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木林)》第1458章


朝廷的行政效率底下,军队战斗力下降,对国家的控制力也不足,因此一但暴发农民起义,往往都是振臂一呼,天下响应,遍地烽烟,声势浩大,可以动摇王朝的基础。
但在王朝建立之初,相对来说社会矛盾较为缓利,行政效率也高,政治也比较清明,因此暴发农民起义的概率极底,发生的叛乱一是因为新朝建立之后的权力分配不平衡,也就是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再有一种就是前朝的遗民还盼想复避,但由于民心乱后思治,这些叛乱行动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和支持,也就难以成功。
而且新帝国建立之后,制定的税赋并不高,全国的大部份地区都有大量的空置土地,而且国力正在上升期间,虽然不排除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着一些地方官员行政不公、民众对帝国有所怨言,但商毅也还是有充份自信,在大范围以内,自己的统治还是很得人心的,因此这一次辽东的叛乱,确实只是一小批清廷的遗老遗少,不甘清廷的灭亡,企图复避,根本不可能得到广泛的响应,就是在辽东地区,除了少数满州贵族之外,绝大部份的民众都不会支持,因为在辽东地区,仍然还是以汉族人口居多。
因此商毅才认为,并没有必要对这一场叛乱行为大作紧张,过于重视,更没有必要因为这一次叛乱影响到东北边境的战斗,而且以现在中华军的兵力、实力和国家的财力物力,也完全可以应付二到三场局部地区的战争,而现在不管是出于什么样原因,内阁的意见也基本得到了统一,就是不在调童大勇的人马回兵了,其实也就是同时开避两个战场,于是商毅也点了点头,道:“北京军区还要震慑蒙古各盟,我看就从山东军区抽一个军去辽东吧!”
从内阁大臣也都纷纷点头称是,毕竟现在出征日本的军队都已经回来了,山东军区只有一个师驻守在九州岛岛,因此兵力是足够的,完全可以援助辽东地区。
于是内阁会议就这样决定下来,王夫之也立刻让国防部下令,命山东军区出兵。
————————————
内阁的决议,童大勇是直到这次中俄战争结束之后才知道,这时他正带领着人马,赶奔东北的边境,这时正值五月的时候,那怕是在极北的地区,现在也是艳阳高照,绿树成荫,但又不觉炎热,因此正是出兵的大好时候。
童大勇带领着一个师、一个骑兵旅从沈阳出发之后,一路北行,渡过了松花江,翻过小兴安岭,然后沿着黑龙江一路向西进,在十四天之后,到达了雅克萨城,与黑龙江的驻军汇合。
这时中俄两国正各自占据着雅克萨城和尼布楚城,进行对持。
在失去了雅克萨城和呼玛尓城之后,俄罗斯在远东的驻点只剩下尼布楚城,因此这一次俄罗斯从莫斯科发来的援军有七千余人,绝大部份都是哥萨克人,并且任命主将巴什科夫为黑龙江督军兼任尼布楚总督,付责整个远东地区的事务,实际就相当于俄罗斯在远东的代理人。
在赶到尼布楚城的途中,巴什科夫又沿途招集了两千余名哥萨克士兵,与尼布楚城的主将捷潘诺夫合兵之后,总计兵力有一万二千左右,其中约有一万多都是骑兵,因为哥萨克其实是一个多民族综合的游牧渔猎部族,基本人人都自备马匹,这一点和蒙古、满族都很相似。
但其中只有约一万人装备了火枪,而且有约三千多支是火绳枪,其余的燧发枪也大多都是老式的转轮打火式的燧发枪,因为现在俄罗斯人虽然悍勇善战,但整体的国力并不强,而且经济文化都还十分落后,制造工艺也不高,因此尽管俄军也走向了近代军队,但使用的武器还是十分落后,使用的火枪致少要比欧州先进国家落后一代的时间,而作战的方式,仍然还是传统的冷兵器战术。
在这段时间里,中华军在不断打听俄军的情况,但同样的俄军也在打探中华军、中国的情况,因为哥克斯人中也有一部份是蒙古人,并且和外蒙各部有一些交易贸易来往,因此也多多少少打听到一些中国现在的情况,知道中国刚刚经过了王朝的更替,而且中国的海外贸易也十分发达,居说中国的商船己经开到了欧州,这种说法巴什科夫从莫斯科出发的时候到也听到过一些,据一些来自于西欧的商人说,东方的中国确实派出了一支船队,到达欧州访问,并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只不过巴什科夫当时只当的奇闻趣事,并没有太在意。
当然巴什科夫关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中国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因此到达了尼布楚城之后,巴什科夫也向尼布楚城的主将捷潘诺夫详细的打听中华军的情况。
虽然和另一时空的雅克萨之战,俄军的兵力己扩大了五六倍,但捷潘诺夫对援军的数量仍然很不满意,因为从俄军打探的结果看,中华军在黑龙江地区的驻军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加上地方民团的兵力,总计可以达到一万七八千左右,而且全部都装配了火枪,就连民团都是用的燧发枪,因此现在俄军的兵力仍然不足以与中华军相抗衡。
听了捷潘诺夫的介绍之后,巴什科夫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看了几支从民团那里缴获来的火枪之后,巴什科夫也不得承认,这支火枪确实十分精巧、实用,比俄军使用的火枪要强得太多了,如果说中国己经奢侈到连民团都可以使用这种火枪了,且不说中国士兵的个人战斗力如果,但绝对不好对付。
其实捷潘诺夫还藏了不少私,没吿诉巴什科夫中华军正规军使用的火枪打得极远,而且炮火的火力很猛,怕把巴什科夫给吓着。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二六章 中俄之战(二)
尽管捷潘诺夫并没有将中华军的全部情况都全盘托出,但就是这样,巴什科夫也不敢轻易向雅克萨城发动进攻,因为中华军的战斗力也有些超出了巴什科夫的预料,因此也决定先立足于守住尼布楚城。
首先是把城守好,然后不断的派出二三百人的小股骑兵,到雅克萨城附近的村落、庄镇去骚扰、劫掳,试探中华军的实际战斗力,另外也是抢一些粮食、物资和钱财,因为俄罗斯是不向尼布楚城的军队提供后勤补充和军饷,一切都只能自己自足,而俄军当然是不可能在尼布楚城开荒种地,最好的办法就是抢了。
而中华军在黑龙江流域的驻军虽然要比俄军多,但因为防御的地区太广,在雅克萨城里驻守的兵力只有一个师、和一个骑兵团,因此也不敢轻易主动向尼布楚城发动进攻,不过对俄军的袭扰,中华军也毫不示弱,也将军队分散成以连为单位,在雅克萨城的周边一带巡视,保护当地的百姓。
雅克萨城、尼布楚城之间相隔约有三百多公里远,双方就在这一片广大的地区内展开了拉剧战。
在这段时间里,双方一共发生了十几场小规模的战斗,虽然结果互有胜负,但总体来看,中华军占了明显的优势,因为战场大多都靠近在雅克萨城一方,而且中华军在武器上明显要优于俄军,火枪不仅打得远,而且射速也要快得多,还有不少轻便的迫击炮,那怕是以步兵对骑兵,也丝毫不落下风,另外在雅克萨周边的村落也都组建了民团,基本可以自保,军民联手对抗俄军,当然要比俄军好得多。
不过俄军是全骑兵,一但战局不利,就可以立刻逃走,而且有时候也能一个奇袭,打中华军一个措手不及,因此也并不是全无还手之力。
从俄军的援军到达尼布楚城,一直到童大勇的大军赶到雅克萨城的这段时间里,中华军总计歼灭了俄军七百三十五人,俘虏八十二人,而自身阵亡、失踪四百五十五人,伤二百三十七人,从战果上看,中华军确实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而童大勇的人马到达雅克萨城之后,中华军在黑龙江流域的一带地区已经集结了两个步兵师、二个骑兵旅,总计约三万二千兵力,各种船只二百余艘,另外还可以抽调地方民团兵力三到五千人,这一带居民的民风其实也非常的悍勇,而且经过中华军进一年多的军事训练,实际的战斗力并不差,只是缺少组织和大军团作战斗经验。
中华军的实际兵力,己经超过了俄军三倍,因此童大勇也决定,主动出兵,向尼布楚城发动进攻。
现在尼布楚城是俄罗斯在远东南部地区的唯一驻点,一但攻克了尼布楚城,那么俄军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内都没有任何驻点,中国基本可以保证从贝加尔湖到大兴安山、以及外兴安岭东南地区的安全,因此这一次出兵进攻尼布楚城,童大勇也是志在必得,出动一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另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