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司马家[全三册]》第149章


如此写法,这封信石勒当然不能给他发,但刘曜拒绝顺从,石勒派人去劝也没用,道理其实很简单,前赵失去了刘曜,其他人是玩不转的,灭亡是迟早的事。但石勒左等右等,迟迟没见到刘曜低头,不禁大喝道:“这老小子居然敢玩我!”他一怒之下降低了刘曜牢房的等级,之后便是一降再降,待到不能再降的时候,石勒杀了刘曜。九个月后,石虎在义渠(今甘肃庆阳西南)大败刘胤,乘势进军长安,俘虏刘熙和文武百官,前赵灭亡。历史上通常把前赵和刘渊的汉赵国算在一起,亦称“汉赵”,汉赵自公元304年立国,329年被后赵灭亡,传五帝,凡26年,可谓昙花一现。
石勒终于将自己的帝国形成了规模,后赵真正成为了北方地区一个超级强盛的国家,在各个方面,石勒都赚大了。平定雍州之地后,后赵的版图扩张了近两倍,此时的后赵,西接吐谷浑和凉州;东临大海;北达蓟城,与慕容氏为邻;南抵长江,和东晋隔江相望——石勒已经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为了保持帝国西部的稳定,石勒任命羌氐二部首领蒲洪、姚弋仲治理雍秦之地。另外,石勒为防止当地少数民族作乱,迁十余万羌氐民众到司冀二州,此举也是为了促进后赵腹地的经济建设。还有一个小尾巴,刘胤,此人是刘曜的儿子,国家灭亡后,他跑到了江州,试图恢复前赵的社稷。当然,这只是刘胤为敛财而编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他逃到江州之后,开始跟当地人做生意,赚了数以百万钱。
在乱世当中,有钱是个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你有钱,对你眼红的人就多,说不定哪一天,脑袋搬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刘胤成了富豪之后,郭默率军来到了江州,此人大家还记得吧?从大业城突围出来后,郭默不敢回去,就率领一部分军队落草当了土匪,辗转多日,他终于到江州。郭默对刘胤这只秋后的蚂蚱很是反感,就乘他不备,率军突袭把他杀了,收降了他的部下,然后把刘胤的脑袋装在一个匣子里,命人送到建业。匣子里还有一封信,内容是请求做江州刺史,江州远离建业,郭默无非是想做土皇帝罢了。王导等人觉得他平贼有功,就给了他江州刺史的官衔(温峤已死,大权重新落到王导手中),陶侃却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他反问王导:“今天郭默请求做刺史,那明天请求做丞相呢?!”经陶侃一提醒,王导也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但郭默吞并刘胤的部众后,实力大增,已现尾大不掉之势,便只能日后再说了。
76 分配不均酿后患
有时候一个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大家反正都穷,为了同一个赚钱的目标,紧密团结,共同进取,但等到公司上市了,倒反而发生分配不均的内部矛盾。灭亡前赵后的第二年,石勒在群臣的一再劝说下,即皇帝位,一切礼节都按天子的待遇来——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亦是唯一一个奴隶兼文盲皇帝就此出炉。石勒是为数不多的完全靠着自己努力登上帝位的皇帝,他的民族——羯族,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民族,因他而在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石勒称帝后,照例是一番封赏,这里仅说明一下最猛的两人:首先是世子石宏,年仅十七岁的石宏被册封为太子,加骠骑大将军衔,都督中外诸军事,称大单于、秦王,其中每一个官衔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石虎,中山王、太尉、尚书令,没了。太尉,虚职;中山王,自石虎与哥哥团聚那时起就是了;尚书令,皇帝的文书,正六品。
团队分赃不均,这是常事,因为面对那么多的功臣,要想分得人人没意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石虎要和世子对比,这本来就不应该,但他认为石勒明明就是偏心!石虎随石勒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可全部官衔加起来都没娃娃石宏一个高。石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儿子石遂,差不多把一肚子苦水倒干净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待主上驾崩之后,石宏此种万不可留!”石勒并非不知,亲弟弟什么德行,他最清楚不过了,当刘琨把石虎送来的那一刻,他从石虎眼睛里看到了一丝预兆:此人将来必是祸患!当下便抽剑欲杀之,好在石母的苦苦阻拦,石虎才留下了一条小命。当年石虎只有十七岁,石勒虽然委以重任,但对这个弟弟的警惕之心,从未松懈。
历朝历代,皇帝平定天下后大杀功臣,其实是对这种忧虑的反应过度,但若放纵这种苗头的发展,给自己的后代留下祸根也不奇怪。虽然注定石勒不可能让石虎掌控国家大权,但他明知石虎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却没有及时清理门户,这就好比在龙椅下埋了一颗定时炸弹,石勒归天之日,即为炸弹的爆炸之时。无论如何,此时的后赵还是一派歌舞升平,大局初安,石勒大宴群臣,酒至酣处,石勒问谋士徐光:“朕可以与古代哪一类君主相比呢?”徐光想了想,说道:“陛下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远远在汉高祖之上,可与尧舜齐名,而后世没有一个能与陛下相比的!”石勒笑道:“爱卿言过其实了!人哪有不了解自己的,如果我遇到汉高祖,就向他称臣,与韩信、彭越等人比肩;假使遇到光武帝,就和他逐鹿中原,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大丈夫行事应当光明磊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万不可学曹孟德、司马仲达,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有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比如以前说到过的司马昭,在一切准备妥当打算当皇帝时,突然病逝了,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而石勒就运气多了,及时当上了皇帝。他在称帝后的第二年,身染重疾,于当年七月病逝,谥号明帝,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唯一遗憾是没能统一中国。可能是因为石勒出身低下,且不是中原正统,清朝学者王夫之评价他:“石勒起明堂、辟雍、灵台,拓跋宏修礼乐、立明堂,皆是也。败类之儒,鬻道统以教之窃,而君臣自绝于天。故勒之子姓,骈戮于冉闵;元氏之苗裔,至高齐而无噍类;天之不可欺也,如是其赫赫哉!”古代的正统观念非常浓重,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石勒乃一介蛮夷,而且间接灭亡了西晋,被后世冠以“窃国者”之名也就理所当然了。石勒生逢乱世,从奴隶的奴隶一步步走到今天,统一中国北方地区,在后赵政权的统治下,北方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石勒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其采取的一系列治国方略,也很值得后世效仿。
在石勒病重期间,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因为他是皇帝,他的一举一动,是生是死都关系到国运,尤其是石虎,对此加以数倍的关注。石勒的病床旁边常常仅有石虎一人,石虎怕哥哥做出于己不利的事,比如拿他陪葬之类的。因此派亲信全面接管了皇宫,连皇后都不能见,石虎还假借诏命,召回了在外领兵的石宏和石堪。令石虎大惊的是,哥哥的病居然回光返照了!看来石勒一时半会儿死不了,趁石虎放松宫禁的时候,石宏见到了父亲,石勒非常生气:“不是让你在外戍边吗?怎么回来了?”石虎急忙说:“恐怕有人矫诏,我一定查出矫诏之人,太子既然没有得到诏命,那就回去吧!”话是这么说,石虎当然不会放走石宏,但石勒的病情好转只是回光返照,不久后,御驾归天,石宏接管的将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大帝国。
77 后赵开启石虎时代
石勒一死,后赵的一切都落到了石虎的手里,石虎成了真正的掌权者,其他所有人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太子石宏连父亲的遗体都没能见到,此时的石虎,对兄长的不满终于得以宣泄,他把石勒的尸体简单装殓后,找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埋了。你活着,我不能拿你怎么样,但你现在死了,我要让你不得好死!老老实实地以一个奴隶的身份腐烂吧!群臣朝空棺材拜了几拜后,把“石勒”埋葬于高平陵,高平陵在今河南洛阳汝县,地面建筑尚存,后世并没有发现石勒墓遗址,史学家对于石勒墓的地点也是众说纷纭。石宏非常忌惮这位叔父,他以才能低下为由,请求让位于石虎,石宏温文尔雅,汉化程度很高,皇帝一职完全可以胜任,他这么做只是想保命而已。没想到石虎并不接受,他说:“国君去世,太子即位,理所当然,如果你真的不能胜任,自有扭转乾坤之人,现在谈这些为时尚早。”石宏只好战战兢兢地穿上了龙袍,石宏不知道,明年的这个时候,他身上的龙袍将会变成寿衣。
石宏虽然勉强继位了,但面对强悍的叔叔石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