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乱石)》第408章


考试完毕之后便是阅卷,所有的试卷都先封好考生的姓名,然后由书吏统一誊抄之后,再交由主考官批阅。这样可以防止阅卷官和考生之间通过辨认笔迹而产生某种联系。为了保证考试公平,防止舞弊,魏征他们也着实动了不少脑筋。
刘子秋既然已经决定放权给内阁,对于考试结果也就不愿意太多过问。但是,在阅卷结果出来之后,魏征还是赶紧把榜单送到了刘子秋的御案前。因为,今年的榜单中又出现了一个意外的人物,那就是新任江都驸马李世民。
李渊一家和刘子秋之间的恩恩怨怨,魏征非常清楚。到了魏征这个地步,不管他原来心地有多仁慈,行事也会变得果断狠辣。他就曾经提醒过刘子秋,不可留下后患!但当时情况特殊,李渊献洛阳城而降。为了收天下人之心,刘子秋也不得不赦免了李渊一家。当然,要想取李渊一家性命,对于现在的刘子秋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随时都可以做到。让魏征不满的是,刘子秋却迟迟不肯下这个决心,反而取李建成中了科举,不日就要外放地方任职。而现在,李世民又中科举,并且是高居第二,这个成绩注定是要进入内阁的。出了这样的情况,魏征又如何能够不着急?
刘子秋拿着榜单,沉吟道:“魏先生,考卷评判没有任何问题吧?”
魏征拱手道:“请陛下放心,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刘子秋点了点头,道:“既然没有任何问题,那就照此发榜吧!”
魏征大惊道:“李渊虽然蛰伏一隅,但依臣所见,此人贼心未死。现在,其长子即将外放任职,次子又高中第二,早晚会入内阁。内阁乃是中枢之地,绝不可让此等人入内。臣请将李世民降二等录取,还望陛下三思!”
第一届科举之后,考生在太学院学习四年,有两人得以最终进入内阁,那就是长孙无忌和出身寒门的潘志。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科举,同时也是为了激烈下一届考生,刘子秋特地颁下诏书,允诺在第二届科举考试结束之后,高中前三的考生有机会进入内阁。所以,魏征才提议把李世民降二等录取,也就是把李世民降为第四,他也自然失去了进入内阁的最佳机会。真的进了太学院之后,学生成绩的优劣全凭诸为学士评判。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全靠学士们的主观印象了。只要稍加暗示,那李世民不管多么优秀,都无法进入内阁。而这次科举排名,几乎是他进入内阁的唯一机会。
刘子秋却摇头说道:“即便他进入内阁,朕也无惧!”又道:“人可欺,天不可欺,有违公平的事,朕还是不欲为之。”
魏征见劝不住刘子秋,也只能躬身告退。
放榜之日,京城再次戒备森严,如临大敌。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榜单也是同时印制多份,张贴于京城的角角落落。高中魁首的便是刘子秋一直推崇的杜如晦,第二名李世民,第三名是位世家子弟,来自范阳卢家的卢正奇。
这一天,一直在京城中等待放榜的考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所有的酒肆、青楼还是全部爆满,欢歌笑语响彻云霄。这样的日子,京城中自然显得凌乱了一些,而那两伙可疑之人却依然没有任何动作。甚至让人产生一种幻觉,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也没想过要扰乱京城的治安,只是来观摩一次科举盛况罢了。但刘子秋却不这样认为,他反而更加怀疑这些人的目的,只是他很沉得住气。主使之人不露面,他是不会下令动手的。

又过数日,刘子秋在西苑设宴,以朝廷的名义宴请中榜的四百名考生。这些人都将进入太学院读书,而刘子秋也是太学院的老师之一。也就是说,这些人今后都将是他的学生。刘子秋真正重视的并不是他和这些学子之间的师生关系,而是想要为大汉培养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西苑风景依旧,盛夏季节,绿树成荫,只是少了许多美人,多了许多自由。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中人也已经不再把西苑当作皇室的禁地,无论是有钱人还是市井小民,只要得了空都会到西苑游玩戏耍。而刘子秋一向提倡平等观念,即便今天是他在西苑宴请众考生,却也不禁止百姓来往。所以,今天的西苑依然是人流如织。
宴席设在绮阴院,这里曾经是高秀儿栖身之所,刘子秋以过里也是情有独钟,每次游西苑都少不了来此一趟。如此重大的宴席,考生自然无人缺席,早早便候在了院中。刘子秋也没有摆什么车驾,只带了达愣和数十名侍卫便出了皇宫。还没等他来到西苑门口,便见几骑快马如飞而来。
京城之中是不许纵马的,除非有什么紧急军情。虽然宴请考生也很重要,但再重要的事也比不上紧急军情。刘子秋不由收住脚步,沉声喝道:“去两个人问问,究竟出了何事?”
不等侍卫离去,那几人已经到了近前,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大声说道:“李大将军有紧急军情呈上,请陛下过目!”
早有侍卫上前,接过那人手中的一份文书,转呈给刘子秋。刘子秋打开一看,原来是蛰伏在京城多日的那伙人有了动静,不由冷笑道:“果然按捺不住了!传旨,若是这些人真敢那几个地方,杀无赦!”
第100章 现身
根据禁军探哨的密报,这伙人的目标极有可能是皇宫、太学院和医学院。皇宫有高大的宫墙、严密的守卫,即使这数千聚在一起攻打,也只会破得头破血流。因此,刘子秋并不担心皇宫的安危。而太学院里以读书人居多,医学院里除了郎中便是病人,这两个地方虽然也有守卫,毕竟没有高高的城墙作为防护,守卫的力量也稍显单薄,很容易就会被那伙人攻进去。
虽说太学院的学生平时也要练习骑射和刀术,医学院的郎中也会练习五禽戏之类强身健体的功夫,但术业有专攻,他们这点本事摆在真正的凶徒面前肯定不够看。一旦被这伙人攻了进去,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杀戮。无论是太学院的老师、学生还是医学院的郎中,都是刘子秋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那是绝对不容有任何散失的。而且,一旦到了那个地步,造成的影响比损失几个人才恐怕更加深远。
刘子秋几乎瞬间便作出了判断,那伙人使的是调虎离山之计,攻击皇宫是假,真正的目标却是太学院和医学院。有了这个判断,刘子秋紧接着便下了第二道命令:“告诉李将军,让他调集重兵,把这伙人一网打尽!”
原先,刘子秋还指望通过这伙人抓住他们的幕后主使。但是眼看着这伙人已经开始行动,幕后主使却依然不见动静。如果迟迟不作出反应的话,只怕这些人会给太学院和医学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刘子秋觉得自己承受不了那样的损失,也只得提前下令收网。
然而,命令还没有传达到李靖手中,前方又有新的情况报了过来。早先,禁军的探子就觉得这些人其实是分成两伙的。果然,其中人数较多的一伙目标是皇宫、太学院和医学院,人数较小的一伙人却开始冲击京城中的几处衙门,甚至公然袭击在城中巡逻的士兵。
京城中的士兵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不过两百上下的那伙人的武艺明显要胜出不止一筹,往往一两个人就可以对付整个小队的巡逻士兵。这伙人分成了近百拨,几乎同时发动,在城中到处杀人放火,京城很快便是一片混乱。也幸亏禁军探子早就盯住了他们,一见他们动手,便纷纷现身和他们战在一处,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即便如此,京城百姓也是人心惶惶,家家关门落户,躲避不及。
陪着刘子秋来参加宴会的赵凌慌忙劝道:“还请陛下暂往军营一避!”
西苑本在就郊,苑墙外面就是禁军的一处大营。到了那里,纵有千军万马也攻不进去,而且消息传递也方便一些。刘子秋却摆了摆手,道:“众卿常说朕是金口玉言。朕既说了要在今日宴请这些考生,又岂肯食言?快随朕入席,休得多言!”
赵凌皱了皱眉头,再劝道:“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本不当多言。然陛下乃万金之躯,不容有失。臣请多调兵马,在西苑实施戒严!”
刘子秋哈哈大笑道:“几个宵小之徒,何足惧哉!赵爱卿,朕与你都是从尸山血海中过来的,怎么今天变得如此胆小。”
赵凌嘴角抽了抽,没敢再说话,但他总有个不祥的预感,那些人的目标绝对不会那么简单。要知道,纵使他们能够在城中稍稍掀起一点风雨,以洛阳城守卫力量之强大,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而那些人除了死亡没有其他出路可走。只为了闹出一点动静就置千百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