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第360章


有几个人真的愿意烧二十年冷灶呢。
倒是长孙无忌这些老干部,最近没事总愿意来搭理搭理下李逍。
李逍也没什么太忌讳,毕竟这几个老头下野好几年,也一直都很规矩,皇帝那边都不怎么猜忌他们了,跟他们寻常往来下,倒也没什么。
相处的多了,说话也就随便了些,大家也都知道各自脾气。
“你小子,最近教太子的那些话,可是已经传出去了,不但皇帝皇后知道了,连我们这些老不死的都听说了不少,你的话可是很大胆啊。”长孙无忌道。
“有什么大胆的吗?没有吧,既不违禁也不犯讳啊,更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地方啊,我说的都只是一些大实话而已。”李逍呵呵。
“虽然是大实话,可这些大实话跟六岁的太子讲,你不觉得早了点吗?”于志宁瞪着眼问李逍,他觉得那些事情不是现在的太子应当担负的。
“还有啊,你整天变着花样折腾太子,不觉得过份了点吗?你当太子殿下是你在安东时的那些棒子手下吗?”韩瑗也道。
李逍摊手。
“哎呦喂,我说你们这几个老头怎么回事呢?皇上都还没着急心疼,你说你们这些老头急啥?虽然是折腾了点,可是折腾的效果不是很好吗?以前太子动不动就头疼脑热的,长的面色苍白头大身小的,现在你们看,才三个月,那孩子脸上气血好多了,身体也结实多了。”
“我是说你要锻炼太子,也应当换个法子,你那些法子太粗鄙了,都是训练丘八的,用在太子殿下身上不太合适,而且啊,我们都觉得你小子这样继续教下去,会把我们大唐的太子殿下教歪了。”来济道。
“怎么就歪了呢?”
“我们怕你把太子教成了一个丘八,教成了一个将军。我大唐最不缺的就是丘八,不缺将军。”长孙无忌瞪着眼睛道。
大唐现在有十二道三百余州县,兵马分为南衙府兵和北衙禁军,南衙府兵十二卫,分驻各地七百余军府,共有六十余万。而北衙禁军如今有羽林二军、有金吾二军、龙武二军、神策二军,共八军八万人。
大唐有六十八万甲士,这份实力是雄傲天下的。
老头子们都不希望大唐未来的天子是个马上将军,他们更希望未来的天子是个马上治天下的皇帝,如今不再是大唐草创的那个年月,不需要天子马上去打天下。
他们最怕李逍教出个穷兵黩武的皇帝来,万一到时弄出个如杨广一样的皇帝来,那可就不再是江山社稷之福了。
“你们想的太多了,太子不会是丘八也不会是将军,他只会是个统帅。再说了,我并不觉得我现在的方法有什么错的,太子也不能只教儒家经典,经史子集之外,太子也需要学习更多知识,但是前提是太子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两样缺一不可。”
长孙无忌整了整衣袖,叹了口气,“确实也是,想西魏北周到隋唐,都是一脉相传,皆是关陇武勋将门起家,哪家的子弟不是打习文练武,长大后个个弓马娴熟,熟知战阵,哪个不是能够战马杀敌指挥?”
当年太祖皇帝李渊,虽然七岁就没了父亲,可也是自小习武。后虽为文职,可弓术最为人称雄,想当年他妻子窦氏设了比武招亲,诸勋戚子弟皆往争夺,可最后李渊却一箭射中屏风上孔雀眼睛,赢得窦家的青睐娶回妻子。
后来李渊在河东任职时,率兵讨贼,曾经连开数十箭,射落几十盗贼。
至于说太宗李世民,那就更不说了,十六岁起兵上阵,一生南征北战无数,除了曾在浅水源败过一次,一生再无败绩,甚至年老了还曾率兵十万亲征辽东高句丽。
可到了当今皇帝,却要差远了。
如今这位虽然还年轻,可却真正算是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弓马都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更不曾上过战阵。
到了当今太子,更加羸弱,打小就体弱多病。
“哎,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吧。”长孙无忌叹口气,摇了摇大脑袋,“告诉你个最新消息,青海那边局势不太好。”
“怎么了?”
“程老匹夫这次是彻底栽了!”
第423章 程咬金栽了
“卢国公栽了?”李逍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想起了那个老魔王一般的程咬金,这老头一把年纪了但人挺好,尤其是对他们这些年轻后辈很好。或许是以前出生于庶族地主后来又续娶了清河崔氏女的原因,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很多事情都看的透彻。
不管是勋戚子弟,还是寒门子弟,他都能一视看待。
起码,李逍能有今天,程咬金是帮了大忙的。
李程两家的关系,也是相当的好。听说程咬金出事了,他连忙追问。
之前皇帝已经因为程咬金所率西征军在吐谷浑乱杀乱砍而不满,最近下诏令李道宗和薛万彻去取代程咬金和苏烈为正副帅。
可长安距离青海很远,兼之李薛二将出京前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导致的结果就是当二人还在路上的时候,青海那边便仍是暂由程咬金和苏烈统领,事情出就出在这个交接之前。
李道宗还未抵达,前线战事仍在进行中。
十一月,程咬金引军进击,遇吐蕃强兵二万骑,副帅苏定方亲率前军五千骑驰迎冲击,大败吐蕃,唐军追奔二十里,杀获三千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
可以说本来这是一场难得的大胜,程咬金入青海之后,也是头一次真正的大捷。
可是这个时候出问题了。
前军总管郭待封妒忌苏定方的功劳,于是对程咬金说此战虽然获胜,但唐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追击,应当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来则战,这方是万全之策。
他的这个建议倒没有不对,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子总管,最终决策的应当是程咬金和苏定方两位统帅。
程咬金和苏烈计议之后决定,应当趁势追击,一举歼灭这支吐蕃败军。
眼看程咬金二人不同意他的策略,郭待封做出了十分出格的事情。他在帅帐中对诸将宣称,皇帝在长安下旨换帅的同时,还有秘旨给他。
说在李道宗和薛万彻未抵军中之前,让程咬金和苏烈将军权交给他,全军归他指挥。
此时长安换帅的旨意是早到达了,但李薛二帅未到,程苏二帅也还没能交接返京,正常是待李薛二帅到达后办理交接兵权的。可此时郭待封弄这么一出,程咬金结果还真就信了。
程咬金不顾苏烈反对,把军权移交给了郭待封。
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之子,当年郭孝恪其实也是瓦岗军出身的,跟程咬金关系还很好。后来郭孝恪镇守西域,为第一任安西都护,后来也战死在西域。郭待封一直在西域镇守,此次击败西突厥后他跟随程咬金征讨吐谷浑,为前军总管。
程咬金还是挺相信他的,并没怀疑他所宣称的秘旨的真实性。
郭待封接过军权之后,便改变了军令。
时值寒冬,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渐不继,兼之高原条件恶劣,人马相继冻病而死。
苏烈也再劝程咬金,说我们出师的目的是为了歼敌,这时反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如何立功?皇上虽换帅,可新帅未至,你就依然是主帅,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又密诏一前军总管发号施令?其中必然有诈,请下令把郭待封抓起来,飞奏皇上弄个清楚,或等李帅到达后由他处置。
可是程咬金却因为皇帝换帅的态度,由摇头拒绝了苏烈的建议。他根本没有半点怀疑这密旨的真实性!
在郭待封的率领下,唐军在茫茫青海高原上缓慢行军。
他们是茫然而又辛苦的行军,路上伤亡数千士卒。十二月,军队到达吐谷浑新汗控制下的一座城池,有数千吐谷浑人的城池打开城门出降,结果郭待封率军进城之后,却下达了屠城令。
本来已经降唐的数千吐谷浑人,全城被屠空。
而郭待封屠城的理由是这些人等我们离开后,肯定又会反叛,甚至还可能会从我们背后袭击我们,不如全部杀掉,夺其粮草资财,以犒赏将士,安稳军心。
苏定方认为不妥,本来之前因为过多杀人而被问罪,如今再屠城,那就罪加一等。
他说我们是来为国伐叛的,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
可郭待封不听,依然下令屠城。
士卒将全城几千吐谷浑人屠杀一空,一个也没放过。事后,分其财给全军,还给了程咬金和苏烈一人一份最大的。苏烈不肯收,程咬金却收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