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为妾[榜推]》第242章


这会他们一个个也都是在家忧心忡忡坐立难安的。
皇帝御驾亲征,这些世家武将肯定是要陪着。
谁愿意放着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去打仗?
而且这一次如果开战,可不是以往的小打小闹,而是全面拉开战线,势必也会惊动辽国的皇帝御驾亲征,不打出一个你死我活是不会罢休的,这场战争没个三两年是不会轻易结束的,夏国还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
国库的那点银钱都拿去开凿运河了,连皇上成亲的银子都花了,这要真的全面开战,这兵马粮草用什么维持?
这容家人想做皇后想疯了头脑发热,这皇上也是想立凌萱为后想疯了,不就是立一个皇后吗?至于吗?
多大的事,爱立谁就立谁吧,只要不让他们上战场就成。
容家人也傻眼了。
以为借着辽国跟夏国开战的时机威胁一下皇上,就像当年逼着李異妥协同意李锦娶容瑾一样,这一次也应该能逼着李锦妥协立容瑶为后,可谁知李锦根本不吃这一套,人家要御驾亲征。
人家还就不用你容家了。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这些世家这会只怕都知道了是因为容家逼迫皇上立容家人为后,皇上才要御驾亲征,这样一来,容家非但成了众矢之的,还又成了世人唾弃的对象。
容实悔不该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李锦不光年轻气盛,而且还足智多谋,绝非是他可以摆布的。
这一上午,京城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宫门,早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太后传了凌萱进宫,如今,这一线希望都寄托在凌萱身上,就盼着凌萱能说动皇上。
☆、第五十二章、舌战
凌萱从宫里出来时,凌远霄正站在宫门口等着。
他倒不单单是为了打探消息来的,而是特地来接凌萱,凌萱进去这么长时间了,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虽说萱娘是被太后召进宫的,可谁不清楚,太后找凌萱的目的是什么,多少双眼睛都盯着这宫门口呢。
外面对萱娘的传言本就很多,李锦三天两头不避嫌地往凌家送东西,萱娘一个大姑娘家家的,连个婚约都没有,被召进宫里这么长时间,凌远霄实在是不放心,所以特地来宫门口候着了,且故意让守门的侍卫通知李锦,他凌远霄就在外面等着。
言下之意,自然是提醒李锦,千万别做错了事。
宫门口除了凌远霄外,还有一个萱娘没有想到的人,容珏。
凌远霄自是不会给容珏好脸色看。
“我女儿累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凌远霄见容珏向萱娘的马车走来,开口撵他。
“永定候,我只想跟令千金说一句话,还请行个方便。”
“世子哥哥,你放心,皇上决定了不会御驾亲征,听说世子哥哥不日就要出征,还请世子哥哥多多保重,妹妹无以为送,还是把豆豆和乐乐给哥哥带上吧,横竖它们跟着哥哥时日也不短。”萱娘在马车里说道。
“多谢妹妹,妹妹也请多多保重,请转告皇上,微臣定当做好臣子的本分。”容珏说完,双手抱拳转身走了。
多余的话,已经没有必要说出来了。
他没有做到的,李锦做到了。
满朝文武百官没有做到的,她做到了。
这后位舍她其谁?
李锦在第二天的朝堂上宣布取消御驾亲征。同时又颁布了好几条别的指令。
其一是加快运河的开凿;其二是鼓励百姓开荒,三年免税;其三是令户部拿出一个有效的税制改革方案,怎么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础上。能让国库更充盈些;其四,鼓励商人经商。手艺人开作坊。
朝堂上顿时热闹起来了。
这些文武百官一听皇上不御驾出征了,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也就有心思迎合皇上了,纷纷各抒己见。
谁不想有好日子过?
李锦也的确让大家过了一个轻松祥和的年,正月过后的第一个朝会,李锦便正式提出了立后的问题。
“凌姑娘对朕、对夏国所做的一切,朕无需多说,想必诸位爱卿也都清楚。朕今日在这正式昭告天下,朕要以后位迎娶凌家五姑娘,着司天监选一个吉日,朕将亲自向永定候提亲。”
群臣们面面相觑,皇上的话根本没有给大家转圜的余地。
一开口就是“正式昭告天下”,人家是告知,不是征求大家意见的。
可仍是有人不识趣。
“皇上,小王反对。”成王李思站了出来。
“皇上,小王也反对。”平王李畀站了出来。
李锦见了一笑,当年凌萱回凌家时就是这两人百般阻挠。害的凌萱被迫在白云庵多呆了一年,后来,也是因为他们的阻挠。先帝李異才不敢让萱娘嫁给李锦,哪怕是妾室都不成。
“二位王叔,能不能说说理由?”李锦明知道这两人想说的是什么,可仍是问了出来。
他就是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好好告诉世人,萱娘到底是扫把星还是福星?这个名他必须替她来正。
“理由还用说吗?她克死了小王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祖父,你居然立这样一个扫把星为后,你这是大不孝。你就不怕以后下去了难见祖父?”李畀指着李锦说道。
“好,朕问你。祖父当时是怎么死的?”
“自然是被她气死的。”李思说道。
“传王公公。”李锦道。
一位六十来岁的内侍走了上来。
“王公公,你说。当初朕的皇祖父是如何死的?”
“回皇上,是,是吃一个粽子噎死的。”内侍低头回道。
“当时还发生了什么?”李思问。
“是,是先帝爷过来说,说老永定候爷殁了。”
“永定候,能不能问问,老永定候是怎么殁的?”李思得意地看向了凌远霄。
“凌某当时不在府里,听说是打算上朝时得知凌某的如夫人难产而死不小心摔了一跤走的。”凌远霄想不说实话也不行,当时的事情早就传了出去,撒谎只会给李锦添乱,他笃定李锦这么问,肯定是有他的安排的。
“请问永定候,令如夫人生的那个孩子是谁?”
“自然是小女凌萱。”
“皇上,连永定候都承认了,是凌姑娘的出生克死了她的生母,也害死了她的祖父老侯爷,老侯爷的死讯又害死了本王的父皇,本王还记得,凌姑娘是佛门中人,曾经在这朝堂上大讲因果报应,请问,是不是因为凌姑娘的出生这个因才导致本王的父皇,也就是皇上的皇祖父之死这个果?”李畀的嗓门大了起来。
“好,两位王叔,朕还想问问,什么是孝道?”
“孝道是什么,还用问?善事父母者为孝。”李思道。
“《孝经。开宗明义》里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本王的父亲既是你的祖父也是你的国君,你娶一个克死你祖父的扫把星为妻,试问,你把你皇祖父放在了什么位置?”李畀问。
“两位王叔稍安勿躁,王公公,皇祖父驾崩之前可说了什么?先皇父对先祖父又说了什么?”李锦看向了那位老内侍。
“回皇上,老皇上那时正为西北战事担忧,说是西北战事迭起,可朝堂之上没有合适的人选,老侯爷本是定了要出征的,可那天朝会却没有来,老皇上忧心不已,老奴这才拿了一颗粽子给老皇上尝尝,谁知这时先帝爷跑了来,说是老侯爷殁了,老皇上急怒攻心,这才被一口粽子噎住了。”
“这话可有人有异议?”
“的确如此,当时老臣还在朝堂上,老永定候爷缺席朝会,老皇上还特地打发人去询问。”宰相刘长仁站了出来。
宰相开口了,好几个人纷纷附和,这的确是实情。
“好,看来大家都同意了这一点,先皇祖父是因为忧心西北战事,见老侯爷走了,担心后继乏人,这才急怒攻心被一口粽子噎住了,什么是因?这也是因,二位王叔口口声声说是要事亲事君,朕想问问,你们替先皇祖父分担了什么?”
“这,这是西北战事,小王彼时正在蜀地征战,分身乏术。”李畀道。
“那么后来呢?王叔从蜀地回来之后呢,又做了什么?”
“这,小王奉先帝的命令,留守京城。”李畀忽然有了种不好的感觉。
“两位王叔明知道先皇祖父和先皇父忧心的都是西北的战事,两位王叔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主动提过要为父为君分忧,‘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才是孝之终也,可你们又做到了什么?你们口口声声只会指责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