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嫌贫爱富》第152章


那张思晨和我分明是上辈子的仇人好不好?我这辈子大度地不与他计较,但是心中对他一直是不喜的,推举他做礼部尚书完全是因为他有才华,要不然干嘛让他一直在我眼前碍眼呢?
要说周平和赵明德两个人明明都是皇上的人好不好?当时皇太后给他精挑细选了这么两家人好好培养,深得皇上信任,他们两家自然是忠于皇上的,虽然与我关系还可以,但是若是我的观点和皇上有一丝丝的不一样,他们两个一定是挺皇帝不挺我的,就这也能被划成“蔡党”?他们莫不都是瞎子?
还有周天逸,虽然我和他确实是在御史台认识的,但是当时我与他结交也是因着我前世里就知道了他会大有前途,坐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这才有些巴结他。哪不知他人好,竟然就和我成了真朋友,这辈子他还是靠实力成的礼部尚书,与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啊!
要说李永富和许子尘这两个小子,前世里他们确实声名不显,我这辈子也确实提拔他们了,可是他们二人有真才实学啊。这不,将户部和刑部管理得井井有条,一点儿都不让我操心,难道不是能吏么?不是说内举不避亲么?怎么还说得那么难听?
李永富也就罢了,竟然还将许子尘说成一个阿谀奉承靠着裙带关系起来的小人,简直可笑!我与他乃是多年的故交好友好不好?那些人只知道捋一捋他的任职履历,发现我们两个没有同一时期在一处的,就不知道当时我在御史台会审司,而他在刑部的会审司,我们两个很年轻的时候就很熟悉了好不好?
蔡思瑾本以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根本不是事实,自己不用在意的时候,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因此召见了。蔡思瑾心中感叹,看来人言可畏啊,要不然怎么会有“三人成虎”这样的成语故事流传下来呢?
当皇上将蔡思瑾叫过去给他看几乎是如出一辙的几份奏折的时候,蔡思瑾虽然还是奇怪人家的脑回路,但是已经有了应对的措施。他赶紧真诚地跪地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心,说道:“皇上,微臣提名任用这些人确实是因为对这些人比较了解,然而,不了解的人微臣也不敢用啊,要是我说什么人家就是一个不听,新政改革还怎么推行?
微臣本着良心,真正做到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完全是为皇上好,为大晏朝好。若是皇上不信任微臣,可以这就将微臣的首辅之职罢免,或者是提早我们的计划,将首辅和内阁废除。至于六部尚书皇上您也可以更换。”
蔡思瑾心中明白,设计这些事情的幕后黑手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他多年前就已经和皇上提出过废除内阁、废除首辅的计划了,他本质上是一个不贪恋权位的人。若是没有这一出,今日他和皇上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些间隙来的。
说到此处蔡思瑾有些无辜地保持着跪地的姿势,仅仅是抬起头来看着皇上,说到:“这些都是微臣报给皇上定夺的,最终也是皇上定夺的啊,怎么现在朝中人人都开始说什么‘蔡党’了?哪儿有什么‘蔡党’啊?”
许是提起了废除首辅和内阁这个计划,达到了“釜底抽薪”的效果,皇上的脸色果然好了很多。
他“噗嗤”一笑,走过去慎重将蔡思瑾扶起来,对他说道:“蔡侍讲不必忧心这些奏折,我们君臣之间的情谊不是这些人能理解的。若是他们知道我们之后有废除首辅和内阁的计划,肯定会让他们吓一跳的。
不过蔡侍讲你也太过于树大招风了,提拔的都是自己的同乡、同榜、同僚、儿女亲家,也难怪人家会多想了。
对了,你刚刚说‘外举不避仇’,你举了哪个仇人啊?”
蔡思瑾正在感叹皇上如今也长大了、成熟了,“变脸”的绝技也练好了,没过脑子就直接说道:“张思晨啊!”
他对这小子真是观感复杂,有时想想前世那些堵心的事情简直恨不得给他脑袋上套上一个麻袋打他一顿,有时候想想今世里的他又觉得自己不能迁怒,不能让这么一个人才埋没。毕竟这小子前世里便是当首辅也能当得好的,给他当一个吏部尚书也不是什么难事,他也果真当得很好。
对于蔡思瑾来说,真的是做到了“外举不避仇”了啊。
皇上噗嗤一笑,说道:“蔡侍讲,你和张思晨哪里算是‘仇’?你们有同乡之谊、同榜之谊,还做了儿女亲家,相知相交这么多年,说你们是仇人,别说其他人不信,连朕都无法相信。”
蔡思瑾愕然。但是仔细一想,好像是的哦,自己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说过前世的事情,好像也没有和别人说过自己讨厌张思晨的事情,难道在别人眼里,自己和张思晨的感情这么好的么?
可真是冤啊!
皇上看着蔡思瑾那既委屈又一脸震惊的样子,立马就相信了蔡思瑾的话,问道:“那蔡侍讲可否告诉朕这个小秘密,你为什么讨厌张思晨呢?”
蔡思瑾为难地说道:“当时张思晨和我都是在蔡氏族学里面念书的,我们的夫子就是我爹。皇上您也知道张思晨那小子念起书来简直就是天资聪颖,微臣和他一比起来就觉得愚钝不堪了,父亲当时更喜欢他,一点儿都不喜欢我,我便也对张思晨没有什么好感,不喜欢他。
可是他一直当我是师兄,对我很是敬重,从来也没有说过、做过什么对我不敬的,我也不好和他翻脸,这才一直和他相处至今。我以为我们只是泛泛之交啊,怎么在别人眼里看起来竟然是这么的好么?”
皇上哈哈大笑,他说道:“蔡侍讲,朕了解你,便是不喜欢某个人也不会在面上把事情做绝,一定会耐着性子和他交往的。可是你们二人这样的经历,再加上平时交往甚密,别人也不会相信啊。”
蔡思瑾为难地点了点头,“哦”了一声。
皇上却疑惑地说道:“咦,蔡侍讲,既然你不太喜欢张思晨,为何又要和他做儿女亲家啊?”
说道此处蔡思瑾满脸自豪,说道:“这个事情我悄悄和皇上你说,是张思晨的媳妇儿先看上我家的毛豆的,然后和我娘子说了想结亲的意思。我知道毛豆为人不甚聪颖,与我有些像,于是便到了张思晨家与他们两口子直言:毛豆像我,人不聪明的,日后在科举一途不会很顺畅,仕途上也不可能很通达,一辈子有可能都混不到四品官有上朝的资格的。你们可要想好了,要不要把你家闺女嫁给毛豆这么一个不甚有前途的小伙子。
皇上你猜张思晨他媳妇儿怎么说?”
皇上深知自己这个侍讲是很喜欢八卦的,此时也迎合他一副好奇的模样,问道:“她怎么说?”
蔡思瑾得意地说道:“她说她知道的,毛豆像我才更好,当官什么的她不指望,对她女儿好就行了。哈哈哈,你是没看见张思晨当时脸上那脸色啊,哈哈哈。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他那副样子呢!”
皇上也忍不住笑了出来,问道:“张夫人果真当着张尚书的面就直接那么说了?”
蔡思瑾狂点头。
皇上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看来贤名满朝廷的张夫人也不喜欢自己的丈夫纳妾啊。可是我怎么听说民间还有人编段子,出什么《贤良夫人》集子,历数了前朝一些贤良夫人的事迹,还收录了本朝张尚书夫人的贤良事迹,说她为了丈夫一边广纳通房美妾,一边又进行劝导,最后丈夫将通房美妾都遣散了,与她一心一意过日子。夸她是千古难找的贤夫人呢。”
蔡思瑾愕然,惊讶得快要跳起来了:“这也行?就张思晨那脑子不清楚的夫人,还能上了什么《贤良夫人》集子?成为千古难找的贤夫人?”
然后他问道:“那有我夫人么?我夫人比起她来说胜过几条街都不止啊,要是她能成什么千古难找的‘贤夫人’,我夫人岂不是‘万古难寻’?”
皇上闻言脸色有些一言难尽,摸了摸鼻子说道:“这可不见得呢。因为蔡侍讲你一生都没有纳妾,连个通房都没有,你的夫人已经成为‘妒妇’的典范了。哎,说道这个我也是愁得很,满头包啊。皇后也快被人污蔑成善妒的不贤良皇后了。
我不是这些年来都只有皇后一个,从未充实后宫么,现在那些臣子们跳出来攻击皇后不贤良了,逼着她给我广选后宫。她有些不想要那不贤良的名声,已经有些松动,想要给我充实后宫了。
你说说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我与皇后相知相伴这么多年,她竟然还是这般对我不信任,你说我灰心不灰心?我们一起育有二女四子,比蔡侍讲你家中还多一个孩子呢,怎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