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缘]重生反攻记》第184章


胡雨涵不理会齐宝钏,将手中的裁纸刀对准了叶睿的脖子,道:“世子爷快过来!”
众多侍卫们都在跟士兵缠斗,根本顾不上叶季,这会儿他见得救了,立刻就往胡雨涵这边跑来。
齐宝钏投鼠忌器,不敢动弹,就见叶季跑到胡雨涵面前,整个人忽然就僵直住了。
是的,僵直。
齐宝钏很明显的看到叶季伸出去的手没再动弹,她一时间愣住了,就连腊梅举着裁纸刀冲过来,她都没有丝毫反应,当她感觉到痛楚的时候,就看到叶季缓缓的往后倒去。
那伸出的手还保持着环抱的姿势,似是在等待谁扑进他的怀中,在他的胸前,赫然插着一把裁纸刀。
齐宝钏想要回头看是谁刺了自己一刀,可是已经有些模糊的眼睛更想看清楚,那双手沾满了鲜血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儿子,那惊声尖叫,满面惊惧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跑了?”
齐宝钗站在第三进院子的抄手游廊上,这里已经看不到第二进院子的情形,可是仍旧有人源源不断的将前面的消息传过来。
报信的丫鬟说道:“是的。奴婢亲眼看见胡雨涵将裁纸刀塞进了叶睿的手里,当叶季跑过来的时候就握住了叶睿的手把刀插进了叶季的胸膛。三姑奶奶受伤了,现在已经让人抬进来了。”
齐宝钗转目看向第二进的穿堂,数名侍卫护着一名背着齐宝钏的丫鬟快步进了院子,她眸子闪了闪,低叹道:“抬进西厢房,去找大夫。”
“是。”
有丫鬟应了退了下去。
齐宝钗皱着眉头·盯着西厢房久久不语,似是过了几十年那么漫长,一队士兵从外院而来,当先两人抬着一扇门板·上面放着叶季的尸身。
齐宝钗在众人的脚步声中回过神来,看了一眼瞠大了双目的叶季,勾了勾唇角,道:“你们做的很好。”
一名丫鬟怀抱着神情恍惚的叶睿匆匆跑了过来,道:“少奶奶,这位公子怎么办?”
齐宝钗摸了摸叶睿的头发,低叹道:“他可是杀了他的父亲呢。”
丫鬟一愣·可是那是胡雨涵抓着他的手的啊,严格说来并不是他杀的,可是她对上了齐宝钗冰冷的目光,心头一颤,垂下头去。
齐宝钗拿出手帕来捧着叶睿的手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为他擦拭着上面的血迹,一边说道:“他的父亲死了,可是他还有母亲······”
说道这里,齐宝钗忽然闭上了嘴巴·改口道:“三姐姐曾经掉过一个孩子,这些年一直心心念念的,好不容易她跟叶睿投缘·还是送到三姐姐身边去吧。横竖庆元侯府不在了,这孩子送回去也是受苦的命。”
“是。”
怀抱着叶睿的丫鬟再也不敢多说半个字,待齐宝钗给他擦好了手指,便抱着叶睿去了西厢房。
此时天已大亮,远处久闭的京城大门已开,城外漫天遍野的尸体与冲天的血腥气扑入城中,百姓们怔愣了片刻便欢欣鼓舞了起来,一些人还自发的出来帮助士兵们收拢尸体,打扫战场。
齐宝钗微微阖上了双目,听到了陆元帅率军入京·一路直逼皇宫。
京中的百姓们有些夹道欢迎,有些惊恐的躲在屋子里看着进城的士兵,生恐他们开始烧杀抢掠。
终于,城中有一富户被人踹开了家门,提着刀杀了人。
得到消息的士兵第一时间赶到,杀了趁机作乱之人·将其人头颅砍下,挂在旗杆上游街示众,同时有人大声宣读陆元帅定下的军规,并且告知有人看到匪徒或者士兵烧杀抢掠,立时报知陆元帅麾下,自然会为其讨回公道。
而那户被劫杀的富户,因为陆元帅的士兵赶到的及时,也不过损失了几名护院与家丁罢了。
如此一来,城中众人人心俱安。
陆元帅挥军到了宫门外,展开一卷橙黄圣旨,宣读了先帝的遗诏。
其实,当初先帝立有遗诏,先帝驾崩之时,七皇子的母妃打算将遗诏拿出来宣读,可是在看到崔内监的势力庞大之后隐忍不发。
宦官祸国,五皇子这个皇位也坐不稳当,与其现在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的好。
☆、第一八七章 献策
何安陪了齐宝钗片刻,便去军中清点今日的损失以及战利品并且安排人准备迎接七皇子母子进京等事宜。
齐宝钗在确定安全了之后将何氏与丫丫胖胖两人从地窖中接出来收拾行装。
待到午时前后,七皇子母子由武穆侯一家护送秘密抵达京城郊外。
何安与齐宝钗,何氏等人率领诸将士迎接了七皇子与太妃。
七皇子年纪虽幼却异常的沉稳睿智。
与众将士寒暄完毕,便有大部分的将士们红了眼圈,誓死效忠。
齐宝钗看在眼中,暗自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心术,如今的那位皇帝,即位之后只知道玩儿,凡事听从崔内监的话,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还未能进的皇宫?”
太妃看向了何安。
何安躬身道:“崔宦官把兵力都集中在了宫中,如今久攻不下。”
太妃眸光一闪,沉静的面容竟是带了几分杀气,她不欲开口,转头看向了七皇子。
七皇子拂袖道:“带路,我去看看。”
武穆侯连忙阻止道:“殿下千金之躯,实在不宜轻涉险地。”
何安也跟着道:“殿下三思。”
七皇子冷笑道:“那崔宦官把持朝政多年,又弑君在后,没有几分心计他也不会活的这样长久。我若是不去,不知要死多少人,便是宫中抵抗的众位将士,只怕也不是心甘情愿为那崔宦官卖命。你们暂且放心,我进城去不是为了鼓舞士气,乃是因为我母后手中握有崔宦官的把柄,若是由我母子出头,也可避免将士们的无谓牺牲。”
七皇子的话让武穆侯犹豫了一下,看向了太妃,只是太妃面色平静,根本看不出什么来·只得跟何安去一旁商量。
何安记得齐宝钗曾经说过,上一世的叛乱很快就镇压下去了,而且上一世没有宦官祸国,大周境内四海升平·民生富足,更没有接连不断的天灾**。
他把目光转向了齐宝钗,她似乎跟他说过,那个崔内监,应该与她一样是这个世界的异数!
齐宝钗接到何安的目光,转目看向了太妃,太妃的面容再平静不过·只是偶然之间在眼底闪现几分杀意与萧索,她初时有些不大明白,细细思索之后,似是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她快步走向了何安,也不避讳武穆侯,就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何安转头看向她,问道:“此事可行?”
齐宝钗重重点头·低语道:“就我所知,崔内监似乎从未去过护国寺,或者参加过什么祭天以及祭祀的仪式·应该不会有假。”
当初她也是那般的惧怕佛陀,若是这个崔内监与自己一样,就会更加惧怕这事。
“可是护国寺的高僧肯相助吗?”何安迟疑道。
武穆侯虽然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不过却是大致猜到一些,纳闷道:“这根护国寺的高僧有何关系?而且就算高僧说崔内监是祸世妖孽,,赵高,张让,田令孜之流转世投胎,又能与他有何效用?至多不过多添一些罪名罢了。”
齐宝钗含笑摇头·道:“此事对于别热或许不可行,对于崔官宦那是一定可行的。当今皇帝虽然年幼,可是对于崔宦官特别的信任。若是让人知道这崔宦官别有居心,皇帝自然会起疑心。崔宦官在宫中多年,虽然势力庞大,可是绝对有恨他之人·若是崔宦官是祸世妖孽之事在宫内传开,必然有人因为此事而想办法动手。”
“这比揭露他弑君还管用?”武穆侯追问道。
齐宝钗不语,只是微微侧头似笑非笑的看着武穆侯。
有些话不能说,可是武穆侯却极为清楚,若是揭露他弑君真的有用,太妃也不用等上这么些年。
武穆侯点了头,何安便去跟太妃说明一下,太妃与七皇子商议了半响,道:“不如让高僧与我一同去见那崔……宦官。”
有一个字在太妃口中打了个转,最后变成了几似叹息的两个字。
何安心头一跳,转身离去的时候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齐宝钗,她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太妃与七皇子同时进城,在宫门口命令了休战,然后去了武穆侯府暂时安歇。
齐宝钗与何氏也带着孩子住进了武穆侯府。
到了傍晚,京城里因为大军的入驻不复以前的人心惶惶的气氛,呈现一片祥和,家家户户都传出了饭菜的香气。
深夜,何安请来了护国寺的住持。
七皇子年幼,早已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