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第364章


“孤独千容。”马如月读给他听。
“京城哪来一个孤独家族?”问后江智荣愣住了,京城有,而且是最大的家族。
要三百六十个护卫,倒是符合那个家族的身份。
可是,不可能的!
“一切都有可能。”马如月将几张协议折叠起来收拾好:“这可是我们的保命符,若干年后,就单凭着这几个字也能卖一个好价格的。”
等等,嫂子不会真的和那一位做生意了吧?
“就是你想的那个样子。”马如月道:“你是知道了他一开口我们就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我只能请他高抬贵手给我签一份这个东东。”
天啊!
江智荣目瞪口呆,他觉得马如月简直是神仙,这种操作都有。
“那可是皇家内院啊,负责那些安保措施的都是有品级的侍卫!”江智荣激动了,这意味着什么?
“荣耀和责任并重。”马如月一点儿也不激动:“他给了我们三个月时间,你还是抓紧训练吧,对了,文化课程有没有同步开展?”
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律法以及一些规矩和保密协议。
“嫂子放心,您交待的事都是在做的。”江智荣道:“我们江氏这次是出劲了风头。”
“越是这种时候,你越要稳重。”马如月道:“你的责任重如泰山!”
肩负着众多人的生命安全,别给闹出了人命。
站得高摔得痛,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步步的稳住脚跟,只有努力不让自己摔跟头。
“好好训练,一个月后我来检验,到时候再根据情况来做调整。”马如月道:“对他们还是要保守这个秘密,以免人心浮动。”
“我明白的,嫂子。”江智荣一脸的严肃,嫂子真正是太爷们了,这么大的事脸上居然没有半分激动的表情。
江智荣不知道的是,马如月只觉得担子重,还真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激动的。
皇宫她是进去过了,皇帝也跪了那么久,要是可以的话,她宁愿不再进去都行。
是了,以后还是将这事交给江智荣吧。
她这么忙,哪有功夫应会皇帝。
马如月回到府中,门房说有一个姓韩的夫人送了拜贴。
韩夫人是谁?
“是江九小姐的二姑母。”海嬷嬷道:“那是一个庶女,不过因为江家当家主母聪明,对庶女也调养得很好,所以嫁给了韩家。”
说起这韩家,在京城算是后起之秀。
“韩夫人初嫁时,也只是一个举人,家世也清贫。”海嬷嬷对这些过往之事如数家珍:“但江老太爷看人准,说这个韩大人是有潜力的后生,果然,这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韩大人在京城已位居三品了。”
京城三品夫人与自己还真是没有交情,她来干什么?
不会是因不江九小姐这个弟妹而特意来拜访自己吧。
马如月不觉得有这个必要性。
不过,人要上门来,还只能有请。
“江夫人,您还依然那般年轻。”韩夫人一见马如月就夸赞开来,那好话就像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儿的往外蹦。
“韩夫人说笑了,岁月不饶人啊,年年风霜在我这张脸上留下了脚印。”马如月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脑子里迅速的过了一遍,好像确实是在哪儿见过的。
噢,对了,想起来了,当年受江九小姐的邀请去江府看花时好像看到过么一号人物。
是的,马如月在京城一直很忙,忙得没有时间和那些贵夫人们交流感情。
在她的眼里,什么衣料最好什么首饰时尚永远要慢半拍。
家里也没有适龄女去参加聚会赏花会什么的,所以也不用担忧衣不合时宜。
等等,好像还是有一位,但是因为自己不出门,她也就没有出去长见识了。
江景远!
“是啊,江家的二小姐。”韩夫人道:“江夫人,我们都是亲戚,我也就不绕弯子了,我此次上门来就是想要和江府再亲上加亲,我那个二儿子看中了你家的二小姐,一心想求娶,你就知道江夫人这边……”
原来是为了江景远啊。
不过,他们两人是怎么相识的?
马如月肯定是不会做棒打鸳鸯的人。
只要双方有意,家境也合适,那这门亲自然能成。
韩夫人来时已向儿子打听清楚了前因后果。
原来韩家的二公子韩长运和同窗在醉香楼小聚,正逢了江景远代马如月去查帐本。
“我家那孩子粗枝大叶的掉了钱袋子,正好被江二小姐看见了。”韩夫人打听出来的就是这些。
马如月怎么有一种她家姑娘掉圈套的感觉在里面呢。
韩长运这名字取得倒是挺好的,多音字,怎么读都是好运气。
那江景远呢。
马如月进了后院去问她的意思。
结果一问人家就脸红不已。
“你要是没意见,我就给你定下了。”想当初带着她来京城就和周氏说起了这个问题的。
结果因为自己太忙,又因为总是用现代的观念来想她的岁数还小,所以也就一拖再拖。
没想到缘份到了果然就到了,一个钱袋为媒怕是要唱一出好佳话了。
“景远听嫂子的。”江景远的脸更红了。
马如月心里抽了抽,什么都听嫂子的也不行啊。
不过,嫂子肯定是看得懂眼色的。
为了保险起见,马如月特意多晾了韩夫人一会儿,她问起了海嬷嬷韩家的家教如何。
“风评还挺好,主要是韩夫人为人谦和。”海嬷嬷听说了韩夫人上门拜访的原因后点了点头:“韩家这门亲倒是订得。”
马如月知道,在这个时代,一般都要假意推辞一下不给对方一个痛快,这样的矜持才能显得女方的身价高贵。
但是,这种情况放在她这里根本就用不上。
江景远没意见,海嬷嬷说不错,那就这样说定了。
“夫人,这是我家小儿的生辰八字。”韩夫人没料到马如月这般爽快自是高兴不已:“您要不要去合一合,如果没问题,我随后就请官媒上门。”
求娶江景远是真心的。
虽然她也只是一个庶女的身份,但是同为庶女出生的韩夫人并没有小看她。
当儿子说要娶这个姑娘时,她立即就派人着手查访。
得到的回答都是这个姑娘很能快,能帮嫂子打理中馈,还能教养侄儿侄女,甚至还帮马如月打理帐册。
有这么能干的一个姑娘当自己的儿媳还真是不错。
合八字这种事在马如月看来是根本就是假的。
就像当年自己的八字与江才远不也合过吗,人说的是天作之合。
合个狗屁,才下轿子他就归西了。
于是又说她命硬克夫了。
再后来与江智远也合了八字,这一次就夸张了,不仅是天作之合,还说她是旺夫之相。
导致之后江智远也拿这事儿说事,说她确实是旺夫的命。
不过,江景远是周氏的女儿,是她的小姑子。
自己不信,但是别人要信。
所以也很认真请了海嬷嬷拿去找人合了八字。
得到的回答自然是天作之合,美好姻缘了。
于是韩夫人就风风火火的请了官媒,然后商议了各种仪事的时间。
最直接的是将婚期订在了下个月的九月初九。
“不冷不热的天气倒也合适。”马如月道:“你赶紧的准备绣嫁衣吧,我得给你准备嫁妆了,还有,要写信告诉你哥哥他们。”
特别是周氏,要嫁女了,怎么也会来京城吧。
让马如月没料到的是,周氏很快回信了,随信让专人送来的是一万两银票给女儿做嫁妆的。
她却不来京城。
“她是为你好。”真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周氏不来的原因是想着女儿嫁了一个高门,如果自己出现在婚礼的现场万一引起有心人的猜疑影响了女儿的亲事那就不好了:“等有机会她会来看你的。”
马如月给江景远筹备嫁妆的时候也通知了江丽远。
“你可别说我厚此薄彼了。”马如月给江景远准备的是三万两银子的嫁妆,和江丽远的一样。
只不过,这是实打实的三万两,哪像江丽远的还由石渐欣暗中补贴不少。
马如月在回京之前还是将石渐欣补贴她嫁妆的事告诉了江丽远。
当时江丽远就感动得哭了,她深深的感觉马如月这个嫂子给她找一个好丈夫。
“嫂子,您说什么呢,我怎么会怪您,要怪就怪我自己生得太早了一些。到这会儿出嫁,嫂子家大业大,三万两银子自然不在话下了。”江丽远乐呵呵的回答:“不过,嫂子,您对我们姐妹好得真是没话说。”
三万两银子的嫁妆,这笔数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