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皇太极二三事》第37章


皇太极顺势将人捞进怀里,色厉内荏般说道:“我看呐,你就是仗着我喜欢你。”
苏拉玉儿窝在他怀中不说话。
皇太极不以为意,继续说道:“等这件事儿办完了,就得办咱们的事儿了,正好蒙古贝勒、台吉们都在,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苏拉玉儿就是皇太极此生唯一的皇后!”
帝王登基,百官朝贺,皇太极经历多年东征西战和苦心谋划之后,终于黄袍加身,手捧雕刻着“制诰之宝”的传国玉玺,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
登基大典在崇政殿正殿举行,苏拉玉儿悄悄躲在东暖阁,见证着这个男人最辉煌的时刻。
只见百官朝拜,山呼万岁,皇太极站在赤金打造的龙椅之前,朗声宣布:“自今日起,我大金正式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改沈阳为盛京,定族名为满,女真人改称满人。”
自此,威震北方的大金天聪汗,正式成为大清崇德皇帝,上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属于满人的历史,即将翻开全新的篇章。
登基仪式过后,就是分封百官,大贝勒代善为和硕礼亲王,六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十四贝勒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十五贝勒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讬为和硕成亲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杜度为多罗安平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馀贝勒;蒙古贝勒莽古斯为和硕福亲王,寨桑为和硕忠亲王,吴克善为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固伦额驸额哲为和硕察哈尔亲王;汉人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
皇太极并没有忘记对哲哲的承诺,莽古斯这一支满门荣宠,堪称蒙古之最。
分封百官事罢,本应是分封后宫,鉴于皇太极早前已经将后宫女子清空,他亲自宣布,不日将迎娶科尔沁桑噶尔寨台吉之女苏拉玉儿为后,自此以后,允许已逝明安这一支脱离科尔沁,另立一旗。
他给了他们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日后是荣是辱,全由他们自己,桑噶尔寨和白音早已知道皇太极对他们的打算,自是欣然接受,他们已经靠着女儿、妹子走到这一步,日后的尊荣,该当由他们这些铁骨铮铮的男子从战场上打拼出来,如今察哈尔已灭,可明国还在,朝鲜还在,他们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被视为汉臣之首的范文程当众提出质疑,认为苏拉玉儿是和离之身,入宫当个妃嫔自是无碍,若是封为皇后,于礼不和。
因为范文程此言,几乎所有汉臣全部出列,跪地请求皇太极收回成命。
这礼自然是汉人的礼,满人从来不在意这些,可正是这汉人的礼,把早已将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临门一脚的皇太极难倒了。
他早已将征服汉人纳入计划之中,不仅是在武力上征服,还要他们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所以对于汉臣的质疑,他不得不重视起来,尤其是范文程,这个在最初就效力于他们的汉人。
朝中多数汉臣都是以范文程为首,便是皇太极自己,目前建立新的文臣班子,乃至于对明国的雄心壮志,也还得倚重此人,此时明智的做法,还是要给足汉臣的面子。
他和努尔哈赤不一样,努尔哈赤没有他这么重视汉人,面对汉人时,大多也是采用雷霆手段,强势压服,可他是众位兄弟们中间,最先学习汉人文化的,他知道强势手段压得了一世,压不了一世,汉人能将这些权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自有它的高明之处。
如果今日出言反对的是满臣或者蒙臣,他自当强势驳回,可偏偏这些汉臣,不能如此对待,他们那些所谓的文人风骨但凡被冒犯了,当庭撞柱死谏也不是不可能的,虽然,这些人都倒戈投向他们满清了,也不见得多有风骨,可难就难在这个面子。
范文程见皇太极冷着脸不应承,再次请求皇上收回成命,在他的带领下,汉臣亦群起响应,把皇太极弄得十分下不来台,这大喜的日子,眼看就要演变成君臣不和的局面。
苏拉玉儿躲在东暖阁里,将这件事情听得清清楚楚,她也没想到,临了竟然还闹出了这件事情,汉文她是学过的,也知道汉人确实会在某些他们看起来无谓的事情上,偏偏拧巴得不得了。
大汗,不,皇上已经为她做了这么多,也受到许多人私下的议论,她不能就这么干看着,在这件事情上,她也得做些什么才行,既然认定了这个人,她不能再一味地躲在他后头了,苏拉玉儿从前是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海东青,自从嫁人以后,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她的性子已经收敛了许多,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她也该有所表现,至少让他看到,无论遇到多少质疑,她永远与他站在一起!
第41章 
苏拉玉儿整了整衣衫; 深吸一口气,在心中将想要说的话打好腹稿; 然后一步一步走到正殿之上; 站立在范文程侧方。
因为她突然出现,殿中的气氛显得愈发诡异。
苏拉玉儿目不斜视; 直直盯着跪在地上那人的后脑勺; 声声说道:“范大人可否听我一言?”
没有人说话,只能听见众人此起彼伏的呼吸之声; 范文程同样没有应声。
片刻之后,皇太极说道:“你出来干什么; 此事我自会解决!”他在苏拉玉儿面前很少会自称“本汗”; 如今应该是“朕”; 此时纵然是在百官跟前,亦同样如此。
既有此言,桑噶尔寨作为苏拉玉儿的阿布; 也终于出言道:“快回去,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场合; 哪能容得你胡闹!”这样的场合,确实不是她一个女儿家能够掺和的。
苏拉玉儿不管他们,继续说道:“你们汉人的书籍; 我也曾经看过一些,范大人且听我说得对不对。你们汉人中间,向来有嫡长子继承的传统,您认为我是和离之身; 若是被皇上立为皇后,日后难免有血脉混乱之嫌,如今既然开立新朝,总该有一套明确的立嗣之论,若是我日后诞下一儿半女,他们的身份难免有些污点,为人所不容,尤其是你们汉人,如此,大清朝的传承绵延在根子上就要遭人诟病,您说,是不是如此?”
范文程没有抬头,只是再次朝着皇太极的方向磕了个头,这态度,几乎已经默认了苏拉玉儿所言,他既然选择投向大金这边,自是全力为这边效命,如今大金开立新朝,从构思到准备,他们这些汉人文官着实废了不少的心血,自然不希望见到这种不够正统的事情发生。
苏拉玉儿将视线望向皇太极,后者自她出现之后,便一直将目光放在她身上,视线相触后,苏拉玉儿立刻转身,环顾一圈在场的文武官员,然后右手指天,一字一句说道:“苏拉玉儿今日在此立誓,日后皇上但凡立嗣,绝不会是我的血脉,如违此誓,叫我百年之后不得好死,人神共愤!”
此誓言一经出口,立刻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巨浪,皇太极更觉胸口仿佛被打了一圈,憋闷得难受,可是话已出口,而且是在这样的场合,自然不能再反悔,既然事情已经变成这样,他也只能以此为基,来解决这件事情。
他亲自牵着苏拉玉儿的手,将她拉到龙椅之前,与自己并肩而立,然后居高临下地望向依旧跪在地上那一众汉官:“范文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话语中分明蕴涵了猛烈的风暴,不知是要针对这些文官,还是苏拉玉儿,亦或者是他自己。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范文程终于无话可说,但也并非真的无话可说,以他对皇上的了解,这个时候他但凡敢再说一句,此事绝不可能善了!
再说能争得如此结果,已经够了,他的本意也只是“正统”二字,有了方才这份承诺,他也算求仁得仁,是以便再次叩首:“臣当亲自撰写册后诏文,恭贺皇上皇后大喜!”
范文臣此言一出,群臣立刻十分有眼色地相继跪下,齐声道:“恭贺皇上皇后大喜!”
到了此时,这件险些闹的大清立朝第一日就君臣不虞的事情,总算落下了帷幕。
退朝之后,皇太极黑着一张脸,强硬地将苏拉玉儿拉进东暖阁,挥手喝退侍从,寒声问她:“你知不知道方才那些话说出了口,就再没有回旋余地了!你,你是要气死我吗?”
苏拉玉儿有些怂地缩了缩脖子,抬起眼皮偷偷看他:“我也是不想让您为难。”
皇太极咬牙说道:“我辛辛苦苦定下的基业,日后想让最爱之人的血脉来继承,不行吗?”
苏拉玉儿知道,这回自己肯定又撞在他气头上了,于是又小心翼翼地讨好他:“皇上,您不是已经有三个儿子了嘛,日后用心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