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八年(四斗米)》第317章


“哎,却是没有想到,皇上虽然年纪小,却是懂得这驾驭之道。刚开始老夫还以为这皇上什么也不知道呢,后来觉着他是要摆脱那郑国舅,现下看来,怕是咱们这位新皇上,所图更大一些。辽镇兵丁刚被咱们一弄走,这位皇上就把锦衣卫的人调上来了,真真是掌握的好时机啊。皇上在这个岁数就有这样的心机,怕是咱们以后不好做了。”
“对啊,让人更想不到的是那魏和尚,这家伙可能真就是个带兵的料,你看看这才没几日,锦衣卫的人就让他弄成焕然一新的样子。我那日看了下,这些锦衣卫的番子,那气势却是丝毫不输给那些走了的辽镇兵丁啊,也就是手里拿着的是木棒子吧,要是长刀或是那火铳什么的,怕又是一支强军了。”
“哎呀,我说二位老大人,现下可不是感叹这些的时候啊,户部没银子了,我说两位老大人,咱的想想办法啊。这眼瞅着就要到了开饷的日子了,这要是拿不出银钱,下边那些官员,可是都要找我方某人来要账的。天知道那些辽镇丘八竟然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黑了本官的钱,竟然还一点不怕的样子,这个场子,本官早晚要找回来!”
“哎,你呀,就盯着眼前那点银钱。这都好说,没钱了,那就加税呗,先前先皇在的时候,就问过我等,只不过那时候没人敢提这加税的事,结果由着先帝四处派人征收。现下既然已经没了银子,那就加税,再简单不过了。”
方从哲看到沈一贯和王锡爵丝毫不对他所说的户部没钱问题发愁,反倒是算计起那新上任的皇帝后,便没了多大耐心了,马上跟这两个人说起这事来。结果王锡爵一下子就把这事给解决了,简单,两个字,加税。
“哎呦喂,我的王阁老,即便是咱们加税,现下这银子也不能马上到咱们这库里头啊,可是这发饷钱的日子,别人可是不管你这些啊。你总不能说,再等等,再等等吧。我的意思是说,能不能从哪里马上弄到更多的银子,来解决现下这个马上要出现的问题。”
“若是这样,那也只有按照那郑国舅给咱们安排的道走了。”就在这个时候,沈一贯在一旁若有所思的说道。说这话的时候,他眼睛里仿佛有些迷惑,有些不解,但是又有些无奈。
“哦,那条道?”方从哲一听这话,马上跟着问道。毕竟,这可是能解决他的麻烦的手段,要马上打探清楚。
“哎,说起来,到还是那些人主动找到老夫的。老夫当时没有在意,先下看来,那些人那是早就有了消息了。户部府库里没有银钱了,但是咱们京师中可是有的是有钱人家。”
“哎呀,沈阁老,你不是想让我去学先帝那样,在各处加税吧,路上也设卡子,那我还不被众人给骂死。再说,新帝登基,这些可都是明着喊出来要取消的。”
“你看你,要不说你这性子还不够沉稳吗,当然不是跟先帝一样了,老夫说的是借。”沈一贯说完,颇有深意的用手撵着自己的胡子。
“借!跟谁借啊。总不能阁老让咱们几个一家拿出点银子凑足了这份子然后当饷钱发下去吧?”
“糊涂,咱们几个能凑几个钱出来。我说的借,指的是跟泰和号借钱。泰和号,知道吧。京师中现下是第一大钱庄。”
“啊!这不是和郑国泰借钱吗!这可使不得,这家伙老早就对咱们动歪心思了,怎么能和他借钱。与其如此,本馆还不如直接加税,皇上估计也是能通过咱们加税的,然后到时候跟诸位臣工通融一番,这事自然就过去了,何必来这一下子,这可是受人以把柄的事情啊。”方从哲实在是对这借钱很是忌讳。
“不错,老夫一开始也是这么琢磨的。但是你想一想,若是借的多了,是不是就是借债的成债主了,他郑国舅到时候能拿咱们有什么办法呢,这银钱是朝廷借的,又不是咱们几个借的,你们说对不对。”
“哎,对啊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要说起来,还是沈阁老看的远。嗯,对,那咱们就先借钱,看看他们家的反应。”
“借钱?老夫还真是没有听过。不过既然沈阁老这么有把握,那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老夫现下还是担心啊,老夫担心的还是咱们那位新皇帝啊,这心机可是不一般的大,竟然要先从控制锦衣卫入手。看来,他是一点也不输给先帝的。可惜了,先帝就这样去了,却是看不到皇上有这样的手腕啊。”王锡爵对于所谓的借钱,并没有什么深入的认识,但是他对于这所谓新皇帝的手段,却仍旧是颇为顾忌,忍不住叹息起来。
第三百一十四章上套
第三百一十四章上套
大明的历史,打从成祖皇帝后,就是士大夫和皇帝还有太监互相斗争的历史。士大夫们要求从皇帝那里拿来权利,然后由他们来治理这个天下。而这样做的结果偏偏又严重剥夺了皇权,所以皇帝便要用自己的亲信………太监,来对士大夫们展开攻击,从而获得自己该有的权利。他们互相争斗,士大夫们间或分成几个帮派,便是他们口中的党人了,然后时分时和,跟皇帝争斗着,而且越来越严重。没有人想着这个国家民族,即便有人想起,也是那么零星的几个,大部分士大夫,都是想着自家的利益,然后想着掌权,用这权利,来让自家获得更丰厚的利益。皇帝就这样跟他们斗着,双方就这么耗着华夏民族的元气,一直到把这元气耗干,然后让一个不起眼的蛮族占了便宜。那些文官们,要说起来,与人争斗的本领却是远远大于他们治国的本领的。即便到了万历朝出了个张居正,那也是昙花一现。而且他所谓的改革,也仅仅是形式上的而已,他一死,一切便又恢复到原来模样。他比宋时的王安石唯一胜过的一点,便是他当时有李太后的支持,同时那些将要被他革了命的士大夫们,没有太多的办法。而他如此强势的同时,也得罪了渐渐长成的万历皇帝。所以他的命运早就注定了,好在他死在万历皇帝亲征之前,不然,他早晚要栽在这万历皇帝的手中。
沈一贯、方从哲、王锡爵三人,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对于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和万历皇帝商议着来,他们没有多少新鲜的想法,也没有什么抱负,他们升官的目的,大概也仅限于封妻荫子,然后光宗耀祖了。再然后,便是藉此来保扶他们的家族。而且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家族命运和这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命运放到一起。
这样状态下的三个人,自然是对这金融方面的事情一无所知了,这一点从王锡爵的担忧当中就能看出来,他们担心更多的是权力的争斗,而对于这经济方面却基本形同白痴。更何况,那沈一贯原本就没有什么和这郑国泰斗争到底的意思,好歹之前大家也是关系不错的,他更希望这郑国舅知难而退。因此,对于这借款,他反倒是认为这是那郑国舅的一个示好的信号。敢把钱借给官家,在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们来看,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傻×了。之所以方从哲还很小心,完全是因为他更多的是从商人角度去考虑,而忘了自己的身份,一个朝廷的官员。这个时代的法律,都是他们这些士大夫说了算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很容易的便上了魏刚给他们设的套了。他们当然没有去深层次的考虑这背后接踵而来的事情,他们只是用他们惯有的思维方式,惯有的手法来想这件事的。
于是,朝廷的户部终于成功的从泰和钱庄里借来了五十万两白银。魏刚后来听说后,还觉着他们借的少了。不过郑国舅却委实没有了底气一阵子,后来还是魏刚好一顿安慰,才让这郑国舅沉住气。
当然这是有代价的,不过泰和号没有提什么更多的要求,像放那羊羔儿息的事情,泰和号就没有干出来,那样的话,是个人都知道这是明白着的欺诈。泰和号从户部那里取得的权利是铸币,没错,铸银币,从此大明天下,都开始用泰和好发行的银币。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泰和钱庄,或者说泰和银行,这个词应该是人类进入到近代后才有的标志,已经拥有了在大明国土内发行货币的权利。而在之前,这项权利一直是户部和各地官府衙门才有的权利。除了这铸币的权利外,借钱的利息也是有的,只不过实在过低,让借钱的沈一贯并没有怎么在意。
紧接着让沈一贯高兴的是,皇帝竟然也答应他们加税的要求了。这个要求,在万历皇帝当政的时候,可是并没有被通过的。当然,那时候户部还不怎么紧吧,即便皇帝四处用兵,户部也是能撑上一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