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第672章


巴顿会如此精确的掌握德军情报一点都不奇怪,英国“超级机密”适时将破译电码得到的信息与美军共享。
所以,巴顿将军甚至都知道“传奇上士”在巡视“马奇诺防线”时险些死在法国人手里。
当时巴顿将军还放出豪言:“我很高兴听到‘传奇上士’幸存的消息,因为这样我就有机会打败他!”
但是真到了这一刻的时候,巴顿将军又有些后悔了……因为他意识到现在最大的威胁可能就是这个“传奇上士”。
然而,想归想,巴顿还是按照他的风格大胆且合理的猜测自己的对手。
“所以……”巴顿最后下了结论:“我认为我们面对的只是第一步兵团的一部份,他们在来得急增援梅斯要塞之前就被我们阻止了。这就意味着第1步兵团兵力不足、装备不足,但他们却有可能利用夜晚进行补充!”
“所以我们才要在今天实施这个计划?”参谋听明白了巴顿将军的意思。
“是的!”巴顿点了点头:“只有我们占领了香比尔岛,才能切断他们的运输补给线,才能使他们无法得到更多的装备和增援。否则,过了今晚,他们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我们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
巴顿将军叼起雪茄抽了几口,然后把它往地上一丢,说道:“就这么干吧,托马斯,我早就想看看‘传奇上士’有什么本事了!”
另一边的秦川,对巴顿的计划还一无所知。
他依旧在战壕里尽自己的努力鼓舞德军士兵们的士气……对于新兵来说这一点显然要大于老兵。
原因是老兵能够自觉的做到“胜不骄败不妥”,而新兵则恰恰相反。
比如才只是刚刚打退美军一次进攻许多德军士兵就有些得意了:
“战场似乎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
“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对手是美国人,你们知道的,美国人刚加入战争不久,他们有许多人像我们一样是新兵!”
“我听说他们把罪犯都派上战场了,不知道我们的对手是不是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家伙!”
……
“先生们!”秦川打断了他们的话道:“或许战争的确没有你们想像的那么恐怖,但那也是因为你们拥有工事可以在河的另一边朝目标开枪的原因。知道如果没有面前这条河,你们将面对什么吗?”
学员兵们将目光转向秦川,茫然的摇了摇头。
“你们要面对的就是美国人的坦克!”秦川接着说道:“成批成批的坦克,你们会发现手里的步枪完全发挥不了作用,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敌人离你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然后手榴弹会投进你们的战壕、坦克履带会辗到你们身上、子弹和刺刀会穿透你们的胸膛……
你们以为刚才打的是一场战斗?
或许是,不过那只是一场占据地理优势的防御战,真正残酷的战斗你们并没有经历过,同时你们也没有真正与美国军队刺刀对刺刀的作战。
所以,收起你们对敌人的轻视之心,否则他们就会给你们好看!”
秦川说的这些话更多的是让学员兵们正视这场战斗不要吊以轻心。
秦川没想到的是,自己所说的这些很快就应验了。
因为在河的另一边,美第7装甲师已经山丘后集结,做好对梅斯要塞发起致命一击的准备。。。。
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栖坦克
“他们来了!”
正在秦川和埃伯哈德两人聚在一起抽一根烟的时候,有人大喊一声。
秦川和埃伯哈德赶忙丢掉了香烟举起了步枪。
透过狙击镜朝对面一望,秦川意外的发现美军依旧是像上次一样由坦克掩护着发起强渡,而这一次他们强渡的工具甚至都不够,因为出现了许多临时制作的木筏,还有许多美军士兵临时制作了一些浮渡工具就打算泅渡……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单人泅渡还会比使用冲锋舟或是橡皮艇更安全些。
不过这对于一向装备都十分高大上的美军来说也有些明显的不协调。
“有些不对劲!”埃伯哈德说:“美国人不应该这样打!他们表现得有些太过英勇了……他们明知道这样无法突破我们的防线的!”
秦川明白埃伯哈德这话的意思:德军的防御没有减弱,美军的火力和及进攻强度不增反减,那么除非是出现什么意外状况,否则美军很难突破德军防线。
秦川第一时间就联系到了位于北面大索尔西岛的库恩。
“汇报情况!”秦川说:“美国人也朝你们发起进攻了吗?”
“是的,中校!”库恩回答:“他们显然缺乏泅渡工具,我想,他们应该是把主力放在第69号公路了!”
更确切的说,是因为蒙哥马利从中作梗,所以美第3集 团军的补给并不充足,到后来美第3集团军甚至都不得不将他们一路从诺曼底进攻到这时从仓库里缴获的德军火炮及炮弹都拖到了前线并投入使用。 
挂上电话后秦川就躲在战壕里发愣,任由外头枪声、炮声响着一片,时不时还有几发炮弹炸在附近掀起一片碎石甚至是鲜血和尸块从天而降。
如果眼前这种情况发生在苏联身上,秦川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
苏军的特点是他们的压力不是士兵也不是公众舆论,而是上级或是斯大林,也就是他们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这导致苏军指挥官可以一味的要求士兵勇敢的冲锋,甚至打了败仗也可以将责任推卸给士兵。
美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既对上也对下负责,公众舆论甚至还能让指挥官不得不做出解释甚至受军方质疑。
比如巴顿一直无法升迁并不是因为他仗打得不好,事实上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要比蒙哥马利好得多,他的问题就是在媒体面前口不择言,再加上“耳关事件”被媒体死死揪住不放,导致巴顿虽有才华但艾森豪威尔却不敢用。
从这一点出发,巴顿在指挥作战时是不敢像现在这样几乎可以说是让美军士兵一窝蜂的冲上来送命的。
另一方面,美军基层官兵也有较大自主性,如果他们认定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牺牲自己部下生命的战斗,那么他们就会选择抗命。
也就是说,美军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目的,更确切的说,存在着某个理由让巴顿说服手下的两个步兵师进行这种无意义的强渡。
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两个师实施的强渡是佯攻。
如果对大、小索尔西岛是佯攻的话,那么他们真正的进攻目标就应该是……香比尔岛!
想到这里秦川赶忙一个电话打给负责香比尔岛的面包师。
“马上做好战斗准备!”秦川下令道:“美国人很可能会朝你们发起进攻!”
“可是,中校……”面包师疑惑的问了声:“他们怎么才能过来!”
“我不知道!”秦川回答:“我只知道他们能过来,照我说的做!”
“是,中校!”面包师应了声,然后马上组织香比尔岛的防御。
但面包师有些无力的是……驻守香比尔岛的只三千余人,而且这三千人不是学员兵,他们更多的是汽车兵、炊事员、维修人员等等,有些人甚至连打靶都没打过几回。
即便如此,面包师还是命令他们进入碉堡和战壕做好防御准备。
秦川下达命令之后就举着望远镜探出头去观察河对面敌人的动静。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边“烟雾”。
事实上那不是“烟雾”,而是坦克和车辆的尾气……秦川第一时间就作出判断,那是一支装甲部队,拥有大量坦克的装甲部队。
可是,坦克无法越过河道,大量坦克又能有什么用呢?!
下一秒秦川就明白了。
“两栖坦克!”秦川大叫:“他们有两栖坦克,还可能有两栖登陆船!”
埃伯哈德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
“中校!”埃伯哈德说:“你是说,他们像我们一样装备了两栖坦克和两栖登陆船?”
秦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两栖坦克和两栖登陆船这个创意应该说原本就是美国人的,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作战时根据战场需求发明了这些东西并应用在欧洲战场。
秦川不过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将它们提前用在德军身上而已。
但这时候已没时间解释这么多了,秦川回答道:“是的,他们打算用两栖坦克强渡摩泽尔河,他们的目标是香比尔岛……告诉他们做好反坦克准备!”
“是,中校!”埃伯哈德马上就把命令转达给了香比尔岛。
“所有火炮集中中间河道!”这是秦川下的第二个命令。
所谓的中间河道,指的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