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吧!公主》第112章


孟茂行原本心中就在打鼓,一看那金印,再不怀疑,“扑通”一声跪下了,道:“臣下有眼无珠,实该万死!”
这堂内的人都傻了眼,孟灼凑过来一看,却不认识这是什么,只得随孟茂行一起跪下了。待众臣陆陆续续的都跪了一地,孟茂行方道:“不知尊使持太子金印到此,有何见教?”
吴攸冷冷的道:“许地的良臣志士们自有打算,何必要听我的‘见教’呢?”
孟茂行忙磕了几个头,对殿外吩咐道:“快来人!把这几个妄论国事的奸人给我拖出去!”
接着,又对吴攸道:“这些人我自会处置,不劳尊使动手。”
吴攸猛的把剑一收,掼在地上,发出“哐”的一声,吓得跪着的人们打了个寒战。
吴攸高高举着那金印,沉声对孟茂行和一众官员道:“我今日一见,方才知道为何大晋百年基业,如今竟到了如此地步!”
眼看那被她刺了一剑的官员捂着胸口,被侍卫们按住,吴攸又上前踢了他一脚,怒道:“你们口口声声江山百姓,却不见今日奸人当道,荼毒天下生灵,去年周曾来江沅抢掠,你们就任他为所欲为,只想着一味退让躲避,整个皇室几遭灭顶之灾!”
她往外一指,道:“天下就这么大!你们能退到哪里去?躲到哪里去?!古人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周曾如何行事,李康路只会比他更甚!且不说别的,他和周曾这一战屠了几座城池,杀了多少降将,你们都想装作不知道么!”
她这话一出,殿上恢复了彻底的平静。在仍有些炎热的初秋,所有官员都冒着汗,浸透了厚厚的官服。他们终于开始面对那个,他们一直都拒绝面对的事实:李康路要的不是钱,不是美女,不是奇珍异玩,他要的是土地和他们这些人的性命——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占领了这个地方,那么这一切都是他的,而且还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吴攸喘了口气,捡起地上的剑,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还没等众人从惊讶中缓过劲儿来,她缓缓开口道:“你们……都起来吧。”
孟茂行带头行礼道谢,爬了起来。殿上的其余官员也都战战兢兢的站起身看着吴攸,不知道她又有什么指示。
谁知,吴攸还没开口,就见一位妆容华贵的中年妇人身后跟着孟烟和薛清文,一身劲装,带着两队身披战甲的女子,气势汹汹地走进了殿中。
孟茂行连忙道:“夫人,你怎的来了?”
孟灼也认出了薛清文,怒道:“你小子为何在这,又来纠缠我三妹了么?!”
孟夫人喝道:“灼儿,莫对薛公子无礼!”
她又环视四周,看着茫然不知所措的群臣,对孟茂行道:“听闻诸位惧怕李康路骁勇善战,不想与之为敌,好!我虽上了年纪,且是个女流之辈,却也不能再眼看故土遭人践踏——我愿亲自率兵出战。与其眼睁睁看你们把烟儿送去,或是将来城破受尽羞辱,我还不如死在战场之上!”
孟茂行身边那些武将听了,纷纷跪在孟茂行跟前,痛声道:“大人,夫人当真是女中豪杰,我等若是再贪生怕死,又有何颜面领这军饷俸禄?!我等与李康路势不两立!势要死守江岸,不让李康路的一兵一卒踏入许地!”
孟茂行见事情发生了他意想不到的转变,见到他从来都看着不太顺眼的薛清文,他也放下了从前的架子,开口问道:“薛公子,想必公主来此之前,已经与令尊薛大人见过面了,不知薛大人如今作何打算?”
第103章 北上
薛清文对孟茂行恭敬的行了一礼; 道:“家父已经集结了所有将士; 日夜练兵; 发誓要助赵将军和公主迎回太子; 重振大晋江山!”
这话一出,孟茂行再也没什么好说了; 薛林能做的; 如果他再做不到,那他的尊严何在?颜面何存?!
他走到孟夫人身边; 道:“夫人,有我孟茂行在,岂能让你上阵厮杀?!我先前不过是听了他们几句闲言碎语,一时游移不决。如今先皇已殁; 太子理应继承大统!公主持太子金印在此,我们怎能违背她的意思?”
孟夫人道:“好!”
说罢,她再次环视四周,看的那几个方才提出让孟烟去联姻的臣子都低下头去,满心惴惴不安。
她“哼”了一声,道:“若有谁再提联姻求和之事……”
她拔出剑来,走到方才孟茂行坐的案边,挥剑一砍; 那案台从中间被她劈成了两半。这更是将那些文臣吓得浑身发抖; 站立不稳。只听孟夫人继续说道:“若有谁再说那些没有骨气的话,就犹如此案!”
见此形势,众人都齐声道:“我等愿听公主命令; 愿听薛大人差遣!”
吴攸向孟夫人和孟烟、薛清文投去了一道感激和赞许的目光。孟烟对她微微一笑,和薛清文一起,把孟夫人扶了出去。
殿内孟茂行和官员们都各自归了位,继续议事。然而那被劈开的桌案就在他们眼前,很是触目惊心,堂下的众人即使心中还有异议,这时也只能默不作声了。
吴攸接着对孟茂行道:“其实,李康路的军队虽然训练有素,我们也大可不必如此怕他。孟大人,我方才问你,知不知道太子为何明知李康路图谋不轨,还要将那血书赐给他,不知大人可想出了这其中的缘故。”
孟茂行道:“太子见我等势单力薄,不足以和周曾相抗衡,只得求助于李康路,我等实在是惭愧!惭愧至极!”
吴攸心中觉得好笑,这孟茂行的手下到了今天,还在这里不停的打嘴仗,只怕他们缺乏的不是实力,而是胆量。
她开口道:“诸位怕百姓遭遇战火,太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亲自去李康路那里,是想让李康路和周曾大战一场,以耗损他的元气。只有如此,我们方才能已最小的损失,尽快的将李康路的势力消灭。”
她看着廊下,道:“节度使大人手中的兵马,虽然可能没有李康路那般经验丰富,但毕竟数量众多,且从前也是训练有素,况南方岁岁丰收,也可谓是兵精粮足。”
又道:“我听闻还有不少从北方来的,痛恨李康路和周曾的流民,他们一心想替死去的亲人报仇,回到自己的故乡。何不把他们也招编起来,发给他们军饷,好好训练,到时候让他们也上阵杀敌,至少,可以动摇李康路的军心,挫挫他的锐气。”
孟茂行忙道:“公主说的是。”
到目前为止,对孟茂行来说,下定了决心和李康路势不两立,他其实感觉踏实了很多。只不过,他还有一个最后的顾虑。
他小心翼翼的对吴攸提出了这个问题:“若是齐地、许地、梁地一同出兵讨伐李康路,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让谁来统领这三路人马呢?”
吴攸反问道:“孟大人以为,谁最有资格担此重任?”
孟茂行其实并不太关心谁来领兵,薛林好歹是个武状元,而他孟茂行养尊处优了半辈子,打起仗来不算在行,他真正关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三地之中,归德大将军赵扬的兵力最强。他虽年轻,却随他的父亲连年征战,又屡屡和周曾交手,想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只不过……”
他顿了一顿,道:“只不过,周曾、李康路在先,不知太子殿下可否也有些担忧……?”
吴攸一听,正色道:“孟大人此言差矣!周曾、李康路一个是马贼,一个是叛军之首,从来只知道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害得今年珉、夏两地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而赵将军出身名门,三代忠良,一直以来善待百姓,将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且此番他杀了周迟、廖永兴,却只是将行宫搜查了一遍,一切都按原样封好,分毫不取,那些大晋的臣子,也都被他妥善安置——他所做的这些,周曾、李康路之流如何能比呢?”
这些消息,还是吴攸从孟烟那里听来的,所以吴攸相信,孟茂行也一早就知道了。孟害怕的,只不过是到时候赵扬和周曾、李康路一样,趁机南下攻打他的军队,占领他的土地。
听了吴攸的话,孟茂行点了点头,道:“我和赵扬的父亲从前在朝中相交甚厚,我知道,他对先皇忠心耿耿,他的儿子,想来也错不了的!”
说到这里,吴攸望了一眼殿中群臣,道:“好了,各位大人也该回去歇着了。孟大人,到底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你我还要好好谋划一番。”
这一日众人忙忙碌碌,到了下午时分,秋日的微风拂过,浮云聚拢,细雨飘落了下来。吴攸和孟烟正在孟烟房中说话,孟烟的手下来报,道是贺冉之那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