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逃妃:王爷,求休战》第448章


东方弈宇催马上前,道:“骆清心,你是不是走错路了?”
骆清心侧头看他,道:“我什么时候引错过路?”
东方弈宇对骆清心一直不怎么服气,所以这一路,他也是暗暗较劲,对东楚的地图,看得比谁都仔细。他呶呶嘴道:“别以为我没有看过地图,往右边那条路才是去静陆府的!”
骆清心道:“谁说我们要去打静陆府?”
东方弈宇瞠目道:“不打静陆府,那咱们怎么去突袭东楚京城?”
骆清心用看白痴一样的目光看着他,上下打量一眼,鄙夷地道:“突袭东楚京城?是我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就凭我们这些人,去攻打东楚京城?且不说东楚京城里会有多少禁军,便是没有,只要城门一闭,我们这些人打上一年,也别想破城。你哪来这么乐观?”
东方弈宇也不是傻子,自然也知道以区区五千人,哪怕全是精兵,要攻下东楚皇城也是不可能。
打仗不是儿戏,这段时间,虽然他处处表现并不服气骆清心,可是,骆清心带着这五千人,以极少的折损,攻下了东楚四十七郡县,这其中,还有楚宁修带着一万精兵一路追杀。
楚宁修这样的狠角色,两次短兵相接,呼啸而过,都是多亏了骆清心的运筹,使他们在人力弱势的情形之下,竟然丝毫也没有吃亏。
这点,纵使东方弈宇口中不服,心中却也是自认不如的。
东方弈宇不解地道:“你既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攻打东楚京城,那你这一路,却目标这么明确?”
骆清心这次是连回答都免了。
东方弈宇自己揣摩了一回,不禁有些讪然,腆着脸道:“你是不是想打百鱼府?”
骆清心勾唇一笑,道:“哪里也不打,回南陵!”
出来得已经够久了。
如果再攻一些城池,倒也不是不可战,但是,现在形势越来越严峻,她带着龙虎军四千多人来到这里,只是为了解南陵之危,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连楚宁修也被她牵着鼻子,在东楚各州县斗智斗勇,把楚宁修鼻子都快气缺了。
没有楚宁修的东楚大军,连骆家父子都能对付,何况那边还有端木北曜。
她现在只想把带出来的兄弟们再完完整整地带回去。
边疆卷 第1213章 等
既然不想有伤亡,所以不能恋战,在楚宁修没有反应过来之时轻装简从立刻离开。
这是骆清心现在的打算。
不过,除了东方弈宇这个偶尔冒出头来唱唱反调最后又灰溜溜地收声的刺头外,整个龙虎军,包括莫寻筝等一众江湖人,莫不在这一路的长驱直入之中对骆清心心中充满敬服。
骆清心说打,他们冲锋陷阵不落人后。
骆清心说走,他们也绝不拖泥带水转身就走。
就算是东方弈宇,虽时常表示不服气,但在令行禁止这方面,也是很配合的。
楚宁修在原地休整,当然不是真的休整,他一边派出二十八拱卫,联络着京城里他的人,一边等待着骆清心攻打静陆府后长驱京城。
这渔翁得利的想法着实是好,可惜,两天下来,静陆府那边毫无动静,倒是京城里又给楚宁修下了令谕,明知他追击龙虎军已到息州,却令他不必回京停留,继续剿杀。
楚宁修知道,皇帝这是在防着他了,他冷笑数声,这几年,他展现的治国安邦之才,文韬武略之能,只要有眼睛的,都能看到,可偏那皇帝却是个无眼之人。既然他做得再多,皇帝所选,都不是他,他何必还顾及?
只是一步好棋,终究没能利用到。好一个骆清心,在这关键时候,她倒是乖觉了。
也是,以她的聪明奸狡,必然也看破了这个局,她怎么愿意做他手中的棋?
那就靠自己吧。
他这一路,也不是白打的,骆清心孤军深入,到来容易离开难!
他会把她困入东楚之境,她终究还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
至于现在,时机正好!
楚宁修调兵遣将,但并没有马上行动,他在等。
算算时间,吕锦峰那边的消息也该来了。
有新胜之威,加上他的多番筹谋,到时候,进驻京城,方能威摄群臣。
第二日,他所等待的消息终于到了,然而,拿到急报的楚宁修,整个脸却都沉了下来。
吕锦峰大败!
竟然败了!
怎么可能败了?
离开之时,他亲自设局,亲自布防,所有的变通和要注意之处,都给吕锦峰一一说过,哪些需要注意之处,也特别告诫,而且,兵力比南陵足足多了十万,竟然会败?
他咬着牙根,字字如冰:“吕锦峰该死!”
送急报的小将倒是个口齿伶俐的,把当时的情形详细一一道来。
楚宁修的计划不可谓不完美,布局不可谓不高明,吕锦峰的执行力也很强,都是按楚宁修的计划进行,排兵布阵,什么时候进攻,什么地方设伏。
然而,一个纸上变兵以别人之意执行的人,又怎么比得过在战场之上总揽全局,变化莫测,兵法诡谲,灵活多变的端木北曜?
二十万精兵,加十万驻军,被端木北曜鲸吞蚕食,只乘七万败逃而回。
吕锦峰死于乱军之中。
楚宁修一拳砸在桌子上,一张厚实木桌四只桌腿被齐齐震断,额头阵阵青筋冒起,由此可见此时他心中的愤怒。
边疆卷 第1214章 篡位
楚宁修对着南陵边境那张行军地图,依照呈报军情之人的描述,在脑海中大致还原了当时的情形。
可恨!
如果他在边疆,定能就端木北曜的行军变化不断调整策略,也能根据一些端倪发现异样另行对策。
这端木北曜原本就是此中高手,远非吕锦峰可敌。可他能敌!
可他偏偏被圣旨调回东楚去清剿龙虎军。吕锦涛遵照他的耳提面命,详细讲解,将战事拉长绵延,这一仗硬是打了一个月,也算是尽了力了,如他在,原本是可以胜的啊!
圣旨,都是因为那道圣旨!
东楚的皇帝,
那呈报的人吓得肩头微缩,却不敢走。
楚宁修眼中厉光闪过,刷地拔出剑来,一剑将那张急报挑起,剑光闪烁之间,那张急报已经变成了碎纸屑满天飞。
外有南陵新败,内有骆清心如梗在喉,京城里,皇帝另立太子,这桩桩件件,对楚宁修来说,都是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
南陵之败已经发生,无可挽回,骆清心滑如泥鳅,龙虎军一时难以剿灭,那就先把京城的事给解决了。
十月十八,东楚京城宫中生变,新立太子不过半个月的楚珒,暴病身亡,皇帝哀痛伤身,禅位于宁王楚宁修,改元承建,是为衮帝。
衮帝即位,立刻做了两件事,一是肃清朝堂,二是紧锁边关。
所谓的肃清,当然是排除异己,代王楚珒能成为太子,因为强大的母族,衮帝以雷厉风行之势,将代王母族连根拔起,朝堂之中,牵连者过半,朝政几乎瘫痪。
不过,楚宁修对此早有准备,他早就蓄养了一批人,安排进朝堂之中,只是没有晋升机会,现在趁着血腥未消,他将那些人安排在重要的位置。
虽引起一干旧臣嘀咕,但是,新帝手段狠戾,有三朝老臣表示了异议,当即就被他拔剑砍了头颅,那血淋淋的脑袋在地上滚出一溜血迹,怕死的人到底比不怕死的人多。
朝局,就那么被他用雷霆且血腥的手段给稳固下来。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三年来的处心积虑的经营,他原本就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建立在太上皇立他为太子之上。三年时间,足够他把一切安排妥当,除非太上皇当初是立他为太子,不然,不论谁为太子,他都会走这一步。
他虽在骆清心手中屡屡吃憋,也没能在端木北曜手中讨到好处,但那毕竟是战场拼杀,明刀明枪,各出奇谋。
但东楚众皇子,却无人是他的对手。
代王的暴病,不过是他当着太上皇的令,派人灌下的一杯毒酒。
太上皇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暴行,却无人可用,无力阻止,最后,不得不亲手写下禅位诏书。他知道,禅位诏书写下,楚宁修登基之后,不久,也将是他的死期。便也再无斗志,任由楚宁修安排,灰心等死。
纵使有人对代王之死存疑,不过,楚珒母族在朝中树大根深,把持朝政,连太上皇也时时掣肘,权势滔天。
边疆卷 第1215章 胶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