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猴子)》第482章


台湾蕴藏的巨大的矿业资源视而不见!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失误。
台湾拥有蕴藏丰富的煤矿、金矿、铜矿、砂铁矿,其中,煤矿蕴藏量尤为丰富,矿区几乎遍及台湾北部,不仅可以自给,一旦开发得当,还可以出口。台湾地处亚洲南海海上要道,各国商船的必经之路上,船只需要在台湾补充燃料,仅仅煤矿一项,就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
台湾的铁矿相对比较贫瘠,但是,也足以自给。只要有炼钢厂,就能够生产出供给台湾的钢铁,从而为台湾的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蕴含丰富的金银,可以为台湾带来巨大的财富。
而台湾的森林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台南、彰化、台北、基隆等地的港口都是天然良港,可以为过往台湾海峡的船只提供燃煤、食品、淡水补充,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更为有利的是,台湾扼守在日本商船的必经之路上,作为亚洲唯一的近代化工业大国,日本的船只必须依赖这条水道,也就是说,日本的经济,必须依赖台湾!
难怪,甲午战争中,日本强烈要求大清国割让台湾!
周宪章拥有了台湾,不仅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成为东海和南海上的霸主!
盛宣怀大为感慨,大清国朝廷上的那些王公大臣们都瞎了眼,把一座宝岛当成了废品。幸好,这座岛屿没有让日本人占了去。盛宣怀不由得对周宪章更为敬佩。
一番考察游历下来,伊藤博文和神尾广臣知无不言,在两人的指点下,周宪章对台湾的工业前景,基本上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有了底气。不过,伊藤博文告诉周宪章,现代工业是一个巨大的体系,交通运输、能源、原材料、制造加工、后勤保障必须要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初,台湾巡抚刘铭传曾经试图在台湾开办官办企业,最终都是以亏本而告终,台湾的近代工业始终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进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所兴办的企业,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没有协调互补,最终,都只能是自生自灭。
在伊藤博文看来,台湾有着丰富的资源,具备了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先决条件,但是,要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却是难于上青天!
台湾要想从一个农耕渔猎社会,一步跨入近代工业社会,这比打一场战争更难!英国的工业革命用了两百年!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台湾缺乏现代工业人才!
必须要有一个或者几个精通现代工业实业的人物,对台湾进行总体规划,这个人必须具备战略眼光,视野开阔,思想开明,能够统筹调度台湾现有的资源,包括土地、人力、技术、和矿藏。同时,还要有一大批技术人才,充实到各个领域中。
显然,不管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周宪章的手里都没有!他手里那一批能打仗的将军,显然不适合搞建设。日方能够提供技术工人,但是,却无法提供一位能够对台湾工业建设统筹规划的领军人物。
十天后,周宪章一行完成了考察,回到台北,刘永福和罗鸣芳已经与日方完成了技术细节谈判,并形成了联合声明,按照周宪章与伊藤博文谈好的框架,这个联合声明只要包括四点:
第一,日本赔付中国(而不是大清国)十亿两白银,作为乙未战争的赔偿款。赔偿款以现银、技术输出、劳务输出、租借费等方式给付。
第二、中国承认并尊重日本对琉球的主权。
第三、中国租借位于琉球诸岛屿四十一处军事基地,统称琉球中国基地。租借期为九十九年,到期时,双方可商谈继续租借事宜。中**队在基地内,享有治外法权,可以根据需要决定驻军数量。
第四、中**队日本的国家安全负有责任,一旦日本遭受攻击,中国可以采取自认为合适的应对手段,包括外交手段和军事手段。
此外,双方签署了有关技术输出、劳务输出等十几个附加文件,作为联合声明的补充。
联合声明使用了中国而不是大清国的提法,这个提法,双方心知肚明,所谓中国,指的是以周宪章为首的台朝两地现政府。联合声明的所有条款,只适用于周宪章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换句话说,日本的银子,一两也进不了大清国的国库,有权利支配这笔钱的,只有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条约的台朝总督!
相关文件经周宪章和伊藤博文签字后生效,随即,向全世界公布。
联合声明公布后,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等于是把日本纳入了中国的势力范围,原本对日本垂涎三尺的西洋列强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是没想明白,明明已经是日落西山的大清国,竟然拓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那架势,好像是一个老牌的工业强国!
当然,头脑清醒的政治家还是看出这份联合声明的端倪,签署声明的双方,貌似是大清国与日本,其实,不过是一个独霸台湾和朝鲜的军阀周宪章与日本签订的条约!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局部地区的军阀跻身于列强之列,具有了与老牌工业强国平起平坐的话语权,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海外殖民地和军事基地,然后,这个军阀所承认的中央帝国的中央政权,却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政府!
但是,不管怎样,这个联合声明,让西洋列强对日本望而却步。俄国人的远东舰队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千岛群岛海域,德国人提出的租借广岛军港的要求,不了了之。英国、美国和法国,则是宣布承认联合声明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他们承认了军阀周宪章对日本的保护。
道理很简单,这些西洋列强的国力,肯定比周宪章强得多,但是,他们谁也派不出一支足以与章军抗衡的舰队,远渡重洋来到亚洲与周宪章争夺日本。何况,台湾还扼守在前往日本的必经之路上,更何况,琉球或者冲绳,已经成了章军的基地!
这原本就是一个实力说话的时代!
大清国朝廷得知联合声明的内容后,马上向周宪章发来贺电。这份联合声明让朝廷很是尴尬,一方面,这是大清国签订的第一个扬眉吐气的对外条约,在这之前,大清国与列强签署的所有条约,都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让大清国朝廷觉得极有面子。另一方面,朝廷也清楚,这项条约,其实与大清国毫无关系,周宪章通过条约所获得的一切利益,大清国都享受不到,相反,周宪章可以通过条约,获取大量的金钱和技术,迅速崛起,虚弱的大清国再也拿周宪章没办法了。
不过,大清国百姓对这份联合声明,都是欢呼雀跃。他们知道,这是周宪章打出来的!周宪章在大清国内的威望,进一步提升。百姓敬周宪章为神明,就连很多朝廷大员,他们明明知道周宪章其实已经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也是故作不知,纷纷要求为周宪章加官进爵。
而日本政府,也因为这个联合声明而大大松了一口气。这份声明并没有让日本失去琉球,相反,它帮助日本解除了被肢解的危机。一向敬畏强者的日本人,心甘情愿地拜服在了周宪章的脚下。
一个月后,日本的第一笔一亿两白银赔款到达台湾,一起来到台湾的,还有两千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他们来自日本的钢铁、煤炭、铁路、造船、公路、邮电、纺织、教育等各个领域。
赔款和技术工人,开启了台湾和朝鲜的工业化进程。
第236章名利双收
与此同时,日本向台湾和朝鲜开放了国内市场,在章军军舰的护送下,两地的农产品、渔业、林业产品可以进入日本市场,两地从日本获得了大量出口收入,两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善。
当然,日本的艺伎也进入了台朝两地,这些日本情调的艺伎们,让两地民众充满了新奇感,当然,也给她们送来了大把银子。这些艺伎收入颇丰,也给日本带来了一大笔海外收入,这笔钱,让濒于崩溃的日本经济,稍有起色,民众的生活有所改善。
元旦过后,农历新年就要临近,
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一行就要启程回国,周宪章在总督府为日本代表团举行了隆重的欢送晚宴。晚宴上,周宪章为日本谈判代表团的每一个人准备了一份厚厚的新年礼物,主要台湾的土特产,包括台湾人引以为傲的花莲玉。
晶莹醇厚的花莲玉,让日本人爱不释手,从此花莲玉传入日本,成为台湾的一个重要出口收入。
伊藤博文和周宪章相处了二十多天,他对周宪章的印象,从一介武夫,逐渐过渡到了一个儒者。周宪章的年岁,比伊藤博文小了整整四十岁,然而,伊藤博文惊讶地发现,这个年青人所具备的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