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侯爷宠妻日常》第242章


!?br /> 贾琏将他这两日听到的事情同林涧说起,“下官昨日抽空回了一趟家中。侯爷是知道的,我家虽与二房分家了,但这平日里的往来也不曾真的断开,毕竟还有个老太太在那里,再加上到底也是家中亲戚,不好太过绝情。只是先前为着风评影响不好,我家与二房那边走动比较少,也就是平儿悄悄去过几回,我不在,平儿她们也不好多走动的。“
“昨日我回去,那边请我去瞧瞧老太太,我去过了,还同那府上二叔见过,也相谈了些事情。那府上二叔自从罢官后,便在家带着宝玉读书。从前那府里二叔在府上还养了好些清客相公,后来分家归府之后,那些清客相公也都散了。如今有些清客相公得以授官,在朝中也有些职位,得知朝中要补官的消息,便去与那府上二叔说了。”
贾政是因薛蟠之事被牵涉出举荐贾雨村为官的事情才罢官的,贾家牵涉的事情太多,又有从前案底在,贾政是不可能再为官了的。
贾政虽不能为官,可承圣帝早前也有言说,既然贾家的事情到此为止不再牵连追究,那么往昔之事也不该束缚在小辈们的身上,因此,若贾家的小辈们有出息,能够再度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官,也还是可行的。
贾政听说了这件事,便将心思动到了贾宝玉的身上。
这大半年的光阴里,贾宝玉中举之后又继续参试,他收心之后人物虽不及从前那样伶俐,但这大半年的时光里潜心苦读,倒是叫他有了一个结果,这殿试的名次虽不是很前头,但到底还是金榜题名了。
为着从前的事情,贾家也不能大肆宣扬,不过自家人热闹一番也就罢了,可贾宝玉就算金榜题名了,这仕途一道也不好走。
就为着贾家从前那些事情,这肯提携贾宝玉的人几乎没有,加之贾宝玉从前交好的皆是四王八公一系的人,如今那些人要么自身难保要么已经失势,皆是帮不上贾宝玉什么的,这贾宝玉最终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前程,连翰林院这样的清贵衙门都不曾进去,只是得了个候补,让他回家等消息去了。
如今朝中发生这样的大事,半数官职出缺,贾政就想抓/住这次的机会,想给贾宝玉谋一个官职。
“他们也不敢谋太高的官职,只求做个六部小吏或是在翰林院中供职便可。”
林涧听了挑眉,他问贾琏:“你说贾政找到了郑家,这事属实么?”
贾琏点头,再三保证自己所言句句属实:“侯爷是知道的,与宝玉交好的是北静郡王,那府上二叔却与几个郡王关系都尚可。可如今北静郡王府不涉朝政,东平郡王府已是没了,沈家要避嫌,便只剩下一个南安郡王府郑家了。这北静郡王爷的母亲便是郑家的嫡女,郑家在朝中虽不说极有权势,但这补选授官之事还是可以举荐的。宝玉的事情就被交托到了郑家的手上。郑家也应下了,这两日,南安郡王正为此事私下奔走。”
贾琏回都中不过两日,但他从未与林涧断了联系,他虽远离都中朝堂,可都中发生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两日里,他耳朵里也被灌进了不少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下官觉得应当对侯爷讲。”
“先前侯爷夫人被人在书坊妄议之事,最终也没有查出个什么结果来。那杀人的凶手和被杀的苦主背后什么都没查出来,最终也只是按照街头械斗的案子处置了。后来出了圣旨训示,这事儿就此揭过,便更是没人敢再提起了。侯爷在下官面前也不曾提起过,可下官知道,对此事侯爷心中一定是有疑心的,只苦于事情没有眉目查不出来。其实下官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情,如今过了这么长时间,也总算是打听出了些眉目了。”
贾琏道,“这件事应是郑家所为。不过并不是郑家亲自做的,而是暗中请人所为,请的这两个人都与郑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涧倏然看向贾琏:“你确定是郑家?”
见贾琏点头,林涧又问贾琏如何能够确定,又问他是如何查到郑家的。
贾琏道:“这事儿说到底也不是下官去查的。其实是平儿。荣国府还在的时候,她常跟着巧姐儿母亲应酬各家来人,与几位郡王府上的管家娘子们也是十分相熟的,纵分家出来了,这明面上下官以及家里同那些人都不来往了,可平儿是个处事周到的人,这个侯爷也是知情的,她们姐妹间的私情也没有什么变化,到底还是有一些私下往来的,不过平儿自有分寸,不该说的一概没说,她们相聚也不会把府里主人家的事情拿出来说。”
“只是这事儿出后,平儿有心想着侯爷夫人,所以想要暗中查一查,经了这些时日的查问,到底还是从郑家几个管家娘子口中抠出了一点蛛丝马迹来。她私下使人一查,那边兜不住,就查出一点眉目来了。但郑家警觉,再往下就查不到什么了,不过,仅凭着查到的这些,也足够证明那事是郑家所为了。”
贾琏告诉林涧,郑家当初对林黛玉下手,其心思多半还是针对林黛玉的。这动不到林涧,就把心思动到林黛玉的身上去了。
“平儿说,北静郡太妃从前是很欣赏侯爷夫人的,曾经一度有心想要侯爷夫人做媳妇,或是就近给侯爷夫人说一门亲事,但因着北静郡王早就有了郡王妃,又兼老太太不肯放人,这才歇了心思。但北静郡王府与从前荣国府是通家之好,另外几位郡王府也是如此,是以侯爷夫人从前的旧事,几位郡太妃都知道的很清楚,这心中对侯爷生了坏心,想要害侯爷夫人,便只能拿从前的事情出来做文章了。”
第190章 
林涧待贾琏说完; 冷冷笑了一笑。
“我就说了,何以要这般针对朝中文官; 如是教的暴徒不去攻击武官; 偏偏对文官这样穷追不舍; 致使朝中/出缺的文官职位比武官多了近一倍。”
他们将人杀了; 职位空缺,再将自己一系的人补上,不正是他们的图谋么?
大周从来重武轻文,到了承圣帝这里,因有了林鸿的支撑,再加上承圣帝有意改变这样的局面,朝堂上的情形就好了许多。
四王八公的人从来只在武将堆儿里打滚,他们是军功累积的勋贵世家,走科举一途的家中子弟也有; 不过人还是少的; 可如今他们看到了承圣帝的决心; 知晓了他们的去路势必不会再如从前般通畅,于是就想到了从文一途。
他们想要从文也不是什么坏心思,可偏偏不走正途; 科举一道要苦读参试,多则要耗费十多年的光阴; 少则也要三五年的光阴,他们不肯等,不肯花费这个时间; 便想了这么个歪门邪道,想要强行占据文官的半壁江山。
贾琏从贾政那里知道郑家为贾宝玉补选授官的事情,对于补选授官的事情,林涧也是知道些消息的。
这事儿不归他管,但他也有听闻,吏部甄选出来的候补官员,有一些人确实是出身四王八公一系的。
这些林林总总的事情单独看着倒不觉得怎样,可前后联系起来这么一想,这问题就跟着凸显出来了。
贾琏听见这话心口生寒,可他又觉得事情可能没有林涧所说的这么可怕。
“这些如是教暴徒的真实身份还未查明,也不一定便是四王八公的人。或许还有可能是旁人做了这些事,却让那些人钻了空子想占这个便宜。”
林涧垂眸,淡淡笑了笑:“究竟是不是他们的人,再如何猜想也是猜不出结果的。索性再等些时日,再过一段时日,想必就会有结果了。”
林涧就只同贾琏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也不讲为何只需要再等些时日便能知道结果。贾琏见林涧不说,贾琏素来也知道他的脾气,也就没往下再问了。
贾琏将贾政暗中托郑家为贾宝玉谋官以及郑家暗害林黛玉的事情告知林涧,是希望林涧提防,或是想个什么法子阻止一下的,但见林涧听后也不过议论几句,半点也没有要做什么的意思,他便跟着问了几句。
贾琏还以为依着林涧的性子是不会答他这个话的,没想到林涧不但答了,还答得十分细致。
“这事儿你说与我,我也已经知道了。要说再去对郑家做些什么,如今还真是抽不出空来。郑家要为贾宝玉谋求差事,随他们去便是了。我虽不羁些,但这吏部甄选授官,我还管不到那里去。这补选授官自有一定的规矩,吏部甄选后还要送往中书省考核,最后再将名册送到圣上跟前,由圣上最终裁定。这贾宝玉若是个有真本事做官的,圣上若看得上,我也不能因着私怨阻碍他的前程不是?”
“圣上最是眼明心亮,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