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继母养儿》第114章


傅折桂全部都答应,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这只小熊真的野性未退,她也不会以家人的安危来做赌注,跟它讲什么动物权益的,如果它真的很聪明,大家能接受它,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家里多了一只小熊,最开心的还是李玉归跟白彤雪,他们俩平时像小大人似的,一遇到这种没断奶的天然萌物,立刻跟一个孩子一样喜欢上了它,自愿照顾它,有时还教它做各种事情,完全把它当成一个玩伴一样。
小熊真的很聪明,它知道谁对它好,谁对它不好,它喜欢往傅折桂的身边蹭,也喜欢跟李玉归还有白彤雪玩,却一点也不喜欢李大郎,没事,还会拿屁股对着他,扭啊扭的,让傅折桂忍俊不禁。
每次这种时候,李大郎都会黑了脸,磨一阵牙,然后又无可奈何的看着它,没办法,谁让傅折桂喜欢它呢!
春天真的来了,村民进山好几次,也没发现一只狼,好像那些狼都消失了一样,无奈,他们也只能放弃。不过,那些狼也再没出现过,慢慢的,村民也就忘了这件事。
趁着村民进山的机会,白老爷子也进山查看了一番,不过他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情况,这山就是普通的山,这水也就是普通的水,不知道外面那些泥土到底为什么会发生那种异变的。
查不到,时间紧迫,他只能回来,一边烧青瓷,一边指导兴建窑厂的事情。
四月中旬,窑厂正式投入生产。第一炉窑,白老爷子亲力亲为,力求有个好彩头。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批瓷器烧的相当成功。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村民学的都很快,一批一批的瓷器被烧制出来,然后被放进库房保存,一直到五月份。
一个库房都要堆满了,村民有些坐不住了,傅折桂这是打算干什么,瓷器烧出来不卖,留着有什么用?他们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工钱问题,是真为傅折桂担心,怕她赔钱。
丁大山作为村民代表找到了傅折桂,“傅姑娘,咱们是不是暂停几天?你看,库房都满了,也没人来买瓷器,这银子像流水一样的花出去,我怕……”
“库房满了?那就再建两个库房不就行了。”傅折桂兴奋道。
“啊?还建库房。傅姑娘,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想说,咱们要不要出去卖卖瓷器。董六的舅老爷在县城里开了一家杂货店,不然,我们可以把找他商量商量,让他帮咱们卖瓷器。
或者,我挑着这些瓷器,亲自去县城里叫卖也可以。咱们的瓷器好看,应该会有人买的。”丁大山这几天还真没闲着,一直在帮傅折桂想卖瓷器的事情呢。
傅折桂笑了,他们的瓷器要是沦落到沿街叫卖或者在杂货店里寄售,傅家跟白家的先祖非气的从棺材板里跳出来不可。
丁大山的心是好的,不过,“你们听我的,继续盖库房,能烧多少瓷器就烧多少瓷器,不要愁卖的事情。等到生意来了,我还怕你们忙不过来呢!”
傅折桂有打算,这就好,丁大山松了一口气,“怎么会忙不过来,真要忙不过来,我们就是不睡觉,也把它烧完。”
傅折桂又笑了,她还真的有点等不及那天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丁大山是否还敢承认今天他说的这句话。
送走丁大山,傅折桂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找打了白老爷子,“咱们什么时候启程去定州?”
白老爷子正好烧了一炉粉翠青瓷,粉翠,也就是天青色,为了区别两种青瓷,白老爷子把这种加了玛瑙烧成的极品青瓷称为粉翠青瓷,打开炉门,他惊喜的道,“又成了一个。”
这次烧成的是一个暗花双鱼盘,他拿着那盘子爱不释手,“算上这个,这两个月的时间才烧成五件,玛瑙都不知道用了多少,还不算别的,你说,咱们这么烧,真的值吗?”
“值不值,您老心里还不知道。”傅折桂道。
白老爷子哈哈一笑,“跟你说话,就是有意思。时间是差不多了,咱们明天就出发吧。这粉翠青瓷,咱们带几件过去?”
“三件吧,剩下两件咱们放家里压箱底,这东西,每一件都是宝贝,咱们也不能为了钱都卖了。”傅折桂道。
其实要不是为了打响青瓷的名头,她连这几件都不想卖的。这汝窑成品都看天意,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出,要是不出,她不就亏大了。
“就依你。对了,普通青瓷呢,咱们带多少过去?”
“这个随意,咱们只要带过去一些当样品就可以。”
白老爷子点头,握着手中的盘子,突然又有种回到年轻时候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定州,瓷王大赛,严兴元,我又回来了!
五月三日这天,将家里的事情交给武直、白彤雪,傅折桂、李大郎、白老爷子三人带着两箱子瓷器告别众人,前往定州。
第85章 
“这瓷王大赛到底是怎么比的?”马车里; 傅折桂问白老爷子。天下间那么多瓷窑; 不会像现代选美那样; 一个个上去展示; 然后评委打分吧。
“瓷王大赛是很公平的; 大概跟科举有点像; 又有不同。如果你想参加瓷王大赛; 要先去长芦馆获得三个评委的认可,当然,如果你去年获得了资格; 今年就可以直接去参赛。
比赛的方法是,你带着你的瓷器去报名,负责人会随机给你一个数字号; 然后将你的瓷器摆放在赛事大厅里面。
等报名截止; 所有的瓷器都摆好以后,负责人会请评委入场。评委按照瓷器的优劣选出他们认可的前三名; 并公布于众。
这时; 大赛进入第二阶段; 也就是公投; 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参观这些瓷器; 然后将手里的小红花投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最后; 清点每个作品所得到的小红花数量,就知道谁是冠军,谁是亚军了。”
瓷王大赛可以说是一场全民盛宴; 每到这个时候; 定州都是人山人海,一说起这个,白老爷子眼前立刻浮现出那一副热闹喧嚣的画面。
“所有人都可以投票,评委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那还真是挺公平的。”这点上,傅折桂放心了,“对了,白家还保留着参赛资格吗?”
“你的意思是?”白老爷子有些惊讶。
“这青瓷本来就是你烧出来的,我觉的让它以白家的名义参赛,应该更实至名归。”傅折桂说的是心里话,她真的没帮上什么。再说,比起名,她更喜欢利,闷声发大财才是硬道理。
白老爷子却感动异常,他最难受的就是白家的名声毁在了他的手里,傅折桂这样做,明显是在成全他,他怎么能不涌泉相报。
“白家的资格还在的,到时我们直接去赛场报名就可以。”他沙哑着嗓子道。
傅折桂点头,“太好了,那就这么办!”
五月二十八日,傅折桂等人到了定州府。这定州府现在的热闹程度比她上次来可翻了十倍不止,还没进城,道路两旁就全都是卖东西的摊贩还有买东西、歇脚的客人。
他们嘴里说的,又无不与瓷王大赛有关。
“最新消息,凉州的沈家今年也来参赛了。”
“沈家,就是那个以瑰丽奇幻著称的沈家?那我这次可要一饱眼福了。”
“可不就是那个沈家,自从三年前他们失掉了冠军,就一直闭门不出,这次出来,绝对会一鸣惊人。”
“沈家再好,能比得上严家?我可听说严家得到了白家的烧瓷秘籍,想想吧,构思奇巧的严家加上技艺精湛的白家,能烧出什么样的瓷器来!”
“你这么说,那今年白家是不是不会参赛了?”
“估计是吧,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江山代有才人出,白家不行了,还有宋家。你们没看见,前两天宋家的人进城,那阵仗,六七头牛啊,拉着车上的东西都费劲,那车辙子陷进地里半寸深。
车上的东西就是他们带来参加大赛的瓷器,被红布盖着,足有两个水缸大小。你们说,什么样的窑才能烧出来这么大的瓷器?
我觉的,这次宋家肯定会赢。”
“要是论哪家的瓷器大,宋家是赢了,可是光个头大就行了吗?瓷器,还是要看釉色跟外形,依我看,还是沈家有看头。”
“要我说是严家。”
“你们都是坐井观天,潮州的郑家知道吗?”
……
一路走来,傅折桂都不用刻意去听,就听到了很多关于这次大赛的消息。沈家、严家、宋家……傅折桂突然觉得,事情有点超乎她的想象,也许,她低估了景朝的烧瓷水平。
对于自己的粉翠青瓷是否能拿到冠军,傅折桂有些不自信,她转头看向白老爷子。与一路上的患得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