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将军锦绣妻》第418章


李沣唇角哆嗦着,咬牙切齿道:“你给朕闭嘴!朕就算不得好死,也轮不到你来讥讽!”
徐策呵呵冷笑两声。
“所以呢,我们不需要弑君了。”傅锦仪镇定道:“我们应该掌控住一个时间……圣上活命的时间。半年或者一年,你觉得如何?届时,圣上亲自下旨,对天下宣召叛军已经被尽数剿灭,而你和我,不是攻入皇城、逼迫圣上退位的罪人,而是救驾的功臣!我们是来救驾的,就像上一次火烧毓秀宫一样!你要做内阁首辅,由圣上亲自下旨将九州兵马交由你统帅,然后我们就静心等待……时间一到,圣上因病过世,传位五皇子。半年、一年的时间对圣上来说太短了,他没有办法做好反击的准备,只能任凭我们做主!他一死,一切也就结束了。到时候,没有人会怀疑你我,你永远,永远都是高枕无忧的摄政王!”
殿内所有的人都没有再说话了。
大家静静望着她,望着这个面向柔弱、身量娇小的年轻女子。很久,李沣仰天大笑起来。
“你,你们好狠的心,好毒的手段!想不到,朕身为天下之主,也有变成傀儡的一天……”
“徐策,这是最好的办法!圣上活命的时间,也是上天给与我们活命的时间!我们利用这个时间洗脱罪名,做更周全的准备!”傅锦仪挥手打断李沣的癫狂大笑,手中把玩着方才李贵妃送进来的药瓶子:“李贵妃是个精明的女人。她特意来送药,实则也是劝谏你听从我的安排!徐策,碎梦是没有解药的,这一瓶子药,是用来吊命的,更是用来减缓痛苦的。我们只要掐住这瓶药,圣上顺应我们的心思,那就按时给药;忤逆我们,那就不给药……到时候莫说死亡的恐惧会让他屈服,就算发病时那蚀骨挖心的疼痛都会让他支撑不住!”
徐策静静沉思着。
他知道,傅锦仪言之有理,但这样的办法其实还是漏洞百出的。
只要李沣活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刃。可是……
他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碎梦,真是好东西。”徐策从傅锦仪手中重新接过药瓶子,轻笑:“圣上,您且安心吧,微臣,日后定会忠心侍奉您日日用药的。”
李沣一双血红的眼睛大睁着。
他想说话,但恐惧如潮水一般堵塞了喉咙,他一个字都吭不出来了。
***
靖康元年是极不太平的一个年头。
当秋日的暑气最终完全消融、整个京城的天气彻底冷下来时,李氏皇族似乎也进入了寒冬。八月三十日,淮南叛军攻入京城,挟持帝后,火光和鲜血再次染红了动荡的京城。
各地守军陆续接到皇室救驾的命令,九州大乱。只是短短五日之后,传出从南边平叛归来的徐大司马率先进宫救驾的好消息。
九月初八日,徐大司马领兵将叛军剿灭一空,坐镇皇城,亲自保护圣驾。
等到九月十五日,圣上在辍朝多日后再次临朝。他的样子看起来苍老了很多,精神也衰败地很,但似乎在强撑着一股子心气。他接受了百官们忧心忡忡的朝拜,随后,他身侧的内监当庭颁布了圣旨。
大司马徐策,以救驾大功赐亲王爵位,以端重循良、镇国安邦,特封“安王”。
第八十四章 你们能获救都要感谢安王殿下! 
朝堂哗然之时,很诡异地,没有人提出什么异议。
临朝的臣子们跪在地上三呼万岁,这样的情景和金銮殿百年来上演的每一日都一模一样。但是……
很多人的身体都在颤抖。等圣旨念完了,一位御史大夫拱手道:“大司马将军真乃天神下凡,连攻入皇宫的叛军都铲除了,实在是国之栋梁啊!那些叛军一路烧杀劫掠,合该千刀万剐,只是……老臣家中宅院都被叛军焚毁,妻儿老小如今无处安身,不知圣上……”
这位御史大夫官拜御史台首席,以刚正不阿著称。以往,他最看不惯徐策这样功高震主、恃宠而骄的武将,多次弹劾他藐视皇族。
只是今日,他可没心思管徐策被册封安王一事了。
在八月三十日叛军入京的当晚,他的府邸被攻破,一大家子人差点就葬身火海!他家又是文臣氏族,儿郎们没有习武的,一时间无力抵挡匪徒!若不是后头来了一队手持皇族令牌的武士们援救……他不敢想象会是什么后果。
后来他才知道,叛军入京时四处空虚,连宫中圣上都受了胁迫,虽然发出了救驾的信号,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最近的山海关守军赶到京城也需要三天……而也算是巧了,恰逢在淮南征战的大司马徐策领兵回朝!徐大司马在淮南吃了几场败仗,领去的两万精兵回来也只剩一万了,但徐大司马曾是京城指挥使,他收拢城防营剩余的兵马,背水一战闯进皇城救驾,和叛军拼杀地火光冲天……
最终倒还真成了!
圣上获救之后,徐大司马又指挥精兵镇守京城,将闯入各大名门府邸的叛军一一击垮,将那些落入叛军手中的贵族们解救出来。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御史大夫,这会儿只念着徐策救命之恩,又深觉悔不当初——自己从前弹劾徐策拥兵自重,可到了这种时候,若不是徐策手里有那么些力量,又能依靠谁来抵挡叛军呢!
而在他之外,其余许多被战火殃及的臣子们都有此想法。
“是啊是啊,若不是大司马将军救得及时,我那妻儿老小也早都被叛军虏走了!”礼部尚书大人附和道。
“还有微臣!微臣家里也一样被烧了,微臣的母亲被叛军砍伤,这会儿危在旦夕啊!还请圣上开恩,救救微臣的老母吧……”另有一位吏部郎中砰砰砰地磕起头来。
大家有的对徐策感恩戴德,更多的人则趁着上朝的机会,痛哭流涕地向圣上求恩典——大家在战火中都受了难,那些叛军们可真真是奇异地很,不对寻常平民下手,专挑名门显贵的府邸,冲进去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若是再瞧仔细一点,很多人就会发现,这些受难的府邸似乎有什么相似之处。
是有什么相似呢?
好像是都曾和安定侯府不和睦?不不,似乎也不是这样,皇后的母族陈家可是一直在拉拢安定侯府呢,结果这一回最惨的就是陈家了,皇后的两个兄弟都被杀了,过世的原配皇后的父母亲人被砍伤者众多,家里的宅子更是烧得一干二净……
而正相反,安定侯府的死敌晋国公府,这一回倒是安然无恙!徐家府邸是京城里最扎眼最显赫的,叛军在京城里四处搜寻竟都没看见那么大一座宅子,愣是绕着走的!
好吧,叛军而已,杀起人来哪有什么规律可循!
如今叛军终于被打退了,可很多人都处于无家可归、或亲眷受伤的难堪境地。
大家只好哀求圣上帮家里度过劫难。
皇帝李沣喑哑地咳嗽了两声。
他望着台下痛哭的臣子们,抬起手往下压了压,道:“众爱卿不必担忧……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朕甚心痛!也绝不会任凭你们无家可归的。朕的意思是……”
他说着又咳嗽了两声。
身侧那位宣旨的宦官连忙上前,端茶倒水伺候着。等皇帝喝了茶,宦官大声道:“圣上的意思是,但凡家宅受损的臣子,分封宣武门外墙驿站暂居;凡亲眷遭叛军砍伤者,接入宫廷请御医诊治!”
堂下臣子们先是微微愣住,随即激动地满面热泪,连连磕头谢恩。
大家心里都在想着,这皇家平日里对待臣子们也不过尔尔,今日遇上劫难,竟能如此开恩……宣武门外墙下的驿站历来是招待他国使臣所用的,平日里没有使臣前来,就只能空着,不准臣子靠近,以彰显皇族威仪。如今很多人的宅子被烧毁,皇帝竟能下旨请他们暂居驿站!
这真是天大的恩典……皇家驿站是内务府督建的,再怎样也是比着内廷宫殿的规制,里头的布置不说富丽堂皇,倒也不是寻常府邸能比的。
大家兀自欢喜,唯有那一开始求恩的御史大夫,趴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转着眼珠子。
他这人以弹劾为长,历来擅长挑同僚的毛病。这会儿,在旁人都只知道谢恩的时候,他那聪明的脑袋却发觉了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让臣子们暂居驿站……皇恩浩荡是一方面,但这事儿……
他想起来,大秦国的历史上,让臣子们居住在驿站的情况,在这之前只发生过一次。那是一百年前景宗篡位时,他将一干重臣连同家眷召集进宫,并扣押在驿站中,美其名曰招待臣子,实则……在后来的战火中,那些被关进驿站的臣子都成了人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