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仙桥》第171章


或许,等到政局稳定,他废了卢氏,他们说不定还能重续前缘呢!
夏侯有义吩咐章含:“你去跟人说,卢大将军逼着我娶了卢氏,萧氏不愿意为妃,自请而去。”
章含倏忽地睁大了眼睛,道:“这,这……”
夏侯有义深意地道:“这样一来,寻常人家根本就不敢上门求娶。等过几年,我这边也安顿下来了,我就可以宣告天下,接她回宫了。”
章含心神俱惊,不敢多看夏侯有义一眼,更不敢在这个时候扫他的兴去劝他,只能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夏侯有义高兴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接到消息的卢渊气得直骂,压根不知道卢四娘子这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他叫了范氏过来,让范氏去问卢四娘子。
范氏也气得肝疼,说起话来毫不客气:“四娘子若是觉得我们这安排不好,直管直说就是。不管怎样,你是照顾过太夫人的,我们都要承你的情,难道还会为难你不成!让崔家娘子和你一同进宫,你这是在打卢家的人的脸,在打大将军的脸。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干了些什么?”
卢四娘子早有准备,她不慌不忙地道:“夫人息怒,听我说两句话。”
范氏气着喝了两口茶。
卢四娘子这才道:“天子不喜欢我模样,我想着不如让崔七娘子进宫给天子解解闷,讨好讨好天子,以后我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范氏望着她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脸,无奈地叹了口气。
要是卢家还有其他适龄的女郎,何需让她嫁进宫去?
不过,嫁进宫去,也算是断了她的后路。
范氏心中一软,道:“圣旨已下,你好自为之。大将军那边,我试着帮你说两句好话。”
卢四娘子感激地道谢,知道只要范氏愿意,卢渊就不会生气。
果然,第二天卢渊见到她,已不提崔家娘子进宫的事了。只是叮嘱她以后不要再乱拿主意,有事要知会家里人一声。虽然她长得丑,可身份高贵,天子就算不喜欢她,也会敬重她的。让她不要太担心。
卢四娘子认真地听着,恭敬地道谢。
卢渊摇头,突然间有点怀疑自己把卢四娘子送进宫是不是一个错误。
崔家则是喜出望外。
崔七娘子的婚事峰回路转,人人都在私底下传,说崔七娘子有凤凰的命格,就算没能做成皇后,也成了妃子。以后的前程一定会更加远大的。
崔七娘子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总算是挪了出去。
这一次不会再出错了吧?
她这次肯定能进宫了吧?
不过,没有做成皇后而变成了妃子,让她心里有些不高兴。特别是外面都在传,让她进宫的是卢四娘子,好像没有卢四娘子她就进不了宫似的。
崔七娘子的母亲不免看出她的心思,苦口婆心地告诫她:“你要和卢氏好好相处才是。不管怎么说,她总是皇后。若是给你穿小鞋,你可是有苦都说不出来。”
“没事!”崔七娘子只觉得母亲的话有些可笑,她道。“大家都是阀门贵女,她又是做皇后,怎么能没有一点胸襟?她应该不会做这种不入流的小把戏吧?”
还有一点她没有说出来。
她觉得卢氏让她进宫是想让她帮着拉拢天子,打压之后进宫的贵女。
卢四既然要用她,就不会太得罪她。
崔七娘子的母亲见她心不在焉的,没有办法,只好反反复复地念叨好几遍,至于崔氏听明白了多少,也只听天由命了。
很快就到了夏天。
树叶被晒的蔫蔫的搭拉在树枝上,地面热浪腾腾,连着月余都没有下雨。
大家都说这是个灾年。
扬州那边传来消息,萧桓一直打到了仓垣,把拓跋寿逼到东燕。
夏侯有义愕然道:“为何不直接打到颖川?”
仓垣在洛阳北,颖川在洛阳南,从颖川北上,就是洛阳了。打下仓垣,还要向西到颖川才能继续攻打洛阳。
萧桓这样,是舍近求远。
章含不懂军事,道:“要不要请郑大人和谢大人来议议?”
“不用!”夏侯有义想了想,道,“请大将军过来。”
章含眼睛微深,低头应诺。
卢渊看了战报不屑地挑了挑眉,道:“我们大都督这是在逗我们玩呢!”
夏侯有义心中一凛,道:“大将军何出此言?”
第二百二十四章 种子
卢渊傲然地笑道:“我们的大都督为何要和拓跋寿开战?”
夏侯有义没有吭声。
这件事按照萧桓上书的说法,就是为了不让北凉继续骚扰边境——因北豫州和豫州相邻,北豫州是拓跋寿的藩地,豫州却紧邻扬州。朝廷南迁以前,在一块地方,后来北边被北凉占领,南边归了朝廷,这才有了南北豫州之分。两州的人不仅通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边界线也不是那么的分明,因而常常会发生小规模的战争。
萧桓任扬州刺史,持节徐、豫两州之后,曾上书给夏侯有义,想用武力和拓跋寿一争高下,震慑北凉让其不再轻易出兵豫州。
当时他是同意了的。
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萧桓什么也没有跟他说,直接出兵北上,直到攻下了东平郡才传来消息。
事后萧桓虽然向他解释,说这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可夏侯有义心里还是不舒服,觉得萧桓看着温文尔雅,骨子里却桀骜不驯,说不定心里还怨恨朝廷曾经清剿过吴中的事。
卢渊就更清楚这件事了。
他的计策之所以能成功,与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想到这些,卢渊就轻轻地瞥了夏侯有义一眼。
他真心瞧不上夏侯家的这些君王。自己没有本事约束群臣,还巴不得事事都以他们为尊,这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想震慑拓跋寿肯定是有的。”卢渊继续道,“但战事进行的这样顺利,为何不直攻颖川?说来说去,他只是想收拾拓跋寿,并不想和北凉开战。大都督为何要放北凉一马呢?不过是养匪自重罢了。”
“养匪自重?”夏侯有义不解。
卢渊笑道:“若是北凉被他灭了国,您还要他这个大都督做什么?到时候他就得卸甲归田啊!他怎么能声名雀起?怎么能一呼百应?他怎么能凌驾于百官之上?”
他就差没说怎么让天子皇权旁落了。
夏侯有义沉思着没有说话。
卢渊想了想,索性给了他一记重拳,道:“您可知道为何后来武宗皇帝不仅不宠幸文宣皇后,还压着郑芬不让他出头?”
夏侯有义恍然大悟般地看了卢渊一眼,神色晦涩。
卢渊笑道:“不过是怕郑家再出一个郑璨罢了!”
夏侯有义面无表情地垂下了眼眸,盯着茶盅上的花纹良久没有吱声。
卢渊叹了一口气。
夏侯有义就道:“那,那这个时候要召回大都督吗?”
“召回吧!”卢渊面容冷峻,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道,“拓跋寿有命在,好歹能挡一挡萧桓,让萧桓全力对付北凉。否则,等到他把北凉那边都安抚好了,就该转过身来对付我了。”
“我的身份名望摆在那里,他不管怎么对付我,也不可能杀了我,最多也就是让我恶心恶心。可到时候朝廷的格局就被打破了。没有了我的制衡,不知道萧桓能不能管得住自己。”
“还有晋陵长公主。从来不曾受过委屈。那个脾气,一言不合,连崔家的家主都敢杀。您就别指望着她能勒住萧桓的缰绳了。她能管着她自己就不错。怕就怕两个混世魔王弄一块儿去了……”
夏侯有义不再说什么,咬着牙吩咐身边的人:“下旨请大都督班师回朝,到建康城来领赏。”
内侍去传旨。
卢渊见夏侯有义神色有些恍惚,想到自己来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就委婉地起身告辞了。
萧桓七月中旬回到扬州。
此时拓跋寿已要被他打得一直逃窜去了幽州,若不是考虑到拓跋寿还没有儿子,拓跋寿若是死了,藩地会被北凉收回,卢渊等人面对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肯定会想办法让他攻下,而他若攻下了北豫州等地之后,凭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却不足以占为己有,反而会为卢渊等人做嫁衣,他只怕早就直接把拓跋寿的人头挂在城墙上了。
而随着他回到扬州,拓跋寿也回到了自己位于北豫州的王府。
拓跋寿在逃亡的途中摔断了腿。
他一面忍受着医工给他重新包扎上药,一面骂着萧桓:“真不要脸!前脚接了我送的东西,后脚就一路把我赶到了幽州。老子若不是大意,怎么会给他得逞。让他等着,等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