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朝小厨娘》第163章


沈小西一个人回到房中,头重脚轻的一下坐倒在了妆台的镜子前。无意间瞥了一眼面前的那面出自自己之手的银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啊!这是怎么回事……”沈小西惊得抱着镜子不敢相信。
只见这面清晰明亮的银镜中,沈小西的影响变得模糊不堪。
开始,沈小西还以为是厨房的烟气,熏乌了镜子的表面,使劲的将镜子拿在手里,哈气擦拭。
无奈,镜中的影响依旧是模糊不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沈小西的心中一阵冰凉,难道说,这是前兆?
经常看穿越剧的的小西突然意识到,本不该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因为改变了关键性的历史事件,或是救了不该救的人,或是让不该亡的人死去,自己则会在这个穿越的空间渐渐消失,唯有赶快离开这里,才能保住自己不被历史的巨大能量所吞噬。
难道说,难道说自己现在正在消失,先是声音,然后消失镜中的影响,而后便是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个体!
天呐!太可怕啦!我不要,不要就这样消失掉,我一定要回去,一定会回去的!沈小西的内心无比的坚定,目光却无比的惊恐。
物理学上的时空错乱,一场天外流星雨的磁场能量,让沈小西个体的量子,原地加速到了光速,瞬间在21世纪消失,来到了贞观年间的唐朝。而现在,这场错乱该是回归本位的时候了,历史的纠错功能在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在这巨大的历史能量面前,沈小西渺小柔弱的如同一片枯叶……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回去了,现在是贞观十二年,下面还会发生什么?我要赶快去阻止!虽然因为我的缘故,阴差阳错的让历史整整提前了三年,但是贞观十七年,我绝不能让那可怕的贞观十七年提前到贞观十四年!即便无力阻止,我也要尽全力一搏!已经改变了这么多,说什么都不能功亏一篑啊!
沈小西暗暗的下定了决心,她要和光速赛跑呢!一定要赶在自己穿回去之前,或是灰飞烟灭之前,阻止那场注定的悲剧。
此刻,御花园中,宾客们正在开怀畅饮,大家品尝着沈小西精心烹制的美食和美酒,在惬意的谈论着,谈论着大唐,谈论着吐蕃,谈论着眼前,谈论着未来……
“泰儿,小西呢?怎么没见她过来?”李世民刚才光顾着高兴了,一时没有顾忌到沈小西,这时才发现小西不见了。
“哦,父皇,小西许是为婚礼操劳有些小恙,儿臣让她回去休息去了。”李泰帮沈小西打着圆场。
“这孩子,最近这身子怎么如此虚弱,定是出征时累到了,还未调养过来。恩,你告诉她,好好休养,朕回头命人送些山参补品去看看她,一定要把身子养好了,朕还等着她做朕的儿媳,给朕多生几个大胖皇孙呢!哈哈哈哈!”李世民开怀大笑道。
“是,父皇放心,儿臣忙完宫中事宜,便去探望小西!”李泰回应道。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婚礼,在皇宫中热热闹闹的开始,热热闹闹的结束了……一对新人被欢乐的人群送入洞房,明日他们便要启程,踏上前往吐蕃的路途。
李世民早已为文成公主准备了丰盛的嫁妆,当然还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 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贞观十一年 第一百七十章等了太久的大婚
第一百七十章等了太久的大婚
文成公主走了……
带着和亲的使命,带着她对松赞干布浓浓的爱意,带着李泰深深的眷恋,去了那个遥远的吐蕃……
而这后来的事情,李世民这位千古帝王都只能在书信中了解了。
据文成公主的书信中提及:她到吐蕃不久,松赞干布便如约给她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布达拉宫。里面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还脱下他穿惯了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习汉族文化,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甚是互爱互敬。
当然,在给李世民的书信中,也有松赞干布的亲笔,上面大都是夸赞文成公主的到来,带给吐蕃的经济、文化、生活太多的改进,而这些都是松赞干布从未想到过的。
按照传统习惯,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驱邪避魔,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同样,文成公主带来的各色各类的种子,教给吐蕃的百姓农耕种植,带给他们生活极大的改善,让他们不再奔走迁徙,而是定居种植。无论是身体的康健,还是生活的丰富,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大唐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大唐乐师学习,使大唐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说来也有趣,每次文成公主的信末,都会问及魏王李泰的安好;而松赞干布的信末,也都会问及沈小西的安好。难道,这对夫妇当真是和李泰沈小西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在文成公主离开的这段日子里,李世民正在乐呵呵的筹备着另一场大婚的仪式,这也是他心头一直以来的一件大事,便是李泰和沈小西的婚礼。
那日在文成公主的大婚礼上,沈小西中途借故身体不适离开,李世民原本是想让沈小西和李泰自己来操办他们自己的婚礼的,因为沈小西的脑瓜子灵光,想出来的主意,都是旷世奇有的,更何况文成公主的婚礼,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到访的宾客都纷纷称赞叫好呢!
可如今,小西累病了,泰儿定是要亲力亲为的照顾着,唉!还是我这个老人家来帮这俩孩子操办吧,就按大唐的风格,走皇家的传统路线,皇子娶妃,规规矩矩的,也不失礼仪!
李世民如此这般想着,便着手让德公公吩咐人去准备了。婚礼定在八月初十,那可是个上吉的黄道吉日啊!
却说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后,一日,李泰独自一人在魏王府内闲步。偶尔路过“文学馆”的门口,便会忆起曾经在这里,有个叫果儿的姑娘。
也许人就是这样,平时太触手可得的熟悉,反而常常忽视,而一但这种熟悉和平常从眼前消失,反而不习惯的有种莫名的伤怀……
正如李泰,以前果儿还是侍读时,常伴左右,李泰伸手就是杯盏;抬手便是蘸饱墨的毛笔;翻开书便是自己曾经看到的位置;打开书匣便是抄写好的书信……种种舒心的过往。如今果儿走了,在自己的建议下,被册封为文成公主走了,再不会回来,更不会回到这个小小的文学馆来……
李泰扬起头,背过手去,鼻翼一阵酸涩,仿佛眼前依旧残存着果儿的模糊的身影,仿佛耳边依旧回荡着果儿银铃般的笑声。
此时正值盛夏季节,便是瓜果佳肴登场之时,李泰独自一人静静的站在文学馆外,忽闻一阵甜腻的馨香。绕过竹林小径,寻香而去,只见文学馆外的那片苗圃里,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地上翠绿的叶片下,掩映着金灿灿的甜瓜……这是……
李泰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