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无期》第84章


起来的。”
一片粉红色的海洋里,她接过纸巾,只觉得心如死灰,半晌,喃喃问了一句:“你知道颜倦在哪吗?”
对方没听清,有些疑惑地看着她。
于渺渺的眼泪大颗大颗落下来,滚烫汹涌。
她说:“如果你知道,能不能告诉他……我很想他。”
***
2014年。
于渺渺顺利从北外毕业。
然后,她选择了继续留校读研究生,父母和陆启对此都很支持。
从小到大,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不思进取又随波逐流的人。
别人读研究生可能是因为对未来有追求有规划,可对她而言,读研只是因为她信不过自己的能力,没有勇气离开学校这座象牙塔,进入竞争激烈残忍的社会。
研究生的课程比起本科来更加艰涩困难,每天都是写不完的课题和考不完的试,于渺渺忙得团团转,终于不用再频繁地回忆过去。
当初申请的时候,她不顾陆启的反对,选了一个相对不太热门的专业,酒店管理。
她想,人活一世,总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偶尔妈妈会来北京看她,两个人晚上在校园里漫步,提及儿时趣事,忍不住莞尔。
于妈妈摸摸她的头发,莫名感慨:“渺渺,从小到大,妈妈自以为很了解你,可是最近几年……妈妈总感觉你过得不快乐。”
晚风萧瑟,吹乱了她漆黑的长发。
于渺渺恍惚间又开始想念那双曾穿过她发间,温柔却冰凉的手。
回到现实世界中,耳边是妈妈带着叹息的声音:“渺渺,你也长大了,该试着交个男朋友了。”
她笑了笑,没回答。
***
2015年。
年末的时候,于渺渺接到学校的实习通知,于是,本来就所剩无几的自由时间无形间又被压缩。
下班之后,她从酒店走出来,天色已经暗了。
犹豫片刻,她还是决定节约一点,坐地铁回家。
由于实习的单位是一家五星级高档酒店,所以酒店经理要求哪怕是实习生,也必须要穿正装和高跟鞋。
于渺渺穿着高跟鞋在前台站了一整天,现在只觉得脚踝又肿又疼。
一路艰难地顺着人潮走进地铁口,视线不经意瞥过站在她前面的一个背影,下一秒差点扭了脚。
“颜倦?”
周围人声嘈杂,她毫无征兆地开口,声音轻得几乎碎在风里。
可是对方听见了,于渺渺看到他的身子顿了顿,有些不确定地做出一个转身的姿势来。
她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砰、砰、砰,一下两下三下。
密不透风的地铁站里空气压抑又沉闷,一丝风都没有,一如多年前的盛夏,她第一次在教室走廊上窥见他的背影。
那个男人手上提着一个公文包,缓慢地转过身来。
她看着他转身的动作,连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不好意思,小姐,你刚刚是在叫我吗?”
眉眼陌生的男人看着她,神色里带着犹豫,礼貌地开口询问。
也许是空气太过燥热,很快就将于渺渺眼角的几滴泪水蒸发在空气里,了无痕迹。
她微笑,也跟着礼貌回应:“抱歉,是我认错人了。”
一定是最近太累,出现幻觉了。
颜倦怎么可能会在这里呢?
***
2016年。
大年三十的晚上,于渺渺和陆启一起回了莲花市的家。
于爸爸依旧围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于妈妈一边唠叨一边帮他打下手,陆启站在板凳上张贴春联。
恍惚间一切好像都没变。
一家人围在一起高高兴兴吃完了年夜饭,陆启说带她去广场上看烟花。
寒冬腊月的天气里,两个人捂得严严实实出了门。
等穿过两条街到达市中心的广场,他俩这才记起,从去年开始,国家就不允许大规模地燃放烟花炮竹了。
陆启有些尴尬,跑到一旁的商铺说要给她买仙女棒,将功补过。
于渺渺把双手放进呢绒大衣的口袋里,站在路边等他,思绪渐渐飘远。
高一那年的大年三十,她跟他在便利店偶遇,那晚大雪纷扬,她与他并肩同行,也算是一起到过白头。
高二那年的大年三十,他带她在广场看烟花,她曾许愿,明年的此时此刻,希望一睁眼还能看见他。
可是如今,漫长岁月里,见他一面已经成了奢望。
不一会儿,就看到陆启提着一个塑料袋跑过来。
他打开袋子,从里面拿出一瓶冒着热气的草莓牛奶,递到她手上,随口道:“刚好有你最爱喝的牌子。”
于渺渺伸手接过,突然恍了神。
分开的这些年里,她喜欢上了草莓牛奶,喜欢上了抬头看天,喜欢上了陈奕迅的歌……喜欢上了一切与他有关的东西。
就在这个时刻,她才恍然发现,因为太过想念,她把自己,活成了颜倦的样子。
如果今生今世还能再见你一面,我一定会告诉你。
颜倦,没有你的这些年,于渺渺过得很不好。
第65章 六十五篇日记
我闭起眼睛; 还是看得见他。
我捂上耳朵; 还是听得见他。
我堵住嘴巴,终于忍住不提起他。
——摘自于渺渺的日记
研究生毕业之后,父母问她要不要继续读博,于渺渺想了很久,还是拒绝了。
她不能一直抗拒长大,不能一直停在原地。
没有了他; 她也要继续生活。
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北京工作,就连她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或许浑浑噩噩中; 总幻想着他哪天会回来。
父母不清楚内情; 虽然心疼她一个女孩子在偌大的北京城里闯荡; 却也尊重她的决定。
为了让她过得好一些; 寸土寸金的北京,于爸爸执意在五环内给她租了一个小公寓,空间虽然不大; 但是地段还不错,靠公交和地铁站都很近。
于渺渺其实觉得很愧疚,自己都24岁了; 却还在花家里的钱。
所以她告诉自己; 一定要好好工作; 好好生活,不再让父母为她操心。
生活仿佛尘埃落定; 偶尔三个人视频的时候; 于渺渺总是会听到乔笙跟自己抱怨上班有多累多烦。
乔笙的本科专业是会计; 毕业后原先是在父母安排的一家银行里工作,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
可是没过几个月,她就说不喜欢银行里一成不变的死板生活,怎么劝都不愿意干下去,终于还是辞了职。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乔笙对烘焙产生了兴趣。
大学的时候课业少,她就用零花钱报了个烘焙培训班,偶尔来北京看于渺渺的时候,会带很多自己做的饼干和蛋糕过来,味道比蛋糕店里卖的还要好。
所以辞职之后,她很快就在一家高档的咖啡厅找到了工作,虽然目前还是实习甜点师。
“不过我觉得,虽然过程很难,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至少我现在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手机屏幕里,乔笙的声音听起来还是没心没肺的,一点儿没变。
闻言,正抱着一本工具书在看的肖璐抬起头,扶了扶眼睛,羡慕道:“多好啊,都开始拿工资了,我也好想上班啊。”
肖璐本科学的是临床医学,一路顺风顺水地念完研究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的麻醉系,今年是博士第一年。
平时聊天的时候,于渺渺和乔笙都忍不住打趣,说以后去医院看病要找她走后门。
“哎呀,你这种社会上的精英人群,有什么好羡慕我的,等过几年你毕了业,很快就会赚大把大把的钱啦。”
乔笙笑起来,说完,又想起于渺渺,“对了渺渺,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找工作啊?”
“昨天刚去几家五星酒店面试了,等通知呢。”于渺渺用手指拢了拢头发,顿了顿又道,“我之前总以为找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是等到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又觉得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是啊,不止找工作,其他事情也是一样。”
视频里,乔笙抬头看了她一眼,语气是难得的认真,“很多事情你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去做。”
她话说到这里,点到为止,可是言外之意,于渺渺听得明明白白。
高中三年,在于渺渺心里,大多数回忆就像讲台上随手被扬在风里的粉笔灰,早已无迹可寻。
唯独少年穿着校服倚在栏杆上抬头看天的背影,一路逆着时光愈发清晰。
就在去年,乔笙谈了一个男朋友,两个人感情很好,前不久刚互相见过家长。
困在回忆里出不来的人,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