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遥望)》第370章


上党的军民都表示同意,于是冯亭派人将上党地图送到赵国,进献给赵孝成王,上党十七城投降赵国!
赵孝成王一看到地图嘴都笑歪了,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今天掉到我家啦!
可是马上平阳君赵豹就劝说赵孝成王,无功不受禄,无故受降,恐怕这样是不吉利的。
的确不吉利,赵国要是收下上党,秦国还不得急眼?
赵孝成王此时根本听不进去劝告,那土地就和兴奋剂一样,烧的他头晕眼花,人家放着秦国不投降,偏要投降我们赵国,这怎么不是原因?
赵豹一看这位这智商,不说明白也不行啊,只得为赵孝成王详细分析道,秦国之所以攻陷野王城,那就是让上党成为孤地,不得不投降。秦国对上党志在必得,而且付出了努力,最后上党却投降了我们赵国,您想秦国能善罢甘休吗?冯亭之所以不投降秦国,就是要挑拨我们赵国和秦国发生战争啊!
可以说,赵豹是不为利益所动,看出冯亭居心的。可是赵孝成王根本听不进去,他召见平原君赵胜询问意见,该如何对待投降我们的上党?
平原君赵胜居然认同赵孝成王,说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上党十七城,这么好的事儿哪儿找去?
看来平原君的眼界还有提高的空间。
有了平原君的支持,赵孝成王觉得自己可以下决心了,他命令平原君率领五万兵马前往上党受降,封冯亭为华陵君,依然镇守上党,还赐给上党十七城的县令各三千户封地,官位世袭。
上党按照冯亭的心意投降了,可是冯亭却闭门哭泣,根本不和平原君见面。
平原君在门外苦劝,冯亭却哭着回答,自己有三不义,所以不能见平原君。第一,为主公守地没有力战到死;第二,擅自决定投降赵国;第三,卖主公之地换取富贵。
平原君听了这话也不由得感慨,冯亭果然是忠臣!
有很多时候,做决定是迫不得已,但是心里却根本不认同自己的做法。
平原君在冯亭门口苦侯三日,终于还是感动冯亭,打开门和自己相见。冯亭和平原君交割土地,但是坚决辞职,不能以此换取功名富贵。平原君好言相劝,你走了,那上党的百姓怎么办?
最终,冯亭还是留了下来,但是他到底没有接受赵国的册封。
在平原君临走的时候,冯亭说,虽然上党现在是赵国的了,但是秦国虎视眈眈,之前攻陷野王城,其实就是为了上党。所以请赵孝成王尽早发兵,为上党解除后顾之忧。
平原君将冯亭的建议带给了赵孝成王,但是赵孝成王接受投降是高兴的,让他对抗秦国?还真是没那么个胆量和想法。
赵孝成王日日欢歌艳舞,庆祝上党投降。而上党又面临秦军王龁的攻击,冯亭无奈,率领军民投奔赵国。
此时赵孝成王派出廉颇为大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增援上党,可惜晚来一步,上党已经为秦国所有,赵国和秦国的战争却拉开了序幕。
赵军在金门山下安营扎寨,而且是十来个营盘散列,如同天上星斗。廉颇对兵力进行了分配,命令冯亭率领一万军马驻守光狼城,命令都尉盖负、盖同率领二万军士驻守东西二鄣城,命令偏将赵茄刺探秦军动向。
赵茄率领五千兵马作为前哨刺探军情,出了长平关二十里地,正好遇到秦军的司马梗也来刺探赵军军情。两位同行一见面,赵茄就忘了自己作为探子的任务,他看司马梗人少,居然就和司马梗战作一团。不想没多久秦军的第二哨张唐又赶到此地,赵茄心慌意乱,被司马梗当场斩首,赵军被杀的大败而回。
廉颇听到赵茄失败的消息却根本没有生气,只是命令军士坚守不出,还命令大家掘地几丈深,并且要注入很多水。大家都不明白廉颇到底要做什么。
肯定不是建造游泳池。
王龁一看廉颇没有出征的意思,行,那我们秦军先动手!
秦军果然名不虚传,一举攻下东西二彰城,盖负、盖同全军覆没。
王龁乘胜追击,继续攻打光狼城。冯亭见势不妙,一路败走,一直逃到了廉颇的大营,还好廉颇收留了冯亭的残兵败将。
到目前为止,赵军出于全面失败之中。
可是面对秦军对金门山大营的围攻,廉颇的命令只有一个:不许出战!
任凭将士们恨的咬牙切齿,廉颇倒是云淡风轻,甚至下令,出战者即便胜利也要斩立决!
王龁几次挑战都吃了闭门羹,没奈何只能在距离金门山不远处安营扎寨。但是王龁也认同廉颇的作战思路,这的确是老将作风,非常持重,不可小觑。
偏将王陵献计给王龁,听说金门山有条流涧叫杨谷,这是我们两家取水的地方。妙在我们秦军占据西面,而水是从西往东流淌的。如果我们能够断了杨谷之水,没几天,喝不上水的赵军必定内乱,那时候我们就可以乘胜追击了。
王龁觉得这个计策很好,命令秦军马上实行,断了杨谷之水!
杨谷之水断了,但是赵军根本没有丝毫混乱。
当日廉颇命令赵军深挖沟壕,里面早就储藏了足够的饮用水,廉颇果然料事如神!
这一僵持就是三四个月,王龁见廉颇根本没有作战的意思,而赵军居然非常听从廉颇的命令,王龁很是头疼。没办法,王龁只能报告秦昭襄王目前的困境。
范睢听了这消息对秦昭襄王进行了分析,廉颇这么做就是知道我们秦国出征不利于持久战,他知道秦军实力雄厚,这是等着我们秦军自乱阵脚呢!此人不去,我们秦国不可能取得胜利。
秦昭襄王说,这么严重吗?那怎么样能除去廉颇呢?
范睢笑道,反间计,不过需要花费一些黄金。
黄金算什么?
秦昭襄王听了范睢的计划非常认可,当下命人拿来千金交给范睢,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办了。
范睢派人将黄金带到赵国,贿赂赵王左右,散布消息,说赵国只有马服君最厉害,听说他的儿子赵括比他还厉害呢!那廉颇到底是老了,如今和秦国作战,已经被消灭了三四万人马,听说坚守不出,坚持不了多久了,没几天就得投降秦军。
赵王早就知道赵茄失败的消息,也派出过几次使者催促廉颇出战,可是都被廉颇挡回来了。如今这谣言一起,赵王觉得,廉颇或许真的是老了,怯阵了!
赵王召见赵括,问他是否能够担任大将出战?
赵括骄傲的说,假如秦国派出武安君出战,那么可能臣得费一些手脚,不过区区王龁,根本不在话下。
赵王说此话怎讲呢?
赵括说,武安君战功赫赫,曾经在伊阙大败韩国和魏国,斩首二十四万;他又攻取魏国大小六十一城,攻打楚国,平定巫、黔,又大败魏国,斩首十三万,又攻打下韩国五城,灭赵将贾偃。武安君可以说是攻必克,战必胜啊!臣如果和武安君对阵,胜负各半,所以需要花费精力。但是王龁么,臣打他是秋风扫落叶!
看来赵括口气不小,对武安君的战功非常了解,但是是不是也同样了解武安君的战术呢?凭什么你就能打过王龁,还秋风扫落叶?谁是秋风,谁是落叶?
赵王听了这话非常兴奋,人才啊人才!
在没有经过试验的情况下,赵王赏赐赵括黄金财帛,又增兵二十万,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上将军,讨伐王龁。
赵括回家之后得意洋洋,可是他的母亲非常生气,你爹不是不让你带兵打仗吗?
赵括说,我也没说非要当上将军,关键是朝中也没有比我强的了啊!
赵括的母亲非常生气,更加担忧,立马上书赵王,赵括不能担任上将军!
第四十五章 长平之战
赵括狂妄自大,但是他的母亲偏偏不相信他,居然在他被任命为上将军的时候上书赵王,说赵括这个孩子啊,还真不是当将军的料。
天下哪儿有母亲说自己孩子不好的?
赵王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和赵括的母亲见面谈论此事。赵括的母亲非常坦率,说这事儿只要和他父亲赵奢比一比就知道了。赵奢为将,得到的赏赐不敢自专,都赏赐给他率领的军士,一旦国家有事需要出征,那赵奢是一心扑在国事上,根本不过问家事,打仗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是赵括呢?他当了将军,您赏赐的金子他全都拿回了家里,而且军士们看见赵括都很畏惧。赵奢临去世的时候还特别嘱咐,千万不能让赵括当将军,不然我们赵军必败无疑。所以您千万要另选其他人,赵括实在是不适合。
赵括的母亲可以说已经将赵括的弱点毫无保留的告诉了赵王,可惜赵王被赵括大口气的吹牛迷惑,多牛啊,武安君那都不是对手,王龁简直是玩儿一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