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第722章


徐世绩禀明身份之后,进入大营,在陛下营帐外等候召见。
有侍卫通传之后,罗昭云宣他入账叙话。
“臣徐世绩,叩见陛下。”徐世绩进入大帐内,跪地行君臣礼。
罗昭云淡淡一笑,和颜悦色道:“徐将军,免礼起身吧!”
徐世绩继续道“臣有一事,要向陛下请罪!”
“哦,何事?”
徐世绩有点汗颜道:“臣本布衣,落草为寇,加入瓦岗寨,遭李密猜忌,进退两难,是陛下招揽,破格提拔,委以重要,臣没念此,就感到皇恩浩荡,想要为国立功,不负陛下所托。但这次南征江淮,却屡次受挫,没有约束好先锋将军张峻,使之数万人中伏覆灭,又退败钟离城,被断了粮草后路,若非陛下星驰来援,这十万大军,恐怕都凶多吉少,作为南征的主帅,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而向陛下请罪。”
罗昭云看着徐世绩的表情,倒是真情实意在请罪,没有一丝作假演戏成分,点头道:“这次是你首次为帅,难免有一些失误,而且张峻冒进深入,也是贪功心切,违背了军令,与你责任不大。至于江淮军截断了粮道,消灭了你军水师,也是因为北方临时组建的水师无法抗衡江淮水师,前线虽然失利,作为主帅,你虽然有责任,但是,许多客观因素摆在这里,并非完全汝之过错,朕能够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毕竟还是要追责的,罚你一年俸禄,官爵降一品秩,收回南征军主帅令,降为先锋元帅,带兵八万,进攻历阳郡,消灭那里的江淮军残余,清缴江都郡与历阳郡接壤之地的匪患,把江北之地,清剿干净,戴罪立功!”
徐世绩抬头,有些感激,虽说他被降薪降职了,但是,并没有重罚,而且有陛下御驾亲征,那南征元帅的职务自然要被收回的,他成为先锋军元帅,其实带领的依然是自己的兵马,只是换了称呼而已,也避开冲撞圣驾之名。
“多谢陛下开恩,臣这次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好!这回可以平身了吧!”罗昭云笑了笑,其实对徐世绩还是很信任的,比较在大唐史书上,可是有着徐世绩军事领域浓重一笔的。
大帐内内,只有杜如晦、萧瑀等良臣谋士,刚才几人在商议接下来的行军路线。
萧瑀这时开口道:“陛下,我们何时继续乘胜追击,渡江作战,拿下江南之地?还是利用杜伏威,来招降丹阳郡的残余势力?”
罗昭云摇了摇头,说道:“时机不成熟,这杜伏威虽然被我们俘虏了,但是江东的丹阳郡,是辅公拓的地盘,虽然名义上辅公拓是杜伏威的副手和属下,但这一两年来,二人划江而治,各自经营自己的地盘,彼此有了猜忌和隔阂,即便我们抓住杜伏威来要挟,其实对丹阳郡辅公拓而言,毫无用处,他们未必在乎杜伏威的死活,也不会听从他的话。”
“那杜伏威岂不是没有什么作用了?”萧瑀不禁有些失望。
徐世绩、杜如晦等人也都如此想法,觉得杜伏威留着用处不大,接下来唯有强攻丹阳郡,渡江作战一条路了。
罗昭云微笑道:“也并非全无用处,可以派去江南,去游说辅公拓,哪怕没有大效果,也能瓦解丹阳郡的斗志,他们内部观点相左,就会分割成两派,主战与主和,这种分歧存在,会减少我军渡江作战的抵抗力。”
徐世绩听到这里,心中忽然涌起一丝钦佩,暗想陛下对计谋和人心的把控,果然很厉害啊!
第1063章 进驻江都城
整军两日之后,彻底将江淮军吸收,清点过后,发现此次消灭了江淮军主力三万多人,俘虏了四万人,逃散和受伤也有数万人。
可以说,这次冒险截击,出其不意,大获全胜了。
杜伏威、王雄诞被俘,阚凌战死,闻人遂安、汪华也都在乱军在被杀了,其余江淮将领死伤数十人,损失惨重。
罗昭云当下命徐世绩,带兵六万精锐,直奔历阳郡,杜伏威的老巢而去。
缺少了杜伏威的驾驭坐镇,历阳郡的士卒望风而逃,根本就没有抵抗,因为消息已经传来,张善安等人提前一步感到,攻击了杜伏威的大本营,掠走了不少的金银财宝,同时将杜伏威可能战死的消息传开,历阳郡的江淮将士顿时逃散,有的渡江投奔辅公拓的势力去了。
当然,大部分的士卒留下,丢盔卸甲,又各自回乡下务农躲避战乱去了,也有人胆子大一些,等着大华朝廷军队赶过来,直接投诚。
等徐世绩带病进入历阳郡的时候,每座城池,根本就没有强攻,兵不血刃夺得,甚至城内的富户、乡绅们,主动迎出城外,欢迎朝廷军队到来。
只有归顺了朝廷,这些乡绅、富户、大豪族们,才觉得更加安全,不用经常被地方诸侯、乱军势力欺压、抢夺。
另一边,罗昭云带着十五万大军,开始向江都城进发。
沿途经过清流城的时候,派人招降西门君仪夫妇,由于朝廷的兵马太多,加上场外张镇州的兵马,以及江淮降军,足有二十万众。
要攻城的话,使用黑火药利器,二十万兵马猛攻,清流城的两万守卒,根本就无法抵挡。
再者,西门君仪夫妇得知杜伏威被俘,就困在大华军营中,二人也没有了继续反抗的意义。
连他们的首领都被抓了,他们负隅顽抗,与城池共存亡,完全没有必要了。
城门开启,西门君仪夫妇,带着城内士卒,卸甲兵刃,空手出城投降。
罗昭云微微点头,派人先将西门君仪夫妇和江淮将佐都收押,听候发落,暂时还信不过这些叛军将领,但也没有杀头,等以后收揽,当务之急,先到江都郡落脚,然后指定渡江作战计划,安定淮南和江都郡,促进朝廷与江淮地方的融合。
罗昭云说道:“张将军,你带着本部人马,就驻守在清流城吧,此地的位置重要,北临淮水,西扼钟离,东连江都城,南凭长江案,在此屯兵,很有必要。”
张镇州拱手道:“臣尊陛下圣意,在此镇守,不让此地生乱。”
“那就好!”
大军继续进发,直抵江都城。
自从罗昭云穿越之后,在大隋生活这些年,他还没有来过江都城(扬州)。
江南水乡之地,在隋代江都城是陪都,也是南方的一座大城,人口接近百万,经济较为发达,朝廷每年国库储存的米,大部分来自江淮与江南之地,所以,这里尤为重要。
当年杨广打算开凿运河,原因负责,一是为了拉近北方与江南的联系,促进交流。二是南方经济上升很快,占了国家税收的一大半,所以建造运河,有利于将南方的粮食运转到北方区。三是杨广在扬州做总管多年,在这里积累不少人脉和威望,对此感情深厚。
一个运河修建,意义重大,绝非演义中那样写的,只是杨广为了去江南游玩而已。
大军驻扎江都城内外,罗昭云带着文臣武将来到江都宫城,这里早已衰败,被乱军几次光临,里面已经没有了金银珠宝,连楼台和殿宇都破损了,水榭内长满了污草。
罗昭云看到这一幕,不自禁想到了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侯将相也好,宫廷皇室也罢,总有光环消失,历史谢幕的时候,留下的只是一些古迹残址,供给后人凭吊而已。
他亲手建立的大华朝廷,如果要长久传下去,罗昭云觉得身上肩负的重任,还有许多。
……
丹阳郡,江宁城。
张善安、沈法兴、陈栋等人带兵来到丹阳郡,在城外驻扎,这几人带着亲信人马,进入江宁城,要与辅公拓商议如何对抗长江北岸的大华军队。
一直以来,江淮军以杜伏威为首领,辅公拓为第二人物,随着势力做大,这两位昔日的生死之交,也因为权力分配等问题,产生了间隙。
当辅公拓从张善安等人口中,得知杜伏威所率的江淮军大败的时候,竟然没有多少感觉,反而觉得,江淮军以后以他为尊了。
辅公拓的身边,也有一位能掐会算、出谋划策的谋士左游仙,曾做过道士,后来返俗,与辅公拓交情很深,一直在他身后挑唆和使计,才有今日辅公拓在长江以南占地为王,不听杜伏威调遣的现状。
“左先生,目前张善安、沈法兴等人,已经带人进入江宁城内,我是强行收编了他们,还是合作方式,一起抗衡北方朝廷?”辅公拓拿不定主意,询问道。
左游仙沉思道:“大华势大,已经有了势不可挡的锐气,江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