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宫斗文里的白月光皇后》第97章


是什么样子,奴才家那时候父亲身子康健,家里隔三差五的还能吃上一点子荤腥,时常也有油水,可后来奴才父亲生病,再之后去世,顶梁柱一下子就塌了,别说是吃肉有油,就是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奴才家中兄弟姐妹六人,有一个姐姐被卖了作了大户人家的丫鬟,一个姐姐被卖了作了童养媳,这都是好的了,在后来,就是奴才了……”
他的语气低沉下来,“奴才年纪不大不小,但是也不能干重活,又吃得多,还排在中间,不似大哥那般是长子又已经长成,就被母亲卖到了宫中,作了内侍。”
“不过她到底还是对我有些疼爱愧疚的,最后拿出给我的卖身银子的一半儿,替我……奴才打点了一番,奴才才能进宫当差。”
“可是,母后说,大部分百姓,都是以耕种为生,你们家按说是该有土地的呀?”
“大殿下有所不知,奴才家中,原有上等良田五亩,中等水田八亩,下等田十亩,我父亲死后,族人逼着奴才母亲将那十三亩好地以低价转让,所以,后来奴才家里的日子才越发艰难。”
“这有族人,还不如没有,哪怕是外姓人欺负人,都比同族做下这等事叫人不必如此愤恨。”
元宵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小内侍的话,他听懂了大半,可在他的理解中,宗族不该同心协力才是?为何要戕害同族?
欺压同族寡母孤儿?将其逼至绝路?
这不就是先生所讲的同室操戈?
“殿下,捡完了,接着去捕捞吗?那边儿,”他支了个方向,“刚刚奴才就在您说的那儿,看到了成群成群的小鱼,还有不少泥鳅,泥鳅您知道吗?长得和黄鳝一样,只是小了许多,大多数就您手掌那么长,手指一般粗细。”
元宵皱眉,看看自己的小手掌,想到曾去小厨房见到的一直在水中游动的像蛇一样的黄鳝,长得像却不大,比量一下,终于放缓了心。
“去吧,多抓一点儿,叫小厨房或是煎了或是炸了或是做汤,你们多抓了,届时就能多吃。”
几个小内侍眼神刷的亮了,兴高采烈地赤着脚丫进了水里。
“好多鱼啊,可惜大殿下不能下水,只能在岸边瞧一眼!”
“去去去,瞎说什么?大殿下玉体尊贵,这湖里什么都有,他身量还不足,万一伤着了怎么办?可别瞎撩拨!”
边上便有内侍劝他道:“殿下,等您再长一长,长到他们那么高了,皇上和殿下可能就会叫您下水了!”
元宵郁闷地瞧了那几人一眼,包子脸气鼓鼓的,都到父皇的胸膛了,他猴年马月才能长那么高?
总共捞上来了三个鱼篓的小杂鱼,算得上是满载而归了。
另一边建昭帝和郗齐光那里,两人还在同湖里明显还未养精的鱼在那里周旋。
手熟了以后,一般一刻钟就能上来一条,两人的鱼篓中,还添了一尾草鱼,一尾鲶鱼,两尾鲤鱼。
收获颇丰,又过了两刻钟,他们便也收了杆,准备回去。
路上,建昭帝就道:“给父皇母后送去一尾鲫鱼,一尾鲤鱼,”说着又见到了元宵身边的三篓小杂鱼,露出了笑容,“元宵也是满载而归啊!”
元宵小胖指头指着一篓鱼,“给祖父祖母!”
旁边便有内侍恭维,“大殿下至纯至孝,天佑大晋啊!”
元宵耸耸鼻子,最是不乐意听他们来回说这些车轱辘话,站到了建昭帝身边,要他抱着。
“我儿子还这么小,就知道心疼长辈了,不错,不错!”一把将他抱了起来。
元宵嘴角翘了起来。
郗齐光见他那要笑不笑,紧紧克制的样子,好笑之余还觉得心酸。
明明还只是个孩子……
“沿海之地,沙滩上有一种鱼,民间俗称跳跳鱼,也称弹涂鱼,正经也有人叫它乌龙,肉质十分鲜嫩,爽滑可口,特别是在冬季,它的肉肥腥轻,便有冬季乌龙赛河鳗的说法。”
元宵被吸引了心神,全神贯注地听着,“这跳跳鱼,鱼如其名,在沙滩上一跳一跳的,狡兔三窟,它们的洞穴最少也有两处,尽在泥潭,沙滩上,极难捕捉,便有人在沙滩上埋好竹筒,等着弹涂鱼自个儿跳进去,前一日晚上放下,第二日一大早就能收获满满。”
元宵适时地发出惊叹之声,又听她道:“你日后长大了,也该四处去看看,看看各地的风俗,百姓的生活,山川海洋的壮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一生受益的事情。”
说着就见浣春吩咐宫人,“将最能扑腾的小鱼送去上阳宫,剩下的你们找人快点收拾出来,煎炸炒煮,叫小厨房做出来。”
“眼看着,再大半个时辰就到午膳的时间了,可别耽误了上菜!”
“浣春姑娘大可放心,这些小杂鱼,挤了肠子,刮了鳞,就算是炒的,一刻钟怎么也好了!”
“就这个黑鱼,做成水煮鱼,费时了些。”
“煎小鱼,炸小鱼,杂鱼汤,辣炒小杂鱼,鲫鱼汤,水煮鱼,鲶鱼炖茄子,鱼片汤,并上御膳房送的几样小菜,全在这儿了。”
游夏行礼,退到了郗齐光身后。
黑鱼刺多,郗齐光不敢给元宵吃,便只舀了一碗汤给他。
“多喝点,再有下次,你长高了,就可以跟着一起下水了。”
元宵点头,坐在为他特制的高椅上,喝了一口,再被人喂上一条煎小鱼,舒服得在桌下踢着小脚。
饭毕,便有上阳宫的宫人送来了流水般的赏赐,指名给元宵。
建昭帝看着那一颜真卿的楷书真迹,多宝塔感应碑,语气略酸,“想当年朕向父皇讨要这多宝塔感应碑,想着时时观赏临摹,却被父皇拒了回来,”长长叹气,“没成想,朕的三岁儿子,倒是为朕挣了回来,现在老爷子眼里,可是只有他乖孙了!”
这语气,端的是怅惘不已。
她不由笑了出来,揶揄道:“皇上可还记挂着字帖?臣妾可有言在先,这个字帖,我做不了主!父皇赐给了元宵,须得问过他才是!”
建昭帝摆手,“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我那时也是一时兴起,父皇不给,我转头就忘了,若非今日见着了,可能再都记不起了。”
“娘,”元宵走了过来,“我可以要一个内侍,跟在我身边么?”
建昭帝一听叫娘不是叫母后,刚想要令他改口,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虽说小人儿一个,但在大面上,却比一些大人都强。
郗齐光弯腰笑着,“你想要哪一个?指给娘看看!”
元宵转身,瞧遍了宫内的内侍,没见到人,又去了外面,总算在外面找到了那个被母亲卖了净身的小内侍兴子。
他正在外面扫着地面上的杂草落叶,不时地捂着胸口鼓囊囊的那处,漏出一角,像是个油纸包。
“娘,你看,就是他,他的族人好坏!他爹爹没了,族人强占了他家的好地,他姐姐妹妹都被卖了换钱,然后他也被卖进来了。”
第99章 
听到皇后殿下大殿下的声音,兴子连忙跪下,眼角余光只见到了迤逦着绣着凤凰纹路的碧色裙摆。
建昭帝淡淡出声,“抬起头来,朕和皇后瞧瞧!”
兴子连忙抬首,敛目,不敢直视贵人。
“长得倒是眉清目秀,眼神看着也端正清明,也行,日后你就跟着大殿下,升为二等内侍,一会儿自有人为你安排事务,更换衣饰房间,这些活计,日后不必做了。”
兴子喜出望外,忙谢恩,“多谢皇上,多谢皇后殿下!”
郗齐光柔声问道:“对了,还未曾过问你的名字,既是大殿下身边当差了,本宫也该有个数才是。”
他忙道:“奴才,奴才贱名兴子,兴……是,是兴旺之兴。”
郗齐光见他这绞尽脑汁又战战兢兢的模样,不由叹息,“这名字意兴倒不错,也不必改了,就这么叫着吧,起身吧。”
说着,建昭帝和郗齐光便带着元宵回了宫中。
就有湄秋领着他去登记姓名,去内务府领了二等内侍该有的服饰及铺盖行礼等物,还换了一个房间,让他安置下来,明日上差。
兴子看着面前的四人间,坐在暄软的床铺上,尤觉身在梦中。
***
晚间用膳,上皇与皇太后又是将元宵夸了又夸,恨不能夸出一朵花来。
端午家宴,自然是没有旁的妃妾的。
郗齐光见儿子挺着小胸脯毫不羞惭的模样,不禁道:“母后快别夸他了,他就在边儿上,他指哪儿,那些小内侍就捞哪儿,就这样您都给他夸出来花儿了,等来日他身量长成,亲自下水了,您还不得给他夸上天?让他飘上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