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前不久的“一二一惨案”,3万昆明学生罢课游行反对内战,结果被军统特务炸死教师4人、打伤学生60余人。消息传遍全国,重庆、成都、上海、延安、遵义等地学生自发组织起来,通过游行的方式声援昆明学生,各行各业反对内战的呼声也更加高涨。
如今常凯申正带着宋美龄在北平视察,天安门城楼上还挂起了他的画像,等老蒋再回重庆就将接受美国特使的调停。
马歇尔已经亲自来到重庆,他的任务是调停国共内战,帮助中国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几年之后,国共两党都对马歇尔破口大骂。
共党认为:马歇尔的军事调停只是个幌子,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常凯申做内战准备,协助国党军队进犯解放区,并积极训练和装备国党部队,供给常凯申大量的军火和战略物资。
国党认为:国府误信了马歇尔的调停,将最精锐的国军开到东北,以至内地空虚,各战场都兵力薄弱,给予了共军以可趁之机。
(马歇尔:都是我的错咯?)
……
周赫煊没有直接坐船回家,而是沿朝天门码头去了一趟市区。他东走走西看看,来到一家米铺前随口问道:“你这里精米多少钱一斤?”
店伙计没认出是周神仙,应道:“精米四块二角一斤,先生要多少?”
“我就问问。”周赫煊笑着离开米铺。
物价回复的情况还很不错,周赫煊半年前离开重庆的时候,米价最高已经涨到五块多一斤,几个月就跌了五分之一。(顺便一提,抗战期间的征购政策最恐怖时,政府以1毛钱的米价从地主和农民手里收购稻谷,到市场上就变成了5块钱一斤大米。这就是为什么农民纷纷把土地还给周赫煊的原因。)
如果国民政府不出昏招,法币是可以慢慢恢复购买力的。在抗战胜利之初,国府拥有600万盎司黄金,9亿美元法币,接收日伪产业折合法币10万亿元,还有美国的剩余援华物资约值20亿美元。
这些钱完全可以用来整顿税务,平衡收支,抑制通货膨胀。
然而国民政府怎么做的呢?
首先,国府将汪伪政权发行的中储券与法币的兑换比值定为200:1,也就是说200中储券只能兑换1法币,严重低估了中储券的购买力,直接让沦陷区的老百姓资产缩水200倍。
沦陷区的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抗战胜利,然后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穷光蛋。
于是乎,中储券变成废纸,人们排队兑换法币,抗战大后方的法币疯狂流入沦陷区,导致大后方居然出现了法币不足的情况。
国民政府发现法币不足,顿时大喜,加班加点的赶印法币,大量法币充盈市场,造成物价再次飞涨。抗战时期没有彻底崩坏的法币,居然在抗战胜利后直接玩崩了。就拿首都南京来说,八个月内米价暴涨500多倍,法币已成废纸。
后来陈立夫总结国党失败原因,把锅都甩在宋子文头上,他说:“日本投降以后,收复地区人民自然欢迎使用法币,但财政当局宋子文竟规定200元伪币兑换1元法币……一个富有的人经过这场战争,他的财产贬值了几百倍,这不是替共党铺路吗?我们已替共党把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
没人知道宋子文当时是怎么想的。
周赫煊优哉游哉的在重庆街头闲逛着,临近傍晚才回到周公馆。
“明诚兄!”梁思成和林徽因就住在周公馆内。
二人是去年秋天来重庆的,梁思成专门送林徽因来大医院治病。历史上,医生对林徽因病情的判断是最多能活五年,几乎不可能看到新中国成立。
结果两年之后,林徽因吃到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这才有机会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由于有周赫煊提供的磺胺帮助,林徽因的病情要比历史上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多少,她已经瘦得不成人样。
见到这夫妻俩,周赫煊笑着拿出一箱药品说:“英国最新研发的特效药链霉素。”
“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梁思成又惊又喜。
“没错。”周赫煊又拿出注射器说,“肌肉注射,你先给徽因打一针吧。”
链霉素是瓦克斯曼和萨次发现的,萨次是瓦克斯曼的学生,并且是链霉素的主要发现者。瓦克斯曼忽悠学生萨次把专利交给学校,然后撇开萨次找学校分享专利权,随即又联系制药公司研发药品。
历史上,这款新药在1944年就通过了临床试验,并于1945年正式发售。
但现在却有些不同,萨次在知道自己上当后,立即联系周赫煊的皇家制药公司,只要帮他打赢官司就授权皇家制药厂生产。扯皮官司足足打了大半年,由于专利权所属不明,链霉素也被法院勒令暂时不准生产。
无奈之下,大家只能私下和解,由两家制药企业共同获得专利授权,而瓦克斯曼和萨次则各占有20%专利,剩下的60%专利归学校所有。
直到周赫煊离开英国的时候,链霉素都还没通过临床试验,足足在香港等了两个多月,港英军政府的官员终于把药品带过来。
现在链霉素在英国都没普及,中国人更是听都没听说过,林徽因提前两年用药估计能多活好几年。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结局
清晨。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正在花园散步,张乐怡、孟小冬等女则喝着早茶聊天。孩子们已经练完武术,背起书包走向江边,瞎子阿炳一如既往的拉着二胡。
朱国桢指挥佣人抬着两个大箱子下楼,路过花园的时候,梁思成笑问:“明诚兄这是在搬家呢?”
“一些资料。”周赫煊说。
“历史学术资料吗?”林徽因问。
周赫煊表情严肃道:“日本在中国犯下战争罪行的资料。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我就暗中让人搜集证据,十多年下来累计了两个大箱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就要开庭了,我给检察官们送去。”
梁思成和林徽因立即收起笑容,梁思成问:“我可以看看吗?”
“车上看吧,时间有些紧,向检察官下午就要坐船去上海。”周赫煊说。
两人从周公馆后大门出发,坐车前往向哲浚下榻的旅馆。向哲浚在抗战胜利后就举家去上海了,半个月前奉命返回重庆,与梅汝璈一起组建远东军事法庭的中国代表团。
梅汝璈担任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负责总揽全局。向哲浚担任东京审判的中国检察官,其中一个工作就是负责收集证据,这些资料给他是最合适的。
梁思成坐在车上,只看了几份资料就心情郁闷,闭上眼睛没有再说话。
很快到了观音桥那边,周赫煊在旅馆里找到了梅汝璈和向哲浚:“两位法官先生,东西送来了。”
“这些都是?”梅汝璈和向哲浚非常惊讶。
周赫煊介绍说:“资料分三种。第一种是文字资料,有报刊新闻、受害者口述内容、目击者口述内容;第二种是照片资料,附带文字说明和目击者证词;第三种是影像资料,同样附带了目击者证词。其中一小部分,还有证人的资料和签名。”
向哲浚激动道:“非常全面了,如果能找到证人出庭就更好!”
周赫煊说:“箱子里有200分钟的胶片,除了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外,我还录制了许多美国传教士及其家属的证词。这些美国证人大部分都还活着,你可以邀请他们出庭作证。他们不仅目睹了南京大屠杀,还目睹了上海、武汉、广州和南京地区的日军其他暴行。”
“太好了,太好了!”向哲浚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
东京审判的一项艰巨任务就是寻找证据,比寻找证据更困难的是寻找证人出庭。历史上,向哲浚走遍了沦陷区,历时两年之久,不但寻找到大量证据,还成功说服溥仪等人出庭作证。
周赫煊说:“这些资料都交给你们,但我有一个请求。”
梅汝璈道:“请讲。”
“审判结束后,我要所有审判记录和书稿文件的副本。”周赫煊说。
“没问题。”梅汝璈道。
历史上,向哲浚收集了两大箱审判记录和书稿文件,准备带回国内述职。结果国党忙着打内战,这些珍贵资料送交政府之后,居然放置在角落里无人问津,最后竟不知所踪。
这两大箱审判资料若在,以后日本人如果敢不承认侵华罪行,周赫煊随时都可以拿出来打脸。
向哲浚给箱子上了铁锁,让属下好生保管。接着,他和梅汝璈站在一起,齐刷刷地给周赫煊鞠躬致敬道:“周先生,我们谨代表全中国人民,感谢你做
小说推荐
-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 简介:重生民国.北伐一战,孤军偷袭显神威;进军济南,杀灭日寇振中华.中国第一支现代化陆军;中国第一支现代化海军;中国第一支现代化空军.统一全国,登陆日本,收复失地,打出国门;雪八国联军之耻,让中华民族永远林立于世界之巅.144422第一章 紧急受命,spn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第一章紧急受命“叮铃铃…叮
- 最新章:第839章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简介:重生到1906年的奉天盖州。作为盖州首富的儿子,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因为睡了盖州第一美女被父亲赶出盖州,到奉天巡防营当了个哨长,一段传奇经历就从这里开始了.23358第1章 恶少“尼玛,不是吧,跟我玩泰坦尼克号”排水量数万吨的大邮轮沉没在浩翰无边的大西洋,秦宇随着豪华邮轮一起沉没时,第一
- 最新章:第463章
- 文明之帝国崛起
- 作者:帝国咆哮1章 复活咔嚓,李立国将手中来之不易的54手枪上好弹夹,这把枪和几十发子弹是他用之前所有的积蓄好不容易从黑市弄到手的,他在简单的练习了一下如何开枪之后,将要在今天为自己家人的血仇来一个了断!李立国仔细的擦拭着手中的54手枪,目光平静的喃喃自语着“爸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今天我就要
- 最新章:第187章
- 民国之文豪
- 文案 穆琼穿回民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落魄少爷 穷得叮当响手上连一块银元都没有…这日子要怎么过 架空,跟真实历史无关,不出现任何历史人物 CP是傅蕴安,主攻~不要站错啊 内容标签 民国旧影 励志人生 爽文 逆袭 搜索关键字:主角:穆琼,傅蕴安 配角 其它:第1章 初到民国 逼仄的房间里充斥着浓重的中药
- 最新章:第388章
-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
- 作者:容默【文案【1】电气工程师林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了民国初年一位著名文豪的妻子 嫁给历史名人的林灯并不开心—她记得这位大文豪不仅看不上不识字的原配,还在外头找了个进步女青年公然同居。满世界的人还在为他们的爱情鼓掌,说他们打破了封建婚姻的桎梏 林灯:这大绿帽子谁爱戴谁戴吧,告辞 她托人找来文
- 最新章:第166章
- 民国大文豪
- 作者:薪越第一章我的室友徐至摩宿醉的感觉很难受,头痛欲裂。林子轩挣扎着起身,他想要喝杯水,口渴的厉害。他斜倚在墙上,睁开眼睛,看到的却不是往日熟悉的景象,这个房间里的摆设有些奇怪。整个房间有十几平米,靠墙的书架上摆放的大多是英文书籍,看起来像是经济学的著作,还有桌子上杂乱的纸张和钢笔,以及一叠墨黑色
- 最新章:第274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烽火之民兵崛起
- 简介:土匪来了,快叫钟二爷过来。日军来了,快叫钟二爷过来。伪军来了,快叫钟二爷过来。人们所说的钟二爷正在拿着机枪向前面的树林开枪。120358第1章 离开)1937年9月,日军大肆进攻我国北方。大风城国军警备部,一名胖子正慌乱的收拾行李准备逃跑。一名少校男子走到胖子面前敬个礼说“司令,我们不能撤退啊
- 重生之平民崛起
- 简介:如果命运弄人,人又能如何承受?陆成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活了半辈子。到头来,未婚妻嫁给了高富帅,医院体检得到了死亡通知书,最终一无所有。一朝重回少年时。强权难抗?好,他麻溜躺平。对大学有执念?上,他不择手段。这是一个曾经苦苦压抑自己的受,黑化以后没皮没脸没三观,人生一片顺利的故事。这是一个
- 最新章:第8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