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封推]》第229章


如今的效贤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乖巧伶俐的孩童了,他是皇帝,说一不二,整个天下都是他的,都说天子一怒,威震四方,也许是伯让的脾气太好的缘故,让她们渐渐对皇帝失去了原先的小心翼翼,变得肆无忌惮起来,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效贤和伯让也不一样,如今落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唐囡囡小时候还敢摆长辈的架子和效贤开玩笑,如今若是盼姐儿没嫁给效贤,她还是敢开这么玩笑的,可如今效贤成了她的女婿,她倒生出了几分畏惧,再加上盼姐儿一无所出,她又觉得心虚。
效贤倒还客气,请唐囡囡去奉颐园和徐妙筠说话,唐囡囡想了想也答应了,盼姐儿自然也跟着去了。
奉颐园中,去徐家小住的承德刚刚回来,她今年刚满十一岁,梳着双丫髻,穿的衣衫也是寻常,倒没有公主的尊贵气派,尤其是在徐妙筠和伯让面前,她便是长不大的懵懂孩子,伏在伯让膝上唧唧喳喳的说在徐家做了什么事。
伯让笑吟吟听着,不住的点头,还要夸赞承德聪明,承德高兴地不得了,把从茂哥儿那赢来的一颗硕大圆润的珍珠给伯让看:“舅母叫人穿了络子给我戴,说好看,舅舅说俗气,给了我一块古玉,让我戴着,我怕舅母生气,只好去舅母那儿的时候戴珍珠项圈,去舅舅那儿的时候戴玉璎珞。”
徐妙筠在旁边听了笑的前仰后合,拿了那珍珠看,果然是珍品,笑道:“前阵子盛哥儿送我的那一匣子珍珠,也都没这个大,没这个好。”
伯让笑道:“难为盛哥儿小小年纪,能撑起这么大的生意,你嫂子只怕做梦都要笑醒了。”
徐景焕去江南外放,在福建呆过三年,盛哥儿读书不行,人却很伶俐,人缘也好,先是和人合伙做采珠的生意,后来索性弄了一个采珠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两的生意,如今宫里每年进贡的珍珠都是经了盛哥儿的手。
偏偏盛哥儿还来跟徐妙筠显摆,说送进宫里的说是贡品,其实都不是最好的,还拿出来给徐妙筠献宝,把效贤给气的,愣是抠了两斛盛哥儿珍藏的珍珠,盛哥儿心疼的要命,追着效贤又讨了不少好处才罢。
如今他常年住在福建,偶而回来住两三个月,谁见了不叫一声三爷。
不过晏静宜也说过,等茂哥儿成亲,该说盛哥儿的亲事了,怎么也要让他回来住的,不能常年不着家,没个体统,虽说福建采珠场的生意大,可在晏静宜眼里,什么都没儿子重要,她是这么跟盛哥儿说的,盛哥儿也答应了。
徐妙筠笑道:“虽然这么说,可哥哥一直很不满意,觉得盛哥儿没个功名,说亲事也不方便,可盛哥儿是私下和我说过的,不喜欢读书,要我说,不愁吃喝的就罢了,何苦非要有个功名。”
话音刚落,外头便进来人传话说效贤,盼姐儿和唐囡囡过来了,徐妙筠又惊又喜,赶忙叫请进来,又是彼此见礼,伯让带着承德避了出去。
徐妙筠拉着唐囡囡的手不放:“我还说着,重阳节你若不来便是个遗憾,如今来了便好了,怎么也要过了重阳节再走。”
唐囡囡笑道:“家里一大堆事,中秋节还没到呢,你反倒操心起重阳节的事了,到时候再来便是了。”
盼姐儿自打进来行了礼便一直不说话,效贤也没吭声,坐了一会便出去找承德去了。
伯让正带着承德在书房里练字,承德见了哥哥,刚才当着人没怎么样,如今却丢下笔跑了过来,效贤把她抱起来,脸上这才浮现一抹笑意:“柔柔在徐家又胖了,哥哥都快抱不动了。”
承德眼巴巴的:“父皇都能抱动,皇兄抱不动么?”
伯让一笑,让宫女领着承德出去玩,问效贤:“如今你岳母都来了,意思不言而喻,这件事你究竟要怎么收场?”
效贤道:“到底要顾忌母后的面子和皇家的颜面,这事就这么算了,可若是有下一次,我可是不能容忍的,萧氏固然有不对,可她怀的却是我的孩子,我怎么能不心疼呢。”
伯让道:“等到明年选秀,宫里的人会越来越多,争斗也会越来越多,你要记住,别闹出损阴德的事情来,让我和你母后临老临老连孙子都抱不上。”
效贤低下了头:“父皇放心,我心中有数。”
那厢没了外人,唐囡囡这才对徐妙筠道:“……没想到盼姐儿做出这种糊涂事,我险些没脸来见你,如今盼姐儿是你的儿媳妇,你或打或骂,好歹看着我,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说着又呵斥盼姐儿:“还不快跪下认错?”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四)
盼姐儿闷声不吭跪下,徐妙筠却心中感叹,唐囡囡年轻时是何等要强,什么时候这么低声下气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哪,遂扶起了盼姐儿道:“你和效贤也是一起长大的,他的脾气你应该明白,你若是不满萧氏在你之前有孕,便该直接告诉他,他难道还会故意刺你的眼?可你却不说,反在背后做手脚,难怪他不高兴,以后切莫如此了,夫妻间应该坦诚相对,无话不说才对。”
盼姐儿低声称是,心里隐隐松了口气,只要婆婆没有厌弃她她就还有希望。
那边效贤带着承德到园子里玩,远远地便看到萧氏寻了过来,她打扮的甚是艳丽,东张西望的,直到看见效贤才眼前一亮,惊喜的走了过来行礼,效贤淡淡道:“不用多礼了,我瞧着你的气色好多了。”
萧氏抬头望着效贤,眼里满是柔情,听了这话,娇娇怯怯道:“多谢皇上关心,妾身幸得太后照料,这才能安安心心的调养身子。”
效贤道:“母后也和我说起你,很是乖巧,她很喜欢,既如此,你便陪在母后身边吧,权当替我尽孝了。”
萧氏脸色一白,跪了下去:“皇上,妾身做错了什么,叫您厌弃了妾身,若是和皇上分离,妾身还不如死了干净。”说着哭了起来。
承德在一旁摘花,看着这一幕只是笑,效贤觉得很是丢脸,低声斥责道:“好好地哭什么,成什么样子?你先起来,有话好好说。”
萧氏知晓效贤的脾气,果然站了起来,可还是梨花带雨的样子。
效贤看着萧氏的那张俏脸,有些无奈,也有些怜惜,毕竟是自己宠爱过的女人,不可能真的狠下心肠来。而且在盼姐儿成为皇后的三年里,萧氏也一直没做过什么越矩的事,这次小产虽然也有她顺水推舟,故意博取同情的嫌疑,可到底也吃了亏。
只是效贤心里更明白,自己的皇后是盼姐儿,如果他真的冷落了盼姐儿,生出一大堆庶出皇子,估计父皇母后就要先把他打死,可他在盼姐儿屋子里歇的时候也不短。偏偏就是没有子嗣。这让他也十分心烦意乱。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容易把萧氏打发走,承德凑过来笑道:“皇兄是不是很为难啊?”
效贤苦着脸道:“是啊,皇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柔柔有什么好主意么?”
承德摇头:“这些我是不懂的。不过皇兄为何不去请教表哥?他好聪明,一定什么都懂。”
效贤想起茂哥儿,更是叹气:“你表哥于别的事情上聪明,在这样的事情上照旧糊涂。”
中午徐妙筠自然要宴请唐囡囡的,虽然有些话题不怎么让人高兴,但总的来说还是宾主尽欢的,唐囡囡告辞后就直接回了唐家,而效贤和盼姐儿也随后告辞,一起回了宫里。萧氏站在一边眼巴巴的瞧着效贤离开,徐妙筠瞧在眼里,理也未理,打发她回去待着。
这场闹剧就这么不了了之,盼姐儿依旧十天半个月来奉颐园请安一回。只是态度越发恭敬了,效贤也时常过来,也绝口不提这件事,徐妙筠看他面色红润,不像有烦心事的样子,也就慢慢放下了心,转头操心起茂哥儿的婚事。
茂哥儿不成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徐景焕的缘故,今年都二十一了,还是没个着落,徐妙筠急,晏静宜更着急,原本她打算请徐妙筠帮着赐婚,这样徐景焕未必好推辞,可她又拉不下脸来求徐妙筠,只得趁着去苏家喝喜酒的功夫和徐沛凝提了提。
徐沛凝当场应下,没过两日,婚礼结束,她便来了晏静宜这儿,说了好几个人选:“要是亲上加亲,我婆家的侄女儿,苏家的嫡长女,十七岁,年纪相当,容貌也好,你也是见过的,若是不挑门第只挑人品,沈家二小姐,岑寒表妹的次女,也是沾亲带故的好亲事,要是单论门第,定国公府的大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