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659章


她今天穿的是女装,但举止洒脱自信,行这种男性礼没有半分违和感。
一听杜锦宁的建议,赵晤就精神一振。
杜锦宁的建议,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总能驱散他对前路的迷茫,为他指明方面。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证明,杜锦宁的建议都是gāo zhān远瞩,十分正确的。
几个老臣是赵晤的心腹,不止一次听赵晤赞扬杜锦宁。他们也知道无论是繁荣商业还是出海远航,都是杜锦宁的提议。此时听她用这么郑重的语气说话,大家佯装欣赏玻璃器皿的举动都停了下来,一个个走过来,认真地听杜锦宁说话。
“要想富,先修路。”杜锦宁道,“现在放开路引,繁荣经济,最大的桎梏就是交通。路不好走,有再丰富的物产也运不出去。比如某地有铁矿,交通不便就无法开采,即便开采也运不出来;南方庄户人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水果,因交通不便无法运到北方,直接烂在当地,北方却无水果可吃。此类种种,不一而足。”
众位老臣都点点头。
他们都有地方从政经验,杜锦宁说的这些情况,他们都很有感触。
齐伯昆看了赵晤一眼,代他说出困难之处:“修路,说起来容易,但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哪怕从南到北只修上一条路,都很劳民伤财啊。”
杜锦宁不慌不忙:“所以我现在才说这话啊。现在经济繁荣,货物交易频繁,高产水稻再一推广,亩产上去,税收是往年的数倍,可取一定数额作修路之用;再者,现在有了新航线,出一次海,收益颇丰,这份收益,亦可抽取一部分用来修路。”
“第三,可以用募捐的形式,招集当地乡绅富户,让他们自愿出一部分钱。到时候道路修好,可以在边上立一块碑,将资助者的姓名篆刻于碑上。想来乡绅富户是很乐意出这部分钱的。”
大家听得眼睛都亮了起来。
地方上要造桥修路,或遇上灾荒,都会召集有钱人募捐。一来二去的次数多了,富户们也不大愿意。但如果把捐钱者的姓字刻于碑上,让他的名姓千古流传,想来大家都很乐意掏这份钱。
“这个办法好。”洪华忠道。
大家都点点头。
“第四……”杜锦宁还没说完呢。
还有第四?这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呀。修路这种大事,别人都愁的不行。到了杜锦宁这里,一二三四,方法似乎多的用不完。
杜锦宁可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她继续道:“如果某地有灾荒,朝庭便可组织灾民前去修路,让他们有饭吃,再发工钱养老人孩子,以工代赈,这比单纯地拨粮救灾要好得多。”
大家的眼睛“叮”地一声又亮了。
大宋版图甚大,每年里总有些地方不是水涝就是干旱,朝庭的赈灾粮食与银两拨出去不少,这部分粮食和银两消耗了就消耗了,除了救灾民,没有任何建树。
可如果以工代赈,粮食与银两消耗了,路却建起来了;不光修路,还可以修农田水利。既救了灾民的命,又等于是拿那部分粮食和银两请人修路建水利,一举两得。
“长公主,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呀。哎呀,真是太聪明了。”一个老臣忍不住表扬起杜锦宁来。
“是啊是啊,公主想的这办法真是太好了。”其他人纷纷附和。
饶是杜锦宁脸皮厚,也被夸得脸红。这些都是后世的法子,她不过是照搬而已。
赵晤却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他自己则盯着杜锦宁问道:“还有呢?”
“呃。”杜锦宁无语,“我想到的大概就这些了。锦宁这点小聪明,在皇上和各位大人面前完全不够看。皇上和大人们肯定还有更多更好的法子,大家积思广益,想来修路并不困难。再者,修路并不需要全国同一时间铺开,完全可以每年修一部分,有先有后,可大可小,依收益而定。这样就不会给陈大人造成困扰。”
陈大人就站在齐伯昆身边。他是户部尚书,专管钱袋子的。故而杜锦宁有此一说。
大家都笑了起来。
陈大人还凑趣地拱了拱手:“多谢公主体恤,陈某感激不尽。”
赵晤看着杜锦宁的目光全是欣赏,心里再一次感激上苍给他降下了一个杜锦宁。
他问道:“水稻还有几天能收割完?什么时候能知道产量多少?”
“今天在收割最后一点,五百亩的产量多少,明日可知。”
“好。”赵晤一激动就转圈的毛病又犯了,他来回走了两圈,站到杜锦宁面前,“你自打任职以来就忙着收割水稻,还没上过朝。今晚你把奏折写好,将水稻的产量和今天所说的修路、以工代赈的法子都写上去,明日上朝启奏。”
说着,他朝老臣那边看了一眼。
几个老人精顿时明白了赵晤的意思。
陈大人道:“公主体恤陈某,陈某必力挺公主。”
“皇上放心,臣等知道怎么做。”洪华忠也道。他早已摈除了对杜锦宁的那一点成见,此时在心里对杜锦宁只有崇敬。
“多谢皇兄,多谢众位大人。”杜锦宁团团给众人行礼,心里十分感激。
作为唯一上朝的女子,她第一次上朝时表现如何、是否有人力挺于她,至关重要。赵晤让她把建议拿到明日早朝上说,又让几位大臣力挺她,这份来自帝王的有力的支持,估计没人享受过。这足见赵晤对她的看重。
第881章 上朝
从宫里出来,杜锦宁就看到齐慕远还在宫门口等着她。
她倒也不意外。
因为男女分开的缘故,两人都不知道两边何时散席,因此约好是分开走的,为此来的时候虽同乘一辆马车,却有一辆空马车跟着后面。
但发生了那样的事,齐慕远肯定不放心她,要等着她一起回家。
齐慕远迎了上来,问道:“祖父还没出来?”
杜锦宁点点头:“他们在商议杂交水稻如何分配。”
齐慕远不再问,扶着她上了马车,又吩咐马车启动,这才把她搂进怀里,开口道:“我让人查了一下近段时间安庆郡王妃的踪迹,发现蒋家二夫人在有意接近她。”
“蒋家?”杜锦宁挑了挑眉,了解一笑,“原来如此。”
杜锦宁失踪后是在蒋家别院被找到的,因为看到了张家和赵家的下场,蒋家家主在惶恐之下直接向赵晤举了白旗,放弃了许多权利。
他不敢去怨恨赵晤,杜锦宁却是可以欺负一下的。在城里引导谣言很快被压了下去,他们便想在宴会上为难一下杜锦宁。
知道赵晤对杜锦宁的看重,也担心齐伯昆和齐慕远的报复,他们不敢自己上阵,便利用了因为姐姐被砍头对杜锦宁同样怀着恨意的安庆郡王妃龚氏。
杜锦宁又问:“今天我跟龚氏发生口角后,蒋家二夫人可有跟她说过什么?”
齐慕远摇摇头:“那倒没有。”
杜锦宁的嘴角往上一勾:“那这两家算是半斤八两,一丘之貉。”
“我已经把蒋二夫人有意接近龚氏的证据交给安庆郡王了。”齐慕远道。
杜锦宁不由笑了起来,凑过去在齐慕远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做得好。”
人都是自私的,一旦犯了错,就会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
庆安郡王本来就夹着尾巴做人,生怕成为被清算的对象。今天的事发生后,他自然深恨龚氏。一旦他得知龚氏是被蒋家当了枪使,他绝对要跟蒋家不死不休。
让他们两家狗咬狗,一嘴毛,也很不错。
“呵。”杜锦宁冷笑了一声,“这蒋家家主有多想不通,偏在这时候来招惹我。你将蒋家的事禀报皇上吧,皇上肯定开心,这可有借口把蒋家在远航上占的份子给削减到最小了。”
杜锦宁一失踪,张家和赵家就遭了殃,船队出海远航自然没有了这两家的份。蒋家没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真是老实不客气,直接抢占了除了朝庭之外的最大一份。现在出海成功,他们获利可不小。这样来上几次,蒋家的实力能提升几个台阶。
如果不来招惹杜锦宁,赵晤看在他们已在权力上退让不少的份上,在钱财上对蒋家争一只眼闭一只眼。偏偏他们要出昏招来招惹杜锦宁。不说杜锦宁在高产水稻上的贡献和先前送上的几个窑口,光是刚才给赵晤的建议,就能让赵晤不放过任何一个对杜锦宁伸爪子的人。
“安排了人了。”齐慕远道,“等祖父他们一走,我手下的人就会向皇上禀报此事。”
“好了,不说他们了。”杜锦宁靠在他怀里,心里甜蜜蜜的。
以前她都是单打独斗,现在不用她说话,就有人替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