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聊天群》第1131章


信牧撕芏嗾掌颂焓∧潜撸⑶腋郊恿苏绞碌募虻ゾ徒峁?br /> 而此时,杨嗣昌正在和满桂商议来年的战事,感觉有点棘手。就听他对满桂说道:“西边,实在太远了点,我们对那边的情况,了解得并不多。可是,那边却有熟悉我们大明的存在,至少喀尔喀部族的人,对我们大明的了解就比较多。按照皇上的意思,明年就要出征,你可有把握?”
“大人放心,我大明之强大,前所未有。”满桂倒是有信心地回答道,“末将从小兵干起,军中什么情况没见过。如今我们大明军队的士气、装备和奖惩,管他什么样的敌人,末将都相信,不会是我大明的对手!”
听他这么一说,杨嗣昌的担心,便稍微好了一点。毕竟满桂确实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从小兵一路升到总兵,再封伯爵,他的功劳,都是实打实地军功来的。
他正想着,满桂却是眉头一皱又道:“不过大人所说也是有理,敌情不明,多少对我军明年的攻势会有影响!之前派出的夜不收,应该能带回来一些消息!”
杨嗣昌听到这个,不由得摇头说道:“本官都想不明白,为何皇上如此看重那个李定国,竟然要本官好好培养他!这次西探军情,不知道能不能获得预想的消息!”
说到这里,他甚至都想着,该不会李定国是皇上在外面的私生子吧?但是,想想两个人的年龄,却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不管如何,反正皇上如此重视这个李定国,让他心中都有点嫉妒了。
满桂听了,倒是直爽地回答道:“这个小家伙也是个厉害的,对于打仗方面的事情,样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要是光说说的话,反正末将是说不过他的。等以后他多经历一些,年纪再大一些,我倒相信他将会是我大明的名将!”
“呀,就怕他只是个夸夸其谈的赵括而已!”杨嗣昌点评了一句,又皱眉叹道,“他能有消息直接禀告过来,可是,这些天来却是没有任何动静,让本官有点担心啊!”
说完之后,他便顺便进入聊天群去看看消息。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就刚好看到了李定国传回的消息。意料未及之下,一下愣在了那里。
这让一直看着他的满桂有点奇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顿时露出担心的神色,连忙叫道:“大人,怎么了?大人,该不会是派出去的夜不收都出事了吧?有几天没消息了?”
一连问了好几句,杨嗣昌才退出聊天群,一脸震惊地看着满桂道:“李定国有消息了!”
“没事吧?”满桂一见,有点担心地问了一句。
“有事,有天大的事!”杨嗣昌依旧满脸震惊之中,回答满桂的问话道,“没想到他的胆子竟然那么大,就他那八百骑而已,就主动进攻喀尔喀族的上万多部族……”
“什么?”满桂一听,吓了一跳,大声道,“怎么这么莽撞?比我还胆大包天!那怎么样?逃出来没有?”
杨嗣昌到现在都还不敢相信,不过也亏了是有图片,他再三确认是真的,可还是难以置信地回答道:“不用逃,他是打赢了。自伪汗诺尔布一下,一共三千多首级,其余喀尔喀族人,四散逃入荒原,也活不过几天。从此以后,就再无喀尔喀部族了。”
“什么?”满桂一听,又是吓了一大跳,简直不敢相信,重复说道:“李定国以八百骑军,竟然打败了诺尔布那剩下的一万多人马?这……这是真的么?”
“千真万确!他如今已带着诺尔布的首级,赶着缴获的牛马羊凯旋了。估计半个月之后,就能见到了。”杨嗣昌仿佛到了现在还没回过神来,说出的话,他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一样。
说完之后,又不得不感慨道:“都是十七岁而已,同样八百骑,一个破袭王庭,一个灭亡敌族,战果皆是辉煌,耀眼之极!真乃明之骠骑大将军,皇上慧眼如炬,本官不及也!”
此时此刻,杨嗣昌对崇祯皇帝的眼光,那是心服口服了。要知道,就连满桂这种从小兵升上来的大明将领,都没想过会有这事,或者说,这样的战果,就明一朝,又有谁能有?可是,皇上却相信李定国,有意培养他。正是因为有皇帝的这番栽培提拔,才十七岁的李定国,才能有机会,创造出大明对敌的伟大战绩。从此以后,后人提起骠骑大将军,怕也不会少了李定国的名字!
满桂听杨嗣昌确认的话后,同样非常地震惊,他稍微一想,便立刻抱拳向杨嗣昌请命道:“大人,末将愿领军西去接应!”
他坐不住了,恨不得此时就已经去到西边,见到李定国,问问他,这一仗到底是怎么打的,你年纪才这么一点,怎么就这么厉害?
经过这段时间的缓冲,杨嗣昌也稍微恢复了一点。听到满桂的请命,他稍微一想,便点点头说道:“此战对我大明来年西征,将有重大的意义。如今即将天寒地冻,又要驱赶缴获的牛马羊,确实不容易。那就由你去接应一下,也免得出什么意外。这场战事,一定要全须全尾地告终!”
满桂一听,立刻大声领命,然后,转身大步离去,风风火火地样子,似乎是一刻都不想等了。
杨嗣昌也没在意,而是立刻进入聊天群,他要向皇上恭喜。这个事情,不管怎么样,都是他麾下的大捷!
第1305章 带头作用
崇祯皇帝上线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便看到了李定国发的信息,还有杨嗣昌的马屁,顿时,他不由得大喜过望。第一时间,他就有一种名将养成的感觉。
李定国不愧是李定国,小小年纪竟然完成了一场经典战役,隐隐地已经有汉时骠骑大将军的影子了!不错,不错!自己以前对他的培养,值了!
崇祯皇帝非常欣喜,又得知杨嗣昌已经派出满桂前去接应,便对杨嗣昌的这个安排也很满意,回复表扬了下,而后,才私聊李定国,询问具体战况,又到了那里,感觉是安全的,这才放心下来。
欣喜过后,再稍微想了一会,崇祯皇帝便有了决定,立刻临时拉起一个聊天群,把在聊天群中的官员,不管职务大小,全都拉进一个临时群,而后就把李定国这一仗的具体经过和战果的对话,全部贴到群里,并把李定国所拍的现场照片也都转发了。
这么一来,顿时群里的文官武将等等,全都震惊了。
霍去病之所以会成为传说,成为中原王朝的骄傲,就是因为他的战绩几乎没有人能够复制。可是如今,就在自己生活的大明朝,竟然同样有一位十七岁的少年,领着八百骑,在极西之地消灭了上万敌人,而自身的损失,几乎就微不足道。这次的战事,只要知道霍去病的,无不把他们两人联系了起来。
诚然,李定国这一仗,可以说因为之前的影响,已经具备了一定胜仗的基础。比如喀尔喀部族的惊弓之鸟的心态,但是,如果换了其他人,未必有胆子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最终以少胜多,成就一场经典。
群里的人震惊之余,纷纷向崇祯皇帝恭喜,大明也有了一个骠骑大将军!
当然,不少人知道崇祯皇帝以前对李定国的超乎寻常的培养,因此,他们也纷纷拍皇上的马屁,慧眼识英雄,有了皇上的知遇之恩,才能有李定国的不凡战绩!
崇祯皇帝听得很高兴,这确实算是他心中的得意之作了。哪怕以后的史书,提起李定国这场战役的时候,必然也少不了要对他这个崇祯皇帝提上几笔。
如果说霍去病是天生将才,那李定国可是他崇祯皇帝培养出来的,至少有一点,在名将的养成上,他崇祯皇帝绝对要比汉武帝出力地多!
崇祯皇帝决定,对于这次的战事,对于李定国的事迹,一定要大力宣传。虽然不用像后世一样来个英雄全国巡回报告,可有厂卫系统,驿站系统,也已经有足够的传播途径了。
对于李定国的功劳,必须要重赏!
不过谈及这个的时候,就有人反对了,说李定国毕竟才十七岁而已,如果赏赐过重的话,怕会拔苗助长,不利于李定国的成长。
但是,崇祯皇帝没有听。他比其他任何官员都关注李定国,也就比其他人都要了解李定国。那是一个少年老成的家伙,有可能是因为少年时候的经历,远比一般少年要多尝过人生百态,因此要成熟地多。以崇祯皇帝对李定国的了解,必然不会因此而飘飘然!
而且,崇祯皇帝重赏李定国,也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要把李定国树立成军中的一个榜样。
李定国算是实际和理论,也就是战争磨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