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274章


这确实让人有些防不胜防。
本来徐文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沿海一带,从海上进攻着对大宋这边的游击战,还取得了一些成效。
比如他在黄琼布防的间隙,带着三千人在海上登陆,袭击了寿光县城附近的一些村庄,而且还攻下了一个比较大的镇子,得到了一定的钱财。
但是在李成的军队撤退之后,徐文的军队就变成了一只孤军,必须要撤回去,不然以他三千人的规模,万一在哪座城市被对方的大规模军队围住,到时候可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沂州之战开始时,伪齐的西路军孔彦舟麾下七万人,一路向着西南挺近,准备进攻陕西富平。
第四十二章 偷袭粮道
沂州之战开始时,伪齐的西路军孔彦舟麾下七万人,一路向着西南挺近,准备进攻陕西富平。如果说算上之前经过的富平之战,这已经是第三次这个地方进行交战。
在川陕自治是张俊的要求之下,整个陕西一代的七万余人马,其中刘锜和刘锡兄弟两个军队一万余人,布防在富平县城之中。
吴阶兄弟俩的三万人马,责布置在城外的平原上,和城池互为犄角。
折彦质麾下战斗力最强的一万五千余人的折家军,则在富平的附近作为机动力量,并没有给他布置明确的任务,不过他需要负担起骚扰对方后方粮路,并且在合适的时候,进攻对方大军的任务。
最后姚平仲了一万五千人,则布防在秦州一带,以免对方分兵攻击其他的地方。
孔彦舟降服于刘豫的麾下之后,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他也希望能够打一个漂亮仗,到时候让金国人看一看他的能力。
所以对于大宋这边如何分兵,他也是调查得比较清楚,至少作为原来大宋的将领,对于情报的重视程度比金国要强得多。
孔彦舟调集了一万五千相对比较孱弱的士卒,安排在了吴阶军营的对面,由这一万五千人对对方的三万人进行牵制。
这一万五千人,是作为兑子存在,他们并不需要跟对方真正的,去进行如何高强度的交手,他们只需要盯住对方,在自己这边攻城的时候,如果这三万人有任何出兵的迹象,他们也必须要跟对方进行对峙。
为了防备折彦质的折家军对于粮道的骚扰,孔彦舟派出六千精锐人马,在粮道必经之处,立起来两个寨子,作为粮草的中转,以防备折彦质可能的偷袭。
不过折彦质算得上是地头蛇,各处地形无比熟悉,他早就准备好了埋伏的地点,只不过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伪齐的军队展开进攻,而是在等着事先就已经商量好的那个时间点。
孔彦舟的大量人马,聚集在富平县城的前方,并且想要一次将富平县城给攻破,他为此还带来了非常多的各种攻城器械。
富平县城之后进入了非常艰苦的保卫战,当战斗开始三天之后,城内死伤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千人,这是残酷的战争,如果不是因为富平县城在之前,已经有了相对比较完善的防御体系,死的人还会更多。
就在这个时候,折彦质带着自己麾下的所有人马,在一处谷地之中,袭击了孔彦舟麾下的一支运粮的队伍,整整剿灭了对方三千人,并且缴获粮草数极多。
之后不知道为什么,粮草被劫的事情被孔彦舟的麾下大军知道,这引起了对于大军士气的打击。
孔彦舟的麾下基本上都是些山贼、土匪,这些人可以打顺风仗。只要知道有东西可以抢劫,他们会像发了疯一样,不过现在得到粮草被劫持的消息,就让他们有些不淡定了。
这一次来的时候,他们一共也就只带了十天的粮草。第一批粮草送过来之后,还能够多坚持两天。
但是第二批粮草被对方给劫持,还将他们派去保护粮道的人马杀掉了一半,这对于孔彦舟的手下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当自己这边的粮道受到袭击之后,孔彦舟多少也有些意外,因为他已经派出了六千人。以保护粮道的安全,没有想到折彦质还真的是敢于带兵袭击他的粮道,一次性就将这些人马消灭了一半,这使得他的用兵变得捉襟见肘。
如果说折彦质能够轻易的,将他麾下的三千精锐人马给剿灭掉的话,那么剩下的三千人马又能够起到多大的,对于粮道的保护作用,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孔彦舟无奈之下,只能够再次派出七千人马,而且每一次进行运粮的时候,都由剩下的一万人马一起出动,对方能够袭击他三千运粮队,难道说一万人也敢袭击吗。
自从孔彦舟麾下的运粮队,每次都出动万人护送之后,折彦质还真的是没有带人去劫粮,不过他趁着运粮队将粮食运走之后,袭击了对方在后方建立起来的,两个几乎没有什么人把守的山寨。
虽说袭击运粮队离开之后山寨,并没有能够抢到多少粮食,不过却实实在在地打击了对方的士气,之前被斩杀了三千人的运粮队,现在干脆后方的山寨都被烧,这样的消息传到孔彦舟麾下耳中的时候,他麾下的士卒都不知道自己这边的粮食,还能够支持多久。
虽说孔彦舟已经下令,自己麾下的将官跟士卒保证粮食供应,绝对不会缺少,不过这种已经于蔓延开来的恐慌心理,却并没有能够轻易的平定下去。
不过好在之后过万人的运粮队,一次次的往返于非常漫长的粮道,折彦质也再没有带人进行大规模的骚扰,孔彦舟的麾下至少能够保证粮食的供给,这样才将士卒们不安的情绪压制了下去。
不过从自己粮道被袭击了,孔彦舟也知道自己这一次,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取得什么,让金国人认可的像样成绩。
他本来也是作为牵制的一方出战,或许他本来有些期望,能够在富平得到一些成绩,不过既然不能够取得成绩,保证自己麾下人马的数量,也是很好的结果,这是他跟李成相同的想法。
之后孔彦舟再不急着进行攻城,那样他的麾下只会死得更多,这可不符合他现在的利益。
其实无论是之前李成,还是孔彦舟,又或者是其他的伪齐将领们,很多人现在心中都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保证自己的麾下能够保留下来大多数,之后好跪舔金国人的大腿。
其实大家已经都跟刘豫一样,对于伪齐没有太多的期望,反倒很多人希望能够投到金国人的麾下,那样他们的利益才能够得到最大化,对于他们来说,投靠到金国的麾下并不算什么,最多算是换了一个主子而已。
第四十三章 伪齐的中路大军
如果真的说到换主子的话,跟刘豫相比,金国显得更加的强大,至少他们认为投靠到金国,大宋之后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
孔彦舟不来进攻,刘锜和刘锡稍微放心了一些,至少他们麾下的士卒可以喘喘气,两边正式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对峙时期。
不过相比于李成,孔彦舟有更多的军事才能,所以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周围情况的警惕,情报工作也是每天都在派人进行搜集。
孔彦舟对于对方可能会发动的夜袭,或者是偷袭,都有着相应的戒备,所以如果想要像击败李成一样,通过偷袭的方式来击败孔彦舟,暂时是不可能做到的。
折彦质带着他的人马,有着更强的机动性,他本来想着在周围进行活动的时候,想办法找到对方防守的空子,将对方的人马调动起来,之后找机会各个击破。
但是孔彦舟的人马就像落地生根一样,在原地也没有任何的动作,紧守着自己的营寨,所以就算折彦质的人马再强,也不敢去攻击已经驻扎下来的数万人的大营。
在中间两路主力大军无功而返之后,孔彦舟才相对安然的,带着自己的人马回转伪齐的土地,而他所有的损失,也就是前几天攻城的时候损失掉的五千余人。
损失的人马之中,有两千余人还是在河北当地征招的普通的百姓,说白了也就是炮灰签军,他真正手下相对精锐士卒的损失,是被折彦质杀掉的三千运粮队。
手下还有着六万多人的孔彦舟,退回到伪齐境内的时候,也使得他在伪齐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巩固。
这样说或许您会觉得可笑,明明打了败仗,人数还变少了数千人,为什么地位还巩固了。
因为相对于其他几路大军的损失,孔彦舟更加的小心一些,所以他的损失是最小的,他的人数也自然相对的占比变高了。
中间的两路大军集结了将近三十余万人,其中一路由刘猊、王横代领,前来进攻大名府,王彦得到了情报之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