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648章


虽然,李恪依旧挂职离去,但他的大都督还没有被解职,北衙诸将依旧称呼他的军职。再说,北衙的参谋军务司马基本都是陆军学院的学生,他们属于李恪心腹党一类的人,对李恪自然很尊重,才会用军职称呼他,表示李恪依旧是北衙的大都督。
“杜将军呢?”
李恪问道。
“杜将军被皇上召集到两仪殿商讨军务去了!”
一名军务司马说道。
“最近长安可有什么情况啊!”
李恪问道。
“大都督,皇上从北衙调集了左右卫、左右骁卫,共六万大军,准备出征高丽!”
这名军务司马继续回答道。
“南衙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李恪问道。
“南衙大军好像全部被征集,他们可是这次北征高丽的主力!”
这名军务司马说的话酸酸的,似乎很不愿意让南衙大军占了便宜,似乎又向在跟立刻诉苦。
“恩,你们忙吧!”
李恪淡淡一笑,李恪了北衙。
既然杜君绰去商议军情,那作为长安县令的许敬宗自然被召到了宫里,至于马周和孙伏伽等,李恪也没想过召他们去商议,他也只能悻悻回府。
李恪回到府中也是坐立不安,晚饭都没怎么好好的吃饭,就来到书房中思考李世民的举动。
这时,就见杨恩汇报,说许敬宗、杜君绰和马周等求见。
“让他们来书房!”
李恪回道。
半晌,就见马周、杜君绰和许敬宗三人走进了书房。
“参见殿下!”
“不用多礼,坐吧!”
李恪道。
等到三人落座,鹰卫奉上茶水,书房的门经闭,李恪这才问道,“关于长安城最近的情况,你们是怎么看的?”
“殿下——”
许敬宗第一个开口说道,“微臣总感觉到长安城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平静,可暗地似乎暗流涌动。”
“延族,你具体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李恪问道。
“因为,长安城这段时间太安静了,安静的可怕,安静的让人难以适应!”
许敬宗说道,“这就等于黎明前的黑暗或者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
“恩——”
李恪点头。
“殿下,皇上已经调动大军,想要征讨高丽,这次北衙出动六万大军,南衙十万新军全部出动,另外还有幽州两万铁骑,营州一万水军,总共大军将近二十万。”
杜君绰忧心的说道,“皇上这次突然下旨要北征高丽,而出动二十万大军,微臣实在是想不通啊!”
“你想不通什么?”
李恪淡淡的问道。
“高丽弹丸之地,皇上需要动用二十万大军吗?”
杜君绰不解的问道。
“二十万大军——哎!”
李恪轻声叹气,他很清楚历史上李世民北征高丽的结局,那是损兵折将,将数十万大军仍在了辽东战场上,直到高宗李治时才从表面上平定了高丽。可是,现在他能跟李世民这么说吗?他还能阻止得了李世民亲征吗?不能——肯定不能!
“殿下的意思是?”
马周心思活络,立即问道。
“二十大军胜高丽未必不可能,关键是要速战速决,二十万大军最大的问题还是粮草辎重!”
李恪淡淡的说道。
“那西北大战,我们不是也有二十万大军吗?”
杜君绰不解的问道。
“西北是大唐经营了好多年的地方,就光华州一个地方所囤积的粮食就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数月之需,再别说其他的地方了呢!再说,西北距离长安不远,关中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往华州。”
李恪侃侃而谈,“可是,辽东就不一样,大唐很少经验北方重镇,即便是幽州城,当年也只是当做对突厥作战的基地,更何况更为偏远的营州一线呢?还有,从关中腹地运送粮食到辽东,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还有,西北大军只要以北府精兵为主,以突厥大军和部分吐谷浑大军为辅,像这三支大军适于长途奔袭之战,他们所需军粮又有别于其他大军的粮食,只需要大袋的水,干牛肉和干粮就行,携带方便,运送也减少了人力物力。”
许敬宗补充道。
“所以,末将也很奇怪,皇上这次北征高丽,为什么不调动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并州黑骑军和重骑营,而却要动用训练不足缺乏实战的南衙新军呢?”
杜君绰不解的问道。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本王才不敢进宫全歼父皇!”
李恪说出了自己的忧心之处,“本王觉得这次父皇出征高丽,肯定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殿下,微臣倒是记得一件事情觉得很蹊跷!”
马周思量了一番,这才说道,“皇上决定北征是魏征上了《十思疏》之后的第二天。”
“这里面有什么文章吗?”
李恪疑惑道。
“殿下,皇上为什么决定北征高丽?大家心里都清楚,这肯定不止是皇上一个人的主意。”
马周分析道,“可是,皇上什么时候不下旨北征高丽,反而在魏征上书之后呢?”
“你是说——”
李恪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人利用了魏征?”
“不但利用了魏征,还利用了这次洛阳大雨,洛水冲了洛阳宫!”
马周肯定是回答。
李恪沉默了,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能利用别人的行为而为自己谋划,还能在大唐朝廷玩的很好的人只有长孙无忌一个人。
“这只老枭——”
李恪狠狠的骂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恪问道。
“将观其变,以静制动!”
马周不暇思索的说道,“延族说,最近长安城太平静,似乎暗流涌动,我想可能就是眼前的这个问题。”
“恩——”
李恪也是同意的点头。
第六百七十六章 本王该怎么办
时间有过了几天,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对高丽作战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等李世民一声令下,大军就可以开赴辽东。而在这个时候,李恪有幸参加了一次朝会,在朝会上他再次感受到了长孙无忌这只老枭的赤裸裸的阴谋。
因为,这次李世民御驾亲征,他身边伴随的大臣有南衙大将军薛万彻、千牛卫大将军李仙重、千牛卫将军蒙昭、幽州大都督程知节等,房玄龄和岑文本负责粮草的督运工作,而其他随行的人有褚遂良、杜淹等,就是少了长孙无忌和太子党一系的人,更加让李恪吃惊的是作为兵部尚书的侯君集竟然也留守长安。至于魏征留守长安,李恪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作为兵部尚书的侯君集留守长安,作为中书令的长孙无忌留守长安,这里面的问题值得深究。
早朝结束,李恪就回到了府中。静坐在书房中思量了很久,他还是没有想出为什么这次李世民御驾亲征会让侯君集留守长安呢?长孙无忌的留守,可以说成是辅佐太子李承乾管理朝政,可兵部尚书侯君集呢?
“殿下哥哥,该吃点东西了你!”
就在思量眉头紧皱,脑子里凌乱的时候,武媚娘不知何时走进了书房低声的说道。
自上次在扬州游玩,李恪前脚离开了扬州,武媚娘和阿史那云等后脚就回到了长安。
“媚娘,本王没胃口,你们去吃吧!”
李恪轻叹道。
“殿下哥哥有心事?”
武媚娘关切的问道。
“恩——”
李恪答应一声便不在言语。
“殿下哥哥可是为了父皇亲征之事苦恼?”
武媚娘继续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李恪突然抬头,凌厉的目光盯在了武媚娘的脸上。
“殿下哥哥——”
武媚娘看到李恪冰冷的目光,怯生生的说道,“你不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才回到长安的吗?现在局势不明朗,你发愁也是很正常的。媚娘什么都没打听,只是看到殿下愁眉苦脸的样子,做的猜测而已。”
“媚娘,那你倒是说说,你对这件事情判断呢?”
李恪语气缓和的说道,对于武媚娘的政治嗅觉,他一点都不怀疑,就然她能根据只言片语就能猜出自己的心事,李恪也想听听她的见解,顺便看看武媚娘的政治嗅觉究竟到底了一个什么样的恐怖程度。
“媚娘知道的不多,说的不对之处还望殿下哥哥不要生气呢!”
武媚娘道。
“你坐下说吧!”
李恪淡淡一笑道。
“恩——”
武媚娘落座,这才开口说道,“殿下哥哥,皇上在下旨北征高丽之前,大唐只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洛阳下大雨,洛河之水淹没了洛阳宫。我们先不说这里面的蹊跷之处,单就说洛阳宫,那是父皇在东都洛阳的行宫,可比长安城的太极殿,可因为一场大雨就被洛水淹没,这本身就预告了不吉之兆,父皇作为大唐的皇帝,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想法吗?”
“你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