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大唐(如梦)》第2306章


您若是给变成旅游的地方,必然得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通到山里的路,建小的水坝,造亭台,还有客栈。之后有人过来做其他的旅游相关买卖。
这部分钱投进去,万一没有收回来投资的时候,咱弘农进驻需要使用热力资源的企业该怎办?
还有那河,您现在看着岸高,是因为今年没有发水,否则那水能升到岸上,甚至溢出来,您说拓宽小的支持,但要说把挖下来的土重新装进麻袋投进河里,让水面跟岸的距离缩短,赶上连雨天怎办?”
一番话说出来,童辉低下头,不敢去看县令大人的目光,他说自己不懂经济,但计划他都看了,而且平时老实,总愿意琢磨事情。
最主要的是他巡街,现在报纸天天有,大报小报的,还有人在各处进行议论,每天因此事发生的争执就不少,虽说未必都对,但百姓参与论政的氛围很好,各自有自己的分析,找出论据来辅助自己的论点。
时间长了以后。基本上大家的‘学问’都上来了,对朝廷的各种政策也能理解,正符合了论语中的一个方面的说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懂得讲理的百姓会更守法,每天议论朝廷政策的百姓也更关心国家的事情,凝聚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柳言是还没把自己在当地大搞经济建设的计划公布,否则得到的抵制会更大。那样他会更生气。
现在他就很生气,自己提拔起来的人居然不向着自己说话,还说给自己提意见,好像自己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似的。
“煤炭的运输需要好的道路,旅游同样需要好的道路。即使以后有别的企业过来,路也是要用上的,故此,投入的浪费不能把这块算进去,采煤的人需要住的地方,旅馆以后不用,让他们住,没什么不好嘛。
至于河道的垫土,河道宽了以后。跟现在又是不同,以前水溢出来正是由于河道窄,宽了的话则溢不出来,然否?”
柳言驳斥一番,澄着童辉看。
“然。然。”童辉不愿意就此事跟县令多说,他只是个衙役,哪怕说出来天花,县令也不会改变决定。
柳言稍微满意些。吩咐道:“既然你赞成,你找人开始在当地进行前期的挖掘吧。要保证每天两顿饭,工钱一个月一结要及时。”
“啊?大人,那个……您可能不了解,现在咱县里的用工是一天三顿饭,工钱是一天一结。”童辉连忙提醒。
柳言一愣,考虑下,点头:“成,按你说的做,这里居然还要管早饭,不讲规矩啊。”
“不是那个意思,大人,您选的地方离住家远,不可能让人来回跑,干活的人到这里,需要先间个简易的房子。”童辉解释。
柳言恍然,刚才只想着别的情况,忘记路途的事情了,又说道:“行,你看着办,记得多找人。”
安排完,他带着衙役往回走,路过老柳树村的时候,见市场出来了,同时桥上的板子被人铺好,犹豫下,他没进村,选择在市场吃饭,好顺便听听当地百姓平时说的话。
他认为很多人活的不好,需要上工的人,每天一早起来吃饭,然后到工厂或者是作坊里去干活,中午再吃饭,下午再干,晚上回家,吃饭睡觉,一个事情来回地重复着。
十年和一年没什么区别,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有志气的人要像自己一般,总要去考虑新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件件事情,如此才不枉人生一世。
“老张,这是本县的县令,把你的本事拿出来,挑好的东西上,县令不满意可不给钱啊。”童辉发挥着他的作用,对一个摆摊卖盒饭的人喊道。
盒饭一般是直接盛,但也有单点的情况出现,已经炒好的菜不想吃,或者认为大锅做的不好吃便单点。
盒饭的‘老板’看一眼柳言,点点头,边考虑着做什么,边往后面走。
很快,两个凉盘上来,还有米酒煮着,里面加了姜片,桂圆和枣子,闻起来味道…。。。味道看各自的口味了,有的人不喜欢喝这种放其他东西的。
柳言曾经在巴江吃过苦,对食物的方面没有太高的要求,而且他要表现出亲民的样子,所以闻闻酒的味道,没说什么,而是开始倾听别人说话。
市场上的动静不小,谈论中的人还有的愿意让别人听到他说出来的见解。
“听说了没?新来的县令姓柳,叫柳言。”柳言刚刚开始听,便听见隔着一张桌子处的人提到他,他马上认真起来,看看当地人如何说自己。
“知道,从一个小地方来的,也不晓得是在那里做出了成绩,还是背后有人帮忙,希望他别把咱弘农给弄得乱七八糟就好,乱搞,我不答应的。”
另一个声音传来,粗声粗气的,还有一丝的沙哑。
柳言心中略微有点不高兴,但面上未曾表现出来,他还是有城府和涵养的。
“你的希望估摸着要变成失望,他已经在搞呢,想要把现在的河给拓宽一倍,让水升起来,今天早上过来时听村中的人说起,非要加强旅游市场,把弘农打造成旅游的大县。”
“啥?旅游的大县?咱弘农是中转和加工的经济模式吧,弄旅游的话。别的产业还拿什么来扶持?县中的钱是有数的,一方面多了,另一个方面就少,要我看,得继续扶持手工作坊。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钱投入到急需处。”
“什么手工作坊?我的意思是继续建设码头,现在码头的库房越来越不够用,搬运用的辅助工具也少,得把附近的小平房全拆掉。把人给移走,铺好路,修建更多的仓库。”
“你们都说错了,我认为,必须大力发展肉食类的特色养殖。你们想啊,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多,人相应的也跟着多起来,还有从其他地方迁徙过来的百姓,对肉类产品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不搞特色养殖,到时候从哪运过来?当地少,别处运还要增加运费,会让我们吃的肉类产品价格上涨。”
“要我说。首先解决的必须是房产问题,上次发大水,进行过一次建设,但显然,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现有的住房已经无法满足人口增长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最好的办法是把县城区向外扩建。”
“看你们,一个个的好象是县令一般,快吃。吃完下午还要去干活,整天说这些没用的事情。能管到县令吗?”有个人开始大面积地泼冷水,让一个个好象是掌握很大权力的‘官员’们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份上来。
“还不行说?不是县令又如何?县令能怎地?我就是不同意把县里的钱投到旅游上来,是不是要先在告示板上说一声?到时候我们一起反对,县令就得把旅游的事情放下。”
“没了,前天我去县城一趟,告示板被撤了,你想的美事,还告诉你,你当是以前吗?”
“凭什么撤了?我怀疑新来的县令要公饱私囊,有贪墨县中钱财的动机,明天我亲自去看看,不把公告板重新恢复过来,我去发电报的地方告他,管他有没有问题,让上面的人查查再说。”
热菜已经上来,还没动筷子的柳言听着那桌人还有另外旁边桌子上的人在那里说出来的话,心中那个恨啊。
一恨百姓否决自己的计划,二恨有人要威胁自己,还想着去发电报,上面必然派人,自己又不敢阻拦。
当然,最恨的要属这个公告板的制度,张小宝和王鹃跑到褒信县的时候弄出来的事情,结果影响了大唐很多地方,凡是有点志气的地方官,都要把公告板立起来。
在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地方上每笔钱如何来的,又是花在哪方面,以及要采取的发展计划所需几何。
柳言认为,此等做法严重地减缓了地方的发展,对地方官的干扰很大,往往想出来个好的计划,正因为当地的百姓联名否决,不得不让地方官重新制订计划。
百姓懂什么?若百姓都懂,还要官员干啥?都去当官吧,所以绝对不能让百姓对官员指手画脚,百姓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听话,按照官员的要求来行事,难道官员不比百姓的本事大?还能害他们不成?
考虑着自己将要面对的困难,柳言觉得酒菜变得难吃了,肉炒的腥,还有的嚼不动,炒个菜放那么多筋头做什么?还有酒碗,怎么看都像没洗干净的样子,油乎乎的手是否在里面蹭过?
匆匆吃了几口,柳言再也吃不下去,感觉到恶心,想吐,放下筷子用眼神示意跟来的衙役。
童辉还是有眼色的,一见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