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毓》第124章


殷雅璇笑了笑说:“哦,我家哥哥刚刚从军就跟着萧将军的军队去打仗,我想看看他。”
殷雅璇信口胡说一通,神情竟一丝变化也无,看来她现在撒起谎来也可以面不改色。
“哎呦,打仗可不是过家家,你一个姑娘家家的跟去做啥,还是赶紧回家,等你哥哥回去吧。”
殷雅璇笑着点了点头说:“大娘说的是,我这就走了。”
说完,牵着马向萧煜的方向走去。
身上的银钱,真的不多了,她不住客栈,只吃馒头,也就只够三天的。
殷雅璇心中虽然担忧,可也毫不胆怯,出了城,翻身上马,策马疾驰。
跑了不知多久,到了一条小溪边,马儿也累了,殷雅璇便下马休息。
“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当日见了你就直接把你骑了出来,没日没夜地赶路,你可别怪我。”
殷雅璇一个人和马儿聊起天来,马儿走到溪边喝着水,殷雅璇觉得腹中饥饿,便拿出馒头,想了想,掰了一半,剩下半个又收了起来。
“你说,如果我找到萧煜,我该说什么呢?是质问他为什么打昏我,还是质问他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殷雅璇开始发愁。
这些问题,她已经想了好几天了,可还是没有答案。
殷雅璇坐在那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马儿说着话,一边踢着草,忽然,她觉得脚下踢到了一块硬物。
“这是什么?”殷雅璇将那东西捡起来,放到溪边洗干净。
那是一把匕首。
匕首上的花纹很繁琐,一看就是有主的东西,就是不知道这匕首的主人为何将它掉在了这儿。
“捡了个好东西,留着防身吧,若是有人来认你,再还给他。”殷雅璇揣起了匕首,牵着马儿继续赶路。
一路向南,再过几天便能回到老家了。
没想到,当初她孤身一人带着喜儿就这样跑到了汴京,如今她回来时,身边连喜儿也没有。
不知道祖母身体怎么样了。
不过,嫂子医术高明,有嫂子在,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殷雅璇来到了平州北边的邬州源城。
一进城门,入眼便是一副破败的景象。
好多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街边偶尔有一具尸体,都已经有了腐臭也没人管。
“老奶奶,这是怎么了?”
“唉,别提了,又要打仗了,戎狄人在襄州烧杀抢掠,那里的人都逃难逃到了这里。”老人满面愁容。
殷雅璇看着眼前的副景象,心中也是凄凉。
战争,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希望萧煜早日平息战火。
“朝廷已经派萧将军北下了,相信他一定可以平息战乱的!”殷雅璇信心满满但的说。
“什么?萧将军来了?”周围的人听见殷雅璇这么说,纷纷问到。
“是啊,你们没见到他吗?”
“没有啊,别说萧将军了,连一个士兵都没看见。”
殷雅璇心中泛起了嘀咕。
按理说,萧煜一定早就到了,这里的人不知道朝廷派兵,只有两种情况,一时萧煜根本没来,二是萧煜绕路而行。
萧煜定是知晓城内情况,不易行军,所以绕路而行。
“大家不要担心,马上就会好起来的!”殷雅璇不再耽搁,一路向南赶路。
而此时的萧煜,已率大军到了襄州边境,与戎狄交界之地。
“萧将军。”牛大力来到萧煜的营帐前。
“进来吧。”萧煜皱眉看着地图,让牛大力进来。
牛大力走进营帐,说:“启禀萧将军,探子来报,戎狄内乱,大皇子杀君弑父,如今自称戎狄王,已经登基,举兵欲攻打我国。而戎狄二皇子自汴京一乱逃跑后下落不明。”
萧煜眼睛始终没离开地图。
“二皇子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大皇子怕二皇子和他争夺皇位,必定会派人除掉他,属下认为,我们应尽早举兵,趁戎狄内乱之际,打他个措手不及。”牛大力说地义愤填膺,恨不得现在立刻捣了戎狄老巢,灭了戎狄。
而萧煜镇定而冷静。
他和二皇子交过手,他知道在戎狄二皇子比大皇子得人心。
此次大皇子能有机会篡位,无非是趁二皇子到汴京和亲不在戎狄,可二皇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真的不能翻身了吗?
“今夜休息一晚,明天我们进攻!”萧煜想了想,做了决定。
无论如何,就像牛大力说的,此刻都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牛大力听萧煜下了命令,面上一喜,可转眼就蔫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他早就得了消息,可他不知道该怎么跟萧煜说。
萧煜看出来他心中有话,问:“还有事?”
牛大力难得扭捏了一下,眨了眨眼睛说:“那个,萧大哥,我要是说了你别生气啊。”
他这么一说,萧煜眸光一沉。
“咱们大军离开后没多久,殷姑娘就醒了,她醒了之后就……”
萧煜急忙问:“可是璇儿身体有何不适?”
“不是不是,是殷姑娘她……她跟着咱们来了,而且,我们跟着殷姑娘的人,跟到邬州源城就跟丢了。”
第十二章 再回宛城
“什么!”萧煜的心,立刻提了上来。
源城以南,到处都是流民,城内治安极差,各城城主大多以进京面圣为由弃城而逃,百姓民不聊生,这个时候,璇儿只身一人来到这里,岂不是很危险。
“萧大哥,是我不好,我这就派人去找殷姑娘,一定把她找到!”牛大力怕萧煜因殷雅璇而分心,两军交战之时,主帅就是主心骨,可不能出了差错啊。
萧煜定了定心神,他虽然担忧璇儿的安危,可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多派些人去找。”萧煜闭了闭眼说。
“是!”牛大力领命,暗暗舒了口气。
殷雅璇又走了三天,身无分文,衣裳也破了,马也累了,只能牵着马徒步而行。
所行之处,全是流民,越往南越多。
终于到了宛城。
五年多没回宛城,宛城的变化真是不小。
不过,宛城比起其他的城池,明显治安好了很多。
街上虽然也是流民很多,但每两条街道有一个施粥点,那些受伤的,生病的人都有临时搭的棚子安置,相比其他城池百姓的怨声载道,宛城倒是一片安详。
沿着记忆的路线,殷雅璇走回了殷府。
府门紧闭,门前高挂的两盏大白灯笼昭示着府上的白事。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祖母已经……
殷雅璇把马拴在了殷府门前的一棵树上,急忙上前扣门。
等了良久,才有一个小厮上前把门打开。
“请问姑娘是……”
五年多没回来,府上的人都不认识自己了。
殷雅璇苦笑一下,想来这五年府人来人走的,有新来的也是理所当然,更何况,自己相貌也有了些变化。
“我是殷府的八小姐。”说完,殷雅璇并不急着进门。
那小厮看了又看,他来殷府不过两年多,从未见过什么八小姐,不过当年殷家分家的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整个宛城都知道殷家二房分了出去,可当时八小姐就随二老爷离了殷家,没再回来过,眼前这位到底是不是八小姐他真的不知道。
“你若不识得我,叫府上的老人来认一认便是,我在此处等候。”殷雅璇说。
那小厮松了口气,说:“姑娘稍等,小的这就去请人。”
待小厮往里去了,殷雅璇将门推开一些。
门内没什么变化,就是安安静静的,听不见人声,和记忆中的殷家相比,相差甚远。
幼时,家中兄弟姐妹甚多,白日里热热闹闹的,可不像此时这般,竟给人一丝荒凉的感觉。
相比,家里姐妹也都许了人家,嫁了出去吧。
等了一会儿,有一女声传来。
“八妹回来了?真的是八妹吗?快点去看看……”
听声音,殷雅璇还真没听出来的是谁,等那声音来到了眼前,她细想了一下才想起来。
“大姐!”
“八妹!”
原来是大姐!
殷雅璇看着眼前这个一身富态的妇人,真真差点儿没认出来。
“八妹,怎的如此风尘仆仆的?”殷雅娴拉着八妹的手,上下看着,竟泛起了泪花。
殷雅璇笑了笑说:“我一路从汴京赶了过来,走得确是急了些。”说着,抬眼看了看府上挂的白布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