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琐闼》第93章


一时间五六个朝臣纷纷出列附议,方才还一片鸦雀无声的大殿此刻竟如沸水般嘈杂不已。
没想到郑清年纪虽轻,却是个炭火脾性,当即朝着那承王世子怒目道:“当年瑞亲王殿下十八岁带兵出征,战果累累。如今本王已是二十有余,承王世子却口口声声称本王年少,不堪重任,这么说起来,承王世子是看不起本王吗?”
十三年前,郑溶年方十八,西凉领兵来犯,郑溶当朝临危受命,带兵破肃山,定宛阳,三年征战,边关初定,自从他驻节宛阳,西凉诸国更是秋毫不敢有犯,这天下足足享了十年太平。现下郑清当着文武百官提起此事,承王世子竟然无言以对,顿时被郑清抢白得哑口无言。
正在此哑口无言之时,一侧另外一人出列,沉声道:“恭亲王殿下,微臣有一句话想说。”
郑清定睛一看,不是别人,却是翰林院侍讲学士邱远钦,只听他朗声念道:“臣曾听过一句诗,此时不妨说来与列位大人一听。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他抬头望了一望那恭亲王郑清,“想必恭王殿下定是读过此诗的罢?”
郑清点头:“此乃王摩诘赞扬汉朝名将霍去病的名作《少年行》,霍去病十七岁征战沙场,勇冠三军,只可惜天妒英才,二十四岁便撒手人寰,乃是本王一心钦慕的英雄人物。”
邱远钦道:“想当年霍去病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直使匈奴有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歌谣流传于世。恭亲王殿下一心仰慕霍去病,可知霍去病成就如此功业,背后却更有一人。若无此人,便是有十个霍去病,也难成此伟业丰功。”
郑清奇道:“霍去病乃是千古名将,背后却又有何人?”
邱远钦道:“殿下只知霍去病,却可知霍去病背后的汉武皇帝?”他环视一周,缓声道,“霍去病从十七岁被任命为骠姚校尉起,十九岁为骠骑将军,不过二十一岁便官拜大司马,试看古往今来,多少帝王有如此气魄,让不过弱冠之年的少年官至人臣之极?若无汉武皇帝为伯乐,哪里有殿下一心仰慕的少年英雄?若说霍去病是一柄宝剑,那汉武皇帝便是收拢那龙吟寒光的剑鞘。”
看着郑清若有所思的神情,邱远钦继续道,“少年英雄仿若宝剑出鞘,一旦出鞘便是寒光凛冽,令人胆寒,当年瑞亲王殿下便是如此。只是瑞王殿下当年是临危受命,如今两国和美,并不是刀刃相见之时,又何须在此时祭出我朝另一把宝剑?”
他这一番话说下来,让方才还咄咄逼人的郑清竟无言以对,只是那话中暗含的意思却让在场的不少人心惊不已,邱远钦表面上是以霍去病这少年英雄来比喻恭王,可却也说得清清楚楚,无论是恭亲王殿下还是瑞亲王殿下,不过同霍去病一样,都是一柄握着他人手中的宝剑罢了。而三位皇子中,他唯一未曾提起荣亲王,这其中的意思简直昭然若揭。
朝中不少官员眼神交错,一时间暗潮涌动,寒风穿堂而过,殿上气氛极是奇诡,竟没有一人胆敢接话,只等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开口。
皇帝坐在上头,仿佛并未曾听出邱远钦这番话背后的意思一般,只淡然道:“清儿确是年少,长公主郑淣毕竟年岁又略略年长于清儿,按我朝之惯例,历来是兄长送妹出嫁,郑淣上有长兄,却未曾派长兄出行,反倒让幼弟送亲,确有不妥,况且也有让他国欺我朝无人之嫌。” 皇帝本来便是勉力支撑,这一句话一口气说来,咳嗽不止。
皇帝这意思,便是排除了郑清,指定要让郑溶或者是郑洺去送亲的意思了。
殿上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垂首侍立,唯有上头皇帝一阵咳嗽喘气之声,皇帝推开一旁的内侍捧上来的茶盅,只朝着下头的两位皇子抬了抬下颚,继续问道:“你们两个,到底哪个愿意不辞辛劳替你们妹妹走这一趟?” 
话音未落,却见郑洺疾步上前,竟两步便跨上金阶,从内侍手头接过滚烫的茶盅,捧到皇帝面前,跪下泣道:“儿子求父皇保重圣躬。”
皇帝垂眼看着那一盅高捧到自己面前的茶盏,郑洺手指微微发红,想来是茶盏中的茶水方才一不小心洒在了他的手指上,将他的手指烫红了,他却仿佛浑不在意并不觉得疼一般,只顾一味泣诉道:“无论是儿子还是三弟去走这一趟,都是儿子们的本分,儿子们并不觉得有什么辛苦,只求父皇保重龙体,这才是天下万民之福!”
既然二皇子这般说了,下头的文武百官纷纷跪下道:“求皇上保重龙体!”一时间大殿之中响彻祈福之声。
皇帝看了一眼郑洺发红的手指,只微微叹了口气,从他手中接过那一盏茶,浮了浮最上头飘然开放的桂花,一股清冽的香气传到了鼻尖,上次喝这品茶的时候仿佛还是丽妃在世罢,丽妃虽好炫丽夺目之妆,可在茶上头不知为何却偏好那清淡之味,他的眼前一闪而过丽妃仓皇失神的表情,心中不知何故却沉了一沉。
耳畔依依响起郑洺的哀哭之声:“儿子愿护送仁孝长公主远嫁西凉,哪怕从此为我朝驻守边疆也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儿子心中十分舍不下父皇……”他顿了一顿,又哭泣道,“父皇如今圣躬欠安,儿子远家去国,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皇安危……儿子是舍不得离开父皇啊……”说到最后言语之中已成哽咽之声,渐已不能成语。
前几日,邱远钦从苏萧那里带来瑞亲王府确切的消息——郑溶与顾侧在别院密谈,心疑皇帝要传位为最疼爱的儿子郑清,故而决定要留守京城,伺机夺权,并将送嫁之差事推给自己。自己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既然皇帝是有了传位郑清的意思,那么无论是自己还是郑溶,总有一个要被打发出京,郑溶打的主意是留在京城谋划而动,若是自己去送亲,万一在路上皇帝咽了气,到时候自己鞭长莫及,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一个不慎便是功败垂成。
此番在大殿之上,自己先机夺人,用孝心感动圣上,想必圣上便将送亲之事直接指给郑溶了罢?
果然这一席话声泪俱下的说出来,朝中诸多官员不禁恻然,在场之人个个感念五殿下纯孝之心。
皇帝的目光却没有落在郑洺身上,只任凭郑洺伏跪在脚旁幽咽不已,一双眼睛却朝下慢慢地扫了下去,道:“你怎么说?”
虽然皇帝并没有点到名字,可朝中之人俱是知道的,这话问的对象便是瑞亲王郑溶。
人人都知,此时的郑溶已无路可退。瑞亲王郑溶缓缓地跪下来,朗声道:“儿臣相信吾皇万寿无疆,我朝与西凉缔结姻缡,以修秦晋之好,儿臣愿为长公主的送亲使,以祷我朝国祚永存。”
皇帝沉默半晌,金阶上三足鹤香炉中焚的沉木香青烟冉冉升起,龙座上方的藻井雕金蟠龙在袅袅青烟中幻化不清,如同皇帝的神色一般。
良久,满朝文武只听得御座上方传来皇帝低低的声音:“准瑞亲王郑溶所奏。着瑞亲王郑溶为送亲使,于本月二十日护送仁孝长公主出京。”
郑溶叩头下去:“儿臣领旨。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眼前人
七月二十日。仁孝长公主大婚之日。
择选吉日之后,西凉使节送来的聘礼箱笼如同流水马龙一般源源不断的送入长公主的寝宫中,各式绣缎绣品,金银玉器,古玩奇物,彰显着西凉对这次缔结姻缡的无比重视,皇帝也特地将位于京郊的皇家别院赐予长公主为公主府,修缮一新的公主府内香樨琼脂,飞红滴翠,极尽奢华。
长公主大婚七日之前,京城全城洒水净道,黄土铺路,树缠绣带,花繁锦簇,至大婚三日之前,大红绣凤织锦一路从大内公主寝宫玉阶之前铺陈至城外的高台之上,耀眼夺目的红色逶迤延绵数里。
大婚当日,吉时一到,黄钟大吕,礼乐齐鸣,皇城正南的广闻门缓缓洞开,御林军列队而出,墨黑铁甲铮然,旌旗招展翻飞。瑞亲王郑溶为送亲使节,身着吉服,手持符杖,玉带高冠,紫辔雕鞍,神色肃穆威严,坐下神骏昂扬非凡,瑞王身后华盖如云羽扇宝幡,仪仗煌煌,长公主的銮车从广闻门徐徐而出,八匹通身雪白的骏马矫健修长,宝盖上绣火焰云纹,四角四只振翅欲飞的描金凤凰口衔硕大的珍珠,光彩绝艳,下方缀鎏金铜铃,随着车驾缓缓前行发出清脆之声,直达天际。
观礼的百姓无不震慑于这至高的皇家威严,数万百姓跪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