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遥望)》第384章


王贲领一支人马攻打壶关,王翦亲自攻打屯留。三地同时开始攻击,务必让樊於期不能互相救援。
而樊於期也告诉成矫,如今决战的时候到了,如果长子、壶关和屯留三地有一处失守,那么我们一定会被秦军剿灭的。
成矫一听哭了个稀里哗啦,一切就拜托将军了!
樊於期率领精兵万余人亲自迎战王翦,王翦佯装不敌,很快退入十里外的伏龙山。樊於期得胜回城,他没想到的是,随着他一起进城的,还有杨端和。
樊於期虽然胜利了,可是成矫还是非常担心,胜利是胜利了,可是王翦没走啊!
樊於期信心百倍,说明日一定生擒王翦,务必一鼓作气杀入咸阳,扶立您作秦王!
王翦在伏龙山埋伏之后,命令士卒不许出战,坚守不出。但是暗中他派出两万精兵增援恒齿奇和王贲。
樊於期几次挑战,无奈王翦根本不理会这茬。
樊於期觉得王翦是被自己打怕了,于是想分兵救援长子和壶关,还没等他下命令,已经有人报告,说长子和壶关已经被秦军攻下了!
樊於期大吃一惊,赶紧屯兵于屯留,让长安君成矫安心。而恒齿奇和王贲夺得长子、壶关之后,留下军士驻守,剩下的人马赶来支援王翦。明摆着王翦已经牵制了樊於期,就等着拿下屯留了。
王翦胸有成竹,忽然有人报告,说将军辛胜奉秦王之命前来劳军。原来辛胜此来一是奉秦王之命劳军,另外是转达秦王的命令,一定要生擒樊於期,手刃其人!
看来秦王为樊於期的檄文很是苦恼。
王翦笑着答应了辛胜,同时请辛胜率领五千人马前去挑战,却命令王贲、恒齿奇分别在城外左右埋伏,自己领大军准备攻城。
长安君成矫听到长子、壶关失守已经吓得魂不守舍,怎么害怕什么来什么呢?这可如何是好?长安君成矫派人召见樊於期商议,但是樊於期忙于防守没回去,而是转告长安君勿急,今晚如果决战失利,就和长安君出奔到燕国、赵国,联合诸侯,再来想办法。
其实樊於期果真没有智谋,当日出兵在外,凭着五万人马就想和吕不韦斗?如果攻击蒙骜,岂不是可以会和庞煖大败秦军?那时候出奔也是受欢迎的。如今已经败绩显露,为什么还不撤退,非要拼死一战呢?明摆着不是王翦的对手啊!
辛胜前来挑战,樊於期笑道,小卒子也来了!樊於期率领人马出战,没几个回合就杀的辛胜大败而回。樊於期趁胜追击,但是却遇到恒齿奇和王贲的伏兵,这下子换到樊於期被杀的吐血了。樊於期杀到城下,王翦早就有伏兵在此,樊於期奋力杀敌,好歹是撤回到了城内。这次换到王翦彻夜攻城不休,樊於期亲自在城楼防守查看。
屯留城里形势非常不乐观,杨端和趁机求见长安君。杨端和对长安君说,现在屯留孤城一座,难道还能和整个秦国抗衡吗?秦国是连六国都害怕的,难道您就这么有自信?
长安君成矫眼泪都要流了出来,这都是樊於期说的啊,说现在的大王不是先王之子,所以我才会这样,我本意不是如此啊!
杨端和趁机说,樊於期只不过是侥幸心理罢了,他发檄文,您看有响应的吗?如果城破,您该如何自处呢?
长安君说,那我出奔到燕国、赵国,行不行啊?
您都问敌人该怎么办了,您说行不行?
杨端和说,六国试问哪个不害怕秦国呢?您看合纵了多次,哪次成功了?如果您出奔到了别的国家,秦王一封书信,恐怕您还是被遣返回国的命运。
第十章 最小大使:甘罗
有勇无谋的樊於期遇到了胆小没注意的长安君,这谋逆的事业还真是难以进行。
杨端和成功瓦解了长安君仅存的一点点勇气,并且趁热打铁送上王翦的书信。
王翦在信里对长安君进行了简单说教,您这么尊贵的身份何苦如此胡闹呢?同时他也给长安君指出了一条明路:如果你能杀了樊於期,那大王还是能够宽恕你的。
杀了樊於期?杀了为了给自己鸣不平的樊於期?
如果说长安君没有谋逆的理由,那么樊於期更没有了。
生死关头,杀了樊於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长安君虽然苦恼,不忍心,但是又不能马上拒绝这个唯一的生路。长安君让杨端和等候一些时候,自己再做考虑。
第二天,樊於期找到长安君,如今这形势,人心惶惶,咱们还是出奔别的国家吧!
成矫苦笑道,我们出奔,别的国家能够收容我们吗?
樊於期说,各国都和秦国不对付,他们怎么会不收容我们呢?
即使出奔,秦王一封书信,这些国家也会将你们拱手献出的,到时候还是难逃一死。
杨端和的话梦魇一般回响在长安君的脑海里,樊於期看着长安君犹豫不决的样子还想劝告,但是有军士报告,秦军又开始了一次猛烈的攻击!樊於期只能先去应付秦军。
杨端和陪同长安君站在城头观看,只见樊於期力战秦军,果然骁勇过人。只可惜双拳难敌四手,军士士气不扬,樊於期逐渐落了下风,樊於期回马便叫开城门!
杨端和早在城头高叫道,长安君已经投降了,樊将军自便!城头上竖起一个降旗,长安君默默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原来刚才长安君的犹豫不决是有原因的,樊於期觉得自己心都凉了,他长叹一声,真是庶子不足与谋!樊於期是不会投降的,不管长安君是否对得起自己,他必须对得住自己。樊於期一个人杀出一条血路,而王翦等人由于秦王要生擒樊於期的命令所以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樊於期杀奔了燕国。
杨端和命令大开城门,迎接秦军。成矫被幽禁在了一所馆驿,辛胜前往咸阳报捷,同时请示如何发配长安君成矫。
太后脱簪为长安君成矫求情,而且吕不韦也为长安君求情。试问被长安君搞得绯闻满天飞的秦王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秦王命令将长安君成矫处死,而且所有跟随长安君叛乱的军士也一概处死,甚至连屯留的百姓都被迁移到了临洮。
大概此时,那些心中犹豫不决的军士包括长安君成矫都知道樊於期的正确了。
秦王切齿之恨尤不解,甚至发布命令,有人能活捉樊於期的,赏赐无座城池!
而长安君成矫听说了秦王的命令,在馆驿里自缢身亡。王翦还是将长安君成矫枭首示众,屯留百姓被迁徙一空。
谋逆需要的不止是勇气,还有智慧和能力,可惜樊於期虽然勇猛,但是长安君这几条是一条都不占,所以这场谋逆毫无悬念的被剿灭了。
秦王嬴政这时候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经过长安君叛乱一事,他的果敢表露无遗。而且秦王嬴政从此凡事都自己做主,既然平定了长安君,紧接着秦王嬴政就决定讨伐赵国,为蒙骜报仇!
刚成君蔡泽为秦王嬴政分析道,燕国和赵国经过几次战争,已经成了死敌了,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个矛盾加以利用,让燕国称臣,使得赵国孤立,那么讨伐赵国是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的。蔡泽还自荐出使燕国,完成这个任务。
秦王嬴政大喜,于是命令蔡泽即刻出使燕国。
蔡泽见到燕王也没留面子,直接说燕国也是一大强国,可是自从燕国和赵国发生冲突以来,第一次打仗,栗腹被杀;第二次作战,剧辛被斩,燕国如今反而要对赵国称臣。可是燕国联合赵国对抗秦国,就算能够成功,那不是给赵国解围吗?这样有利于贵国的发展吗?
蔡泽说的都对,但是他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说,那就是秦国对六国的兼并之心,从来没有改过。就这一条,就足够六国摒弃成见,联合抗秦了。
可是燕王能够两次逆时代潮流行事,说明他根本就没看清楚秦国的野心和局势发展。所以蔡泽一说,燕王立刻心碎不已,寡人怎么能愿意称臣呢?赵国,那是我们的死敌!这不是实力不行,打不过吗?
蔡泽一看燕王很配合,趁机说道,我们秦国现在也希望和别的国家搞好关系,如果您能和我们秦国搞好关系,这不是就牵制住赵国了?如果您有此意,可以派燕国世子去咸阳作人质,再让秦国的大臣作燕国的相国,那时候和秦国的关系一定迅猛发展,何愁打不过赵国?
和你们秦国搞好关系,就得又送世子去作人质,又任命你们的人作相国?怎么都是对你们秦国有利的地方呢?
可是燕王复仇心切,居然觉得蔡泽说的真是有道理极了。于是燕王派出世子丹到咸阳作人质,而且招聘一员秦国的大臣来燕国作相国。
吕不韦想任命张唐到燕国作相国,经过占卜之后,发现也很吉利。但是张唐自己不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