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第662章


黎宝璐就吧唧一声在他脸上亲了一下,顾景云忍不住扬开笑颜。
夫妻俩气氛和谐,郑家那边则正饱受惊吓。
今天一早郑大人便被宣进宫,面见的却不止皇帝,还有太上皇。
他不过是翰林院的一个修史的翰林,突然要单独面见大楚的两大巨头,差点没吓死,还以为自己修著的史书出了问题。
太上皇开口后他才知道太后看上了他女儿,想要给她和直亲王赐婚。
郑大人只觉天上砸下了一箩筐的馅饼,喜悦是有,但更多的是惊吓。
他们郑家算得上诗书之家,他曾祖父便开始读书科举,祖父是官儿,父亲也是官儿,母亲的娘家更是修著史书的世家,但他们的发展一直是稳步前进的。
没有惊才绝艳的天才,也没有大官儿。
他父亲的官职算是历代来最高的,二品的翰林掌院学士,主修了历代史书,大力发展了地方教育,只可惜任职时间太短,很快就病逝了。
也因此郑家一直不上不下,说亲要门当户对,他们家给闺女找的婆家也多是在四五品官员家中寻找,再好一些也是在二三品官中,家世更显赫的那就跟卖女儿差不多,愿意跟他们家说亲的多是庶子纨绔之流。
郑大人可舍不得闺女去吃这个苦。
郑丹的学识一直很好,郑大人除了两个儿子外就只有这一个女儿,时常叹惋她没有生做男儿身。
而且因为母亲疼她,郑大人也对她很宽容,加上他生性宽和,对女儿去书院教书的事都睁只眼闭只眼,哪里舍得她嫁入高门受人磋磨?
所以郑丹的婚事一直拖着。
然而这世间还有什么门第比皇室更高?
郑大人既觉得骄傲,又满怀忧虑。一时就有些愣怔,没给回话。
太上皇见他呆愣愣的,便轻咳一声道:“太后见过郑小姐,觉得爱卿教养得甚好,而直亲王也见过令媛,对这门婚事并不反对。所以郑爱卿大可放心。”
郑大人却吓了一跳,太后和直亲王什么时候见过他闺女了,他咋啥都不知道?
郑大人忙跑回家去问他闺女。
郑丹也吓了一跳,“我,我告诉过祖母了,我没见过太后,只见过直亲王。”
说罢将黎先生给她介绍直亲王的事说了。
郑太太直咋舌,“这位黎先生对我们家丹儿可真好啊。”说亲直接说了直亲王。
郑大人就忍不住瞪了妻子一眼,问郑丹,“那之后直亲王可还见过你?”
“见过两次,但都是通过黎先生。”
郑大人就松了一口气,不是私相授受就好,黎先生是郑丹的先生,虽然年纪小,却也是两个孩子的长辈。
他是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然而世间的人却很在意。
得知有黎宝璐为媒,郑大人不再审问女儿,开始准备接旨和嫁女的事宜。
郑家第一次跟皇家结亲,不免有些无措。最后还是郑老太太受不了喧哗,推开门来生气的敲了一下木杖,怒道:“亏你还是翰林,那么多礼仪诗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既无经验,一切按礼制来便是,只要不失礼就行,何必多费心思?”
郑大人稳了下心神,躬身应了一声“是”,重新分派任务时就有章程多了。
郑老太太看向一旁呆愣愣的孙女,蹙眉道:“丹儿,你随我来。”
郑丹连忙跟上,郑太太就担忧的看着女儿,忍不住拧了一下丈夫。
郑大人就面不改色的安慰道:“放心,家里最疼丹儿的就是母亲。”
“这话说的,难道我不疼我闺女吗?”
“疼疼疼,你才是最疼闺女的行了吧。”
郑太太听到他这敷衍的语气,气得又拧了他一下,郑大人饶是已身经百战,此时也不由疼的“嘶”了一声。
而屋内,郑丹跪坐在祖母的对面。
郑老太太严板的看着她,半响才道:“守礼知节,品性不差,且又让太上皇亲自赐婚,可见他对你的重视。准备备嫁吧。”
郑丹总算是回过神来,俯身应了一声“是”。
“我之前没和你父母提及此事是因不看好这门婚事,可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了他,也小看了你的黎先生。”
郑丹嘴角微翘,抿嘴笑道:“祖母放心,先生叮嘱过我的,说世间对女子多有苛责,所以要发乎情,止乎礼,何况,何况我……”
“何况你对他的情也并未到深处,对吗?”
郑丹低下头。
郑老太太就看着她问,“那现在呢,可到了深处?”
郑丹红着脸低头。
郑老太太就叹气道:“好孩子,你去吧。”
“祖母?”
“如果他这些行为都发自内心,而背后无人指点,那就是个可以托付之人。这一点倒跟你祖父很像,”郑老太太说到这里嘴角微翘,“有责任心的人品性不会太差的。”
直亲王三次见郑丹,除第一次见面外后头两次他都找了顾景云和黎宝璐在场,保护的是郑丹的名誉。
郑老太太之前不看好这门亲事,一是郑家门第不显赫,二是她的孙女她知道。
郑丹的长处在于内秀,除非时日够久,不然一般人很少能发现她的优点。
三则是郑丹并未被太后召见过,所以对那次相亲是否过了明路郑老太太持怀疑态度。
让她没想到的是直亲王如此有担当,他没有贸然上门,也没有再找郑丹,而是请了太上皇出面。
太上皇见郑大人,那就是父母之命了,再有黎宝璐这个长辈在,那媒妁之言也齐了。
直亲王那样的青年人,想得到尊重郑丹,也用行为表示了对郑丹的尊重,那就很值得托付了。
郑老太太表示她很满意,见孙女只是单纯高兴,没有思虑更深,便点拨道:“不要以为他做的这些事是小事,在婚姻中,这才是大事。”
“青年人年轻,总是会情不自禁。情不自禁的见面,情不自禁的谈情说爱,可真要这么爱,那就该放在心尖上,从心里为对方打算才对,不应该让对方受一点非议,受一点罪过。”
“祖父就是这样做的吗?”郑丹好奇的问。
郑老太太忍不住嘴角一翘,“不错,他当年做得比直亲王还好呢,他还有得学呢。”
郑丹很少看见祖母笑,更少见她如此温情的时刻。
“女孩子要矜持,即便接了圣旨,你们成了未婚夫妻,也要发乎情止乎礼,不要越雷池一步。”
郑丹红着脸道:“祖母,孙儿不会做那样的事的。”
“傻孩子,情到深处可就不一定了,”见孙女面色涨红,郑老太太就转开话题道:“既然直亲王不介意你在书院中任教,那你就继续留在书院,丈夫是重要,但你也该有自己的事做,在这一点上,你那黎先生就做得很好。”
说到这里郑老太太一叹,感慨道:“世间的女子能活成她那样的,这一生便不算辜负了。”
皇家子嗣少,因此对直亲王的婚事很是重视,同样的,也很心急。
郑家才接了圣旨没两天,京城百姓还没从这热闹中回过神来,礼部就来问吉日了。
太后以郑丹要在书院继续任教为由,要他们在秋季入学前完婚,时间赶得很急,这样一来,郑丹几乎是书院才放假就要接受宫里嬷嬷的礼仪教导了。
好在她熟读史书,对礼制并不陌生,所以嬷嬷们只是一点拨她就会了。
而且直亲王成亲后要住在宫外,并不用住在宫里,所以宫礼也只有几项,很快就学全了。
这门婚事因为爆了冷门,又是皇家难得的喜事,因此备受关注,顾景云便在此时找上欧阳尚书,要与他辩礼。
☆、611。第611章 辩礼
欧阳尚书瞪大了眼,忍不住揉了揉耳朵问,“你说要与我辩礼?”
顾景云微微颔首。
欧阳尚书仔细回忆了一下,自觉最近没得罪过他,便瞪眼问,“顾太傅,你要与老夫辩何礼?”
“闺阁之礼。”
欧阳尚书:“……风太大,老夫好似没听清。”
顾景云抬头看了他一眼,道:“先古时期,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而至部落渐盛,人方有家,也才有父母;嫘祖育桑养蚕,抽丝织布,这才有了遮体布衣,又创婚姻文明;而商有妇好,能打仗,亦为祭祀,又有妇邢,掌管农业及内政;汉则有班昭,可协撰写《汉书》;而我开国皇后更是开明大方,兴建女学,教化万民,所以我想跟欧阳尚书论一论这闺阁之礼。”
欧阳尚书抖了抖手指,看着一脸严肃正直的顾景云,他满脑子都是前段时间他孙女来找他说要去云璐学院任教的事。
他哪里还不明白,顾景云这是来给他孙女铺路来了,一定是黎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