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她想当山大王》第55章


毕竟,他还有刺客要审问。长仪躲着没管,全数交给他审。
当时话是这样说的,谁是皇帝,谁审。
简直比他还,沉迷美色,不务正业。
说是不务正业,其实她外出确实是有事情的。长仪只在街边给小狼崽子买了几串糖葫芦让他拿着吃,又给他买了布偶娃娃和大白狼面具,就穿过街市往几处巷子里转。
裴锦拿着碎花衣裳的布偶娃娃,有些发怔,但也没说什么,乖乖跟在她后面,啃自己手里的红果串儿。有时候,他隐约觉得,瑶儿养他,跟养小孩儿似的。
后面有人跟着,但是长仪不在意,顺着查到的方向走。
四郎心机深,如果不是对自己不利的,一般不会妄动。她就是看准了这点,才知道自己此行不必顾虑许多。
一连拐过几个暗巷,周围院落也逐渐破败起来,离了那些富贵人家的所在,这里显得荒凉了许多。
巷里有个孩童在门边玩耍,看到生人过来,小心跑回家,又探出脑袋来看。
这姐姐虽是戴了锥帽,却周身气度不凡,又穿着上好的衣裙,能往这里走实在是罕见。
她边上那哥哥又高大又俊朗,就是啃红果儿的样子有些,违和。
孩童圆溜溜的大眼睛转了转,最后盯上了裴锦手里的那串糖葫芦,大红果外头裹着一层糖浆,红艳艳甜滋滋,惹得人躲在半开的门后边咽口水。
裴锦把糖葫芦往自己怀里挪挪,瞪了那小孩一眼,他就不敢看了。
长仪在自家夫君怀里抽了一串糖葫芦,招手门后的小孩子,叫他过来。
小狼崽子委屈地大眼睛里全部都是不满,但是不敢言,只可怜巴巴地看着。其实他手里还剩几串。
“一会还给你买。”长仪随口安慰他一句,将手里的递给了磨磨蹭蹭过来的小孩儿。
裴锦怒视那小孩儿,这是糖葫芦的问题吗!这是瑶儿对别人好的问题!女孩儿还好些,眼前这个一看就男孩儿!看着都有七八岁了,七八岁的男孩儿,懂得可多了,一肚子坏水!
那两总角,都恨不得给他活揪了下来!
小狼崽子怨念重,眼神凶,看得小孩儿一抖一抖的,要不是大姐姐温柔,糖葫芦实在诱人,早吓跑了。
长仪看着小孩儿咬糖葫芦,耐心问他知不知陶大娘的家。
小孩儿点头,指了指往前一户人家,咬口红果儿,“那里就是。”
顺着他的方向看过去,是户普通的人家,檐角下积了些蛛网,门庭清冷。
长仪认准了,要起身时看小孩儿衣衫破旧,又给了他一些碎银。小孩儿高兴,顶着两总角,捧着糖葫芦,怀里揣着碎银,往家里跑,一边跑一边喊阿娘。
笑着见他跑远了,往前几步,就到了陶大娘家门前。
叫了几声,无人应答,才推门进去。
裴锦虽是不喜那小孩儿心里别扭,却又高高兴兴地带着甜味儿往瑶儿耳边说,“娘子心善,定不会当那地府恶鬼,要封仙的。”
长仪一面往里走摘下锥帽,一面笑他胡乱说,哪里来的玉轿接人往天上去,直至到后间,才变了脸色。小狼崽子扔掉糖葫芦将她抱在怀里哄,“瑶儿莫要怕。”
一灰白布裙的妇人,于灶台前,被人一刀子要了命,血顺着往下流,淹红了布裙。这血腥味,被后厨的油烟气掩盖了。
灶台里火还烧着,一锅水扑腾乱煮,锅上热烟冒着。想必,妇人死的时候,还在煮晚食。
天色,仿佛在这一瞬间,黑透了,夜也明朗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写着写着都给我自己写怕了,夜里写这个,真的阴森森的。
是我太容易看穿了吗,还是小狼崽子色心昭昭,为啥你们一下就猜到了,嘿嘿嘿。
裴锦,一个虽然不懂,但是会认真学习的男人。
第58章 
梁中有些地位较高的宫女到了年龄,可获准领些养老的银钱出宫。京都中有条僻静落寞的街巷; 就扎堆住着许多年纪大的宫女; 陶大娘便是其中的一个。
如今人家平白的死在了灶台边上; 被人一刀取了性命,脸色苍白,模样凄惨。
从锅中还未曾熬干的水来看; 人没死多久。
长仪往前走了两步; 认真看着陶大娘死时的情状。
眼眸睁大; 带是有惊惧; 但是人还是好好的靠在墙边上; 似是没有挣扎,又或是来不及挣扎。
灰布裙边上的柴堆上渐了些血珠子; 可见来人动作之快。
关键是,死的太巧了; 偏偏是她来之前不久。
“瑶儿。”
“无事。”长仪对裴锦轻笑一下; 抬手向灰布衣裙中探去; 除了一块莹白的玉佩,什么都没有。这玉佩是当年女帝陛下赏给她随身带着的。
“出去罢。”她轻轻替老宫女将眼睛合上; 才领着小狼崽子出来将一间前屋点上灯细细地翻找一遍。
倒柜翻箱都不见得; 无意中抬眼; 却瞧见了角落里铜盆中焦黑的灰烬。
寻着惨败模样,像是本书,又或是某个名册,那件她要找的物什。
提前一步烧了; 怕被她看见。
既是怕被她看见,又为甚在灵牌下头放一本?
长仪望眼焦黑灰烬,没留恋,顺带着敲响了隔壁那小孩儿家的门。
这次应门的是个年轻的少妇,领着方才那小孩儿,高梳发髻,衣衫朴素干净。
“阿娘,就是这姐姐给我银钱的。”
少妇行礼,微微张唇,“谢过姑娘。”
长仪稳住呼吸,温雅开口,“姐姐可知陶大娘哪去了,我们进去找没见。”
冲着刚刚那些银钱,少妇很好开口说话,“虽是街坊,却很少见她出门,若这个时候,算起来应在家吃晚食,若不见得,恐姑娘来的不巧,许是往东街胞弟家去了。”
长仪点头谢过,又给了些银钱,才转身离开深巷往东街去。
天色越发漆漆,深巷里暗淡,沉沉夜幕上坠了几点刚出来的星,四下里蒙蒙。
巷子口还伏着四郎的眼线,长仪路过,要了个火折。
对方很是震惊,震惊之余憨厚地从怀里掏出火折递过去。作为眼线,他们在心里偷摸摸想,公主不知哪时候,沾了点痞气。见过跟眼线要东西的吗!
深深巷子还有一段,裴锦要脱外袍,被挡住,“不冷。”
话音刚落,侧边转出来一人影,惊动矮墙上的猫,引来一声叫唤,长长转转。
小狼崽子准备动手,看见那人熟悉的轮廓,愣了半晌,闷闷地收了拳头。
长仪也有些意外,“将军不是回南境了吗?”
林尧在夜色下轮廓越发坚毅深邃,虎眸明亮,嗓音沉稳,似是能驱散刚出了人命的深巷里的阴森气,“母亲身体好些了,便来京中走走。”
那句“担心你”绕喉而过,被生生咽下。自觉苦涩好笑,哪家来京中走走要快马加鞭地过来走走?
长仪却没多想,林将军非敌,她也没多注意,“长仪还有些事,那改日再登门拜访。”
虽是林尧非敌,她也不想将他扯进名册的变故,更何况四郎眼线还在。
“林某正好无事,陪着一道吧,天黑了。”不安全。
都这样说了,长仪便应允了,邀他一同去。当然小狼崽子有些不高兴,隔了两人中间,又抬胳膊将娘子搂在怀里,神色冷淡没礼貌。
林尧当做没看见,单手背于身后,身姿欣长,沉稳的声音盖住慌乱,“今日见着圣人,听说公主遇刺了,可曾受伤?”看她那样不像受伤的,却还是要问一句。
裴锦答了,“有我在,瑶儿不会受伤。”酸味重,咬牙切齿。
在长仪眼中他酸的没来由,但是不妨碍酸得可爱,白狼面具还搭在脖子上,桃花眼亮晶晶,认真护着,敢过来动自家娘子就拼命那种。
到东街路长,本该教训不懂事的夫君,但是长仪又心软了,默默依纵他,假装没听见地挑开话头。不过随意说着哪家酒香,哪家曲文好如今听不到之类的话。
如此闲谈到东街,坊间热闹,不必那深巷幽冷,家家门前都挂着灯笼。
问过街坊,三人敲门不应,推开屋门,又见识了一场血案。
满门惨死台阶上,一刀毙命。其中甚至包括一个四五岁的孩童。
满院血腥气重,夜色幽冷,院里一棵高枇杷树,孩童就倒在枇杷树底下的石桌上。
三人复出来问过街坊,都道不曾听到响动,暗处人应该是轻功极好。
长仪困倦,次次先一步,暗里人似是将她行踪摸得明白。
“官府会查的。”
他们见过街坊,又丢了糖葫芦在边上,少不得惹了些事,再高的身份,也要添累一场问话。
两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