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雁九)》第172章


眺望前面巍峨的城墙,陆炳与刘从云都不由带了几分亢奋。就连道痴,也凝神望去。
大明建都燕地,因“天子守国门”这一国策,京城城墙修建的极为高大巍峨。同后世京城突破两千万的常驻人口相比,这个时候的京城人口数不足七十万,因此看在道痴眼中,这连绵不断的屋舍,川流不息的行人马车,实在不算什么。
他更满意的是自然环境,只觉得天更蓝,草木更绿,道路更宽阔。
陆炳可是忙不过眼,对于从没离开过安陆的少年来说,京城实在是太壮观、太繁华,人太多。
南城墙共开三个城门,中间正阳门,西边宣武门,东边崇文门。正阳门是京城正门,是皇帝出行所过之门,平素都关着。军民进京走宣武门与崇文门,因崇文门设关税衙门,所以商人货运通行此门,其他人走宣武门。
道痴等一行人,两百府卫,进了宣武门后,便有人接应,安置在天子近卫营驻地。范氏与陆炳两个,则是由内官引入宫,其他王府属员,则被引往兵部衙门所在的会同馆安置。
那里本是安置外藩使臣的,后来各地藩王使臣与地方官员进京办差,也有留宿在此处。
会同馆本分南馆、北馆,每馆三百七十六间房,各分六所。昨日随着进京的王府随从,内官已经随着新帝入宫,品官则是入驻南馆;今日进京这些人,则是入驻北馆。
会同馆隶属兵部,负责的不过是正九品官大龘使,与副九品的副使。
可是眼前带了几个官员,在北馆门口满脸温煦的官员,明显不是正九品的配置,因为补服上绣着孔雀。
果不其然,一个穿着鹌鹑(九品)的官员,扬着嗓子给大家介绍,兵部某侍郎在此,迎接诸位从龙功臣。
道痴与王琪对视一眼,很是无奈地率着众人跪下。
那兵部侍郎早已打听清楚,晓得次日进京的都是无品王府属员,可是心里明白现下无品,不代表明日、后日无品。
新皇登基,加恩分封旧属,也是历朝历代惯例。
换做昨日那些人,本就是品官,说不定升官后,就是同殿为官,就是一个、两个品级高于他们这些人也保不齐。今日这些人,毕竟尚未出仕,即便加封、五品、六品顶天了。
不过关于新皇的消息,京城诸大佬早已打探得差不多。
晓得新皇有几个伴读,不可与常人同……
第一百六十四章 会同馆三郎来访
不等王琪跪下,那侍郎已经上前一步扶住,面带温煦道:“这是王家七郎?都不是外人,很不必如此”
大家都站着,王琪也不乐意跪,顺着起身,有些受宠若惊,不知这“不是外人”从何处论起
那侍郎摸着胡子笑道:“本官与尊伯父是同年故交,已经相约结为儿女姻缘”
王琪心中惊诧不已,前日与二伯父分手时,还不曾听闻此事这才隔了一日功夫,身为刑部侍郎的伯父就与兵部侍郎家结为亲家,好快的度二伯家三哥已经娶亲,四哥原议过一门亲,没等下定,对方就病逝,亲事不了了之,这次与兵部侍郎家结为姻亲的当是四哥了二伯父家没有嫡女,两个庶妹还小
对方一侍郎,也没有白攀亲的必要王琪便遵从这侍郎的要求,将口中称呼从“冯大人”换成“冯世伯”
众目睽睽之下,说两句话拉了交情,冯侍郎便望向道痴与刘从云两个:“这两位才俊是?”
王琪介绍道:“这两位都是侄儿同窗……”说到这里,指着刘从云道:“这位是刘从云,仲德先生高徒”说罢,又指了指道痴道:“这是王瑾,乃侄儿族弟”
冯侍郎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中有数这陪着今上同车进京的是年少的这个,年长的这个是袁宗皋的弟子两人都是伴读出身,小小年纪又有功名在身,前程不可限量可惜自家未出阁的女儿只有一个,已经许给王家要不然挑个天子伴读做女婿,也是好事
到底是三品大员除了对三伴读各聊了两句外,对于其他王府属员不过点点头,就吩咐会同馆的人带下去安置这一批从龙旧臣中,最有前途的不过三伴读,其他人以王府无品属员授官,不会高于六品,冯侍郎觉得见个面就够了
对于三伴读,冯侍郎虽与王家有姻亲可最关注的不是王琪,本是道痴可待见面,见他面上尤带稚嫩,热络就减了几分即便今上再看重又如何三五年上不了朝,三五年后谁晓得圣眷如何倒是对刘从云多问两句,仲德是袁宗皋的字袁宗皋可不单单是王府长吏,还是兴献王与今上父子两人的老师,昨日在数百京官面前与首辅杨廷和对峙为皇帝争得从大明门、承天门入宫的权利,是御前第一红人
刘从云察觉出冯侍郎态度的变化,望了王琪一眼
他的确与袁宗皋师生相称,不过只是挂名而已因他这两年在长吏司学差事勤勉袁宗皋颇为看重,偶尔指点一二
王琪这样说算是抬举他,即便他没正式出仕相信用不了两日,京城官场也多知晓他的姓名
王琪对刘从云笑笑,露出一口白牙花花轿子人人抬,不过是说几句好话而已让大家关注刘从云,总比关注二郎强
冯侍郎并没有在会同馆久留,与三人说过话便带着从属走了
会同馆每馆分六所,每所就是独立的院子,四周都是房子,北房曰“照房”,其他三面为“厢房”,每面九间,三间一个隔断,院子中路是工字房,为宴堂,穿厅,后厅
因王府品官都安置在北馆,南馆空着,所以三人轮上了头所照房照房九间,三间一套,正好一人一套,很是宽敞
三人却顾不上欣赏这会同馆格局,稍加梳洗便相约去北馆打听消息去了
结果沿着北馆六个所找了一圈,袁宗皋不在,陆松不在,虎头不在,陈赤忠不在,邢百户不在,蒋康、蒋寿皆不在
能说得上话的都不在,留下的多是两眼一抹黑,只晓得世子昨日下午登基为帝
三人出了北馆,面面相觑
王琪迟疑道:“大家都在宫里,咱们怎么办……”
道痴想着方才缺席的那些人,王府属官中,文官除了袁宗皋基本都在,武官与蒋家几个姻亲则是一个不剩看来世子在行汉文帝行事,进京后先抓军权不管是外戚,还是权臣,这下想要闹得什么,也成事不了了
可是,怎么拉下了王琪?
刘从云合起扇子,敲打掌心,道:“既进京了,是不是先传信给殿……给圣上,看是否能面见圣上,给圣上请安”
王琪闻言,视线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神情犹豫
三人都没出仕,即便是皇伴读,也只有等着旨意的份,暂时没有上前的资格冒然寻到宫门,倒显得他们三个轻狂
加上身份的缘故,王琪还没想好如何向世子求助,所以能避就先避些
刘从云显然也想到避讳处,道:“既是不好寻去,那就等等到晚上老师从宫里出来,再做道理”
道痴与王琪也没有其他主意,三人便有回到南馆
没等到头所,就见几个人站在头所门口
见到三人踱步回来,那几个人都往这边望过来,其中有两个穿着官服,还有几个穿着儒生服
未等近前,道痴便认出几个,穿着官服的除了给他们安排屋子的馆副之外,还有王琪的堂兄王瑄穿着儒生服的,则是面带激动的三郎,另外一个略年长的的则是张庆和张庆和旁边的面生儒生,十八、九岁年纪,圆脸笑面,看着性情软糯,随着张庆和望向道痴,带了几分莫名亲切
“二哥,三郎,张姐夫、高姐夫……”没等近前,王琪已经欢喜出声
听着这称呼,道痴多望向了那圆脸儒生一眼容娘嫁到姨表兄家,夫家姓高,这“高姐夫”应该就是容娘之夫高孟翔了
先是一番厮见,主角是道痴因王琪在京城一月最初消息未明前隐身,后来遗诏从王青江那里得了准信后,“警报”解除,该见的亲戚都见了
他心里明白三郎与两位姐夫联袂而来,定是来见道痴的
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谢过了馆副后,王琪便请大家进宴厅说话
王瑄当值,还需回衙门,便没有随着进去,临走前嘱咐王琪与道痴,这边得了闲就家去王三郎与两位姐夫少不得又谢过王瑄毕竟这里是兵部衙门内,若是没有王瑄相送,几人一时半会儿还进不来
刘从云虽也跟着见了一圈礼,可见都是王家人与王家亲戚便知趣地告辞,留下他们自家人说话
后厅里,没有外人了,三郎拉着道痴,上下仔仔细细看了一圈略带惆怅道:“将一年不见,二郎比我还高了”
道痴闻言,也看向三郎,心中大惊王三郎进京不及一年,怎么熬成这个模样不由皱眉道:“三哥要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
三郎清瘦,脸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