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高月)》第507章


李璘心中几乎要乐开了花,这五百多人简直就是老天送他的登基大礼,个个武艺高强,杀气凌人,他曾做过一次残酷的试验,随意在指了其中一名士兵和十名奴隶真刀真枪对战,结果只在片刻时间内,这名士兵便杀死六人,杀伤三人,另一人竟被吓晕过去,而这名士兵身上挨了三刀,却象没事似的走回队列。
这次试验使李璘无比震惊,却又兴奋异常,有了这五百人,自己何愁大事不成?
这是一匹快马由远而至,马上是他府上的一名家人,他跳下马,飞跑到李璘禀报道:“兴庆宫刚刚传来消息,命殿下晚上戌时正务必赶到兴庆宫!”
李璘看了看天色,此时已是下午,阳光西射,他必须得回去了,他拍了拍手,站起身对刘四郎道:“传我的命令,每个弟兄赏五贯钱!”
……
李隆基的部署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他的计划,先是皇亲国戚、然后是老臣、再其次便是一些手握重权的新臣,在他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以他四十年的积威,没有谁敢拒绝于他,六部、九卿、五寺、御史台,他逐一收复,就连李清的亲信左相第五琦也态度暧昧,不敢说‘不’字。
但李隆基始终发愁的是军权,他派人去陇右和河西,企图将大将田珍和白孝德的军队收归己有,但两人却以防备吐蕃寇边为由,口头上表示愿支持他,却又不肯派兵来助,这使他无可奈何,好在老将陈玄礼收了数千从前的羽林军,才勉强使他手上有了一点可用之兵。
此刻,这位大唐太上皇正独自呆在静室,谋划他的下一步计划。
“陛下!永王殿下在外求见。”
宦官骆奉仙小心翼翼地在门口禀报,他是高力士的继承者,自马嵬坡事变后,高力士的身体一下子垮了,背已经完全直不起来,仿佛被人将腰椎打折一般,李隆基早就看不惯他老虾般的模样,便命他回家养病,不准他再来兴庆宫,这位曾权倾一时的大宦官,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
“让他进来!”李隆基将笔放下,把一册厚厚的效忠书收了起来,在谋划之初,他不知道此事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他便将永王推在前面,随着愿拥戴他复位的臣子越来越多,他最初的想法渐渐有了改变,他已经不再需要永王。
“父皇,你找我吗?”李璘轻手轻脚走进静室,惟恐惊扰了李隆基的宁静。
“坐吧!”李隆基指了指一旁的空位,命他坐下,这些日子他威严日盛,已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气度,所来见他的臣子无不三叩九拜,口称陛下,他也怡然接受。
李璘诚惶诚恐地坐了,大气也不敢出,李隆基瞥了他一眼问道:“我听说你这段时间常去庄园,这是为何?”
李璘急忙起身答道:“儿臣募了几百个壮丁,正在日夜操练,顾而常去庄园。”
李隆基眼皮一垂,冷冷道:“募壮丁本来不错,但你几百个壮丁也无济于事,此事你以后就不要再过问了,我已安排好了一切,你再插手恐怕会坏我大事。”
俨如一盆寒水从头淋到脚,李璘的身子顿时僵直了,他听懂了父皇的意思,当初信誓旦旦扶他上位,难道已经不作数了吗?
李璘急了起来,事关他切身利益,他再也顾不得父子之礼、君臣之别,霍地站起身来,高声嚷道:“父皇不是说由我来取代李豫吗?”
“放肆!”李隆基怒喝一声,厉声斥道:“你竟胆敢对父皇这样说话,亏我还没把大位拿到手,否则你还不把我杀了!”
“儿臣不敢!儿臣不敢!”李璘吓得‘扑通!’跪倒在地,连连叩头不停,李隆基目光冷漠地望着他,半晌才冷冷道:“你去吧!没有我的命令,你不得再踏进兴庆宫一步!”
“父皇!儿臣知错了,饶了我吧!”李璘悔恨到了极点,他只因说错一句话,现在不但皇位没有,恐怕连太子之位也丢了,他跪着向前爬了几步,道:“孩子对父皇一向忠心耿耿,从不敢有非分之想,适才是一时糊涂,求父皇饶我一次吧!”
“一时糊涂?”李隆基轻轻摇了摇头,冷笑一声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到今天我才算看透你,那个位子对于你可比什么父子之情重得多,以前算我什么也没说,从今以后,我不想再看见你!”
说罢,李隆基拔腿便走,李璘急忙抓住父亲后背的衣襟,泪水狂涌而出,他大声哭泣道:“父皇!饶儿臣一次吧!儿臣知错了……”
‘刷!’地一声裂帛声响,李隆基的衣襟被撕裂了,他猛然站住,慢慢回头看了李璘一眼,只见他脸色煞白,手拿半幅衣襟浑身颤抖着,眼中尽露惊恐之色。
“好!好!好!”李隆基连说三声好,他再也不理会李璘,在侍卫的簇拥下扬长而去,气流回旋,灯苗‘噗!’地一下灭了,将李璘一人丢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至德元年十二月,李清派大将李嗣业和白元光率十万军进攻魏州,同时李光弼也派其部将哥舒曜和马璘率三万军协攻,只用了两天时间,李嗣业大军攻破魏州,叛军薛嵩被活捉,其手下三万叛军也全军覆没。
李清遂命将薛嵩斩于魏州街市,大军回兵相州,十二月中,李光弼的八万人马,李清的三十万大军,正式开始围困相州,一直到五天后,李清始终没有下达开始攻击的命令。
两淮势力的近十万人马,就仿佛他一口咽下的大饼,需要用时间来慢慢消化,他没有杀田神功等人,而是以他们的性命来换取他们手下军马的合作。
李清首先从田神功的军队开始,所有的高级军官以升迁军职或转任地方官等方式调往主营候职,随即将其军队和编制打散,抽取精壮补充安西军,老弱之人则解甲归田,然后便是李奂的军队,再其次便是许叔冀,一个一个地如法炮制,只几天功夫,两淮势力便烟消云散,至于地方上的一些残余军队,那是交给鲁炅和席元庆的差事。
这天一早,一队约五百人的骑兵绕过相州城向唐军南大营疾驶而来,飞驰的骑士个个身披铠甲、银光闪闪,动作迅猛、十分壮观。
为首之人是一个约五十岁的军人,他神色严峻、目光锐利,正是纵横河北的大将李光弼,他所去之地是李清的大营,他是作为一个在外领军的大将去对大唐右相及天下兵马大元帅进行参见。
当然,商讨军情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李光弼以为相州城池高大、存粮极多,围困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现在唐军的兵力远远大于对方,进行攻城,以速战速决,方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
马行疾速,李光弼心中却有些沉重,他已经得到消息,李清一路东征,先是在灵宝收缴长孙全绪等十万河东军,随即又在河阳设计将田神功等两淮军置于己下,现在各地唐军除他李清的三十余万大军外,就只剩下自己的八万军,李清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自己,可是他将要怎么安置自己,他肯不肯放过自己一次呢?带着疑惑和迷惘,李光弼决定亲自去拜会李清一次。
他来到南大营,士兵却告诉他,大将军在西大营,李光弼又率手下赶到了西营,行至营门口,李光弼命人禀报,片刻,李清亲自到大门前来迎接,李光弼翻身下马,连走几步向李清单膝跪倒,行一军礼道:“范阳节度使李光弼参见大元帅!”
李清急忙将他扶起,呵呵笑道:“光弼兄横扫河东、河北,为我大唐立下不世之功,应当是我向你行礼才对。”
李光弼亦笑道:“相国阻击崔乾佑,力挽大唐狂澜,又岂是我李光弼所能比?当年王忠嗣大将军曾对我言,右相必成我大唐的梁柱,现在看来王大将军果然是慧眼识人。”
“好了,我们就不要互相吹捧,再说下去,天都要掉下来了。”李清说罢,与李光弼对视一眼,两人皆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中,李光弼的心情略略放松,他在李清的眼中看到了一种诚意,遂命五百军马在外等候,自己和李清步入大营。
大营里士卒不多,大多是工匠,都在有条不稳地忙碌着,云梯、攻城槌等庞大的机械随处可见。
在经过一片空地时,李光弼忽然看见了一架巨大的抛石机,足足有五丈余高,数十名工匠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调试,他本人在和史思明的作战中也曾经使用过大型抛石机,高达三丈,当时需两百人才能挽动,比起现在这一架却又小了一号。
李清见他眼睛里流露出强烈的兴趣,便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将他带到抛石机前,“我听说光弼在太原曾用过抛石机,毙敌数万,来看看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