,你可能再也出不来了。”
他细细观察连笙的表情,她对父亲的无情没有表现出伤心。连笙确实已经不伤心了,人心会痛,可是久而久之也会麻木。小时候她还会渴望父亲能像其他孩子的父亲那样慈爱,等到的却是越来越疏远。父亲屡屡放弃她,她伤心过了,也就不会再伤心了。
只不过往常连祁都会怕她伤心,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