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等候)》第853章


而当四月底五月初,水师陆战队第二批在朝鲜登陆以后,大平军在朝鲜的兵力已有一万三千人马。等到五月末,当在夏季台风季节之前,大平军的第三批船队抓紧运兵而来,朝鲜的总兵力则是超过了二万。
如果在寻常的战局中。其实这样的漏洞也不算是什么,毕竟多尔衮也给多铎多派了兵力。并给予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一万五千清军对付二万水师陆战队,进攻可能不足,可是防守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可是这样的漏洞,当外界的战况一旦发生突变,必将会无限放大,甚至会给满清造成致命的危险,这也是多尔衮在战前没有想到的。
“轰轰轰——!”
一轮炮弹落在前方的地面上,反弹着不断向前,直到跳跃了七八次,才逐渐地停止了跳动。而在地面上,更是激起了一道道尘土。
“冲——!”
大平军的士兵推着一长排橹车,向前快速推进着。直到冲锋了五、六十步,才在尖锐的哨音中停止了脚步。
“扔——!”
指挥橹车冲锋的大平军军官们立刻发出了号令,从橹车后面扔出了上百颗掌心雷。而掌心雷是大平军的军械局,依照万人敌的原理缩小打造的,有着现代手榴弹的模样,不过在其中却填满了铁钉和火油,爆炸的效果却像是燃烧弹。
橹车前方又是一阵爆炸声,地面上也升起了一团团的火焰。等到火焰稍散,指挥的军官们又大声发令道:“杀——!”
先是一排火铳手从橹车后跳了出来,向着前方就是一排齐射。等到火铳手射击完毕,斧枪兵就组成三人一组的战斗小组,向着前方杀去,以此来掩护着身后的长枪兵列队。
“啹——!”
又是一阵尖锐的长哨声,冲锋向前的斧枪手连忙停止了脚步,向着橹车的方向跑了回来。他们立刻绕到已经列阵完毕的长枪手身后,在后排也开始列阵。而整个长枪阵开始跟随着鼓手的鼓击声,一步步地向前。
等到整个长枪方阵冲锋了一段距离。橹车后的骑兵也吹响了铜哨。待在橹车旁的士兵立刻就把橹车拉开了一条条通道,而骑兵也通过通道出列列阵,等到一排好阵形,他们就在骑兵军官的号令下,向着前方杀去。
……
以杨如松为首的一群大平军军官,都围在薛永利的身边,看着自己的部队在演习。他们都是神色紧张,生怕出现什么疏漏。直到一个个演习科目顺利完成,部队收操归队,这些军官们的神色才放松了下来。
“看起来已经成了模样了嘛!”看着大平军的演习,薛永利神情严肃地说道。
而一旁陪同薛永利观看演习的杨如松等将领,脸上立刻是露出了微笑。薛永利对部队的训练要求是相当严格,向来是不开口夸奖的。而且只要有错误,他向来是当众骂个狗血喷头,从来不给部下留有面子。而今天薛永利的话,其实已经是很高的褒奖了。这让一直抓着部队训练的杨如松等人,心中是欣喜不已。
“利爷!都已过了午时,便饭也已准备好。您用过饭以后,再离开吧!”杨如松笑着挽留道。
“不了!你就给我的随从们准备些干粮吧!”薛永利说道,“如果抓紧时间,还能赶到小赫那里。今晚上还要看看他们那里的夜训呢。这些天,安排在山海关前的探子们回报说:鞑子有异动,可能马上就要发生大战了。你这里也要警惕,防止鞑子的突袭。哎——!时间也太紧了,再有几个月,咱们就能再练出几万兵了。”
“是!利爷!”杨如松立刻答应了下来,接着他再次虚情假意地挽留道,“不过也不急着这一刻时间。饭菜都已备好,不吃也浪费,利爷您就赏个脸吧!”
“难道你们真的想要爷留下?”薛永利斜着眼,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杨如松问道。
杨如松被问得是哑口无言,接着就是一阵傻笑,而四周的军官们也都是笑作了一团。说实在话,薛永利如此严厉的态度,一直让部下们压力很大。所以没人想让薛永利长待在自己的部队。反而是吴世恭好说话很多,所以与将领们的关系就比较亲密。
“好了!”薛永利制止了众人的嬉笑,趁着送上干粮的时候,最后问杨如松道:“你们在训练演习中,还有些什么问题?”
杨如松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就是点掌心雷的时候太危险。这玩意是不错,扔出去以后杀伤力确实大。可就是点燃的时候却难以掌握,一不留神点到了火绳的顶端,很容易在自己手上炸起来。”
薛永利点点头,说道:“你所说的问题,很多部队训练时都已出现过,所以已经回报到军械所了。你爹已经答应:他们已经在改进,将在下一批拿出较安全的掌心雷。不过这时间,可能还有一、两个月,所以现在你也就克服一下吧!”
“可是我们镇已经烧伤十多个儿郎了?训练是不是缓一缓?”杨如松请示道。
“这训练和打仗,总会有风险。当年咱们还冒着头上的子弹进行骑兵训练呢。别娇惯坏了孩子们。不过小辛子那里有个工匠做了个投掷器,可以把掌心雷放在投掷器上点燃,安全许多,你派人去一次,想办法自己仿造一批。”薛永利说道。
“诺!”杨如松立刻答应道,接着他又对薛永利堆起了笑容,说道:“利爷!这些天儿郎们训练很辛苦……!”
薛永利一挥手,就阻止了杨如松继续说话:“停住了!跑到哪里都是这一套!我给你写张条子,等会儿你派人去军需那里跑一趟,给你一百头猪打打牙祭。”
“太少了吧!”杨如松立刻冤屈道。
“别装出这副委屈样!你小子就是个不会演戏的。话再多,给你减去五十头。到了哪里,哪里的人都是这副死皮赖脸的模样,都不知道你们这帮小子向谁学的。”薛永利嘲笑道。
“哈哈哈——!”四周立刻是爆发出一阵笑声。
第九百四十三章关外激战
天气是晴空万里,视线也好,看出去是一览无余。离山海关六、七里的一个小土坡后面,一个连的大平军骑兵正在下马歇息。
许多士兵都在给自己的战马喂黑豆和油条。有几位爱干净的,甚至拿出了马刷在梳理战马身上的毛。见到坡顶上几位依然警惕地看着山海关方向的同伴,没有发出任何警报,士兵们也就开始闲聊了起来。
“李连!怎么今天鞑子还不来啊?不会是前些天,俺们打得太狠了吧!”一位稚气未脱的年轻士兵问道。
“知道了!等他们出来,我就向你禀告一声?”那位李连长半开玩笑地回答道。引来四周的士兵一阵偷笑声。
“哪能呢!哪能呢!”那年轻士兵明显吃不消自己连长的玩笑,“俺就是想多杀敌!最好俺……最好俺们连都立个大功。”
“想跃龙门?”看着那位脸涨得通红的年轻士兵,李连长笑眯眯地说道,“看这情形,也快了,不过总得活着到战后。”
接着那位李连长,他对着自己的士兵大声吩咐道:“都要记住了!要完全按照平时练的去做,这样活下来的机会才会最高。估摸着大仗马上要打响了,我希望在战后,和所有的弟兄们一起喝酒!”
“诶!”士兵们纷纷点头答应道。
这一个多月以来,山海关前双方探骑之间的绞杀战是愈演愈烈。于是外出的探子也逐渐从单骑到双骑,接着是小队。而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连上百人了。
而这样规模的侦骑,就不仅仅是侦查情报了,他们往往要承担火力侦查的任务。如果在侦查的过程中。一旦遇上清军小股骑兵,大平军的侦骑连就要上去试试成色,以此来判断清军的主力是否已经到来?
而在这几天的火力侦查中,大平军的侦骑也是感到越来越吃力。甚至在上百人的小队拼杀中,双方在伤亡二成以上以后,还都能做到死战不退。如果光说战技,投降满清的一些蒙古和汉军精锐也同样出色。可是要说战斗意志。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八旗兵了。
……
众人聊着聊着,逐渐就天南海北起来。突然,在坡顶观察的哨兵小声叫道:“李连!鞑子出关了!鞑子出关了!”
这句话就像是信号般。一下子把所有的士兵都电上了马。一边上马,那名李连长还叫道:“检查兵器,准备战斗!”
没想到还是那哨兵继续提醒道:“是鞑子的大部队出关了。”
所有的人都驱马上了坡顶,他们的脸色顿时都凝重起来。只见远处山海关的关门大开。一队队清军鱼贯出关。而作为先锋的大队骑兵已经形成了扇形向前清场。
“真的是要打仗了。”有几位士兵嘀咕出声。
而那李连长简单地计算了一下出关的清军,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