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抗战(龙岗)》第678章


明白。他们……确实不怎么样。”丘吉尔叹了口气。一脸难堪。
“我能理解您的苦衷,可是,国会不能理解,美国人民也不能理解。”罗斯福道。
“给我们一段时间,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大英帝国是美国最值得信赖的盟友。”丘吉尔正色道。
“您说的是北非?”罗斯福问道。
“是的。”丘吉尔不要算,同样也不敢对罗斯福保密,“我们在埃及方面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很快就会对意大利人展开进攻。相信我。这一次我们一定不会失败。”
“我知道你们在埃及和缅甸的部队在装备以及兵员素质方面差距很大,可是意大利人在利比亚的兵力并不少,而且他们还可以随地得到德国人的支援。”罗斯福明显不相信丘吉尔。事实上有这种心思的不只他一个,连英国人自己也对自己快没有信心了……中国人只用几天就能打败的敌人,居然让他们大英帝国连两个月都抵挡不了。虽然英国政府在宣传方面死命地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说什么这全都是因为英缅军队大量消耗了日军的力量,才使得中国人有机可乘,可这话你也得有人信才成。反正英国人自己是没有多少相信的。而连自己人都骗不了,又能骗得了几个外人?
“只要能够打嬴对意大利人的战斗,那么我们就能夺取利比亚,断掉德国人的油料供应。”丘吉尔道,“而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剩下的,就是对欧洲的战争了。”
“……”罗斯福沉吟起来。他知道丘吉尔的意思。新上任的盟军总司令布雷德利一直对英国人把大量的兵力和装备集中到北非颇有微词。在他看来,要打就应该直接先打欧洲,趁着德军主力还在西北方向跟苏联纠缠的时候,抓紧时间在欧洲大陆上拿下一块前进基地……可英国人不乐意。英国政府意图先开辟北非战场,保证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同时也保证对各殖民地的控制。双方争执不下。而布雷德利并不是艾森豪威尔那种善于弥合矛盾的人,他虽然很有才能,却更加严肃,注重规章条例之类……不久前,他刚刚把处理了某个师一个姓罗斯福的副师长。这位罗斯福副师长就是罗斯福总统的儿子,在部队面前,耀武扬威,蛮横无理,公开蔑视士兵,挑起事端,所以,布雷德利毫不客气地将其轰回了本土,根本连美国总统的面子也不卖。而由此就可以看出布雷德利对原则的坚持。结果,盟军还没有开始行动就开始了内耗,这让罗斯福在头疼之余,又不禁对英国人充满了怨气……你们要是会打仗也就罢了,可事实证明你们打仗的水平并不怎么样,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那么地自私自利?打嬴了德国之后,你们想干什么不行?可既然要在欧洲开战,他们就不能离开英国的支持,所以,他示意布雷德利可以稍稍让步。可没想到布雷德利却认为这样做会损害自己身为盟军总司令的威信,还有可能会让美国失去对这场战争的主导权,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美国人出钱出力,最终却又被英法等国联合起来赶回了新大陆……所以他拒不执行罗斯福的命令。结果,就这样,双方再次僵持。出兵欧洲的事情也被无限期的拖延了下来。而因为没有战事,大批的美国士兵在英国本土吃喝玩儿乐,又引起了数不清的矛盾。
不过现在看来,为了防止东南亚利益的丢失,丘吉尔已经有了让步的意思。等埃及那一仗打完,就全力支援开辟欧洲战场……这应该可以让布雷德利让步了吧?毕竟,利比亚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那里可是德国人的油料供应基地。
……
罗斯福并没有考虑太久就做出了支持丘吉尔的决定。毕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欧洲,虽然在亚洲他们被英国人坑了一把,可丘吉尔也让步了,承诺在重新拿回缅甸之后,会将亚历山大派往埃及前线,不再让其在缅甸呆着继续恶心美国人民。
只是这样还有一个问题:中国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用武力威胁是绝对不可能的。中国人用几天就能打败日本人,而日本人不到两个月就能横扫英军……如果动用武力,英国人自己也会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而且万一惹毛了中国人,谁晓得这帮人会做出些什么来?以这帮黄种人在这段时间所表出现来的强硬态度来看,突然翻脸进攻印度也未必不可能。
那不用武力,光空口白牙地讲道理,告议中国人缅甸应该是英国的殖民地,他们应该让出来?丘吉尔脸皮再厚,也丢不起这个人。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明白,今时的中国政府跟往常有些不同,绝不可能因为几句空头的许诺就被忽悠住,否则,再丢人他们也会这么干的。
而除去这两招,就只剩下利益交换了。
英国政府许诺了一笔高达两千万英镑的贷款,还同意让中国接收英缅军队丢在缅甸的所有武器……结果这个条件刚提出来,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何应钦就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被日本人俘虏的英缅士兵已经被中国空降兵所解救,只是他们还需要高达一千万英镑的伙食和药品。原因:“你们投降的士兵太多,又太能吃了,而日本人又饿他们饿得太狠!”
英国政府颜面丢尽!而中国政府也等于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之后,滇军的一个团顺着当初英缅军队逃往印度的道路堵住了正欲“光复”缅甸的亚历山大,以英国“不能保护缅甸”为由,阻止其回归。亚历山大虽然百般恐吓,却终究不敢主动挑衅。
而再之后,美国出面调和。
不久,经过商议,中国同意英**队回到缅甸,但也提出了先决条件:英美两国却必须再次提供三十万吨的军事物资和一个集团军的装备,另外还有三百架b…17轰炸机,除此之外,中**方还将控制仁安羌油田,直至战后!
可以说,中国方面的要求非常苛刻。可英美在稍稍讨价还价之后就同意了。而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中国远征军立即做出调速,在亚历山大回到缅甸之后,就开始迅速往北撤离……英国方面顿时大急,因为退往暹逻的日军已经再次闻风而动。
第604章石原莞尔要来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秦卫这一招姑苏慕容氏的“斗转星移”施展的可谓是炉火纯青,不要脸之极。可谁也拿他没办法。因为英国人只顾着急呼呼的回缅甸去,根本没想到中国人会在得到那说好的三十万吨物资和一个集团军的装备之前就撒丫子跑路,所以,事先他们根本就没有在这方面跟中国方面有过任何的约定或者协议。这也是他们进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既然中国人答应要离开缅甸,自然是应该在得到这些东西,并且在英缅军队重新归来,接掌了防务之后才离开。
可中国远征军偏偏就在他们到来之前就跑了。
丘吉尔和罗斯福原本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这三十万吨物资和一个集团军的装备给扣下,当成诱饵,引诱中国人继续替他们卖力,所以只是咬牙凑了两百多架b…17轰炸机,又把飞机装满,然后先把这些东西给送了过来。可没想到中国人一点儿也不在意那些物资还没全部到手,拿到飞机和那小部分物资就撤了。而王耀武率领空降兵从仰光押送着日本人的后勤辎重和先前被英国人扣下了那二十万吨物资沿着铁路回到曼德勒的时候,亚历山大的先头部队距离那里还有差不多两百公里。
面对这个情形,一心要“收复”缅甸,一雪前耻的亚历山大将军直接就愣在了那里。因为他得到消息,在中国人离开仰光后不久,日本人就重新占据了那里。当然,根据日本人自己的宣传,皇军是经过一番苦战,“付出了重大牺牲”。才得以击退“中国王牌”的空降兵。可实际情况却是中国人刚走没两天,日本人就排着队,没有任何阻拦的进入了仰光,然后就像是送行一样,隔着一百公里以上的距离,“目送”王耀武离开。
说白了,日本人被中国人的两下散手打怕了,目前已经不敢轻易招惹中国远征军。可不敢跟中国人开战,却并不代表他们害怕英军……亚历山大敢以自己英国人的人性保证,那帮日本鬼子正在磨刀霍霍地等着他。还有他手下的英缅军团。对付不了中国人,还对付不了英缅军?那帮罗圈儿腿被中国人打得半死,正愁没个出气的对象呢……
于是,原本因为害怕中国人在缅甸站住脚,而带着部队以极快的速度赶回来的亚历山大又命令部队停止了前进。
这也是没办法。
亚历山大知道这非常丢人。甚至比之前被日本人打得落荒而逃还要丢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