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第1413章


这件事,着实惊掉了京城内外无数人的下巴,很多人还指望议会不会通过。
三月十五,冬雪初融,一辆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马车从大明门出,转道向西。
马车内,朱栩坐在正中,身边是孙承宗,孙传庭,秦良玉,傅昌宗,曹文诏,以及朱栩的两个儿子,朱慈烨,朱慈煓。
朱栩看着孙承宗,心里十分感慨,道:“孙师,这眨眼之间十六年了。”
朱栩登基十六年,孙承宗忙前忙后十六年,仿佛就在眨眼间,十六年间的事情似乎都不那么容易想得起来。
孙承宗倒是一脸坦然,轻松,笑着道:“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面色平静如常,心里想法难猜。
在座的除了朱栩一家三口,都五十以上,已经站在大明的最顶端,什么时候离开谁也说不准。
朱栩心里自然是万千感慨,孙承宗是见证他改革的人,最大的臂膀之一,孙承宗的离去,让朱栩的心里有些难言的滋味。
孙承宗跟随朱栩十多年,知道这位看似无情的陛下实则最重情意,理着双腿的衣服,笑着道:“皇上不必如此感怀,老臣虽老,但还能活上几年,还能为皇上做些事情。”
朱栩看着他,笑着道:“都说情意无价,但朕总想表示一下,可想来想去,还是俗礼,怕孙师见笑。”
朱栩几乎将能给的都给了,但总觉得还是有所亏欠。
孙承宗看着朱栩,神态前所未有的从容自若,看着马车里的众人,道:“臣不爱俗物,府愿功成。”
孙承宗这也算是转移话题,朱栩心里有憾,不舍,道:“孙师,而今临别,可有话赠与我,不论君臣,只论师生。”
孙承宗见朱栩情真意切,沉吟片刻,道:“皇上,这次改革,对我大明来说是新生,也是重创,很多地方,需要事后弥补,成祖之事,遗祸至今。”
成祖,也就是朱棣了。
这件事在大明虽然是忌讳,但很多事情已经可以谈,朱棣的庙号从太宗被改为成祖就可见一斑。
朱棣当年是造反成功,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大肆屠杀,镇压士林,严控言路,他的很多做法,与现在朱栩做的极其相似。
若是后代以此效法,亦或者隔代有人反攻倒算,清算这个时代的所有事与人,可能不止是改个庙号那么简单。
这件事朱栩只是偶尔想过,并未深想,听着孙承宗的话,神色微凛的点头,道:“朕记下了。”
其他众人也是如此,目光一沉。
所谓的“改革都是从不法开始”,“景正新政”也是如此,后世若是扒开来看,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个“正义”的解释,那么他们这些人的定位就很难说清了。
两个小家伙听的似懂非懂,只是睁大眼睛看着朱栩与这些大臣们,老老实实一点乱子也不添。
第1530章 截杀孙承宗
孙承宗是保定人,出了城门,一路向南。
朱栩坐在马车里,与孙承宗还在聊天,其他人陪着。
不过没有再说那些沉重的事情,朱栩道:“孙师,回去之后,该休息休息,有什么事情就给朕写信……”
孙承宗笑着点头,目光落在两个皇子身上,道:“皇上,太子不能在外面久待,大皇子在臣那多住些日子如何?”
朱栩一怔,看向对面坐着的小慈烨。
小家伙表情也是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孙传庭,傅昌宗等人倒是若有所思,看了眼孙承宗,目光落在两个皇子身上。
大明的皇位传承一直是个问题,尤其是皇长子与皇太子的问题,一些有心人还在徘徊,做选择,暗涌未绝。
朱栩倒是没想那么多,看着小慈烨道:“烨儿,老大人想留你在保定住些日子,你想不想去?”
朱慈烨有些胖,挪动了一下,小脸胖乎乎的没有表情,看着朱栩,又看向孙承宗,好一阵子才慢吞吞的道:“好。”
孙承宗笑着,道:“老臣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但保定也有些特色,大殿下到了那,一定不虚此行的。”
小家伙有些笨拙的行礼,没有说话。
朱栩没有在意这件事,从怀里掏出一块王命令箭,递给孙承宗,道:“路上有什么麻烦,可以动用。”
孙承宗看着朱栩的表情,接过来轻轻点头。
天灾之下,民情汹涌,即便勉强控制住,一些乱象也从来没有听过。河南一带,也是乱的最严重的地方之一,盗匪从未绝迹。
孙传庭这个时候插话,道:“陛下,臣会命警备部一路相护,确保无万一,臣也请禁卫在保定留一段时间。”
朱栩猛的抬头,道:“首辅这个醒提的好,孙师的护卫估计不够,禁卫留两个月。”
孙承宗行事低调,可得罪的人不少,若是有些人想要报复,说不得真能得逞。
孙承宗道:“无需如此高调,臣的侍卫以及家丁应该没问题。”
朱栩摆手,道:“就这么说定了。”
孙承宗没有争辩,目光落在孙传庭与傅昌宗脸上,没有多言。
对于内阁的安排,朝廷高层是有共识的,但也有很多的不安与担忧。
比如,傅昌宗这个外戚才五十出头,他会不会更进一步,成为首辅?如果他成为首辅,对于外戚是否开启了一个可怕的口子?
朱栩对于孙承宗的目光心知肚明,却没有多说,道:“孙师,可还有其他要交代与朕的?”
孙承宗想了想,道:“没有其他了,皇上想的比臣深远。”
朱栩就放过这个话题,道:“孙铃这些年历练很不错,朕打算将他放在军情处,孙师没有意见吧?”
孙铃是孙承宗第三子,早年在锦衣卫,这些年也是随着孙承宗鞍前马后,东奔西跑,做了很多事情。
孙承宗有心反对,沉默片刻,道:“那臣就代犬子谢过皇上。”
朱栩这才笑着点头,话题不再涉及这些,转向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感慨过去,畅想未来。
没多久,就到了城外的十里亭,一群人出了马车,与孙承宗惜别。
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朱栩,他看着孙承宗,万语千言,只道:“孙师,多多保重。”
孙承宗看着朱栩,朗笑一声,抬手而拜道:“臣告退!”
朱栩没有说话,看着孙承宗起身,上了马车,在一群禁卫的护卫下,在官道上飞驰而去。
朱栩,孙传庭,傅昌宗,秦良玉,曹文诏等人一起看着,各有表情,大概感慨是一样的吧。
朱栩站在亭子外,看了很久,心里有无数的想法。
孙承宗是大明是名人,却也不是那种赫赫有名的人,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帅,也不是海内称颂的忠臣。
他很低调,名声等颇有些“平淡”。
所谓的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大抵如是。
不求名不求利,朱栩也给不了什么,这一刻除了心思复杂,朱栩也想不到其他。
好一阵子,傅昌宗上前,轻声道:“陛下,走远了。”
朱栩一震,醒神过来,看着茫茫的官道嗯了声。
孙传庭等人看着朱栩的表情,也是欣慰。能有这样的君主,他们又何必忧愁身后事?
又半晌,朱栩转过身,道:“咱们回吧。”
众人随着朱栩转身,上马车回城。
南下的马车内,孙承宗身前有三个小家伙,皇太子朱慈煓,皇长子朱慈烨,皇二子朱慈煊。
朱慈煊是从皇家军院匆匆赶过来的,还带着二十童子军。
这次领队护送孙承宗回乡,就是以三位皇子为首。
朱慈煊一身的黑甲,看着孙承宗信心满满的道:“老大人放心,有本皇子在,保准你安安全全的到乡,任何宵小都不能伤你一个毫毛!”
孙承宗看着这位二皇子的劲头,面色带笑,道:“那老臣这条老命就交给二殿下了。”
朱慈煊更加振奋,一抱拳道:“老大人尽管放心!”
说完,他就出了马车,跳上他的马,打着马,带着二十童子军,来到军队前面。
领军的是苏音音,她前年生了孩子,而今还是负责守卫内廷,这次负责护送孙承宗回乡。
苏音音看着兴冲冲的二皇子,面上有着为人母的笑容,没有说什么,挥了挥手,军队悄悄将这群十岁左右的童子军护在中间。
朱慈煊只认为是军阵调整,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迎风而行,心情澎湃如潮,忍不住的想要长啸。
马车内,朱慈烨是个闷葫芦,摇摇晃晃没有话。朱慈煓还小,趴在窗边,睁大眼睛的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不时发出惊叹。
孙承宗这些年坐在大元帅府,对朝野官场是冷眼旁观,对乾清宫也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