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东汉皇后(江上)》第143章


眼睁睁看着侄子被害死;等到刘玄失败,刘秀为帝,他这个做亲叔叔的又被他封王封地,看着高高在上,实际上没少被这个皇帝侄子作伐子警告宗室,而他明知道如此也只能老实地配合,似乎他这一生都是这样不得已而为之,“可我原本只希望和你婶母平平静静的过一辈子……”
“叔父,您怨我和兄长当年小长安之失,我都知晓”,这是他们叔侄最不愿提起的话题,今日第一次当面提起,刘秀此时如同儿时聆听教诲那般坐在叔父身边,忘了这些年与叔父的很多摩擦和不快,若有可能,他真的愿意尽力留住叔父的性命。
刘良眼睛望着前方似是沉浸在回忆之中,许久方困难的小幅度摇摇头,“你们也不愿意的事情,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怨不怨呢”,刘良看着刘秀双眼,“我这样子也不会再有多少时日了,今日来见你,只为一件事情,章儿到底是不是你授意逼死的!”目光如炬,声音严厉,聚集了全部的力气!
刘秀被问得仰天苦笑出声,原来被人怀疑就是这般滋味!
“全天下之人都怀疑我刘秀,我以为叔父也不会怀疑,我都已经让他出仕为官、对他兄弟如同亲子相待,我到底哪里对不住他,那他联合外人来反我!”被至亲之人背叛的滋味当真如刀割,只要想想刘章留下的书信中对他这个叔父的怀疑和指责,刘秀便有再次吐血的冲动,“他怨我没弄死刘玄的三个儿子替他父亲报仇,怨我看中刘赐,怀疑他和刘兴一直无子是因为我容不下他们暗中动了手脚,当年是兄长为首我为辅,我的部将很多都是先时追随兄长后追随于我,若是兄长还在,这皇帝是该他来当得”,刘秀苦笑着看着刘良,“这都是他自己留下的书信里讲的,我都不知晓他何日有了这般想法。”
刘良一直看着刘秀的双眼,他看着他长大,刘秀到底是什么人他最清楚不过,也是因为刘章、刘兴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孩子,才让他怀疑刘秀当真是容不下他们,只是这个侄儿早就已经不是他熟悉的文雅温和的侄儿了,刘良看不透他,痛苦的闭眼,“当年黄儿是有错,可你若是肯放她回去、若是不那般耿耿于怀,她也不至于走的那般早;章儿有错,可那年若不是你派他去南阳安抚宗室族亲,也不会给他们挑拨离间的机会……”
还是不信他,刘秀如同被人锥刺入胸口,脸也变得带了威仪,冷言道“都成了我的错!可是当年兄长被害之时,你在做什么,南阳那些族亲在做什么?我在河北几度险些丧命,你们又在何处?我的皇位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如今给他们封侯便是怨气升天,他们若还留念给封王的刘玄就该去找他!我刘秀不勉强”
刘良听得先是愣住,随后却是笑出声,苍老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难怪你一统天下也不肯再回乡里,难怪你几次不理会族老奏议的一起修葺祠堂四世陵寝之事,难怪啊难怪”,多年怨气难消,也就是刘秀能忍到今日,“现在呢,你出了怨气,再次消了他们势力,该收手了”
他自然会收手,一场度田将所有积怨、对抗都引了出来,如今已然不能成行,既然如此,那他就要有所收获,要有人为他的错误替罪,同样也要有人为这灾难买单牺牲,重新再造势力格局。
“叔父,章儿之事我心中不会比你好受,百年之后我自会于地下向兄长负荆请罪,兴儿……还是让他回来吧,他还年轻,多那些姬妾总能有子嗣的,至于其他事,叔父还是别管了,是他们负我在先,您知道当年在阿姐府上的刺客是谁派的吗?您知道阴顺为何今日依然找不到人吗?您知道便是万喜那般忠仆刘章都能收买过去吗?您觉得,这些我还用在忍让吗?”
万喜本来就是他家的忠仆,同样是先跟着兄长后跟随自己,刘秀以为自己这么些年已经可以完全代替兄长,之是出了万喜投靠刘章之事,让他更加不信任别人。
刘良淡淡地看着刘秀,从他将郭氏十女嫁给刘佢开始便是已经谋划了吧?那些人以为他罚了刘隆,且那郭氏霸道的很,早惹的刘佢不喜,与郭家越闹越僵,便去拉拢他们堂兄弟入伙,却不想刘佢那根本就是故意为之,他根本才是刘秀心腹啊。他们不满刘秀,刘秀又何曾真的信任过他们?刘良苍然的留下了最后一句话,给那些人求情,便被抬出了皇宫,从此至死未进宫。
皇帝派使节到各郡、封国,听凭盗贼们自相检举攻击。五个人共同斩杀一个人,免除五个人的罪。即使官吏畏怯逗留、逃避、故意放纵盗贼,也一律不追究,允许以擒贼讨贼立功。州、郡太守、县令县长在所辖界内有盗贼而不拘捕,或因畏惧懦弱弃城放弃职责的,全都不予处罚,只看捕获盗贼的多少来排列先后名次。仅对窝藏盗贼的人才加罪。
一道新政的施行,让无论是被迫反叛的大族、百姓有了台阶可下,虽是未明说度田会如何,但总是给双方都有了后退一步的天地,使紧张的局势得到了缓和。但是要恢复信任和平定人心尚需要很多时间。原本左右为难、急得上火难眠的四州在洛阳的将领这次安心了,轮到当初看着他们乱转的南阳诸将睡不着觉了,其他地方渐平,可是南阳却是越来越乱,他们的亲族很多在那里,其余的在洛阳,怎样选择都是难啊。不反,留在南阳的很难活命;反了,在洛阳的又没法交代,他们也不明白情况怎么就发展到了现在。看着大门紧闭、万事不问的邓禹、邓晨和贾复,他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同样的诏令也到了南阳,可是就是无法顺利施行,刚刚归顺的人却是被别得想归顺的误杀族人充数,或是大族族人们肆意斩杀贫民充数脱罪,再有宗室们不肯松口,陛下也没有专门赦免他们的诏令,以致矛盾越演越烈,这样他们也不得不为自己族人家人想别的法子了。
景丹、马武那边严重缺粮快坚持不住了,征侧越打越往北,刘秀却是没又有足够粮草出兵。
趁着动乱之时,有为着自己土地利益不得不闹事、造反的,也就有居心叵测或是同样怀着平天下当皇帝美梦的人,趁火打劫。
刘秀现在已经顾不上度田了,他在忙着各处的平乱、征讨,拖着病体筹备粮草呢,为表示诚意,一直支持、切实执行这条政策的尚书令欧芳免职,找了一个办事不利的罪名消减了封地,撤了现任的司隶校尉,只是豪强大族们怒气难消啊,不肯出粮啊。
这一世在那条关键的缓和诏令颁发之前,郭圣通终于凭着三十多年的谋划,生生将形势逆转,让刘秀不得已拉着河北势力入场灭火,凭着郭家财力、粮食、药材的庞大生意,让他不得不妥协,让他再没有理由、条件放弃自己。看着刘秀被逼无法,将欧芳下狱论罪,四名心腹尚书郎处斩,郭圣通将多年前就教儿子读熟的“袁盎晁错”篇再次拿了出来。
“阿娘,当真要牺牲欧先生吗?”刘疆到了那道缓解令发布之时方明白母亲多年前便部下的局是何意,此时为着那位耿直衷心、学识渊博的欧芳可惜赞叹,然心中也更加切身明白了这样的帝王之术。
“疆儿以为何以解除此事?”郭圣通随便翻看着书简问着儿子。
“当然还是为利,占出征平叛的将领之位,既然父亲依然选择了北地一方那就没那么容易再摆脱了”,刘疆想了想回答,“马援、窦融皆是父亲之人,然父亲更信任马援,必是会让他主帅,可副将、偏将、裨将这些都是利,父皇就是斩了欧先生也没用的,还得让出去这些”
郭圣通抬头笑了,这一世决计再不会出现刘隆复启之事,不会再让什么马成、马武、刘尚等人得到重用,绝不会再有邓禹、贾复、李通等南阳势力联合上奏“压制”皇帝之事,绝不会再有多半个朝堂、天下为官者都出自南阳的事情,因为力量格局已经转了方向。
南阳内部出现纷争,主战主和分化越来越严重,在贾复进宫一次之后,情况终于发生突破变化,以邓、朱、贾、来、彭等大族为主的南阳士族豪强们一起扣住宗室和其他不想投降之人,纷纷投降请罪,将名单上的人交给朝廷处置,河南渐平。刘秀依照其他郡县之例,大部分人不予追究,从者免罪,为首者迁入别的地方,给其土地粮食供养。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他们失去了多么好的良机。
刘秀还是刘秀,将反叛他的亲族们“容养”在了洛阳,并未大肆治罪,让天下人都不得不佩服其心胸和仁义,也让之前的那些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