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杨门女》第179章



一连几个好根本不足以表达相王的心情,他这个父亲自愧不如啊,这个儿子不愧是母后在世时最受她喜欢的孙子,这个李氏血肉,将来会开辟盛世的啊!
此番政变,最为震惊的是太平公主。
她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那低调的李隆基亲自解决了韦太后,仔细一下,其父是相王,定然离不开相王的授意。
太平公主当日便来了相王府。
“四皇兄藏得可真深啊,小妹竟然被瞒得死死的。”太平公主笑着,坐到了相王的对坐。
相王亲自为她斟了一杯茶,放到她身前,“此事我当真不知情,全是阿瞒这孩子干的。”
太平公主端起茶杯,满面春风,“得了,四皇兄,你就认了呗,小妹我又不说你什么,只会说你做得好。”
“唉,反正为兄这辈子和你吵嘴就没赢过,太平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呵呵,太平自小和你的感情最好,从来都是四皇兄让着我。”太平公主雍容华贵的面容上难得浮现一丝柔色。
“你是咱们的小妹妹,父皇母后最疼爱的小公主,不让你让谁啊。”
“话又说回来,接下来,皇兄打算该怎么办?”太平公主笑着盯着相王。
相王一副坦然,“新帝已登基,自然是大力扶持新帝了,唉,说来,三皇兄实在是冤啊,竟然死在了自己亲信了一辈子的韦氏手中。”
“少帝年幼,恐怕坐不稳这江山吧?”太平公主抓住了自己想谈论的重点。
相王扬眉,末了轻笑,太平的心思,他岂会不清楚,“少帝乃名正言顺继承大统,谁推翻他,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呐。”
“难道皇兄就真的甘心看着一个小儿坐收渔翁之利?再说,少帝一看就是个懦弱的,皇兄就不怕将来会出现第二个韦后?”
“那依太平看,该如何是好?”
太平公主直视相王,“皇兄对皇位一丝兴趣也没有?”
相王笑着摇摇头,饮了一口茶,优哉游哉道:“做皇帝有什么好的,为兄又不是没做过,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啊。你瞧瞧先帝,最终还不是落得这个下场。谁愿意做就谁做吧,太平你若喜欢,你便拿去好了。”
太平公主含笑凝视了相王片刻,终于放下手中精致的茶杯,“皇兄说的哪里话,太平一介女流,岂敢觊觎皇位。依我看,皇位非皇兄莫属,还请皇兄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委曲求全吧。”
相王神色讶异,“太平……”
“皇兄放心,太平自有办法让少帝自行退位。”
太平公主聪明过人,当前的时局她再清楚不过。韦氏刚被诛杀,她若真接手帝位,定会惹得朝堂上下不服,届时只怕舆论一发不可收拾,加之她手中没有兵权,万一被逼退位,那可是再无翻身之日了。
倒不如,让皇兄先继位,以后皇兄传位给谁,那就另说了。至少,她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争取机会。
☆、第二百二十章 新皇登基
政变第三日。
身穿龙袍的少帝登上城楼,安抚担惊受怕的百姓,“罪人韦氏已被诛灭,百姓们不必惊慌,我大唐将迎来繁荣昌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少帝身旁是相王,年近半百的相王负手,目光扫在城楼下的百姓身上,视线缓缓上移,眺望远方,眼前是一片大好江河,谁知前方是风雨摇曳还是太平盛世?
…………
几日后。
满朝文武上朝,国丧期未过,殿上还放着先帝的棺椁,少帝遂坐于东面。
太平公主难得也上朝了,待诸臣各就各位,太平公主凤眸一转,转身扫向身后众臣,扬声道:“江山不安,少帝年幼,无法主持社稷,故少帝决定传位于相王。”
下面的臣子们亦吃了一惊,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适时,李隆基党派的一谋士刘幽求立即拿出传位诏书,大声诵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
座上少帝终于反应过来,脸色一变,顿时变得坐立难安。
不一会儿,圣旨宣读完,太平公主见少帝还杵着,遂几步走上前,锐利的凤目一扬,冷声道:“相王乃人心所向,孩子,这个位置不是你的了!”
说罢,她伸出手一把拎起一脸错愕的少年,将其扯去一边。
“请万岁上座——”太平公主当即转身朝相王叩请。
朝臣见状,亦朝相王叩请,“请万岁上座——”
“这、这……”相王看着殿内众人,神色左右为难,“我于社稷无功,此番伏诛韦氏,我更是什么也没做,我受之有愧啊……”
“您如今是最适合帝位的人选,请相王为我大唐社稷考虑。”
“请万岁上座——”
李隆基上前道:“父亲,您乃高宗亲骨血,您继位可谓正统,如今形势严峻,大唐百废待兴,还请您登基,正纲常,开我大唐耀世。”
“请万岁上座——”
相王叹了一口气,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便扛起此重任,与尔等一同振兴大唐。”
“吾皇万岁岁万万岁——”
公元710年,六月。
相王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大赦天下,百姓全年赋税减半,退位的少帝被封为温王。
李隆基带领人马清扫韦氏残孽,宗楚客、宗娴以及韦氏家族浩浩荡荡近百人皆被斩首,往日作威作福之人被斩杀,军中将士、百姓皆大快。
是日,朝堂之上,萧至忠上奏,自我反省,自知与韦罪人亲近,且为姻亲,罪无可恕,请圣上赐死罪。
圣上见他一派真诚,又想起当初自己被武三思诬陷,是萧至忠力保他,念在他曾帮过他的份上,打算从轻发落。
“朕常常想起萧爱卿为御史之时,刚正不阿,冒着被降罪的风险屡屡直言,朕甚是欣赏那时的你。在韦罪人这件事上,你虽然有错,但你也因此痛失了独子,这便算对你的惩罚吧。朕念你平日恪尽职守,惜你迷途知返的份上,对你的罪责不予追究,降你为晋州刺史,不日迁离长安。”
萧至忠领命,满腹动容,“臣多谢圣人不杀之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新皇登基,接下来,便是立太子一事。
圣上如今共有五子存世,嫡长子李成器早在圣上二十七年前初次登基时就被立为太子,如今圣上再度登基,太子的最佳人选理应是他。
可是,很显然,当下功劳才干最为突出的却是三子李隆基。
一时之间,朝臣陷入纠结争论状态。
岂料,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禀明大唐危难当头,太子之位应当能者居之,立李隆基为太子才是正确的做法。
面对李成器如此,李隆基自然是推让一番,但公卿大臣的舆论似乎都站到了李隆基这一边,皆推举立了大功的李隆基。
圣上内心亦早有意于三子李隆基,遂下诏: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朕的长子,本当立为储君,但以三子李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共睹,由此,我以其诚心让位,言在必行。天下大公,诚不可夺。从天人之愿,立隆基为储君,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另外加实封三千户,赐五色绸五千段,细马二十匹,奴婢十户,大住宅一区,良田三十顷。
如此一来,李隆基终于当上了太子。
圣上三子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其余儿子一律封为亲王。
太子李隆基的原配王氏被立为太子妃;妾室董知被立为良娣,属正三品;其余妾室皆为良媛,正四品。
消息传来,荆词和杨薇娍不禁讶异。
那个被立为仅次于太子妃的良娣,竟然是当年她们在长鹊楼出手相助的唯唯诺诺的小娘子,董知。
“三姐,你觉不觉得这实在不可思议?”
笙院,荆词与杨薇娍对坐,俩人一边喝茶,一边谈论近来让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
杨薇娍轻笑,“是啊,果真是沧海桑田,想不到连她都能博得李三郎欢心……”
“眼看李隆基是成为了太子,但太平公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圣上这皇位说到底还是太平公主推上去的。”
“荆词,李三郎接下来的路定是愈发难走,你务必要尽全力帮助他,一定要助他登上帝位。”杨薇娍看着荆词的眼神炯炯有神,充满希冀,甚为坚定。
“这是自然,”荆词瞧着三姐这般神色,犹豫了一番,抿唇道:“三姐,你……还没放下他吗?”
“呵,我也不知道,”杨薇娍无奈一笑,面色恢复平静,“他调往潞州这几年,我以为我们会就此离别,从此不再有交集。可是他现在回来了,我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