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权后》第1374章


决策,其实也可理解为缓兵之计,要若东瀛足够实力侵吞新罗,那么逼不得已,大周也只能应战。
相比此时的东瀛与新罗,大周毕竟还算强盛,需要的只是组建强化水军,进一步精进战舰的打造,十一娘认为,就算抱持和平的态度,但军事力量不能减弱,可以不战,但不能缺乏战斗的实力。
威服四海,仅靠教化是不够的,拳头也一定要强硬,武宗朝的盛世,基础可不仅仅是税法的合理,政治的清明,坚不可摧的水军以及骑兵,智勇双全的将士,才是大周帝国最有力的保障,否则便只能是一块肥肉,迟早引起各国觑觎。
懦弱更加不可取,因为和平,从来不是依靠妥协与退让换得。
这道理如此浅显,但曾经执掌政权的韦海池却不明白,她的眼里只看到了英宗等代帝王的贪图享乐,坚信帝国仍是强大的,如武宗、明宗时期能够威服四海,她的拳头只用在内斗,大明宫里,一方朝堂,后来连大明宫与长安城都拱手让人,却还坚信靠着长江天险,她能偏安于金陵。
对于逐渐崛起的异族,对于日更败坏的内政,她选择闭上眼睛,她深深为自己的功绩感动,自认已经远远超越文皇后,而且一直到了此时,她仍然没有接受一败涂地的结局,仍旧自欺欺人,仿佛那条穷途末路,闭着眼睛走下去,就真能赢得柳暗花明。
她想如果东瀛拒绝和谈,坚持开战就好了,东瀛强大的水军会给予柳氏狠狠的教训,如果战火再起,就连贺烨都会声威大损,天下臣民都会怀念她执政时期的平静,他们会质疑当今帝后的谬错,会振臂呼吁,仍然由她临朝听制,一切都会回到正轨,贺烨能够依靠人心所向位及九五,她也一定能够靠着积威与民望东山复起。
但韦海池没有留意,这一执念甚至荒唐到了连谢莹、任氏都嗤之以鼻的地步。
她至始至终都看不起的两个浅薄女流,此时对韦海池的异想天开同样抱持着鄙夷与讥笑。
韦氏疯了,绝望的处境已经彻底摧毁了这个风烛残年的妇人——这就是谢莹与任瑶光不约而同的笃断。
只是相比任瑶光的麻木与茫然,谢莹多了那心中一动。
她意识到她等待的时机已经来到,但稍纵即逝。
故而她开始附和韦海池:“太后所言及是,只要东瀛向大周宣战,贺烨与柳氏便会遭到质疑,届时太后再出来收拾残局,让百姓免于战火,岂不赢获人心所向?但太后可不能仅仅期望东瀛国主,必须创造时机。”
她的计划是串通粟田健勇,刺杀新罗储君。
“柳氏拒绝了兵援新罗收回白江口,并与东瀛有修好之意,倘若新罗王储在大周遇害,新罗王必定便会相信这是柳氏私下与东瀛达成协议,新罗王怎能忍气吞声?必定会与大周开战,东瀛岂不就能趁此时机,攻伐新罗?粟田氏乃东瀛权臣,再立功勋,威势必定大涨,届时便会暗助太后再夺政权!”
如此自以为是的提议,却正中韦海池下怀。
“只新罗王储在长安城内,受禁军护卫,仅靠伊力等突厥勇士,难以成功谋刺,唯有当新罗王储离开长安,防范松泄时才好下手,为保计划顺利,需得与东瀛使团达成同盟,由东瀛使团掩护,伊力等人才能确保离开长安城,伏杀新罗王储。”
韦海池已经没有可用人手,只能借助谢莹手中的突厥死士,但有若丧家之犬的谢莹是不可能说服粟田健勇与之联盟的,这需要韦海池的亲笔手书,联络粟田,游说结盟。
于是谢莹手中,终于握得了实证。
而粟田健勇原本就心存不甘,当得韦海池这废太后“召唤”,也愿意孤注一掷,废尽心思摆脱耳目,面见韦海池,将那十余突厥死士,安插于东瀛使团,等到新罗使团告辞离京时,他们也终于启程返国。
韦海池一系列行动,自然没能瞒住十一娘,且粟田健勇也不可能当真摆脱耳目,这个计划注定会失败。
不过捉贼捉赃,十一娘没有打草惊蛇,任由那些乔装的死士顺利出城,只是暗中布下天罗地网。
却没想到,伊力等人还未及行动,谢莹已经釜底抽薪。
韦海池对谢莹也并非完全没有防备,当伊力等人混入东瀛使团出城之时,她便将谢莹锁在一间敝室之内,日常只让任氏送入饮食,而手无缚鸡之力完全落单的谢莹,也不可能独自“突围”,但她早便观察见任氏对韦海池的绝望,以及对于将来的茫然与惊恐,她大有把握再一次说服这个曾经野心勃勃,对她言听计从的“盟友”。
“阿瑶,不要再寄望韦氏了。”谢莹拉住任氏的手,满面挚诚,却也严肃:“她已到了穷途末路,且我敢担保,自从我来投靠,皇后必定已经知悉,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想要将韦氏置于死地!”
任氏手狠狠一抖,食盒都险些跌翻地面。
被谢莹稳稳接住,拿过来,放在一旁:“我为韦氏出谋划策,实际是想替自己赢获一条生路,柳皇后是个明白人,知道我们两个对她不成祸患,应当不至于斩尽杀绝,只要你配合我行事,尚且还有一线生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这回不与韦氏一同陪葬,将来仍有荣华富贵可期。”
任瑶光糊涂的脑子,厘清的只有条条死路,她压根不知应当如何才能摆脱绝境,这时也唯有对谢莹言听计从。
于是这间敝室,此日没有上锁。
而韦海池现居这处宅院,突然却烧起冲天火光。
第1404章 清醒
十一娘不难猜到韦海池及谢莹利用粟田健勇掩护是为伏杀新罗王储,但却万万不料就连韦海池也是被谢莹利用,听闻其宅居失火的消息后不由怔了一怔,没急着问话,倒是让江怀将得禀之事细细复述。
“火光一起,先就惊动了暗卫,立时便调集坊中巡卫救火,四邻也蜂拥而至。”
韦海池居住这处宅院,虽非位于要闹市坊,但仍属东内城区,既有官居又有民舍,青天白日忽起大火,自然会惊动四邻,未免被火势波及,邻人都会自发前往救火,并不会因为那处住着惹人厌恶的废太后便坐壁上观。
“走水只是一间敝室,四围并无廊房相联,且今日也无急风,火势倒甚快得到了控制,废太后被两个仆妇掺扶着,及时便避了出来,并未受伤,只眼看着巡卫赶到,废太后竟怒斥是……是皇后欲行暗害……当时已经引来不少人围观,正交头接耳,便见谢氏与任氏也跑了出来,谢氏面对众人,承认是她纵火,因被废太后及突厥死士拘禁,不得自由……谢氏还说,她是听闻废太后商量突厥死士,暗通粟田健勇,欲伏杀新罗王储,离间大周与新罗邦交,心知战事一起又将造成生灵途炭,无奈之余才行此纵火之计脱身告密,且说服任氏,盗得废太后写予粟田健勇书信为证。”
十一娘这才意识到:“谢氏投靠废太后,居然是自保之计。”
江怀笑道:“她这回可算立了功,围观百姓听了这话,纷纷指责废太后居心叵测,把将士及百姓性命当为草芥,若不是现场还有巡卫维持秩序,哄闹起来,说不定已将废太后撕得四分五裂了。”
“如此,亦无必要再待突厥遗孽行动了,将他们统统逮拿,另有东瀛使团,也一并请回长安,粟田健勇一再挑衅,欲挑战乱,东瀛国君若不给予我国交待,那么议和亦再无必要,今后我大周,不但会与东瀛断绝邦交,且亦会将粟田健勇处以斩决。”十一娘悍然道:“只需放返青木字雅便是,让他将我国决意,通报东瀛国君。”
这是直接嘱令,并不需要再与任何朝臣协商。
而且现今的中枢重臣,除冯继峥之外,亦都赞同虽不兴兵,但必须给予东瀛警告制裁的国策。
不过十一娘可并不认为谢莹的“功劳”足够免死,她稍有沉吟,又道:“此案交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不过谢氏还关系到弑君要案,我必须亲自审问,传诏王公、薛公,陶侍郎、冯侍郎听审,以及右史、起居郎等在侧记录。”
原本打算先处理清明这一件事,岂料又有柔洁急匆匆入内,称禁苑传报,那纪驻铤已然清醒,圣上闻知,已经先一步赶去盘问。
十一娘再经沉吟,决定暂晾谢莹一日,先去听听那纪驻铤如何说。
从步辇倒换车舆,抵达纪驻铤疗伤之处,已经过去半个时辰,十一娘并没有见着萧小九,不知那人是否想到她会来此,先一步避开了。只见门外站着以江迂为首的几个宦官,分明贺烨已经先一步到达,他们当然不会拦阻皇后,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