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第1882章


听到这里,无论是朱厚照,还是方继藩,心里都长长的松了口气。
这关算是过了?
他们对视了一眼,方继藩道:“上皇英明,儿臣佩服的不得了……”
“此番你们来黄金洲……所为何事?”弘治上皇帝压压手。
方继藩心里轻松了,上皇还是那么的深明大义呀,于是立即道:“上皇,臣与陛下率水师驰援北方省,一举歼灭西班牙,葡萄牙舰队,解了北方省之围,所以顺道便来了。”
弘治皇帝听罢,一愣。
随即,他眉梢隐出喜色:“西班牙者,豺狼成性,野心勃勃,他们仗着舰船之利,处处与我大明争锋相对,一旦剪除了他们的舰队,那么……他们便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如此……佛朗机可定,好……好的很哪!”
弘治皇帝龙心大悦,显出喜出望外之色,眼眸也一下子亮了几分,整个人显得精神了许多:“一旦稳住了中佛朗机,那么接下来,理应就是奥斯曼啦了吧?这奥斯曼也不容小觑,他们幅员广阔,兵卒无数……假以时日,终究还是心腹大患。”
“父皇说的是极,儿臣……”
朱厚照说到此,弘治皇帝一摆手,道:“好啦,你是皇帝,既然心里已有了主意,那就不需和朕禀奏,朕现在颐养天年,也不愿听这些了,朕只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捷报。”
弘治皇帝说完了,便走向方继藩,凝视了方继藩一眼,目中露出了慈和之色:“今日你成了摄政王,就更该好好辅佐皇帝了,朕……朕一直将你当作自己的亲儿子看待。朕在这里,萧伴伴每日陪着朕,可朕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细细思来……总好像身边少了一个人,心里便不是滋味。”
萧敬站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听到此处,目光很是复杂的抬起来,看了方继藩一眼。
这心底,竟像是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明明……咱已花费了一辈子的心血,努力了一辈子……可最终……
朱厚照眨了眨眼,似乎还没回过味……
方继藩明白了什么,便道:“这是因为上皇乃是重感情的人哪,历朝历代的天子,大多冷酷,唯有上皇您……才是真性情,上皇不但文治武功,且还仁德宽厚,此乃天下人的典范,莫说是与天子们相比,便是这古往今来,多少君子,也不及上皇一半呢。儿臣最钦佩的,便是上皇德厚可亲这一点,只要在上皇身边,心里便舒坦的不得了,如沐春风,心里畅快。”
弘治皇帝听到此处,顿时大笑,乐呵呵的道:“哈哈哈哈……对对对,就是这个味,朕很多日子没有听见了,心里甚是想念呢,此言从继藩口里出来,才有滋味。”
第1795章 奋六世余烈
方继藩顿时无语。
看着弘治上皇帝,敢情这些年来,自己每一次给他戴高帽,他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好像对于这些‘溜须拍马’之词很是不喜,原来……这一切竟都是假象哪。
果然……是人就好这一口。
只不过,有的人听的面露喜色,一脸美滋滋的!
有的人矜持一下,显露出自己对这些吹捧之词的唾弃,可内心深处,大抵还是极受用的。
方继藩于是尴尬一笑,眨了眨眼,一本正经的道:“上皇,儿臣所言,字字真心,句句肺腑。”
方继藩说的极认真,眼里一副幽怨的样子。
弘治上皇帝大乐道:“朕知道,朕自然一切都知道,朕岂会不知道呢?你是朕的女婿,朕历来对你纵容,如此看重你,你若不是真心,朕倒是要找你算账啦。”
一旁的萧敬抬头看了方继藩一眼,身躯颤了颤,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又多了几分迷茫,最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人生真的……索然无味啊!
正午用膳时,上来了不少的土豆、蔬果和肉食。
弘治上皇帝点着里头的土豆之物,一脸兴致的道:“这个是朕亲自种出来的,还有这个……都来尝一尝,来尝一尝吧,朕现在是陶渊明,虽未能悠然见南山,却也是采菊东篱下,而今……这天底下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朕不管外事啦,这般颐养天年倒是好的。”
朱厚照和方继藩论起吃,便永远都是张牙舞爪,永远吃不够的样子,一番狼吞虎咽,便如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一般,大快朵颐之后,单方面宣称了对菜肴的胜利。
见朱厚照和方继藩都吃的香,弘治上皇帝倒是带着满足感。
他依旧还是溺爱的看着朱厚照和方继藩,萧敬给他奉上了茶,他轻轻呷了一口,才道:“若是这个时候,你们的母后,还有秀荣,载墨,天赐他们也在此,该有多好啊……”
说到此,方才面上还带着微笑,转瞬之间,突然眼眶微红,好字出口,嗓子便有些哑了。
萧敬见状,立即诚惶诚恐的给朱佑樘递上了巾帕,朱佑樘抬手将巾帕推开,随即又极认真的道:“不必,不必!此乃人之天性,朕……是有些没有控制住……人到了这个年龄,不就是盼着一家人能团聚,盼着儿孙们都在身边吗?朕不用帕子,所谓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朕……哎……”
说着,他摇摇头叹息了一声。
朱厚照想了想道:“父皇,何不如……父皇随儿臣回去吧。”
“回去?”朱佑樘摇头:“朕若是回去,这么多人,也跟着回去给你添乱吗?朕……还有谢迁这些人,咱们这些人……都老啦,朕说的……不是年岁老了,这上上下下,自朕而始,再至百官,所思所想,尽为腐朽不堪之物。朕不会让他们给你添乱的。你们年轻有大抱负,要做的事,定是空前绝后,要推行的,也非古法。朕和随驾的百官们若是也回去,只是给你们添乱而已,朕不能让他们成为你们的累赘,成为你的负担,留之无益!可是当初是朕带着百官们来此的,难道就此将他们撇下吗?他们……当初也曾是朕的肱骨之臣,为朕鞍前马后,尽心竭力。他们没有用处了,就如朕现在也没有了用处一般,朕……为了儿孙,将他们带来此,就是为了不讨你们的嫌,不给你们添乱,朕不能走,也割舍不掉他们。”
听到此处,朱厚照觉得鼻子一酸,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虽说很多时候都是大大咧咧的,可是父皇为他所做的,他又怎么不明白父皇的用心?
方继藩亦不禁为弘治皇帝所做的动容,于是道:“儿臣下一次来就藩,一定想方设法营造一艘大船,将张太后和女眷们都送来!”
看着方继藩一脸自信的样子,弘治上皇帝笑了笑,而后道:“再迟一些吧。这里的日子还是有些清苦,你们的母后,很早很早之前就跟了朕,一辈子没吃过苦,总不能到了老来,还教她受这份罪。”
朱厚照和方继藩便都默然,上皇这是事事都为他人想到了,最后苦了他自己,可是他们能反对吗?
这几日都随着弘治皇帝冒着雪絮,穿着厚重的狐皮衣,去看弘治皇帝带着百官开辟出来的一些田地,还有禁卫们砍伐出来,预备明年营造屋舍的巨木。
弘治皇帝对于此,似乎极满意,他这辈子……似乎都在操劳中度过,从未曾歇一歇,而今来此……倒不觉得疲惫,反而不再劳心,偶尔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有他做了表率,百官和禁卫们还能怎么样,只好老老实实的一起干活了。
当然,少不得还有大量的劳力被征募了来,毕竟……真正的粗活,也指不上这些当年养尊处优的君臣们。
弘治皇帝上了一处山丘,眺望着这座简陋的城市,朱厚照则是骑着马,在雪地里肆意的撒欢。
方继藩自是最不喜动的,他陪着弘治皇帝在一旁,弘治皇帝披着猩红的披风,在寒风吹拂中,面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却依旧觉得精神!
弘治皇帝道:“继藩哪,无论是大明,或是佛朗机,还是奥斯曼,又或是天竺,都认为在这世间之上,定会有一处无忧无虑的所在,即为人间天堂,朕想知道这样的人间天堂,是什么样子。”
方继藩略一思索,就道:“陛下,儿臣在黄金洲见方氏的子弟们在此开垦,于是他们有了遮风避雨的屋子,出行和耕种有了牛马,有了足够他们衣食无忧的耕地,儿臣在想,这对他们而言,或许现在就是人间天堂了。一个饥寒交迫之人,能吃饱肚子的地方,便是人间天堂。一个挨饿受冻之人,若是能一家人衣食无忧,想来……也是最幸福不过的事。”
“所以……”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方继藩一眼:“所以你那脑疾之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吗?”
弘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