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要亡》第110章


皇后见朱烟寒神色恍惚,忙关切的伸手捏了捏他的手背,朱烟寒安抚的冲她一笑,示意自己没事。
不管朱烟寒内心如何纠结,穿越众们最终还是定下了征收商税,并由皇上在千富宴上提出来一探虚实。江南的富商们算是允诺了,是以第二日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征税自然受到很多阻碍,好在穿越众们早就算准了江南的富商们不会出手相拦,此次还算是大获全胜。
等到税赋收上来时,穿越众们再次被震撼了:三千万两白银。
朱烟寒数了数后面的零,默默的去太庙祭拜了一次。列祖列宗(名义上的),大明真是被这帮孙子给坑惨了!
没想到商人们居然能榨出这么多的钱,等于大明一年其他税种总和还要多一点。
而且这还是在报税体制不完善,存在大量偷税漏税的前提下,朱烟寒有信心,等骆其堃的公安制度建立起来,只怕能收缴的税款还会更多。
说来惭愧,大明的基层税务征收靠的是乡绅保长,如今则要靠骆其堃开设在乡镇的派出所了,朱烟寒扒拉了下账册,如今大明万物复苏,正是要用钱的时候,再建造一个自下而上的税务部那是想都不能想的,只能让骆其堃再辛苦一点,将这部分职能也履行了,待以后天下大定再说。
朱烟寒悄悄在心里盘算:骆指挥使,实在是对不住你的很,让你拿着一份工资干两个部门的活,待到以后大明平定,至少封你个王爷当当。再不济我还给你加薪。
正在南直隶督造县公安局的骆其堃坐在还未搭好屋顶的房梁上莫名其妙连打了三个喷嚏:“阿嚏!阿嚏!阿嚏!”
下面的小工喊:“指挥使可是惊了家神?”
作者有话要说:
朱烟寒:征税一时爽,一直征税一直爽。
治大国如烹小鲜主流解释不是汤圆文中写的,不过汤圆本人的一点感悟。贻笑大方,权当诸位探讨用。
朱烟寒本人不是个完美之人,他在一步步治国中也在成长,慢慢的思想更成熟,也褪去了年少的一些毛糙。
第108章 塑料君臣情
三千万两白银的商税和五千万两白银的国债, 让朱烟寒骤然胆子大增。他开始了下一个举措:扩张军队。
别的事情朱烟寒可以决断,不过调动军队这等大事,还是要在朝堂上议上那么一议, 至于结果听谁的嘛,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最后朱烟寒说了算, 但至少表面上还要维持这么一种君臣和睦有商有量的错觉。毕竟之前大臣们权利比朱烟寒大的时候也会像模作样的在朝堂上议事。至于那时候结果是听谁的嘛, 当然你懂得。不管谁掌权,还是要走一个过场, 这大概就是封建制度庞大之处了:铁打的制度流水的权力相争。
朱烟寒叹了口气:真是天下第一塑料君臣情。
是以又是一日朝会时朱烟寒在朝会时抛出了这个问题:“如今天下势微,诸位爱卿认为可否招募新兵?”
皇上近臣赵清衡是早就通好气的,自然在下面出声应和:“臣不才,还想请教诸位同僚,如今我大明有多少军兵?”
赵南星立在前面, 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个臭小子!居然怂恿皇上招兵。
然而朝堂之上无父子, 政见不同是常有的事,他平息下心绪,表情复又变得波澜不惊,让那些私下窥探他看热闹的大臣什么都看不出来。
珍嫔从后面站出列上报:“如今羽林卫有两万兄弟, 正好组成一个军团。”, 皇上肆意妄为惯了,大臣们也学会了见怪不怪,渐渐接受了两位皇后在帘后垂帘听政,如今看到珍嫔上朝, 却没有再反对什么。毕竟皇上曾出口质问:“母鸡司晨?那你能司晨你来啊。油砍油啊怕, 浓砍浓哔哔。”后面两句疑似洋文,说“疑似”是因为曾有记性好的两榜进士出身的臣子记下来去请教过制造火药的唐尼唐大人, 唐大人一听读音就在纸上写下you can you up , no can no bibi,可是他看来看去也不懂这是个什么意思,沉吟再三回答:“皇上博古通今,这或许是我国家的上古语言也或未可知。”是以没有人站出来反驳珍嫔无发言资格。
后面又站出来一位,这个大家认得卢象升小将军,崭露头角,平定叛军,因而听他说话较为信服:“臣如今在练兵,手里有三支军团,共计六万人数。还有孙传庭老先生部下在外剿匪的新军,约摸有两万人。”
孙老将军站出来,对朱烟寒禀告:“回皇上的话,如今新军共有十万人。东北苟家和熊廷弼大人手里共有十万人在守卫。”
他胡子发白,说起话来胡子尖儿一翘一翘的,赵南星狐疑的盯着他。这个老武夫,如今也上朝了?!!!不是致仕告老还乡了吗?京师之围你回到京师是你的忠心,老臣就不参你逾矩;金人退兵后赖在京城不走是因为心系新军,老臣也不参你;没多久皇上下旨说老臣退仕之后不用一定回老家,倒是遂了老武夫的心,老臣我没法参你,可你今天上朝来干什么?!!!退仕了还能再上朝?你有资格吗老武夫?
说来好笑,孙传庭和赵南星一文一武,两人针锋相对了大半辈子,从意气风发的中年人斗到白发苍苍,临老了两人都被魏忠贤斗倒,倒有些同病相怜。赵南星在代州苦熬的时候,还是孙传庭老先生写信给当时的驻守代州的自己的老部下,嘱咐他照看赵南星一二。多亏那部下带兵过去,才让趋炎附势折磨赵南星以讨好魏忠贤的县令不敢害出人命。
不过,那是从前,如今上了朝堂,还是要继续针锋相对一二。对此赵南星老大人想的很明白,一码归一码。
他悠悠站出来,眼睛往斜右面一瞟:“不知道我朝何时的规矩,致仕之后的官员居然还能再来上朝?”
大明的官员都在金阁堂上朝,这金阁堂是皇上用流行的钢筋水泥修建而成,专门用作上朝,文官在朝堂左侧,武官在右侧,孙传庭老大人自然看到了赵南星大人不怀好意的一瞥,他心里暗暗冷哼,老匹夫,当年就处处嘲笑我武官粗俗,今日里还来触我的霉头,让你知道什么叫老骥伏枥跑马累死你:“赵大人,昔日金兵围城,我老头子还惦记着拖致仕之躯以救赵大人之命,当时赵大人也没说什么,臣还以为赵大人是默许臣可以回老了,今日却听到赵大人如此指责我。知道的人是明白赵大人日理万机今天才想起来参我,不知道人还要在外面说赵大人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爹呢。”
朝堂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偷笑声,这句市井粗话原本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孙大人稍作改动,将娘该做爹,倒有些刻意占赵大人的便宜。
赵南星气得脖颈都红了,这话说的犀利,指责他赵南星躲在武将后面,受庇护时不言不语,性命得救就翻脸不认人,他想仰头辩解,却又无话可说,人家说的句句属实,最后只能愤愤瞪他一眼,老武夫!
孙传庭老大人心里畅快极了,像三伏天喝了一杯凉茶,从毛孔里头都透露着舒畅。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他极少在朝堂上打嘴皮子赢过赵南星,赵老儿毕竟是文官之首,文采斐然,当年挤兑起他那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经常骂的他面红耳赤还找不出来反驳的话,没想到今日里一招居然致敌!
痛快!惬意!舒适!
看着两位老年选手剑拔弩张的样子,朱烟寒忙站出来打圆场:“两位大人都是为国尽忠殚精竭虑之辈,莫在朝堂上伤了和气。”
看他们神色稍缓,朱烟寒补充道:“也就是说新军如今共有十万人,加上东北驻守军队十万,如今我大明的军力有二十万。”
赵南星立马就站出来驳斥:“皇上此言不对,西南,东南各有驻兵,加起来我大明有百万雄兵。”,话音刚落,立马听到后侧面飘来孙传庭刻意加重的冷哼鼻音,赵南星赶紧补充,“虽然这百万里能作战的约摸有半数,但我朝兵丁太多,征兵加重百姓负担,请皇上三思!”
立刻就有不少大臣附和他,朱烟寒问:“诸位爱卿可还记得那年冬月里刚被伪清围我京师、横扫直隶之屈辱?”
下面的大臣有些不敢声张了,这可是当年之耻,虽然皇上后来率领新军大破金人,可前期金人在京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有个胆大的大臣站出来:“可是还是成为我新军手下败将,还有如今皇太极身死,金人群龙无首,不成气候,我大明何必为了乌合之众增派军队?”
赵清衡在下面说:“后金撤退后,皇太极身死,临死前将皇四子叶布舒封为皇帝,长子豪格为肃亲王,十四子多尔衮为靖远大将军,这就埋下巨大隐患。多尔衮怒杀四哥叶布舒取而代之,代善立大侄子豪格为王,两王相争征战不休。看似不成气候,可大人别忘了,他们是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