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虚琏真凤》第94章


张夫人看着夫君安慰道,“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可见琏儿是个有本事的,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也莫要想了,总是抓着以前的事情不妨又何必呢?”
张琛却道,“如何能不想?那样的虎狼窝,琏儿生在那里,还不知道受了多少苦!”其实,他这实在是马后炮,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都不和贾琏有丝毫的联系。
张夫人微微蹙眉道,“琏儿毕竟还是那府里的长子嫡孙,又能有什么怠慢呢?”这也是他们家坚持和贾府断下来往的理由,不管是怎么样的地方,贾琏的身份在那里,总是不会被亏待了的,“你也莫要想的太多了,现在明义不是给了消息,说琏儿的前程很是不错嘛,咱们也可以放下心了。”
☆、第87章
张琛对于贾琏这个侄子,心里面是真的有几分愧疚的,只是这种愧疚,却敌不过他对荣国府的愤怒,和当年自己一家子日子艰难的苦楚。
想当年,他的父亲也是礼部尚书,他更是庶吉士出身,在翰林院做编修,这样的日子,谁人提起他们家的时候不说一句清流书香门第。唯一有几分不顺心的,莫过于自己的妹妹嫁进了荣国府。
只是贾赦虽然有几分不着调,但也不是个惹是生非的性子,再加上张氏性子虽然柔顺,但也很是聪慧,拘束着贾赦,成亲不过两年,便生下了荣国府的嫡长孙,日子倒是越来越好过了,后来更是又生下了贾琏,谁人不说她是个有福气的,就算是生下贾琏之后身子有些不好,只要好生将养着,在他们这样的人家,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是瑚儿一朝跌落水池,张氏受了打击,又因着操劳过度,身子越发破败了,最终竟然只留下了贾琏一个,就那么走了,让家里的父亲心痛不已。
若只是这般,也不至于让两家的日子那样难过,贾赦这么个不着调的,竟然能够在张氏丧期就和丫鬟勾搭在了一起,更是闹出丑事,虽然事情后来因着琏儿的缘故,被掩盖了,但是他的父亲却因此愤怒过度,最终与世长辞。
这一下子,原先了不得的张家一下子沉寂了,他要回乡守孝,三年之后却已经使人走茶凉,他还是借着父亲早年的朋友帮忙,才重新进入了官场,只是这条路走起来,却比之原先辛苦多了。
贾府多年一声不响,就好像是没了他们这门亲戚,他们张家自然也不会自甘堕落,莫不是还会缠着他们吗?是以多年来从不曾联系。当然了,他们是不会知道当初张氏没了,贾母将府上和张家略有几分关系的奴才全都打发了个干净的事情的。只觉得是荣国府势利眼,在他们家富贵的时候愿意结亲,等到他们家有些许败落,就抽刀断水。
“还好,琏儿也是长大了。”张琛叹了口气,得了张明义的信,他才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贾琏竟然连他这个舅家是个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这让张琛越发觉得,当年的事情不简单,原本只是一点儿怀疑,现在却忍不住扩大。而这些,他也只是一个人想想,不曾透露丝毫让旁人知道。
贾母见到张明义的时候,那是慈爱至极,至少让张明义都有几分受宠若惊,“给老祖宗请安。”
“快过来,给我看看。”贾母乐呵呵地将人叫到身边,笑着说道,“果然是一表人才,和我们琏儿也很是相似呢!”
一边说,一边问邢夫人道,“你看着怎么样?”
邢夫人也就是跟着来凑个门面的,自然是贾母说什么好,她也跟着说什么好的,“可不是,看着就是极好的。”
要说起来,张明义的年纪,实在不该是现在在内惟和府里面的女人们见面的,毕竟不怎么妥当,只是贾母和邢夫人都已经年老,再加上又是长辈,荣国府的男子那边,贾赦根本就不肯见人,贾政,贾琏还没那个想法想让张明义去见人,是以也只能这么着了。
不过见过了长辈,贾琏倒是领着张明义一同见了见正在苦读的贾蓉和贾蔷兄弟两个。
贾蓉和贾蔷两个人在外貌上都非常具有欺骗性,至少是把张明义给骗住了,“见过表叔。”他们俩这段日子可以说是被刘先生给折磨的异常痛苦,好不容易今天得到了个放风的机会,看着张明义的目光,那绝对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
张明义不明所以,但是也很是有礼貌,“听表哥说起来,你们现在都在读书准备科举?”他自个儿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但是因为家里面都是读书人,倒是也没敢产生什么看不起读书人的想法,反倒是极为佩服能够耐下心来读书的人。
贾蓉的性子更活泼一些,忍不住自嘲道,“可不是,近二十年都不曾好好读过书,现在重新捡起书本,还真不是一般的苦。”
贾琏却笑道,“若是让你习武,你恐怕会觉得更苦才是。”那样的风吹日晒,可不是好受的,读书什么的最起码还让你在屋子里面呆着呢?“你们若是想知道,倒不如让明义和你们说一说他练武的事情。”等到听了那个,就不信你们还觉得自己更苦。
张明义是不喜读书、酷爱练武,是以不管是怎么样的艰难险阻,对他来说都算不得什么了,“其实,练武也不是特别苦,只是不论严寒酷暑,都不能歇息就是了。”
这一点,现在贾蓉和贾蔷也是一样的,“那倒是和读书差不多了,咱们现在,也是没有歇息的时候呢!”
“倒也没有读书这般,还需要每日坐着练字。”张明义安慰道,“就是早上要早起,不过我倒是从小就练,循序渐进也还好,不过最开始的时候每日蹲马步就感觉腿都要断了。”
腿都要断了,贾蔷想到自个儿现在每日抄写四书五经120遍,胳膊的酸软,突然觉得,恐怕练武还不如他读书好呢,最起码,他在屋子里面写字,而非在外风吹日晒。再看看张明义这张脸,还有手上的茧子,贾蔷的心里面是越发觉得,自个儿的日子还好过一些了。
反倒是看着张明义的目光充满同情了,本来就是书香门第出身,在读书上的能力自然是要比他们强上一些的,却不肯读书,反而要选更难的路,还真是……
贾蔷和张明义的年纪更相近,张明义天生就是个不拘小节的性子,贾蔷又很是活络,两个人倒是很快成了极好的朋友,让贾琏都忍不住惊讶,这孩子虽然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但是非但没傻,反倒是更精明了呢,看起来,刘先生实在是高明!
而贾母在见过张明义之后,整个人都放心了许多,看着那孩子的模样,就知道张家恐怕并没有什么猜测和怀疑,“两家疏远了这么多年,现在能重新亲近起来,是好事呀!”贾母感叹道,现在她早就没了曾经的雄心壮志,也很明白,就算是她想要把握住权利,贾琏却不会给她丝毫的机会,还是太太平平做老封君就好,反正辈分儿在这儿,没人敢怠慢了她。
鸳鸯听着贾母的话,也跟着笑道,“可不是,亲戚之间,就是要多亲近才好呢!”
贾母现在对于鸳鸯还是极为信任的,只是她完全不会想到,转过门去,鸳鸯就将从她这里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告诉了王熙凤。
王熙凤听了却没感觉出什么不对,只是笑着递了个镯子给鸳鸯道,“这个给你,这花样正好是只鸳鸯,便给了你。”
鸳鸯急忙推辞,王熙凤却笑道,“并不是只给你,我身边的丫头都是有的,就连迎春身边的小红也是有的,只是花样上各不相同罢了。”
鸳鸯这么一听,才笑着收下了,这样的东西,她不戴到贾母的面前去,并没什么妨碍,自然是乐得收下东西,更何况,这也不仅仅代表的是一只镯子,而是王熙凤的信任。最开始,她是极为怨恨自己的父亲竟然连老太太吩咐的小事都办不好,连累到她的身上的,只是现在看起来,跟着二奶奶,也没什么不好的,老太太的年纪,实在是不小了,而她,还年轻得很。
贾琏这边还对贾蔷和张明义笑道,“你们两个人还真是相见恨晚呀,倒是日后也可以多多交往。”他这话说得,很是有几分长辈的模样了。
贾蔷戏谑道,“那么二叔可得帮我应付了刘先生,给我外出的时间才好呢!”他现在,可算得上是一点儿自由都没有了,刘先生那边可是坚持,除非他和贾蓉考中了秀才,否则就没有歇息的时候。
贾琏听他这么说,立刻摆了摆手道,“这可不是我能决断的了的,得要看先生的意见,再说了,你若是书读得好,自然是有时间能出去玩的。”
贾蔷一听,立刻苦着一张脸了,“先生那里,怕是我根本就没有读书读得好的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