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第866章


可他还不想死!
左家还没有一个能接手的人啊!
左以明瞪大了眼睛,想问个究竟,谁知道李谦却话锋一转,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若是泾阳书院的人问起来,你不妨直抒己见,全当不知道好了。”
他也的确不知道李谦打的是什么主意啊!
左以明在心里腹诽着,想劝李谦几句,可见李谦已没有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只好把心中的困惑都压在了心底,陪着李谦去探望了左老安人,说起李冬至的行踪:“……我出征之后,只有郡主在家里,我就留小妹在家里代我多陪陪她嫂嫂。还没有来得及回太原给我父母磕头,两个侄儿和小妹恐怕明年秋天才能回来。”
这眼看着都要过年了,左老安人压根就没有想到李冬至会赶回来,何况李谦现在的情况也不允许李冬至这个时候赶回来,她忙自谦了几句,和李谦说起了家常话。
李谦很是耐烦,一一作答不说,而且还态度恭敬,以至于李谦辞别之后,左家老安人对李谦赞不绝口,后来更是逢人便说李谦谦和宽厚,胸怀若谷,是难得的谦谦君子。
这当然都是后话。
此时左以明面临的困难正如李谦所预料的一样,顾朝突然跟着赵啸去了闽南,泾阳书院颇有些群龙无首的局面,刘家、王家和陈家都有心主持泾阳书院的大局,可惜谁家也不愿意服输,李谦已经进驻金陵,泾阳书院却什么也没有做,每每聚在一起就是你争我吵,互相指责彼此不同,甚至没有谁去讨论顾朝的事。
陈家因和左家同在金华,说起来还是老乡,自觉和左家情份不同,非常积极地游说左以明参与到泾阳书院来,并道:“顾朝既然自毁长城,也怨不得别人不把他们顾家放眼里。左兄你曾做过当朝的首辅,又是庙堂的中流砥柱,你回入泾阳书院那是天经地义之事,没有谁敢说你的不是。”
左以明在心里冷笑。
让他顶着左家的头衔和顾家争泾阳书院的名额,赢了左家不过是泾阳书院的主事人之一,输了也不过是左家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其他三家没有关系。
陈家若是真心想帮左家,就应该以泾阳书院的院长之位许之才是。
难怪李谦瞧不上泾阳书院。
也许从前泾阳书院创办之初的确是想改变民生疾苦,可到了如今,也不过是个争权夺利的地方罢了,甚至还比不上朝堂上的那些权臣,别人争权至少放在明面上,泾阳书院的这些人却既要名声又要实利,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左以明一时间也心灰意冷,和陈家的敷衍了几句,就端了茶,闭门谢客了。
左老安人还还担心左以明得罪了人,把左以明叫商量了半天的对策,不曾想左以明刚刚从左老安人房间里出来,就听说简王扬言赵玺已被赵啸害死,拥了赵翌曾经有遗诏那位藩王为帝,因怕嘉南郡主反对,将嘉南郡主囚禁在慈宁宫,要求李谦檄文天下,擒拿乱臣贼子赵啸。
左以明一个趔趄,差点就摔在地上,还好他身边的小厮眼明手快,一把扶住了他,他这才免于出丑。
可此时他哪里还顾得自己是怎样一副形容,抓着那小厮的手就对匆匆来给他报信幕僚道:“你是听谁说的?可别是被人以讹传讹,我们也成了助长他人流言蜚语之辈。”
那幕僚面色发白,急急地低声道:“这种事学生怎敢乱传?还是因为大人的薄面,王爷府那边人给我递了个音。现在外面的人还不知道。但王爷震怒,京城那边也常有商贾过来,这等大事,也不知道能瞒多久。听王府身边的人说,王爷要让钟天宇大人暂代将军一职,王爷要亲自北上解救郡主呢!”
攻打下金陵城的是卫属和云林,在左以明的印象里,这个人是甘肃那边的悍将,什么时候来的江南?李谦为什么把江南军事交给钟天宇,左以明完全想不通。他只觉得事情诡异,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就是想评论,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木木地道:“你快准备轿子,我要去金陵总兵府,王爷素来爱戴郡主,这郡主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天下要乱了……”
他心里甚至还隐隐有个更可怕的想法。
李谦现在已雄霸一方,虽然大家都说他敬重嘉南郡主,若他从头到尾只是在做戏,而如今他已大权在握,再也没有心畏之人,决定从此扬眉吐气,把能和他并肩而立的人全都一扫而空……所谓的简王拥立藩王,囚禁嘉南郡主都是假的……他又当如何是好?
他突然有点后悔让自己的幕僚没事的时候常和谢元希等人多多走动……如果不知道这个消息,他也不用赶过去了。
但他的心里却忍不住隐隐透露出些许的悲凉。
这世上真心以待的人和事已经太少了,但愿他是胡思乱想……
事情证明,他的确没有多想。
左以明赶到的时候,正好在大门口遇到了李瑶。
李瑶的脸色极其难看。
看见左以明,他愕然地张大了嘴巴。多年的同僚默契又让他很快露出了解的神色。
左以明知道李瑶也是得了消息赶过来的。
他的心情更沉重了。
知道嘉南郡主被囚禁的人越多,嘉南郡主就越危险。如果李谦有心,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暂时封锁消息。李瑶这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很显然是李谦命人有的放矢的透露的消息。
李谦要干什么?
简王真的做出了拥立藩王之事吗?
嘉南郡主现在是怎样的处境?
一时间,左以明甚至不敢深想。
他和李瑶都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进了被李谦临时征用的金陵总兵府。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身殒
金陵总兵府里,李谦正悠闲地喝着茶,听刚刚被任命的金陵知府禀着这几天安抚百姓的效果。听李谦的随从说左以明和李瑶求见,金陵知府颇为得意的话语被打断,露出些许尴尬的神情。
李谦却没第一时间起身迎接左以明和李瑶,而是表情温和宽厚的头也没抬,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笑道:“继续说!之前逃回乡里间的很多百姓已有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从前的金陵知府破城的时候不知所踪,他也没有派人去寻,只是让姚先知推荐了一个官员,从这几天办事的结果看来,这个官员还算能干,做事也踏实。
新任的金陵知府心想李谦这是要晾着左以明和李遥啊,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自己可千万别卷入其中!
“是!”他恭敬地答道,连眼角也不敢瞟李谦一下,垂手道,“臣也曾联系附近几个县府,让他们召了各里长说话,在乡间大肆宣传衣带诏的事,让大家安心回城居住。估计接下来回来的人会更多!”
李谦微微点头,觉得这个人挺符合自己要求的,遂问道:“姚大人这几天在忙什么?”
进城之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内阁的几位大臣全都放了假,城中事务或是由他的人暂领,或是由将军代管,城里城外平安清泰,倒也没有出什么岔子。
那金陵知府原是姚先知同年,又受他举茬之恩,自然为姚先知说话,道:“姚大人这几天在家里不是练字就是反省自身,觉得自己为官这么多年,皇上出城也没有发现,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还准备过几天城中松散了去鸡笼寺清修几日,清静心境,以后能更好的为国尽忠,为王……社稷做事。”
他原想说为王爷做事,想着现在李谦还只是个郡王,硬生生把到了嘴边的嘴咽了下去。
李谦微微地笑,没有计较他话中的漏洞,闲了几句,这才端茶送客。
金陵知府快步跟着小厮出了李谦的书房,迎面碰到了左以明和李瑶。
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他不由想起姚先知在举茬他之前单独和私底下说的话:“李谦这个人是乱世的枭雄,你若只是想安稳度日,就辞官回京,惠梓乡里就是了。若是想百竿尺头更进一步,就抓住这次机会,让李谦记住你的名字。”
和姚先知是同年,在仕途上却被姚先知甩得远远的,他当然有自己追求。
他立刻就答应了姚先知的推荐,并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开始打理赵玺出逃后人心涣散的金陵。
此时不他由暗暗思忖,左以明是李家的姻亲,又是内阁首辅,李瑶主持兵部,在百官中德高望重,李谦却一点面子也没有人,让等着两人就得等着,可见李谦这个倒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他以后做事恐怕得更加小心才是。而且这件事还得和姚先知说一声,让姚先知也要知道厉害。
他笑着主动上前打了招呼,避到了一旁,让两人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