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长公主》第165章


可那人虽然独臂,却依然力大无比,伸出一脚踹开柴门,只一瞬间,那把雁翎刀便抵上屋主人背心:“伪帝在何处?”
屋主人背脊一僵:“我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那人道:“你虽然不认识我,我却知道你。高广寻,高熙已死,你等再无翻盘可能,交出伪帝。”
“他不在我这儿。”他说。
可恰在此时,茅屋内传来窸窣响动,高广寻大惊失色,竟然以赤手空拳夺开那人的利刃,随后饿鹰一样扑了过去。
独臂男子眼见着雁翎刀尖撞在他的腰侧,微微一动,避开锋芒,但高广寻不可避免地被划伤,顿时腰间血如泉涌。
正在屋内的暄看见此景,大为惊慌,抖着声音道:“你是何人!”
独臂男子提着长刀,朝他缓缓走去。
高广寻本匍匐在地,此刻却一跃而起,冲过去一把抱住暄,以自己瘦弱后背对准杀手。
“他是我的儿子,这难道不是世人皆知的事情?”高广寻将暄紧紧按在怀中,“你的主上难道还怕一个曾混淆皇室血脉之人,如今千夫所指的幼童,再去影响他们什么?”
“而你们的主上,难道不也正在颠覆慕容皇庭么?这诸燕已灭,阿熙已死,暄也不会再返龙都。”他继续道。
“我接到的命令并非前来杀了伪帝,而是要将他带回长安受审。”
暄微微抬了抬头:“阿耶,此人是旭派来的么?”
高广寻低头:“不是。”
那人听见暄竟然这样大方地唤高广寻为“阿耶”,竟微怔。
高广寻转过脸来,道:“诚然,我们皆该为此前所为付出代价,我高广寻亦是累世的罪人,万死不辞其疚。但暄何其无辜!”
他的出生,本就是一场带着目的的政治阴谋。可暄自己却无法决定有一个拿他做筹码的母亲,和一个见不得光的父亲。为帝三年,他未曾插手朝政,也没做过任何对不起这个国家的决定。
“我和他既然已经父子相认,便已经做好决定再不想此前慕容暄、高广寻这一伪身份。我们本就是平民父子而已。”
暄摸到了高广寻腰间的血迹,惊恐地叫起来:“阿耶,你怎么了?”
高广寻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阿耶无事。”
他转过脸来看向那个灰蓝眼睛的杀手:“你主人要我性命,我本该慷慨赴死,再将暄交给你,让你押解回京。我当然知道混淆皇室血脉是何罪名,你们审完暄,为防高家之祸重演,定不会再留他一命!我是他的父亲,怎能眼睁睁看着他去赴死!我已经送别了我最爱的女子!”
他的后背依然对着男子冰冷的刀刃。
他从来都是书生的打扮,肩膀瘦弱,如今因带着儿子东躲西藏已久,更是只剩下一把骨骼。
美艳男子手中雁翎刀突然抖了抖。
天空闪电骤亮,紧接着便是隆隆的雷鸣。高广寻抱着暄在茅屋之下,在他耳边规劝:“暄,你从无错处,是阿耶阿娘连累了你。因此你要记得,你不是罪人。”
暄说:“我记得,我不是罪人,也不是皇帝。我是阿耶的儿子。”
雨点猝不及防地砸了下来。
男子灰蓝色的眼睛里头染上了一丝叫人看不透彻的情绪,他突然道:“呵,我生平最妒恨有父母呵护之人。”
可他到底还是将雁翎刀收了回去:“前来追捕你的并非仅我一人。我今日留下汝等性命,父子俩好好拜别。”
高广寻依旧背对着他。
男子又道:“对了,高太后死时颇有尊严,主上也已经将她厚葬渤海高氏祖庙,你们安心。”
言毕,他从怀中摸出一只白瓷小瓶,投掷在地。
高广寻听见背后柴扉之门开合之声,终于回头,那人早已消匿了踪迹。
两日后,三十卫中又有人抵达这座小屋,见柴门未锁,推门而入,房中用具整洁干净,唯有榻上,平静地卧着两具尸体。
一具不过七八岁的男童。
一具则是成年男子。
桌上摆放着一只精巧的白瓷瓶,已经空了。那位三十卫拿起瓶子,却见瓶底用西域微雕之术,用波斯文字刻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他将瓶子带回了三十卫中,交给了排名仅次贺赖孤的第二位暗卫贺赖双。
贺赖双看过后长叹一声:“如今三十卫要变成二十九卫了。卫长他……”
话音未落,却听见有人朗声:“还是三十卫!”
刘奕平走了进来,他手执双刀,环顾了一圈围着贺赖双的那些暗卫们。有些他曾见过,当时他们还是各种奇奇怪怪的身份,有些则是素昧蒙面。
他朝着贺赖双抱了抱拳:“贺三十一,见过各位师叔!”
*
自从知道康平前世在瀚海痛失一子之后,刘易尧就格外在意子嗣的事情,无奈两人因国事聚少离多,不似前世般形影不离,因此康平一直没有动静。
康平也曾说过他很多次,战争时期,她又不是那种天天待在家里躺着的贵妇人,若是在这种时候有孕反而不好,若有不甚,难道又要让她经历一次丧子之痛不成?
子嗣本就是上天赐予,强求不得。刘易尧虽然面上诺诺,可难免心中着急,虽知道战场上若有子嗣,却如康平所言危险大于喜悦,可他心中到底还是期盼能有一子来延续他和康平之间的感情。
矛盾重重之中,听到康平顺利攻下龙都,他脑中所想而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终于可以定下心来造个人了。
他将康平领至太极殿后,寻少府医工为她诊脉,背地里又问那医工:“王妃现在可适宜怀孕?”
医正瞧他急切模样,同传闻中铁血冷面的西燕摄政王相去甚远,只得眼观鼻鼻观心道:“王妃这两日劳累,还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不过王妃毕竟年轻,想要有孕并不是难事。”
刘易尧这才松一口气:“这样便好。”
康平那里,却有自己的考量。
她作为女子立足朝堂,在遵循汉礼的汉士面前本就是牝鸡司晨。但她又不能因为汉臣反对她把控朝政,而因噎废食,将朝廷薅得全剩胡人。现在全靠着自己的铁腕手段支持。若此刻有孕,必然分神,西燕虽然已经顺利攻下龙都,可废都重建,并非易事,三年苦寒,整个河朔百废待兴,她怎能抛得下手中一切?
她向刘易尧说了自己的想法。
刘易尧却道:“这有何难?如今我不必在外出征,可以为你分担一点,而你就算有孕,也不必非得引退。若我们的儿子娇贵至此,那我肯定不容许他生下来的。”
康平笑他:“你怎知就是儿子?”
刘易尧道:“女儿也好。你的儿子、还是女儿,都不会差的。”
次年在长安,康平诞下长女,举国欢庆,因生在丰收的秋日,古人以五音配四季,商音秋,故起名为商。
又二年,郑珍容病逝,旭悲痛之后再也不能行房。事,后宫空置,只能将将康平长女封为公主。
同年,畅新园和春秋二科彻底糊名,甚至还有女子前来应试,有女生徒,分数竟然比男子还高。到殿选时,揭开名字,才发现竟然是出自燕南书院的徐氏女。分数在徐氏女之下的,则是郑家七郎——连康平都不知道这两人竟然从徐州千里迢迢跑来应试。
可自开科之后,徐纵承诺,不论寒门高族,不分胡汉老少,一切靠着分数说话,徐女的分数名列前茅,自然没有不录用她的道理。徐殊言竟然成了大燕第一个靠着科考入仕之女官,也是首位汉族女官。
出了殿,徐殊言对同科榜眼郑琛荣道:“小师叔,如何,将来我俩都要做翰林了,便是同僚了!如今你可服我?”
郑琛荣无奈笑笑:“服你了——若哪一日你同我阿姐一样成为女宰,我才是真对你五体投地。”
徐殊言疏狂笑起来:“那么小师叔你便等着吧!”
在朝堂中女官逐渐增多的氛围之下,公主商开始逐渐从父母和众臣工那儿学习朝政、军务,直到十二岁那年被立为太主。因朝中的女官数量上升,她被立太主之事虽遭到非议,却在康平、徐殊言、徐荼蘼、呼延丽等朝中高位女官的支持下,力排众议。最后,竟然连南边宋国新君桓墨,也送来祝贺刘商被立的贺礼。
又二年,旭退位,传位太主。
春风上巳,长安城外曲江池畔人头攒动,头戴襆头、身着宽袍的男子,臂挽轻纱、衣着艳丽的女子,包头巾的西域胡商、黑皮肤的昆仑奴、碧眼白肤的胡姬……人们从东西两市往城外曲江,纷纷踏春采青。这座先汉古都在不到二十年间已经呈现出了另一番气象。
长安城外灞桥长亭,喜好云游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