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汉这件事儿》第49章


柳昀之点了点头,“那便好”,他说着站起身,“我还有些公事没处理完,今夜便睡在书房,你有事可派人叫我。”
……
冬至日当晚,柳家一大家在正堂用饭,谢瑶坐在内宅妇人一桌,听有人说起京城里近日的新鲜事,她原本只是当消遣。可当“徐行俨”这三个字钻入耳中时,她只觉得心口一阵锐疼,手上一抖,夹起的一口菜便落在了桌子上。
她稳住颤抖的双手搁下筷子,端起酒杯掩饰自己的失色,可听到一旁的妯娌说陛下新认的外甥徐二郎当真得陛下器重,竟封了大将军,当了汾阳王的师傅时,当即手上再也端不稳,一杯酒在桌子上洒了一滩,又顺着桌沿淌在她的腿上。
一旁的婢女手忙脚乱地整理,她白着脸站起来告了声罪,就由卢氏陪着去后院换衣裳,出门时脚下不稳,还被门槛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厅上觥筹交错,没人注意这小小的插曲,柳昀之却死死攥着自己的酒杯,盯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目光黯然。
……
若之前得了那把“扬文”后谢瑶还存有侥幸,以为数月不动,那人或许如她一般,已经将前世种种当作过眼云烟。
可听到徐行俨担了汾阳王师傅的那一刻起,谢瑶便明白,他与她不同,他认定的事情,必然会一条路走到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但她明知他不会轻易放手,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
半年之后,汾阳王宇文忻中毒身亡,女帝大怒,下令彻查,并任命徐行俨为主审。
徐将军雷厉风行,手段凌厉,一番审理,便查出主谋为泌阳王宇文恪。宇文恪因夺嫡而生出不轨心思,从而施展鬼蜮伎俩,对陛下看重的宇文忻痛下毒手。
兄弟阋墙,祸起内苑,这是女帝最痛恨厌恶之事,当即她大手一挥,大权下放,命令追究到底。于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柳家作为瑞王岳家,自然难逃大劫。
而宫闱丑闻不能公之于众,便需要推出一个替罪羔羊堵住悠悠之口,柳家便是最合适的对象。
相似的结果,不同的过程,同样是两位郡王落位,这次却是徐行俨亲自出手推动了这一切。
她不知是该赞他好手段好心机,还是该怨他太过执着执念太深。
柳家家主祸害皇室郡王,论罪当满门抄斩,但陛下仁慈,只诛主谋,至于其他人,男子流徙,女子没入教坊。
偌大一个辉煌的柳家,颓败呈摧枯拉朽之势,树倒猢狲散,坍塌只在转瞬之间。
圣旨下得很急,柳家家主及几个儿子早已被收监,家中被抄那日,外面禁卫将整个柳府团团围住,一个苍蝇也跑不了,整个府上都乱成一团,哭喊声哀嚎声不绝于耳。
其实柳家确实不冤,她虽不问府中事,但毕竟同床共枕过,这些年柳昀之为宇文恪做的伤天害理的事情她也偶有耳闻,只是可怜了府中下人,跟着主子无辜遭罪。
谢瑶坐在妆台前,怔怔地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苍老许多。或许并非容貌,但心境已经沉重得她提不起分毫。
她一直不明白为何自己要再多活这一世,只是为了感受这世间苍凉?她也曾试着要将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找一个疼爱自己的人,与他生几个孩子,没有许多折腾,不会祸及家人,两人白头到老,安安稳稳渡过一生。
可那把匕首的出现将她粉饰的太平彻底打破,让她明白过去并不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的一场梦。她不知道徐行俨对柳昀之说了什么,他会对她发那么大的火。
但她也就此明白,她幻想的幸福只是她一个人的痴心妄想。她倒宁愿那一世闭了眼之后便再未睁开过,无论幸福也好,惨烈也好,自始至终都只有他们两个。
可是如今,她嫁给了柳昀之,甚至还怀过孩子,她也说不上曾经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但覆水难收,一切都没有回头路了。
有人突然推门而入的时候,屋内只有谢瑶一人,卢氏不知去了何处。
她听着沉重的脚步一声声靠近,即便不回头也知道身后之人是谁。
她曾经多少次靠在门内听着他轮值回家的脚步声慢慢靠近,这般轻重她再熟悉不过。
很快,脚步在她背后停下,她在铜镜中看到一只大手试探着想要落在她的肩头。她再无犹豫,一侧身避开他的触碰,从胡凳上站起,头也不抬地对着他双膝跪下,口中波澜不惊地道:“奴家柳谢氏,见过徐将军。”
她余光落处,面前的脚步踉跄着后退两步,而后,头顶之人嗓音压抑颤抖,声音中带着胆怯、试探、慌张,不安,全都包含在那一声意蕴悠长的“含真”之中。
谢瑶心头微颤,忙紧闭双目,将眼中的泪意逼回,深吸一口气,语气冷淡,“将军还是唤罪妇名字为好。”
徐行俨看着匍匐在地的谢瑶,只觉得脚心的寒气一直钻到头顶,又瞬间汇遍全身。他僵在原地,分毫动弹不得,只觉得面前铺天盖地都是绝望。
……
谢瑶自然不会没入教坊,那人的目标本就在她,父兄也会想方设法接她出来。
柳氏行刑之期定在十月,行刑之前,谢瑶托谢琼买通狱卒,见了柳昀之最后一面。
死牢之中的环境当然好不到哪里去,柳昀之作为主谋之一,又被徐行俨特别“关照”,双手双脚上均带着重重镣铐,往日的如玉公子如今不过如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
但看到谢瑶的时候,他脸上仍旧是从容和温和,语气中仿佛终于松了口气,“还好你没事,我一直在担心会连累你。”
谢瑶蹲下将带来的饭菜摆在地上,将碗筷递给他,又从怀里掏出一把梳子,示意他靠近些,隔着栅栏将他的头发解开,也不嫌脏,细细梳好束起。
柳昀之端着碗筷沉默半晌,终于道,“阿瑶,终是我负了你。”
谢瑶静静看着他,“你并未负我,是我连累了你。”
柳昀之笑了笑,“我不过是罪有应得而已,汾阳王的毒是我寻的,我自以为做得隐秘,其实早已落入有心之人眼中……”他渐渐收敛了笑意,定定看着她,问,“阿瑶,你嫁给我这几年,心中可有过我?”
谢瑶答不上来,那时他对她那般好,她的心不是石头,自然感觉得到。她也曾努力想与他好好过日子,努力想将他放在心里,可那里曾经满满装过一个人,便再也容不下其他。
直至后来徐行俨再次硬生生闯入她的生命,再次将她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弄人。
等不到她的回答,柳昀之自嘲一笑,“我明白了。”
谢瑶起身要离开时,柳昀之再次出声叫住她:“你知道那次我为何要对你发火吗?”
柳昀之对着她发火只有她小产之后那一次,她记得清楚。
他看着她的孱弱的倩影,继续道:“我不知你和徐行俨何时有的牵扯,但是阿瑶,我对你的心意,不输他分毫。”
……
谢瑶离开京城时是腊月。
回到谢府之后,她的咳症一日重过一日,无数大夫来了又去,都说是心病,药石罔灵,无药可医。
谢夫人急得团团转,整日以泪洗面,抱怨丈夫当初给阿瑶选错了亲事。谢尚书也唉声叹气,嘴上不说,但心里自责不已。
谢瑶却明白,自己的心病并不在此。
徐行俨已经遣冰人登过两次门,谢夫人也曾动过心,但均被谢瑶拒绝,丈夫新丧两月,她当真那般饥渴吗?
她又一次当着谢夫人的面咳出两口血后,谢夫人终于崩溃大哭,抱着她哭喊道:“阿瑶,你心里有苦便说出来,告诉阿娘,别自己憋在心里,阿娘求你了——”
随后,她便提出了要离京,只有离了这个伤心地,或许她还能再多活几年。
她要一个人上路,保证每到一个地方投宿便给家中写一封信报平安。眼看她如今这般情态,若再不答应,他们只怕她熬不过这个冬天。
那日雪后,谢瑶一个人乘着马车离开洛阳往南,至长亭山下,与徐行俨狭路相逢。
隔着车帘,她泪流满面,却冷着声对他说:“徐二,若上天垂怜,当真许了我们曾经约定过的三生三世,那下一世时,请你离我远远的,越远越好。”
她说:“我这辈子原本和和美美,你却害得我没了孩子,又杀死了我的夫君,但我不恨你,也不怨你,我只希望你以后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